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36年)

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36年)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

1.1(一二,七)

甲、蒋委员长广播「国民自救救国之道」,盼推行新生活运动,努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乙、日大使有吉发表「新年所感」,盼中日官民真正认识,相扶相助,增进两国福利。

丙、红军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刘志丹在陕北安定瓦窑堡会商,谋北攻绥德,东入山西。

丁、空军飞机一架轰炸四川雅河南岸,被击落,驾驶员杨国健、俞荫椿死之,另二架被击伤。

戊、伪「冀东自治政府」截留北宁路新榆段路款。

己、庐山牯岭英租界收回。

庚、新疆盛世才与苏俄订立协定,俄以军事、经济、政治援盛。

1.2(一二,八)

甲、北平各大学校长否认各校准备南迁。

乙、平津学生联合会分派宣传队往各村镇宣传(一周)。

丙、第四军第九十二师梁华盛攻占川西荥经西北之小河场王家山,败红军罗炳辉,毙其师长曾广林。

丁、红军贺龙、萧克走抵湖南晃县龙溪口。

1.3(一二,九)

甲、蒋委员长电宋哲元,本维护领土完整原则,妥慎处理察事。

乙、铁道部长张嘉璈到平,与宋哲元商北宁路问题。

丙、红军萧克、贺龙前队自湘西入贵川铜仁境。

丁、美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演说,痛陈侵略之危机。

1.4(一二,一0)

甲、张学良、杨虎城到陕北绥德,视察匪区情况(明日到榆林)。

乙、陕北红军围攻米脂榆林间之武镇(寻为第八十四师高桂滋部击退)。

丙、南京日领事须磨与日外相广田商调整中日关系。

1.5(一二,一一)

甲、蒋委员长到上海,慰问汪兆铭,并与黄郛商对日问题,当日返京。

乙、日兵在北平朝阳门开枪行凶,殴伤我守城警官。

丙、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地质学家丁文江病卒于长沙,年四十九岁。

1.6(一二,一二)

甲、蒋委员长中央纪念周讲做人、革命、建国三大道。

乙、冯玉祥就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职。

丙、阎锡山在晋讲述本年山西之难关,涕泪交流。

丁、宋哲元电覆上海各团体冬电,谓洁身爱国,未敢后人。

戊、萧振瀛到天津与日军司令多田、参谋长永见商冀东问题,伪军李守信侵占察北六县问题,赵雷部退出塘沽问题。

己、内蒙王公十二人电京拥护统一,反对分裂运动(指察北之德王)。

庚、铁道部长张嘉璈到大同,晤绥远省府主席傅作义。

1.7(一二,一三)

甲、张学良等飞抵山西离石。

乙、红军萧克、贺龙退出贵州玉屏。

丙、北平朝阳门中日士兵冲突事件,日本向我抗议。

丁、张嘉璈抵天津,告日本屯驻军司令多田骏,中央决扩展大沽港。

1.8(一二,一四)

甲、日外务省决定对南京会议方策,要求中国先绝灭再起之排日抗日运动,提出亲善具体条件。

乙、上海日商银行拒不交出现银。

丙、宋哲元在保定就河北省政府主席职,声言今后枪口不对内,决肃清共匪。

丁、张学良、杨虎城到太原,与阎锡山商陕北军事。

1.9(一二,一五)

甲、华北之日本武官及太原、济南、张家口、山海关之特务机关长在天津会议。

乙、中央常会选云王为国民政府委员。

丙、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结束。

丁、阎锡山派杨爱源为山西剿匪总指挥。

戊、红军贺龙占贵州石阡,萧克占江口(萧克旧部第十八师张致坤来会)。

1.10(一二,一六)

甲、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板垣征四郎、陆军省新闻课长根本博到天津参加日武官会议。

乙、冀察政务委员会商讨冀东、察北及朝阳门事件等问题。

1.11(一二,一七)

甲、冀察政务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成立。

乙、伪「满」外交次长大桥忠一到通州访殷逆汝耕。

丙、日武官矶谷廉介、板垣征四郎会于青岛。

丁、张学良、杨虎城自太原回西安。

戊、李滋罗斯自上海到南京。

1.12(一二,一八)

甲、北宁路局长陈觉生与殷汝耕商妥该路扣款条件(每月由该路接济冀东伪组织十万元)。

乙、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到济南,晤韩复矩。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到天津。

丙、日本于绥远设特务机关,由羽山主之。

丁、红军贺龙到贵州石阡,萧克趋印江。

1.13(一二,一九)

甲、日本政府以第一次「华北处理要纲」指示驻华司令官。

乙、天津日军参谋中井与太原特务机关长和知飞太原。

丙、日少将板垣征四郎到北平,晤宋哲元。

丁、宋哲元派被通缉之石友三(汉奸)为北平保安司令。

戊、广州学生罢课游行,与「市民除奸团」冲突,陈济棠下令戒严。

己、中央推居正、叶楚伧、陈策赴香港迎胡汉民,上海各机关团体亦成立欢迎胡汉民晋京会。

1.14(一二,二0)

甲、行政院决议:(一)派张发奎为闽浙皖赣边区清剿总指挥,(二)调卫立煌为豫鄂皖边区清剿总指挥,(三)派刘兴代理贵州绥靖主任,(四)通过铁道部新路建筑委员会规程。

乙、冀察绥靖公署在北平成立。

丙、宋哲元到天津,与日军司令多田、特务机关长土肥原商冀察问题。

丁、关东军副参谋长板垣到通州,晤殷汝耕。

戊、刘桂堂匪自涞源经阜平南窜至曲阳。

1.15(一二,二一)

甲、蒋委员长与各地中等以上学校校长及大学学生代表谈话,交换意见,并说明政府对日方针。

乙、日土肥原与宋哲元谈冀察问题,板垣自北平到天津(明日返长春)。

丙、蒙古政务委员会改组,索王德王为正副委员长。

丁、胡汉民抵新嘉坡,晤来迎之广州代表林翼中、中央代表魏道明等。居正、叶楚伧、陈策今自沪南下。

戊、浙赣铁路南玉段举行通车典礼,南萍段开工。

己、日本退出伦敦海军会议。

1.16(一二,二二)

甲、蒋委员长再向各学校代表详述外交方针,决不签订有损领土主权之条约,并不订秘密协定,勉学生守纪律,勤学问,锻炼身体。

乙、教育部长王世杰声明平津各大学决不南迁。

丙、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阎锡山在太原宣誓就职。

丁、李滋罗斯自南京飞抵汉口。

1.17(一二,二三)

甲、南京学界谈话会终了,各校长发表宣言,拥护国家领土主权之完整,反对任何分离运动,实施切合国难时期需要之教育。

乙、伪军李守信侵占张家口之大清门(时察北六县均为李所占领)。

1.18(一二,二四)

