蒋大椿

蒋大椿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笔名达春等,安徽无为人,1940年4月生。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政治系,同年考取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生,1966年毕业留所。1990年评聘为研究员。任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专业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

著作

1.《唯物史观与史学》,398千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1993年获长白山优秀图书二等奖。

2.《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研究》,230千字,巴蜀书社1992年,1996年获近代史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

3.《历史研究方法论集》(主编),340千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安徽人》(主编之一),390千字,黄山书社,1994年6月。

5.《清末新军编练沿革》(合著),300千字,中华书局1976年。

6.《中国古代史常识(明清部分) 》(合著),190千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3月。

7.《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传(二) 》(合著),205千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2月, 获优秀通俗历史读物奖。

8.《历史学的发展趋势》(合著),230千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

9.《基础历史学与应用历史学》(合著),256千字,重庆出版社1986年12月。

10.《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约250千字,收入《20世纪的中国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论文

1.〈从汉初统治看让步政策论〉,12千字,《历史研究》,1966年第2期。

2.〈关于历史主义的几个问题〉,15千字,《安徽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3.〈历史的内容及其前进的动力〉,21千字,《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4.〈论与史的关系考察〉,8千字,《历史研究》,1982年4期。

5.〈明代最早的皇庄〉,6千字,《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

6.〈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18千字,《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2期。

7.〈历史学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12千字,《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8.〈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析论〉,11千字,《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

9.〈建设历史科学概论的有益探索 〉,7千字,《红旗》,1984年第13期。

10.〈完整准确的科学体系指导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6千字,《学术研究》,1984年第5期。

11.〈经典作家关于人类历史及其内容表述的综合考察〉,15千字,《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

12.〈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16千字,《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13.〈社会历史研究与自然科学成果〉,6千字,《红旗》,1986年第13期。

14.〈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所见历史研究方法〉,12千字,《求索》,1986年第2期。

15.〈新时期我国史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18千字,《史学理论》,1987年第2期。

16.〈朱纨评传〉,28千字,《平准学刊》,1987年第2辑。

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历史研究〉,15千字,《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4期。

18.〈史学领域理论研究的基本趋向〉,6千字,《中国历史学年报》,1987年。

19.〈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讨论的由来和发展〉,8千字,《文史知识》,1987年第3期。

20.〈关于中国史学科的现代化〉,12千字,《学术界》,1987年第3期。

21.〈戚继光的军事创造和发明〉,12千字,《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22.〈四十年来历史理论研究述略〉,40千字,《史学理论》,1989年第3期。

23.〈马克思主义是在开放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9千字,《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24.〈对四十年史学指导思想的基本估评〉,6千字,《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25.〈略论民族文化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10千字,《江汉论坛》,1994年第2期。

26.〈新中国史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历程〉,22千字,《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6期。

27.〈龚自珍历史认识思想略探〉,11千字,《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28.〈魏源史学经世思想述编〉,11千字,《求索》,1995年第2期。

29.〈史学理论研究现状及其深入点〉,7千字,《中国历史学年鉴》,1995年。

30.〈重看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点〉,16千字,《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31.〈为建设而研究历史〉,10千字,《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

32.〈中国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原则的是瞿秋白〉,4千字,《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1期。

33.〈析克罗齐“历史是关于现在的知识”〉,9千字,《世纪评论》,1998年第4期。

34.〈略论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及其途径〉(合著),12千字,《中国文化研究集刊》创刊号。

35.〈吕振羽史学的始创性贡献〉,12千字,载《吕振羽研究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3月。

36.〈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问题〉,12千字,《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37.〈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16千字,《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38.〈改革开放以来史学领域的理论研究〉,12千字,《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

39.〈孙中山民主史观析论〉,21千字,载《第二届孙中山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1999年。

40.〈八十年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二、三、四) 〉,《历史教学》,2000年06、07、08、09期。

41.〈孙中山民生史观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42.〈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序〉,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

43.〈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44.〈1949年后中国大陆史学发展述略〉,10千字, 台湾《中国历史学会通讯》。

45.〈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安徽史学》,2004年第1期。

编纂

1.《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主编之一),371千字,人民出版社,1988年。

2.《马克思主义学科要览》(史学卷主编),9100千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3月。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人物评价》,321千字,人民出版社,1981年。

4.《史学探渊》(主编),973千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5.《各国事变大史典·中国卷》,主编部分约400千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6.《史学理论大辞典》(主编),1200千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