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辉

郭辉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郭辉,1983年生,湖南益阳人,现为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现代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系主任。2012年7月入职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年12月破格评为副教授,2014年6月遴选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生导师,2016年4月聘为湖南师范大学校聘教授,2016年12月破格评为教授,2017年10月遴选为中国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6年河南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毕业论文导师为张艳教授;2009年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师从郑大华教授;2012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毕业,师从罗福惠教授;2015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合作导师为于化民教授;2017年10月至11月香港中文大学访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中国仪式史、纪念活动史、思想文化史,还特别注重纪念与记忆史的理论研究。2013年博士论文《民国国家仪式研究》入选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获得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2015年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获得湖南省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出国研修、学术访问交流项目资助;2017年入选“湖湘青年英才”人文社科创新人才;2017年博士后出站报告《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政治文化研究》入选第六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获得“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2017年《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孙中山”形象的塑造》获得“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奖”二等奖。

目前正主持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抗战时期民族英雄记忆研究”(2017年);

中共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纪念日与民国政治文化”(2015年);

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习近平系列纪念讲话研究”(2017年);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民国时期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研究”(2016年);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国庆纪念日与民国政治文化研究”(2014年)等多项。

完成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研究”(2013年);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民族危机下的政治动员: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研究”(2013年);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民族危机与政治动员: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研究”(2013年);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研究”(2014年);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民国时期国家纪念日研究”(2013年);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后启动项目“民国国家纪念日研究”(2012年)。

著作:

《民国前期国家仪式研究(1912—193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主要论文:

《二十一世纪》(香港)发表《制度设计、象征表达、话语控制——民国北京政府“共和国庆”的构建》(2013年4月号);

《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2015年第8期);

《史学理论研究》发表《中国记忆史研究的兴起及其路径分析》(2012年第3期);

《中共党史研究》发表《“中共记忆史”研究的提出及其构想》(2015年第4期)、《记忆史理论与改革开放研究》(2017年第6期);

《史学月刊》发表《抗战时期民族扫墓节与民族精神的建构》(2012年第4期)、《北伐前后国民党对国庆纪念日的整理与运用》(2013年第7期)、《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政治合法性之建构》(2016年第9期)、《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的趋势与反思》(2017年第5期);

《安徽史学》发表《操演的政治:现代国家仪式与民初政治合法性建构》(2013年第1期)、《论改革开放以来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2016年第3期)、《记忆与诠释:陈独秀“十月革命”认知之心路历程》(2018年第1期);

《教学与研究》发表《改革开放以来抗战胜利纪念的社会功能》(2014年第10期);

《学术研究》发表《传统的发明:抗战时期孔子诞辰纪念日研究》(2014年第7期);

《中国文化研究》发表《三民主义思潮研究述要》(2015年第4期)

以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民国档案》、《历史档案》、《广东社会科学》、《福建论坛》、《江苏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中州学刊》等权威核心刊物上共五十余篇,其中多篇为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历史与社会文摘》等全文转载、摘录。

联系地址: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邮编:410081

E-mail:huig83@126.com

(信息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