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耿云志,1938年12月生于辽宁海城县。1964年于辽宁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即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胡适研究会会长、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长、孙中山基金会理事等职。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尤以思想史研究为主。著述二十余种,主要著作有:《胡适研究论稿》、《胡适年谱》、《胡适新论》、《蓼草集》、《蓼草续集》、《耿云志文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等;合著有:《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上、下,)、《梁启超》、《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等;编有大型学术资料书和工具书《中华文化辞典》(第一副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42卷,主编)、《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9卷,主编)等。另外,发表论文和文章二百余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胡适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论清末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孙中山与梁启超——中国现代化的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中国新文化的源流及其趋向》》等数十篇,其中有多篇被翻译成英文。于90年代初,亲手创立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室,该室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批重点学科。相继主持并完成院重点课题“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与实践”、院重大课题“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另又主持上级委托课题“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等。刻下正在主持多卷本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的编写。
本人在学术上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对清末的立宪运动展开研究,除完成《中华民国史》相关章节的撰述外,相继发表多篇论文,实事求是地、深入地论述和评析清末立宪运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在国内,第一次对清末立宪运动给予客观的,肯定的历史评价。从那时以来,清末立宪运动的积极历史作用,已渐成为学者们的共识。
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在认真查阅胡适相关档案,研读胡适著作,及相关人物的著述与报刊资料之后,对胡适这个在民国时期影响最大而又争议最多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做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遂成为本人所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相继出版有关著述达十种,从而将一个与从前大批判所塑造出来的胡适完全不同,更接近于历史真实的胡适,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必然连带地改变以往有关民国思想、学术与文化历史的不实叙述,使渐渐回复历史的原貌。
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全国一片“文化研究热”中,本人开始思考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问题。到九十年代,始形成对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趋向的独立见解,即认为中国近代新文化的基本发展趋向是世界化与个性主义。到本世纪初,在完成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的过程中,将这一见解作了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使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更加具有说服力。
以上三个方面,即是本人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此外,自1993年担任博士导师以来,相继培养出十几位优秀的博士及博士后研究人员。他们都已成为本单位研究骨干或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论著要目
一 、著作
1.《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上、下,合著),中华书局1981、82年版。
2.《胡适研究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3.《胡适年谱》,香港中华书局,1987年。
4.《胡适年谱》(增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5.《中华文化辞典》(第一副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6.《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主编),三联书店1993年版。
7.《胡适语萃》,华夏出版社1993年出版。
8.《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主编),黄山书社1994年出版。
9.《梁启超》(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10.《胡适研究丛刊》第一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11.《胡适研究丛刊》第二辑(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出版。
12.《胡适研究丛刊》第三辑(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出版。
13.《胡适书信集》(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14.《胡适新论》,湖南出版社1996年出版。
15.《近代名家著作选萃·胡适卷》,香港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
16.《胡适论争集》(上、中、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17.《胡适传记作品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1月。
18.《胡适及其友人》,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
19.《胡适评传》,(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20.《五四风云人物文萃·胡适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5月。
21.《蓼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22.《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23.《胡适全集》(第一副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4.《耿云志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5月。