甲、蒋委员长自南京到杭州(1.22返京)。

乙、陈济棠到香港,迎胡汉民(1.21 回广州)。

丙、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在吉林汤原县会议成立联军总部(见 1935.6.20)。

丁、绥东四旗(察哈尔右翼四旗)各总管由绥远省政府指导管辖。

1.19(一二,二五)

甲、胡汉民自欧洲到香港,欢迎者极盛。发表谈话,谓党应恢复有主义有精神之党,政府应改造为有责任有能力之政府。

乙、北平学生联合会决议组织全国学生联合会。

1.20(一二,二六)

甲、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成立(陈中孚为主席)。

乙、淮南铁路通车。

丙、英王乔治五世卒。

1.21(一二,二七)

甲、行政院决议发行铁路公债一万二千万元。

乙、日外相广田在贵族院演说,对华关系仍本三原则(中国须绝对放弃以夷制夷政策,中日积极亲善提携;中国对于「满洲国」之存在必须加以尊重;中国北边一带地方之防止赤化,中日须共同商有效办法),已得中国赞同。

丙、内蒙古德王通电,否认宣布独立(传德王于1.17宣告独立)。

丁、上海学生组织救国宣传团。

1.22(一二,二八)

甲、南京日领事须磨晤外交部长张群,转达日外相广田之意见。

乙、外交部发表声明,否认曾赞同广田之三原则。

丙、内蒙德王以蒙古政务会名义,将察哈尔左翼四旗及四牧群改为察哈尔盟,委蒙古保安队长卓什海为盟长。

丁、冯玉祥与俄大使长谈。

戊、居正、叶楚伧由香港到广州。

己、全国青年协会总干事余日章卒于上海,年五十四岁(1882至1936)。

1.23(一二,二九)

甲、日外务省发表谈话,中国在原则上已承认广田三原则。

乙、反对察北独立之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兼蒙古政务会委员尼玛鄂特索尔在张北被害。

丙、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停止推行简体字。

1.24(一,一)

甲、日使馆武官矶谷廉介晤外交部长张群。

乙、居正、叶楚伧自广州到香港,再促胡汉民入京。

1.25(一,二)

甲、日使馆武官矶谷廉介谒蒋委员长,谈调整中日关系,历二小时。

乙、胡汉民以陈济棠之邀,自香港到广州。

丙、孙科抵上海,居正、叶楚伧离香港北上,转达胡汉民之意见。

丁、设立绥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以沙王为委员长(设于伊盟之伊金霍洛以制德王)。

戊、红军将领致书东北军将士,希望共同协商,联合抗日。

1.26(一,三)

甲、张学良自西安到南京,商西北剿匪军事(张拟向蒋委员长陈述共党投诚事,未果)(按:张询阎锡山对剿匪意见,阎认剿匪为非计,对内将无以对外)。

乙、红军贺龙、萧克自贵州瓮安进占平越(行政专员聂洗死之),贵定、贵阳戒严。

1.27(一,四)

甲、中日贸易协会在上海、东京成立,周作民及儿玉谦次分任会长。

乙、李滋罗斯与日本武官矶谷廉介谈中国币制问题。

丙、冯玉祥语蒋委员长,非有与国不能抗敌。

1.28(一,五)

甲、贵州省府主席吴忠信自南京到南宁,晤李宗仁、白崇禧,劝与中央合作。

乙、行政院令教育部整饬学校纪律,严禁罢课。

丙、上海学生在闸北游行。

丁、居正、叶楚伧等自香港返抵南京。

1.29(一,六)

甲、教育部宣布国难时期之教育宗旨。

乙、国民政府颁给日大使有吉明勋章。

丙、俄大使鲍格莫洛夫访外交部长张群。

丁、伪「满」军一连举义,走入俄境伯力附近。

1.30(一,七)

甲、林主席电促胡汉民进京。

乙、日武官矶谷离上海返国。

丙、日大使有吉明谒蒋委员长辞行,蒋设宴饯别,并由国府颁给勋章。

丁、剿匪军郭思演、郭汝栋、李觉师收复贵州平越。

戊、日俄军在伯力附近金厂沟冲突,俄副外长向日使抗议。

1.31(一,八)

甲、胡汉民电覆林主席、蒋院长,略事休养,再行进京。

乙、日大使有吉明谈话,中日关系之改善,应不拘小问题而向大目的迈进。

丙、陕北驻军师长井岳秀误戕毙命。

丁、北洋工学院学生驱逐进京之代表,毁其什物。

1.?(一,?)周至柔任航空委员会主任(蒋委员长夫人任秘书长)。

<!--nextpage-->

2.1(一,九)

甲、财政部发行统一公债及复兴公债,将各种旧公债分五类整理,上海持券人宣言拥护。

乙、宋哲元、韩复矩会于山东乐陵。

丙、冀东伪军进入昌平,原驻保安队撤退。

丁、红军贺龙、萧克经贵阳城外西走。

戊、禁烟总会在京开首次会议。

己、北平青岛长途电话通话。

2.2(一,一0)

甲、湘军刘建绪电告收复贵州余庆、瓮安。

乙、特种远东红旗军发表声明,驳斥关东军之公告,否认煽动「

满」军叛变,一月三十日之冲突系因日军越境。

2.3(一,一一)

甲、日本驻华武官矶谷廉介向日本参谋本部次长彬山、第二课长冈村报告中国现势,并作重要建议(2.5又向军部报告)。

乙、日本关东军驻绥远特务机关长羽山、驻滂江军事联络员叶山到天津晤土肥原及多田。

丙、德王电京,否认独立。

2.4(一,一二)

甲、行政院决议发行统一公债十四万六千万。

乙、行政院决议任命许世英为驻日大使,顾维钧升驻法大使(许与日相广田弘毅为旧识)。

丙、行政院决议任命朱庆澜为救济委员会委员长。

丁、宋哲元自山东到天津,派陈觉生访土肥原。

2.5(一,一三)

甲、日陆军省决定对华政策,要求中国澈底清算反日抗「满」政策,重视华北政权,解决各种悬案。

乙、红军贺龙占贵州大定、黔西,败第五十四师郝梦龄。

丙、蒋委员长电令万耀煌、郝梦龄、李觉、樊嵩甫、郭汝栋等师进向贵州黔西、织金、仁德,围剿贺龙、萧克,并以万、郝分任第五、第六纵队司令官。

2.6(一,一四)

甲、胡汉民与陈济棠、李宗仁、萧佛成、邹鲁等会商京粤合作问题。

乙、贵州省府主席吴忠信自广西返贵阳。

丙、财政部布告发行新辅币。

丁、日皇赠前驻日大使蒋作宾以一等旭日大绶勋章。

戊、日本旅顺要塞司令和田与华北日军司令多田会于天津。

己、日外务、陆军、海军三省会议,商对俄方针。

2.7(一,一五)

