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铮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金铮,1965年生,河北人。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中心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
已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研究》、《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等著作。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多项。获两届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等多项。
一、论文:
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
《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20年来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的新探索
《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民生活水平在量化分析
《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
也论近代人口压力
《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
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以1937-1949年华北乡村为中心
《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农贷
《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0世纪上半期中国乡村经济交易的中保人
《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
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论卢作孚对民生公司的有效管理
《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二三十年代冀中农村性比例失衡的实证分析
《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定县调查: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的里程碑
《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0世纪20-40年代典当业的衰落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中国近代农村变迁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向新革命史转型: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在反思与突破
《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期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农业
《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
私人互助借贷的新方式——论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互借”运动
《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另一种视野:民国时期国外学者与中国农村调查
《文史哲》2009年第3期
晏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实验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4年10月号
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2期
华北抗日根据地私人借贷利率政策考
《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3期
抗日根据地社会史研究的构想
《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1期
晋察冀边区1939年的救灾渡荒工作
《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4期
华北地区保定军校暨抗日战争学术讨论会综述
《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4期
论抗战时期张闻天主持的晋陕农村调查
《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1期
传统与变迁:近代冀中定县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多元化
《南开学报》2009年第1期
中国现代社会史研究刍议
《光明日报》1998年4月10日
学术研究者的苦衷
《光明日报》1989年5月31日
中国通货膨胀的恶例——金圆券发行内幕初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民国乡村私人、店铺借贷的信用方式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绩效与不足:民国时期现代农业金融与农村社会之关系
《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
论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的借贷活动及其效果
《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文革”史学初探——以中国近代史为例
《史学月刊》2002年第12期
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高利贷比较
《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清末官方与民间社会互动之一瞥:以1908—1911年天津商会反对开征印花税为中心
《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
旧中国高利贷与农家关系新解
《浙江学刊》2002年第6期
蔡廷锴不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
《学术研究》1990年第5期
论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的互助借贷组织:钱会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1999年版
民国乡村私人、店铺高利贷利率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卷,2002年版
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家收支对比及其相关因素
《学海》2002年第4期
中国近代经济形态大思路——毛泽东关于新旧两种经济形态的认识
《河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关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河北学刊》1998年第6期
近代华北农民的贫困及其相关因素
《城市史研究》第21辑,2002年版
近代太行山区的高利贷——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
《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力结构的变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民间组织的一个类型:20世纪上半期长江中下游乡村钱会解析
《中国现代社会民众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民国时期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简评
《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
二三十年代定县农民生活水平的考察
《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二三十年代定县农民耕地之不足
《河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二三十年代定县农民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
《河北学刊》1991年第3期
二三十年代定县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考察
《经济学刊》1989年第4期
浅析定县平民教育失败的原因
《历史教学》1990年第6期
近20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经济史研究述评
《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私人借贷的停滞及缓解措施
《“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合作社的借贷活动
《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9—10期
日寇“三光作战”及其暴行之真相:以晋察冀为例
《香港抗战论文集》,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4年版
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公营工业
《抗日战争与民族振兴》,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成人教育史上的重要一页——论晋察冀边区的冬学运动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精神论纲
《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 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卢作孚与民生公司
《经营与管理》1989年第11期
卢作孚之企业家素质论要
《重庆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民生公司的人事管理
《卢作孚追思录》,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近代食品工业的探索者——冼冠生
《经营管理者》1990年第4期
货币史研究的新探索
《亚洲钱币》(新加坡)2000年第2期
一部求实创新的货币史著作——评《抗战时期货币史》
《中国钱币》1996年第2期
谈中国现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科学报》1997年12月12日
略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历史教学》1992年第8期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停办于何时
《河北学刊》1990年第2期
政府法令与民间惯行——以国民政府颁行年利20%为中心
《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信用的坚守与危机: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民偿还债务浅析
《20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社会变迁》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增长的一个例证:清末民初冀中定县粮食产量的考察
《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民国时期现代农业金融的形成考略
《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近代中国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
《学海》2005年第5期
国民政府金融的最后一博:银元券发行述评
《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区域路径: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方法论
《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二、著作:
1.《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区调查与研究》(合著)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民国史纪事本末》第7卷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中国现代经济史》副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三、科研基金课题
1.《民国时期中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2004,00CZS009),独立。
2.《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乡村借贷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1999- 2002),独立。
3.《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研究》,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998-2002),独立。
4.《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区的社会变迁》(魏宏运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98-2002),主研。
5.《革命权力与民间社会的互动:共产党与华北乡村》,河北省教育厅博士科研基金项目(2002-2005),独立研究。
6.《革命权力与民间社会: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06-2009,06JA770022),独立。
7.《新中国五十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6-2009,06ZSB002),主研。
8.《中共革命与乡村社会:1937-1949年的华北根据地、解放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7-2010,07BDJ008),独立。
9。《政权建设与民间社会:1937-1949年的中共华北根据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840188),主研。
四、科研获奖
1.《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 《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 2002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八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北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 《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2003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
4.作孚对民生公司的有效管理,1992年河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农业,1994年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 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96年河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中国现代经济史》,1994年河北省史学会著作类一等奖
电子邮件:lijinzhengdh@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