25.《蓼草续集》,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8年3月。
26.《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27.《胡适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历史研究》1979年5期。
28.《胡适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划》第1辑(1979年)。
29.《五四运动史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历史学年鉴》(1979年)。
30.《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赞助者和保护者》,《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
31.《论清末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5期。
32.《论谘议局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2年2期。
33.《〈扬子江〉并非立宪派刊物》,《南开大学学报》1982年6期。
34.《评胡适历史学成就及其理论和方法》,《历史研究》1983年4期。
35.《竞业旬报》(评介),《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3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6.《梁启超——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鼓动家》《辛亥革命时期历史人物》,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37.《论清末立宪派与谘议局》,《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38.《论梁启超在清末的政治宣传》,《近代中国人物》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1983年出版。
39.《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中的资产阶级》,《近代史研究》1985年1期。
40.《胡适与陈独秀》,《安徽史学》1985年2 期。
41.《论〈新民丛报〉前期梁启超对思想启蒙运动的贡献》,《戊戌变法与康有为梁启超》,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42.《也谈邵飘萍是否共产党员的问题》,《近代史研究》1985年6期。
43.《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辛亥革命的结局》,《历史研究》1986年6期。
44.《胡适传略》,《中国社会科学家传略》第十辑
45.《关于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福建论坛》1987年1期。
46.《今日的中西文化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香港商务印书馆转印。
47.《胡适与抗战》,《民国档案与民国史研究论文集》,档案出版社1987年出版,《安徽史学》1988年2期转载。
48.《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胡适研究丛录》,三联书店1988年出版。
49.《蔡元培与胡适》,《论蔡元培》,旅游出版社1989年出版。
50.《胡适与中西文化》,《中国近代文化问题》,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
51.《近代文化与儒学》,《人民日报》1988年3月21日。
52.《论胡适的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论传统与反传统》,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台北联经出版公司转印。
53.《教育是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改革》1989年1期。
54.《孙中山早期思想和活动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89年5期。
55.《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3期。
56.《孙中山与梁启超——中国现代化的选择》,《历史研究》1990年5期。
57.《胡适与国语运动》,台北《国文天地》1990年12期。
58.《论清末的反满革命思潮》,《辛亥风云与近代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59.《胡适整理国故平议》,《历史研究》1992年2期。
60.《收回利权运动、立宪运动与辛亥革命》,《近代史研究》1992年2期。
61.《胡适与梅光迪——从他们的争论看文学革命的时代意义》,《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
62.《梁启超先生学术思想述评》,《北京图书馆馆刊》1992年2期。
63.《七七事变后胡适对日态度的改变》,《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2期。
64.《孙中山宪法思想刍议》,《历史研究》1993年4期。
65.《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几个问题》,《东西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年出版。 66.《胡适文化心态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胡适与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67.《胡适私人档案介绍》,《近代史研究》1993年6期。
68.《中国新文化的源流及其趋向》,《历史研究》1994年2期。
69.《读邵作舟与胡传论台湾海防书》,《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70.《历史能给我们什么》,《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2期。
71.《胡适与《新青年》》,《胡适研究丛刊》第2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72.《“天人合一”别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4期。
73.《孙中山的主要遗产与我们的未来》,《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5期。
7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5期。
75.《〈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读》(合著),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的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
76.《略论胡适的传记理论与实践》,《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 期。
77.《胡适与近代中国的思想学术论争》,《〈胡适论争集〉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78.《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制度》《炎黄春秋》1998年增刊,《炎黄文化研究》第5辑。
79.《胡适与五四后中国学术的几个新趋向》,《浙江学刊》1999年第2期。
80.《略论梁启超戊戌政变后谋救光绪皇帝的活动(1898.9—1900.8)》,《历史研究》1999年4期。
81.《应当如何评估五四新文化运动》,《东岳论丛》1999年第2期。
82.《再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问题》,《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4期。