甲、日本任命有田八郎为驻华大使,有吉明归国。

乙、日本旅顺要塞司令和田到北平晤市长秦德纯(明日到通州晤殷汝耕)。

丙、日外陆海三省会议,决定早日促成中日提携、防止赤化、共同防御。

丁、王树卒,年八十五。

2.8(一,一六)

甲、宋哲元自津返平,日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亦到。

乙、胡汉民等再商京粤合作问题。

丙、红军贺龙、萧克进向贵州毕节。

丁、外蒙军与伪「满」军在贝尔池附近冲突。

2.9(一,一七)

甲、共军萧克占贵州毕节(即在此休息补充)。

乙、日本旅顺要塞司令和田离北平赴渖阳。

丙、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毕特门演说,猛烈抨击日本,斥其关闭中国门户,破坏条约。

2.10(一,一八)

甲、国民政府公布统一公债条例。

乙、蒋委员长通令严办烟民登记。

丙、广州国民党西南执行部通过胡汉民整理党务案。

丁、日外务省会议,矶谷报告对华外交问题。

2.11(一,一九)

甲、行政院决议裁撤平津卫戍司令部及津沽保安司令部,改设天津保安司令部,以刘家鸾为司令。

乙、行政院决议派阎锡山为绥境蒙古政务委员会指导长官。

丙、第二路军薛岳部第一纵队吴奇伟(第五十九师韩汉英、第九十师欧震、第九十二师梁华盛)、第二纵队周浑元(第五师谢溥福、第九十六师赵锡光、第六十一师杨步飞),开始向川西天全芦山之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部攻击,空军出动侦察轰炸(川军邓锡侯、孙震、杨森、李家钰、唐式遵、王缵绪、潘文华、郭勋祺、刘文辉各部守备灌县、邛崃、名山、洪雅、汉源之线,均未出动)。

2.12(一,二0)

甲、中央宣传部发「告国人书」,痛斥赤色帝国主义与赤色汉奸(为上海救国会及平津学潮而发)。

乙、第二路军薛岳部击破红军主力于川西雅河南岸,毙其十一师长陈儒道于新阳。

丙、日大使有吉明到东京,向外相广田报告中国近情。

丁、日本关东军在河北通州设置特务机关,由桑原主持。

戊、殷汝耕在天津日租界设立办事处。

己、日、「满」军击退贝尔池南之蒙军,占领乌兰呼都克。

2.13(一,二一)

甲、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访宋哲元,谈冀察问题。

乙、新任驻日大使许世英、驻法大使顾维钧谒蒋委员长及外交部长张群。

丙、绥境蒙古政务委员长沙王(沙克都尔札布)到归绥。

丁、中法航空联运开始。

2.14(一,二二)

甲、胡汉民在广州演讲,说明北上与否,视主义政策能否推行实现而定。

乙、日本外务省会议对华外交政策:(一)以广田三原则为根据;(二)完全统一对华外交,使之一元化;(三)进行建设的提携工作。

丙、苏俄关闭驻渖阳总领事馆。

2.15(一,二三)

甲、中日无线电话通话(上海、东京间)。

乙、陇海路西安咸阳段通车。

丙、张学良自南京回西安。

丁、李滋罗斯到香港。

戊、剿匪军薛岳部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攻克川西天全及始阳。

己、贵州剿匪军第十三师万耀煌部克复黔西。

2.16(一,二四)

甲、剿匪军第二纵队周浑元攻克川西之飞仙关,团长郑武阵亡。

乙、绥远伊盟七旗联军总指挥康王就职。

丙、上海庙行镇「一二八」阵亡将士无名英雄墓落成。

丁、天津日军参谋池田中佐自东京回天津,华北日军增强方案决定(时华北日军已增至八千余)。

戊、美副国务卿费列勃斯在芝加哥演说,主维持远东门户开放政策。

2.17(一,二五)

甲、薛岳部周浑元纵队攻克川西芦山(天全芦山之役,歼红军六千余人)。

乙、山西「主张公道团」成立,阎锡山任总团长。

丙、魏道明携胡汉民函到京谒蒋委员长。

丁、日军部拒绝设立日、「满」、俄混合委员会以处理国境纠纷之提议(2.14 俄提)。

2.18(一,二六)

甲、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扩大职权,研讨并办理冀察外交。

乙、日外务省对支文化事业部派森安三郎为驻北平专员,本日抵天津(明日访日军司令多田,即赴平)。

丙、贵州剿匪军万耀煌部收复大定,贺龙、萧克西占毕节。

丁、红军张国焘、徐向前因剿匪军之压迫,北走宝兴。第四军吴奇伟克复川西天全以北之灵关。

戊、苏俄关闭在哈尔滨之领事馆。

2.19(一,二七)

甲、汪兆铭自上海赴欧洲,曾仲鸣等同行。

乙、日海军省军令部第三部长高须少将谒蒋委员长,谈调整中日关系问题。

丙、日本走私浪人与山海关关员冲突。

丁、清华大学全体教授以不允学生补考,辞职。

戊、新生活运动二周年纪念,南京及各地举行盛大宣传。

己、剿匪军万耀煌部营长武钟琦在贵州大定老鹰岩遇伏全军覆没,红军贺龙部亦伤亡千余。

2.20(一,二八)

甲、红军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徐海东、刘志丹部约二万人,五千人自陕北渡河入山西,经中阳石楼之坪上村、贺家凹、碛口、军渡、三交镇五个渡口,晋军温玉如旅应之,周原建旅被缴械,王靖国师防地被突破,大举东进,高倡「抗日」(实为掠夺物资)。

乙、国民政府颁布维持治安紧急办法七条(为学生请愿游行而发)。

丙、军政部长何应钦、教育部长王世杰电北平,取缔学生之违法组织。

丁、日政府决定增加华北驻屯军(本日日皇批准)。

戊、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等为军长,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

2.21(一,二九)

甲、行政院令教育部禁止平津学生联合会之活动(平津学联分左右两派,冲突颇烈)。

乙、北平军警开始搜检各学校,拘捕十二人。

丙、日外务省再召开检讨对华政策协议会。

丁、天津日军司令多田到北平。

戊、胡汉民与日本松井石根大将畅论大亚细亚主义(2.22)。

己、绥远百灵庙之德王教导队以反对德王之行动,由云继光等率领南走,听候中央命令。

庚、绥远各界举行欢迎绥境蒙政会各委员大会。

辛、巴西驻华公使赖谷呈递国书。

壬、李滋罗斯到广州(明日晤胡汉民等)。

癸、「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通电召集「全国抗日救国代表大会」(即东征宣言),主先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停止内战,对日绝交宣战,讨伐「满洲国」,收复失地,正式成立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然后于苏维埃领土内举行全国抗日救国代表大会。

2.22(一,三0)

甲、南京举行讲演会,蒋委员长出席讲演。

乙、阎锡山电中央请援,并组所部为四个纵队(杨澄源、杨效欧、李生达、孙楚)。

丙、天津日军司令多田在北平宴各当局及第二十九军人员。

丁、北平军警拘捕学生二十五人。

戊、许世英到莫干山,访黄郛。

己、胡汉民谈俟如何救亡问题解决,再决定行止。指责南京错误外交。

2.23(二,一)

