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大伟

廖大伟

上海大学教授

廖大伟,二级教授,上海大学伟长学者,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近代中国》(cssci集刊)主编等。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院科研处副处长、历史研究所所长助理,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历史研究所所长。

1983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上海教育学院历史系任教。1989年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获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史研究。曾访学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神奈川大学、神户大学、韩国釜山大学、仁川大学及台港澳等高校。领衔举办过“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转型、“近代人物研究:社会网络与日常生活”等国际学术研讨会,系两岸“纪念孙中山”学术交流平台发起人之一。

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数十部(含独著、合著、主编),个人成果和集体成果获得过国家图书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图书奖、上海大学科研贡献奖及香港桑麻奖等。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纺织史资料整理与研究”、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上海通史(新修)(1912-1927)”。

联系方式:

Email:liaodawei1961@163.com

主要研究成果:

著作

1、《上海通史》(民国政治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合著,署名第三

2、《五四运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合著,署名第一

3、《侵华日军的自白:来自”一二八”、”八一三”淞沪战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主编,署名第一

4、《1912:初试共和》,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独

5、《东南社会与中国近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主编,署名第二

6、《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

7、《新世纪的曙光》,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版,合著,署名第一

8、《海上风云:辛亥革命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独

9、《近代人物研究:社会网络与日常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主编

10、《上海社会与纺织科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版,主编,署名第一

论文

11、《”李鸿章遗书保荐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辩误》,《安徽史学》1985年第5期

12、《试论严禁论者黄爵滋的历史地位》,《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13、《试谈抗战初期中间党派的一致拥蒋及其原因》,《历史教学问题》1986年第3期

14、《论抗战时期中间党派政治态度的转变》,《安徽史学》1987年第3期

15、《袁世凯与预备立宪》,《史林》1990年第3期

16、《关于小刀会处置吴健彰问题的考析》,《安徽史学》1991年第3期

17、《关于袁世凯一奏折的时间》,《史学月刊》1991年第3期

18、《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对华政策及其表现》,《史林》1992年第2期

19、《桂蒋矛盾的历史作用评析》,《史林》1992年第3期,署名第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3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抗战期间桂系与cc系在安徽的矛盾和斗争》,《安徽史学》1993年第3期

21、《徐树铮与皖系的兴衰》,《史林》1994年第1期

22、《论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对华政策》,载《辛亥革命新论》,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23、《从行乞儿到桂系首领-试析陆荣廷发迹的原因》,《史林》1996年第1期

24、《变被动为主动:八一三抗战的爆发》,《史林》199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5、《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述论》,《史林》1998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8第11期全文转载)

26、《论民初上海”政党”》,载《上海研究论丛》第12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7、《辛亥议和的地点变动及其原因》,《史林》2000年第3期

28、《由一致拥蒋到反蒋独裁:抗战时期的中间党派》,《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29、《多变的手段与既定的国策–论1937年日本的华北分离政策与全面侵华》,《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1年第8期全文转载)

30、《南京临时政府的筹建及其民主模式的设定–试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关系》,台湾《国父纪念馆馆刊》2003年第12期

31、《辛亥革命与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史林》2002年第2期(又载《孙中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会、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2005年版)

32、《20-30年代华界陆上公交的发展与上海城市现代化的演进》,《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3期(又以韩文载《上海的近代性》,韩国新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刺宋案与民初政治现代化尝试的夭折》,《近代中国》第13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35、《”杀杨儆宋”:杨杏佛被刺问题中的一个误解》,《安徽史学》2004年第7期

36、《国民意识与晚清革命进程》,《近代中国》第14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论民初帮会与社会的紧张》,《史林》2005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

38、《<民立报>对南京临时政府组建的建言和监督》,《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3期)

39、《袁世凯不是”刺宋”主谋考析》,载《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创试——以孙中山与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关系为线索》,《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又载《辛亥革命史研究丛刊》第13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又载《一九一○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1、《孙中山的理想社会与新世纪新阶段和谐社会构建》,载《孙中山:历史·现实·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7年版

42、《徐树铮与蒙古开发》,载《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200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3、《议事与环境:辛亥议和中的上海因素》,载《晚清以降的经济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4、《上海与辛亥议和》,《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4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45、《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根源和特殊背景》,载《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6、《孙中山的理想社会与新世纪新阶段和谐社会构建》,载《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7、《宋耀如的经历与宋庆龄的出生地》,载《宋耀如及其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9年版

48、《中国旅行社的运行机制与管理》,载《1940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廖大伟、蒋湘妮

49、《抗战爆发前后的宋美龄–〈宋美龄〉、〈蒋夫人言论选集〉中的呈现及其评价》,载《宋美龄及其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版

50、《从华界垃圾治理看上海城市的近代化(1927-1937)》,《史林》2010年第2期,廖大伟、罗红(又载《近代中国社会流动与社会控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1、《话语趋同与实际意志:辛亥革命时期列强之“中立”》,载《近代中国:文化与外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0年版

52、《中国在抗战中的大国崛起及其历史启示》,《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0期

53、《从合作到决裂–辛亥光复前后同盟会、光复会在上海的关系演变说明了什么?》,载《大同道路:孙中山研究》,南京出版社2010年版

54、《家庭、父子与男女:张謇的另一面》,载《张謇与海门–早期现代化思想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5、《胸襟、境界与形象:国难之际李烈钧的复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6、《彰显被遮蔽的面向和细节》,《史林》2011年第3期

57、《革命已经过去,使命还在延续》,《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8期

58、《辛亥革命中的孙中山》,韩国《国际中国学研究》2012年第15期

59、《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前的沪上行综——以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警务报告〉为线索》,孙中山基金会、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编《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60、《上图盛档有关义和团的资料及其价值》,载《历史文献》第十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廖大伟、雷瑶

61、《职守与无常:从“清末三霖”的境遇看言官制度的悖论》,载《政治精英与近代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廖大伟、徐勇

62、《归国与开局: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后心路行迹释意》,《史林》2013年第1期(又载《孫文とアジア太平洋―――ネイションを超えて》,《御茶の水書房》,2017年11月)

63、《陈潭秋与苏区粮食工作》,《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廖大伟、赵宇

64、《振兴中华:孙中山的中国梦》,《近代中国》第二十三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65、《辛亥革命:低烈度与大业绩》,载《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66、《清末蒙古王公贡桑诺尔布改革及其历史意涵》,《绥化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廖大伟、张华明

67、《孙中山的追求与当代理想信念》,《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年第8期

68、《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新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1期,廖大伟、藏玉燕

69、《关于袁世凯与东三省改制的几个问题》,《清末新政与边疆新政》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廖大伟、张昊

70、.《海派文化与近代上海年规义演》,《史学月刊》2018年第5期

71、《中共抗日统一战线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现代上海研究论丛》第十四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出版,廖大伟、侯垿楠

72、《百年悬案真相何在——<宋案重审>的亮点与瑕疵》,《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18年9月14日

73、《江南文化何时形成独特区域风格》,《解放日报》(理论版)2018年12月17日,廖大伟、李想

74、《从<水竹居主人日记>看日据时期台湾乡村绅权问题》,《晋阳学刊》2019年第1期,廖大伟、龚赫

75、70.《民族复兴与中西文化资源——关于孙中山的探索与启示》,《近代中国》第二十九辑,2018年12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版,廖大伟、侯垿楠

76、《唯物史观指引下的不懈探索——张海鹏先生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与体系建构》,《南开史学》2019年第1期,廖大伟、金峥杰

77、《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张华腾《清末新军》读后》,《军事历史研究》2019年第6期

(更新时间:2021年0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