83.《再论五四时期的反传统问题——以家族制度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上海)第61辑2003年3月。 84.《张謇与江苏谘议局》,《近代史研究》2001年1期。
85.《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论民主》之《附录一》,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6.《中国近代创建西方式民主制度的尝试》,《论民主》之《附录二》,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7.《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争看他们的民主思想准备》,《近代史研究》2001年6期。
88.《恋情与理性——读徐芳给胡适的信》《近代中国》(台北)2002年3月。
89.《辛亥革命前夕的各省谘议局联合会》,《福建论坛》2002年2期。
90.《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国民党的政治实践》,《辛亥革命研究丛刊》11期,2002年出版。
91.《胡适》,《中华文化网页》,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2002年。
92.《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安徽史学》2003年1期。
93.《近代思想史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思考》,《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2期。
94.《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命运》,《炎黄春秋》2003年7月。
95.《胡适全集序》,《胡适全集》卷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96.《五四后梁启超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97.《梁启超的世界主义与个性主义》,《文史哲》2004年3期。
98.《傅斯年对五四运动的反思》,《历史研究》2004年5期。
99.《孙中山的思想遗产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6期。
100.《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个性主义》,《社会观察》(上海)2004年11期。
101.《论康有为的“圣人”情结及其以孔教为国教说》,《现代中国》(北京大学)第4辑,2004年12月。 102.《社会转型与现代化的内在机制与外在条件》,《史学月刊》2005年2期。
103.《世界化与个性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重要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
104.《中国近代思想史集刊前言》,《中国近代思想史集刊》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 105.《关于近代思想史上的几个问题》,《中国近代思想史集刊》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 106.《抗战后期国民党政府的对韩工作》,《近代中国与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
107.《吴佩孚与苏俄及北京知识界》,《1920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
108.《胡适思想的现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又见《文津讲演录之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1月。
109.《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110.《清末思想文化变迁的几个大趋势》,《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
111.《胡适关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几个重要观念》,《史学》2007年第5期。
112.《从民族文化复兴的大视角看鲁迅与胡适》,《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10期。
113.《民国初年的政治失序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第3辑,2007年10月。
114.〈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中政治与文化的互动〉,《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15.《新文化运动: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密接关系的努力》,《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116.《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问题与趋向》,《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17.《蔡元培的领袖风范与君子人格》,《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二、文章
1.《以新闻报国的邵飘萍》,《百科知识》1980年12期。
2.《西安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人民日报》1983年4月20日。
3.《〈胡适研究论稿〉后记》,《胡适研究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4.《文化及文化史研究刍议》,《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专辑》,北京史学会1983年9月。
5.《胡适》,《中国史学家评传》(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
6.《确立健全的文化心态》《文汇报》1986年1月10日。
7.《现代化与文化更新》《北京日报》1986年4月4日。
8.《文化的冲突、融汇与拓新》,《瞭望》(国际版)1986年10月第40期。
9.《高梦旦和他所提倡的周历》,《历史人物》1、2期合刊,1986年12月。
10.《邵飘萍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6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五四后所谓北大南迁问题》,《团结报》,1988年1月5日。
12.《胡适与补选中央研究院院长引起的风波》,《团结报》1988年3月22日。
13.《民初社会变迁之一证》,《民俗研究》,1988年1期。
14.《学者大使胡适》,《民国春秋》,1988年2期。
15.《个人的发现与民主的建设》,《科技日报》,1989年4月27日。
16.《胡适年谱自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胡适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中译本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18.《社会的不朽论》台北《中央日报》1990年12月16日。
19.《大陆版〈胡适晚年谈话录〉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20.《历史的启示》与胡绳武、彭明同〈光明日报〉记者谈辛亥革命,《光明日报》1991年9月20日。
21.《胡适的两首情诗》,《团结报》1992年7月31日。
22.《〈梁漱溟评传〉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23.《〈历代过琼公传〉序》,海南出版社1993年。
24.《〈胡适说禅〉序》,东方出版社,1993年。
25.《〈胡适语粹〉编序》,《胡适语粹》,华夏出版社,1993年。
26.《百年教训,百年生聚——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北京日报》1994年6月22日。