甲、绥境蒙古政务委员会成立。

乙、北平军警拘捕学生四十余人。

丙、川军第二十一军唐式遵克宝兴,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北走。

丁、王正廷晤胡汉民(明日晤萧佛成陈济棠李宗仁等)。

2.24(二,二)

甲、教育部长王世杰发表谈话,对于北平学潮,必要时决采断然处置。

乙、宋哲元派门致中为华北公路总监。

丙、华北日军司令多田骏飞抵张家口、绥远,晤张自忠、傅作义(明日飞渖阳)。

丁、日松井石根大将自广州飞广西南宁,访白崇禧(明日返粤)。

戊、广州商会反对广九与粤汉铁路接轨。

2.25(二,三)

甲、西南政务委员会电请中央驳斥日本提出之三原则,剔除秘密外交。

乙、河北教育厅制止天津学生运动。

丙、太原绥靖公署以共军渡河入晋,惩处疏于防范之旅长温玉如等。

丁、薛岳部第五师赵锡光、第九十师欧震克四川天全。

2.26(二,四)

甲、日本东京少壮军人第一师团第三联队暴动,杀藏相高桥是清、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内大臣斋藤实,袭击首相冈田启介官邸。

乙、新任日本驻华大使有田八郎到上海。

丙、日本兴中公司社长十河访宋哲元,商华北经济问题。

丁、入晋红军攻中阳石楼,败晋军两旅于关上、水头、石口。

戊、剿匪军傅仲芳、万耀煌师败红军贺龙、萧克于贵州毕节。

2.27(二,五)

甲、红军徐海东部进至山西孝义。

乙、剿匪军傅仲芳师克贵州毕节,贺龙、萧克西南趋威宁。

丙、日大使有田宴许世英于上海。

丁、驻德大使程天放向德国元首呈递国书。

2.28(二,六)

甲、宋哲元代表石敬亭到南京,谒中央当局。

乙、李滋罗斯自香港返上海。

2.29(二,七)

甲、国民政府颁布兵役法,自明日起实行(实行征兵制)。

乙、红军围攻山西蒲县隰县。

丙、北平军警检查清华大学,与学生冲突。

丁、日大使有田在上海谈,广田三原则以合力防共一点最为重要。

戊、东京事变结束,行凶官兵归营。

<!--nextpage-->

3.1(二,八)

甲、晋军杨澄源之第一纵队败红军于隰县。

乙、新任驻日大使许世英到北平,晤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明日离平南返)。

丙、清华大学学生二十一人被逮捕。

丁、铁道部成立新路建设委员会。

戊、美国民众举行对日示威。

3.2(二,九)

甲、外交部以近日日本飞机在华北擅自飞行,外交部再提严重抗议。

乙、红军进至山西汾阳三泉镇,及灵石之双池镇(时红军已蔓延中阳、石楼、离石、隰县、蒲县、永和、孝义、汾阳)。

3.3(二,一0)

甲、阎锡山对红军颁发总攻令。宋哲元电请蒋委员长速定大计,派军协剿。

乙、殷汝耕自通州飞抵天津,晤日军司令多田、总领事川越。

丙、近卫文●辞日皇组阁之命。

丁、国联对华技术合作委员会在日内瓦开会,通过中国建议。

3.4(二,一一)

甲、土肥原自天津赴济南,晤韩复矩。

乙、天津日军会商山西红军问题。

丙、晋军第三纵队李生达攻克汾阳三泉镇。

丁、平汉车在新郑因土匪拆轨倾覆。

戊、史达林声明如日本攻击外蒙,俄国将不惜一战。

3.5(二,一二)

甲、宋哲元召集会议,商剿匪问题。

乙、胡汉民、陈济棠等商时局。

丙、广田弘毅任日本首相。

丁、剿匪军万耀煌、樊崧甫、孙渡纵队进抵贵州威宁附近(红军政治委员夏曦于数日前战死)。

3.6(二,一三)

甲、冀察政务委员会令河北各校停止军事训练,军训教官应即离校(日方之要求)。

乙、新任日本大使有田八郎呈递国书。

丙、阎锡山电告第一纵队杨澄源自隰县进剿石楼,第四纵队孙楚肃清中阳暖泉镇留举镇。

丁、日本以植田谦吉代南次郎为驻伪满洲国大使兼关东军司令官。

戊、中央航空机械学校成立(防空学校亦于是时成立)。

3.7(二,一四)

甲、土肥原离青岛返日,热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继主对冀察外交。

乙、日大使有田谈,根据广田三原则与中国谈判。

丙、晋军二次对红军总攻。

丁、红军贺龙、萧克进至云南镇雄奎乡(追剿军樊崧甫、傅仲芳师先后赶至,红军即于镇雄昭通一带回旋)。

戊、德国废弃罗迦诺公约,德军即开入莱因非武装区域。

3.8(二,一五)第二路军总指挥薛岳自川西天全进驻雅安(

时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正向懋功西北移动)。

3.9(二,一六)

甲、天津日军参谋长永见与萧振瀛、陈中孚、陈觉生谈冀察晋绥防共问题。

乙、日本广田弘毅内阁成立(军部不满内阁人选,连日会商,广田屈服,广田兼外相,陆相寺内寿一,海相永野修身)。

3.10(二,一七)

甲、行政院长蒋中正通令铲除贪污。

乙、日首相广田说明外交政策(根据对华三原则,实行完全之中日提携)。

丙、驻日大使许世英抵东京。

丁、红军彭德怀等与晋军杨效欧、李生达在孝义眼头仲家山、兑九峪、下堡激战,为晋军所败,伤亡三千余。

戊、西北剿匪军(东北军)王以哲军解陕西甘泉围,红军北走保安沙嘴子。

3.11(二,一八)

甲、日使有田谒蒋委员长,交换中日问题意见。

乙、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发表告民众防共书。

3.12(二,一九)

甲、外蒙与苏俄在库伦签订互助协定(军事同盟),定期十年。

乙、王宠惠自欧洲到广州,与胡汉民商时局。

丙、平沼骐一郎继任日本枢密院议长。

丁、日前外相内田康哉卒。

戊、剿匪军万耀煌师与红军贺龙、萧克激战于贵州毕节威宁间之桃源、得章坝,双方伤亡颇大。

己、毛泽东在山西孝义兑九峪召开会议,积极扩大红军并筹款。

3.13(二,二0)

甲、晋军第三次对红军总攻。

乙、日本松井石根大将自上海到南京,访外长张群。

丙、铁道部长张嘉璈沿粤汉铁路南下到广州,商粤汉铁路行政事。

3.14(二,二一)

甲、日本松井石根大将谒蒋委员长。

乙、日本武官矶谷访宋哲元,交换防共意见(即赴津)。

丙、德王代表谒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解释误会。

丁、王宠惠再与胡汉民、陈济棠、李宗仁、邹鲁等晤谈(明日赴港)。

戊、河南省政府主席商震到太原,晤阎锡山,所部第三十二军开入山西,协助晋军作战。

己、山西红军自汾阳孝义分二支,左路彭德怀、徐海东北趋文水、交城,右路林彪南趋霍县、赵城。

3.15(二,二二)

甲、外交部为华北走私事,再向日方抗议。

乙、川西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部北移松潘西南地区。

丙、汪兆铭抵柏林。

3.16(二,二三)

甲、日大使有田与外交部长张群,开始谈中日问题,历三小时(

张主张自东北问题谈起,有田谓尚非时机,张遂谓至少须先消灭妨碍冀察内蒙行政完整状态)。

乙、华北走私猖獗,大批私货到天津。

丙、中央储蓄会开业。

丁、张嘉璈到南宁,与白崇禧等商湘桂铁路建筑计划。

3.17(二,二四)

甲、张群与有田二次会议,不赞同以广田三原则为调整中日关系之基础,并说明中国立场与见解。

乙、天津海关公布缉私暂行办法。

丙、日第三舰队司令及井到天津,晤日军司令多田。

丁、山西红军林彪扰霍县,断同蒲路,与中央军关麟征师接触。

3.18(二,二五)

甲、张群与有田三次会谈,有田说明日本立场与见解。

乙、上海学生又游行。

丙、红军贺龙、萧克进至贵州威宁云南会泽间,剿匪军孙渡、郭汝栋、郝梦麟、樊崧甫、李觉、万耀煌各纵队分头堵击。

3.19(二,二六)

甲、张群与有田作末次会谈,即发表共同声明,谓双方见解,未能全部一致。

乙、山西红军徐海东攻文水、交城。

3.20(二,二七)

甲、日大使有田谒蒋委员长辞行(明日到上海)。

乙、日本飞机到山西侦察剿匪情形。

丙、晋军孙楚、杨效欧、李生达等进攻石楼之水头石口(毛泽东在水头)。

丁、西安举行剿匪会议,张学良副司令及绥靖主任朱绍良、杨虎城,军长胡宗南、马鸿逵等参加。

戊、日「满」军进犯外蒙之阿底克多伦边哨。

3.21(二,二八)

甲、津海关与北宁路施行缉私办法。

乙、蒋委员长自南京飞奉化。

丙、宋哲元到保定,布置冀南防共剿匪军事。

丁、山西红军林彪分路进占赵城、洪洞、霍县、临汾。

戊、晋军李生达、杨效欧败红军于离石北之冀家源。

3.22(二,二九)

甲、王宠惠自粤到上海,张嘉璈同船北返。

乙、日大使有田在上海召开驻华总领事会议(明日闭幕)。

3.23(三,一)

甲、晋军孙楚、李生达等克复隰县东北之水头镇。

乙、红军萧克自云南宣威趋平彝。

丙、陈济棠之兄维周到南京。

丁、日本以喜多诚一继矶谷廉介为驻华武官。

3.24(三,二)

甲、晋军孙楚等克石口镇,毛泽东西走。

乙、日本阁议任有田八郎为外务大臣,重光葵为驻华大使。

丙、红军贺龙、萧克占贵州盘县。

丁、行政院公布川黔铁路公司章程。

3.25(三,三)

甲、日首相广田对外国记者谈话,调整中日关系,不变更三原则。

乙、日大使有田到天津,召开华北日领事会议。

丙、陈诚自汉口到太原,助晋军剿共。

丁、上海军警逮捕复旦大学学生,发生冲突。

戊、日俄军在珲春边境长岭子冲突。

3.26(三,四)

甲、军事学家蒋方震及新任驻法大使顾维钧,驻义大使刘文岛离上海赴欧洲。

乙、日大使有田八郎自天津取道东北回国。

3.27(三,五)

甲、晋军孙楚、杨澄源主力进向转角镇,败红军于张家塌,石楼解围。

乙、包围上海复旦大学之军警撤退,教授学生被捕二十人,警察死一人。

丙、山东董庄黄河堵口合龙。

3.28(三,六)

甲、蒋委员长自浙江回南京。

乙、日大使有田在长春与新任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会商,将来外交除南京外,更以华北、西南为对象,助其发展。

丙、日武官矶谷廉介晤来华之英经济顾问李滋罗斯。

丁、苏俄公布俄蒙成立互助公约。

戊、孙洪伊卒于上海。程克卒于天津。

3.29(三,七)

甲、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筹备会在上海成立。

乙、中央军第二十五师关麟征师收复山西霍县。晋军杨澄源、孙楚部进至晋西石机辛关渡,红军开始渡河西退。

丙、陈诚、杨爱源分任山西剿匪军第一、第二路总指挥。

3.30(三,八)

甲、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经丹巴入西康,川军杨森克懋功。

乙、宋哲元在天津与日军司令多田骏及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晤谈(华北防共及撤消冀东伪组织问题)。

丙、刺汪兆铭案在京公审(检察官指明主使人为陈铭枢、李济琛、王亚樵)。

3.31(三,九)

甲、外、财、铁、实四部会商防止华北日韩人走私办法。

乙、秦皇岛缉私关员遭走私日本浪人殴伤。

丙、外蒙与日「满」军又起冲突。

<!--nextpage-->

4.1(三,一0)

甲、外交部否认中俄订立密约。

乙、宋哲元谈冀察力足防共。

丙、天津大公报在上海设分馆发行(鉴于华北局势危迫)。

丁、北平学生约八、九百人为被捕病死学生郭清开追悼会,并抬棺游行,被军警拘去五十三人。北京大学开除学生四人,停止本届学生会活动。

戊、派戴传贤代表政府赴德出席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

4.2(三,一一)

甲、俄大使以3.12俄蒙协定通知外交部,外部当即严重抗议。

乙、中央军第二十五师关麟征收复山西临汾,红军退。

丙、王宠惠自上海到南京,转达胡汉民之意见。

丁、天津私货连日如潮涌至。

戊、有田八郎出任日外务大臣。

己、浦口大火。

4.3(三,一二)

甲、日外相有田谈话,对华将促进防共工作,不拘泥三原则。

乙、滦东北戴河、秦皇岛、留守营、昌黎一带日韩人走私猖獗。

4.4(三,一三)

甲、共产党代表李克农到陕西洛川王以哲军部,张学良自西安来晤(经李安排,六月张又飞延安,晤周恩来,商合作抗日,由蒋委员长领导)。

乙、第二十五师(关麟征)及三十二军商震收复洪洞、赵城,红军林彪南走。

丙、日武官今井武夫飞山西,侦察匪情。

丁、陕甘剿匪军克陇东正宁湫头镇。

戊、红军贺龙、萧克西入云南平彝曲靖。贵州剿匪军收复盘县。

己、全国庆祝儿童节。

庚、中国哲学会在北平举行第二届年会。

4.5(三,一四)