27.《〈闻一多年谱长编〉序》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8.《〈胡适思想研究〉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
29.《〈胡适著译系年目录〉序》,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30.《重新发现胡适——〈胡适研究丛刊〉代发刊词》,《胡适研究丛刊》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31.《〈胡适研究丛刊〉第1辑后记》,见同上。
32.《改革、革命与激进主义》,《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5期。
33.《传统与未来》,《炎黄文化》1995年增刊。
34.《走向现代的中国》,《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11期。
35.《对历史人物研究的一点看法》,《北京日报》1996年1月15日。
36.《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1期。
37.《发扬五四传统,弘扬五四精神》与王桧林、彭明同《光明日报》记者谈话《光明日报》1996年4月30日。
38.《〈张君劢传〉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39.《〈客家与香港崇正总会〉序》1997年。
40.《〈胡适文化思想论析〉序》,东方出版社1997年。
41.《因反蒋而被杀的《申报》主人史量才》,《民国著名人物传》第3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出版。 42.《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知识领袖——胡适》,《民国著名人物传》第4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出版。 43.《两代间的政治活动家和文化巨人——梁启超》,同上。
44.《有志干政的科学家丁文江》,同上。
45.《学术大师王国维》,同上。
46.《〈中国的文艺复兴〉中译本序》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47.《论传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5期。
48.《〈张东荪传〉序》中华书局1998年。
49.《胡适在香港演说引起的风波》,《百年潮》1998年期。
50.《胡适重勘〈水经注案〉》,原载天津《今晚报》,收入《博导晚谈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51.《关于传统与现代化的几个问题》《华夏文化》(陕西)1999年1期。
52.《五四·青年·爱国主义》,《文汇报》1999年5月1日。
53.《差距不在技术,而在管理》,《世纪》1999年第6期。
54.《胡适论文学变迁》,《胡适说文学变迁》一书的《导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55.《大陆版〈西潮〉序》,收入《蓼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56.《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1年10月9日。
57.《革命的“老田鼠”精神》,《光明日报》2001年10曰日。
58,《纪念辛亥革命,继承孙中山的思想遗产》,《民主》,2001年12期。
59.《寓居天津的饮冰室主人》,天津《今晚报》2001年8月31日。
60.《伟人与历史》,《世纪》2001年10期。
61.《鲁迅是个崇尚自由的人—关于周策纵先生的两首小诗》,《文汇报》2001年12月1日。
62.《追念胡绳同志》,《百年潮》2001年第12期。
63.《二十多年来的胡适研究》,《纪念胡适诞辰110周年特刊》,2001年12月。
64.《〈湖南维新运动研究〉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5.《〈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6.《〈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67.《新世纪从头说胡适》《社会科学报》(上海)2002年12月19日。
68.《〈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序》,上海书店2003年。
69.《胡适红学年谱序》,《书品》2003年第5辑。
70.《略论康有为的国教说》,《韶关学院学报》2003年10月。
71.《梁启超的科学观》,《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12日。
72.《王照研究》序,2003年。
73.《两代间的文化巨人梁启超》,《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74.《梁启超的世界主义与个性主义》,《文史哲》,2004年第3期。
75.《鱼川耿氏宗谱续修序》,2004年8月
76.《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1日。
77.《朱执信社会政治思想研究序》,2004年12月。
78.《注重事实和逻辑》,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3月3日。
79.《一位犹太女子写给胡适的情书》,《南方周末》2005年4月7日。
80.《学术史研究重在积累》,《光明日报》2005年4月12日。
81.《胡适书信究竟有多少》,《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4月15日。
82.《文化转型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框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4月21日。
83.《〈耿云志文集〉前言》,《耿云志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84.《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序》,《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85.《翁文灏文集序》,2005年12月。
86.《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政治改革思想研究序》,2006年4月。
87.《少年中国学会研究序》,2006年8月。
88.《胡适研究论稿重印后记》,2007年1月。
89.《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院报》2006年12月14日。
90.《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序》,《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10月。
91.《在近代思想史上的自由主义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文化》2007年第 期。
92.《吴佩孚研究不断取得进步》(在第三届吴佩孚生平与思想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吴佩孚研究——第三届吴佩孚生平与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12月。
93.《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94.《胡适研究论丛》发刊前言,《胡适研究通讯》第1期,2008年2月。
95.《七十生日会上的讲话》,见同上。
96.《胡适的恋人及友人》序,〈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2008年5月5日。
97.《耿云志谈五四与青年》,《记者观察》2008年5月(总第238期)。
98.《跋〈胡思杜给其父母亲的信〉》,《胡适研究通讯》第2辑,2008年5月。
99.《胡适“战犯”头衔的由来》,《胡适研究通讯》第3辑,2008年8月。
100.《跋〈胡适写给单不庵的一封佚信〉》,见同上。
附记:凡为《民国人物传》所写的短篇传记,当年替黎澍先生所写的文章,以及发表在报纸上而未曾留下剪报材料者,均未录入。
2008.10.14修订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