甲、外交部向俄使馆抗议3.12之俄蒙协定(俄大使鲍格莫洛夫事前曾加阻止)。

乙、日外务省声明对华不放弃三原则。

丙、晋军第一纵队杨澄源克襄陵,败红军林彪。

丁、国民政府举行民族扫墓。

戊、英使贾德干离沪返国。

4.6(三,一五)

甲、天津日军司令部部附松室孝良到平设办事处,谓防共乃东亚大问题。

乙、驻日大使许世英呈递国书(3.26?)。

丙、外交部派罗家衡为冀察特派员。

丁、山西汾城解围,北路克康宁镇,红军退向离石。

戊、红军朱德、徐向前占西康瞻化,捕西康宣慰使诺那呼图克图。

己、红军萧克、贺龙抵云南寻甸。

4.7(三,一六)

甲、外交部向日使馆阻止日本增军华北。

乙、中国银行家陈光甫、郭秉文与美财长摩根索商货币合作。

丙、行政院决议:(一)全国各级学校设置免费公费学额,(二)任命竺可桢继郭任远为浙江大学校长。

丁、四川行营主任顾祝同到昆明与龙云商剿共军事。

戊、河北省政府厉行防共,令冀南各县小学教员办理铺保。

4.8(三,一七)

甲、武汉学生救国联合会被解散。

乙、北平「世界晚报」以刊载侮辱回教文字,被回教徒捣毁。

丙、蒋委员长自南京西上,巡视政务。

丁、禁烟总监部通令严行检举公务员吸毒。

4.9(三,一八)

甲、日武官今井武夫到太原晤阎锡山,调查匪情。

乙、苏俄覆外交部抗议,谓俄蒙议定书未背1924.5.31之中俄协定。

丙、英使贾德干到东京,与日外务省交换两国在华协调意见。

4.10(三,一九)

甲、蒋委员长自南京抵汉口。

乙、中央军第十三军汤恩伯部败红军林彪于山西稷山。

丙、红军萧克、贺龙逼昆明,进向富民。

4.11(三,二0)

甲、外交部为俄蒙协定对苏俄提出二次抗议。

乙、广州大火,死伤数百人。

4.12(三,二一)

甲、财政部商讨华北缉私办法(时天津私货堆积如山)。

乙、蒋委员长自汉口西山,抵宜昌。

丙、晋军杨效欧与红军徐海东、刘志丹战于汾阳中阳间之三角庄。

4.13(三,二二)

甲、第十三军汤恩伯部解山西河津围。

乙、实业部筹组农本局。

4.14(三,二三)

甲、晋军败红军第二十八军兼第十五军团副指挥刘志丹于中阳三交镇,刘志丹战死。

乙、蒋委员长电慰山西剿共将士。

丙、行政院通过土地赋税减免规程。

丁、江西造船所大船坞开幕。

戊、运古物回国之英船在直布罗陀港附近搁浅(4.17脱险)。

4.15(三,二四)

甲、宋哲元代表萧振瀛、陈中孚晤华北日军参谋长永见俊德及松室孝良商防共事。

乙、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国民工役法原则。

丙、张学良电请中央增加国民大会东北代表名额。

丁、上海复旦学潮平息,被捕学生释放。

4.16(三,二五)

甲、蒋委员长到重庆。

乙、晋军再败红军于三交镇。

丙、日本联合舰队六十五艘到青岛。

丁、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开二次年会。

4.17(三,二六)

甲、蒋委员长飞抵成都。

乙、日本以天津总领事川越茂为驻华大使。

丙、日本内阁决定增强华北驻军。

丁、红军贺龙、萧克、任弼时、关向应在云南广通宣布组织「云南川康边区民族革命政府」。

戊、山西同蒲铁路交通恢复,红军西退。

4.18(三,二七)

甲、中央军官学校成都分校举行开学礼,蒋委员长训话。

乙、日外相有田演说外交政策,希望从速确立日华「满」间正常关系。

丙、冀察政务委员会接收华北农业合作会(成立于23.7.25)。

4.19(三,二八)

甲、蒋委员长在成都召见绅耆,询民生疾苦。

乙、胡汉民、陈济棠、李宗仁、邹鲁在罗浮山会议。

丙、第二十五师关麟征败红军彭德怀、林彪于隰县大宁之午城镇,斩获二千余。

4.20(三,二九)

甲、蒋委员长讲演,谓四川为天然复兴民族根据地,勖川人完成复兴民族大业。

乙、冀察政务委员会建设委员会成立,门致中任主席。

丙、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到韩城剿共。

4.21(闰三,一)

甲、天津市长萧振瀛等续与华北日军参谋长永见俊德会谈。

乙、新任日武官喜多诚一到上海。

丙、行政院决议(一)任胡宗南为第一军军长。(二)以重庆为普通市。

4.22(闰三,二)

甲、蒋委员长自成都到昆明。

乙、陕北剿匪军自宜川延安向北推进(共军与张学良已成立停战协议,自行后撤,由张予以接济,中共在西安设代表处,并派人在王曲训练东北军下级干部,负责中共特务工作之邓发亦曾到西安)。

丙、北平天津学生联合会发起响应世界青年运动(国际学生联合会自今日起举行援助中国学生周)。

丁、张学良自西安到上海(4.24回西安,约在此时,张在上海由李杜介绍,曾晤共党要人潘汉年)。

戊、日驻俄大使太田演说,日俄误会均可以和平方法解决。

4.23(闰三,三)

甲、中央常会通过宪法草案修正原则,及国民大会组织法、代表选举法修改原则。

乙、伪「满洲国」与「冀东」伪组织之互助协定在长春商妥。

4.24(闰三,四)

甲、蒋委员长偕龙云飞滇西视察(即日回昆明)。时红军贺龙、萧克正渡金沙江。

乙、天津学生游行,反对广田三原则,庆祝世界学生联合会成立周年。

4.25(闰三,五)

甲、蒋委员长自昆明到贵阳。

乙、日外相有田对外记者谈,以「满洲国」为中心与中俄定善邻关系,安定大局。对华交涉,承继广田方针,以和平手段渐次增加两国提携程度。

丙、清华大学举行二十五周年纪念。

丁、中国共产党发表「创立全国各党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分致国民党及各党派各团体,号召共赴国难,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讨逆,全国红军与海陆空军集中华北打日本,召集抗日救国代表大会,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

4.26(闰三,六)

甲、宋哲元、萧振瀛与日司令多田骏等续谈华北问题。

乙、日武官(松室、今井、上野、和知、羽山、大本、石野等)会议在天津开幕,商华北防共,经济开发。

4.27(闰三,七)

甲、蒋委员长自贵阳飞抵长沙。

乙、华北缉私新法实施。

4.28(闰三,八)

甲、特派龙云为滇黔剿匪总司令。

乙、特派何键为湖南绥靖主任。

丙、红军贺龙、萧克全部北渡金沙江,走中甸(寻入西康)。

丁、红军在陕北安定瓦窑堡追悼刘志丹。

4.29(闰三,九)

甲、蒋委员长自长沙飞抵南昌。

乙、张学良到太原,与阎锡山、陈诚商剿共军事(明日回西安)。

丙、宋哲元与日方之防共谈判告一段落。

丁、国联通过中国要求任理事案,任期一年。

4.30(闰三,一0)

甲、立法院通过国民大会组织法草案。

乙、中央军第二十五师关麟征再破红军于隰县张家原刁家峪。

丙、粤汉铁路接轨告成。

<!--nextpage-->

5.1(闰三,一一)

甲、立法院通过宪法草案。

乙、日本提高天津驻屯军司令官权位,以田代皖一郎任司令官。

丙、红军自山西永和之于家咀马门关等处渡河回陕西。

丁、德国与伪「满洲国」签订商务条约。

5.2(闰三,一二)

甲、立法院通过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

乙、英驻日大使向日外务省抗议请注意华北走私。

丙、阿比西尼亚王离京出奔(5.5义军入城)。

5.3(闰三,一三)

甲、百灵庙蒙古政务委员会开会,由德王主持(5.6闭幕)。

乙、广州戒严,禁学生集会。

5.4(闰三,一四)

甲、北平学生举行「五四」纪念大会。

乙、蒋委员长自南昌到安庆。

5.5(闰三,一五)

甲、国民政府公布宪法草案(即「五五宪草」)。

乙、蒋委员长自安庆回抵南京。

丙、山西红军完全渡河回陕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华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发表通电,「停战议和,一致抗日」,将「人民抗日先锋军」撤回黄河西岸,盼南京政府诚意幡然改悔,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具体办法。并望各团体、党派组织停止内战促进会,遣派代表隔断双方火线(中共代表周恩来,第三国际代表潘汉年即至上海,与国民党代表张冲会谈)。

丁、中美第二次白银协定成立。

戊、日覆英抗议,谓对华北走私未予鼓励。

己、卢永祥卒于天津,年五十五岁。

5.6(闰三,一六)

甲、津海关巡船截获走私汽船五艘。

乙、阎锡山以共匪窜扰山西,自请议处。

丙、蒋委员长到上海(明日晤段祺瑞、王宠惠)。

5.7(闰三,一七)

甲、华北日军司令多田骏到北平,谈中日应互让。

乙、教育部通令各校设免费及公费学额。

5.8(闰三,一八)

甲、秦皇岛关员复遭走私日人殴伤。

乙、中华工业联合总会电请制止华北走私。

丙、行政院商防止华北走私有效办法。

丁、挪威公使高兰呈递国书。

5.9(闰三,一九)

甲、蒋委员长自上海回京。

乙、外交部准冀察特派员罗家衡辞职(以冀察设有外交委员会)。

丙、上海学生举行救亡运动。

丁、义大利宣告并有阿比西尼亚。

5.10(闰三,二0)

甲、苏浙皖赣闽鄂湘鲁豫陕十省地方高级行政人员(民政、教育两厅长及行政督察专员)会议在京开幕。

乙、林主席、蒋委员长慰勉阎锡山。

丙、华北走私石油充斥,天津美领事向海关抗议。

5.11(闰三,二一)

甲、蒋委员长召见各省民政、教育厅长及行政督察专员训话。

乙、上海鱼市场开幕。

丙、据财政部云,全国各海关华人任税务司者,达三分之一。

5.12(闰三,二二)

甲、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胡汉民在广州病卒(5.9患脑溢血),年五十八岁。

乙、毛泽东在陕北延川贾家坪红军总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商与张学良合作事)。

丙、西康宣慰使诺那呼图克图,在西康甘孜为红军所杀(时红军朱德、张国焘、徐向前屯驻甘孜)。

丁、行政院决议设植物油料厂,并通过渔业银团办法。

戊、华盛顿中美货币谈判结束(4.7开始)。

5.13(闰三,二三)

甲、内蒙德王在嘉卜寺召集锡林郭勒盟各旗王公会议,决成立蒙古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李守信、宝贵廷为军长(一说德王于5.2成立「蒙古军政府」,自称总参军,李守信为军政部长,卓什海为财政部长,陶克为外交部长,包悦卿为参谋部长,编四军)。

乙、外交部裁撤冀察特派员。

丙、中央通令下半旗三日,停止娱乐宴会,为胡汉民志哀。

5.14(闰三,二四)

甲、桂军副司令白崇禧,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到广州,商时局。

乙、冀察政务委员会交通委员会成立,陈觉生任主席。

丙、日本向华北增兵,第五师团河边正三旅团长到天津。

5.15(闰三,二五)

甲、日本军部发表向华北增兵理由(谓鉴于赤祸实状)。

乙、外交部令驻日大使,交涉制止日本向华北增兵。

丙、冀察政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成立,邓哲熙任主席。

丁、财政部电请各省市协助缉私。

戊、广州陈济棠白崇禧会议,拟有所举动。

己、粤汉铁路通车。

5.16(闰三,二六)

甲、日军河边正三旅团长到北平,成立旅团部。

乙、外交部向日使抗议华北走私。

丙、美国重行声明,拥护九国公约。

丁、山西全省解严。

戊、地方高级行政人员会议闭幕。

5.17(闰三,二七)

甲、财政部长孔祥熙发表稳定币制办法四条,规定法币准备金(

仍为六成,白银为百分之二十五)。

乙、天津各国领事会商日本增兵华北事。

丙、广西省府主席黄旭初离广州飞返广西。

丁、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二军陷理化,南迎自西康福城、德荣、定乡北走之第二方面军贺龙、萧克。

戊、贺龙、萧克两军会于甘孜(即成立西北局)。

己、运英古物回国到上海。

5.18(闰三,二八)

甲、中美货币协定宣布成立,由美方收购中国白银。

乙、中央常会决定胡汉民国葬,并派居正、孙科、叶楚伧、李文范、朱家骅、许崇智等赴粤致祭。

丙、班禅喇嘛离青岛塔儿寺。

5.19(闰三,二九)

甲、新任华北日本屯驻军司令田代皖一郎到天津。

乙、出席世界运动会代表及领队戴传贤、王正廷自上海启程。

5.20(闰三,三0)

甲、中央政治会议通过惩治偷漏关税条例,漏税逾五千元者处死刑。

乙、李宗仁到广州,与陈济棠、白崇禧、邹鲁商时局。

丙、红军张国焘、朱德等全部入炉霍瞻化。川军唐式遵部克丹巴。

丁、中国工程师、化学工业等五学会,在杭州举行年会。

5.21(四,一)

甲、广州续开时局会议,准备进兵湖南。

乙、张学良在西安召开剿匪会议,陈诚、杨虎城、朱绶光等均到。

丙、天津日军司令田代皖一郎召开武官会议。

丁、陈光甫、郭秉文与美财长摩根索商定中美贸易协定。

5.22(四,二)

甲、红军贺龙、萧克入西康巴安(六月经白玉、瞻化与张国焘、朱德、徐向前会合)。

乙、陕北红军扰绥德宋家川间之交通线与高桂滋师接触,另支(

毛泽东主力)西抵安塞(准备入陇东,似为履行对张学良协议,避免与张部冲突)。

丙、靳云鹏到南京,晤蒋委员长,谈华北问题。

丁、石友三之参谋长王相臣在天津被暗杀。

戊、行政院公布稽查进口货物章程。

己、经济委员会通过下年度事业计划。

5.23(四,三)

甲、孙科、居正、许崇智、叶楚伧、朱家骅、罗文干八人到广州祭胡汉民,并商京粤合作问题。

乙、冀察政务委员指定河北省银行为发行钞券统一机关。

丙、红军毛泽东、徐海东等自陕北安塞、安定退向保安(似履行与张学良协议)。

丁、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开会。

5.24(四,四)上海国货运动展览会开幕。

5.25(四,五)

甲、外交部长张群讲演中日外交,应以互惠平等,互尊主权,为调整邦交基础,此乃两国政治家之责任,并声明不放弃剿共,不图远交近攻。

乙、居正、孙科等与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等会商时局。

丙、西北剿匪副司令张学良及陈诚、杨虎城自西安到兰州。

丁、绥境蒙古政务委员会开防共会议。

戊、财政部设路运走私总稽查处,派安斯迈为处长。

己、全国各地公祭胡汉民。

5.26(四,六)

甲、行政院决议:(一)通过国民大会选举总事务所条例,(二)任命赵载文为山西省政府主席,(三)派陈诚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

乙、张学良、陈诚、杨虎城到宁夏,布置剿匪军事。

丙、陕北红军西抵保安徐家台。

丁、邹鲁反对陈济棠出兵主张,离广州赴香港(寻赴德国)。

戊、新任华北日本屯驻军司令田代皖一郎在天津就职。

己、赴暹考察团由凌冰率领自上海出发。

5.27(四,七)

甲、日外务省覆称增兵华北并不违反惯例,外交部电令驻日使馆再提抗议。

乙、广州执行部通电反对日本增兵华北。

丙、冀察政务委员会批准日商三菱、岩井经办长芦盐输日,每年三十三万吨。

丁、朝鲜浪人百余名强行押运大批私货自天津南下。

戊、英下院讨论华北走私问题。

己、张学良、陈诚、杨虎城到太原,与阎锡山商剿共事。

庚、中央军第十三军汤恩伯部自山西渡河入陕北。

5.28(四,八)

甲、天津学生大游行,反对日本增兵。

乙、驻英大使郭泰祺与英外相艾登讨论华北走私问题。

丙、叶楚伧、朱家骅离广州北返,邹鲁自香港出国。

丁、陕北红军西进靖边、安边、定边(三边)。

戊、豫鄂皖三省当局在安庆开清剿边区残匪会议。

己、湖北汉水遥堤溃决。

5.29(四,九)

甲、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在上海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乙、南京日本总领事须磨在神户谈话,中国须于依存日本及对日宣战二策中择一而行。

丙、第二批日军二千八百余人到天津,并在丰台建营房。

丁、日兵车在张贵庄被炸,毁车一节,天津东站第十四号桥路轨被炸毁。

戊、冀察政务委员会公布交通、建设、法制各委员会组织规程。

己、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与孙科商时局及对日外交。

庚、张学良、杨虎城自太原回西安(6.1陈诚赴离石指挥)。

辛、上海「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成立。

5.30(四,一0)

甲、日兵自天津开往北平通州。

乙、宋哲元谈中日外交争点在保全主权,并召集部属会商地方治安问题。

丙、北平学生停课,响应天津学生,反对日本出兵,上海学生亦游行示威。

丁、白崇禧自广州回南宁,密令各军动员入湘。

戊、冀察外交委员会主席陈中孚离平赴粤,陈觉生代之。

己、中央委员兼第十九军长李生达(晋军)在山西离石被刺逝世。

5.31(四,一一)

甲、天津谣诼繁兴,人心浮动,奸民以「中华民国全民自治会」名义发表通电。

乙、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沉钧儒、王造时、李公朴、章乃器等主之。

丙、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开会反对日本出兵。

丁、李滋罗斯自上海赴日本,再谋英日对华合作。

5.陈立夫自欧洲返抵南京(陈于今年正月到柏林,留一个月,继至法、奥、匈、捷、义、南斯拉夫,再返柏林。时日本已略有所闻,苏俄有顾虑,史达林未与陈晤)。

<!--nextpage-->

6.1(四,一二)

甲、全国救国联合会发表成立宣言及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主各党各派立即停止军事冲突,建立统一抗敌政权(人民救国阵线)。

乙、驻日大使许世英向日外相有田严重诘问日本在华北增兵。

丙、外交部亚洲司长高宗武与宋哲元谈华北外交。

丁、南京日本总领事须磨与外相有田次官崛内商谈对华问题。

戊、海关于津浦路沿线设稽查处。

己、龙云就任滇黔区剿匪总司令职。

庚、天津东京间直达无线电报开办。

辛、全国煤业会议开幕(6.3闭幕)。

壬、古物展览会在南京开幕。

癸、中共之「中国人民抗日军事大学」成立于陕北瓦窑堡(学生六个月毕业)。

子、陈诚就任晋陕绥宁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

6.2(四,一三)

甲、西南执行部西南政务委员会电请中央党部、国民政府立即对日抗战。

乙、北平学生代表向第二十九军请愿,勿离开华北。

丙、行政院决议派徐永昌为山西清乡督办。

丁、陕北红军由靖边、安边、定边三路入陇东宁夏,第一军团林彪(毛泽东在内)趋豫旺堡(中路),第三军团彭德怀占环县(南路),第十五军团徐海东趋惠安堡、红寺堡、土城(北路)。

6.3(四,一四)

甲、孙科离香港北返,居正到南京(疏解粤事未成)。

乙、蒋委员长电各省县设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分会支会(去年8.9 发起)。

丙、济南日鲜浪人殴辱缉私稽查处主任及路警段长。

6.4(四,一五)

甲、两粤将领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等通电响应本月二日西南执行部及政务委员会电,请中央准予出兵北上抗日。

乙、广州各团体请愿出兵抗日。

丙、财政部长孔祥熙电请各省协助缉私。

丁、北平学生复课。

戊、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进至宁夏惠安堡附近。

6.5(四,一六)

甲、粤桂军分向湖南出动。

乙、陈诚自南京飞武汉,临行蒋委员长告以粤事以不用兵为原则(先,陈氏已自太原回南京)。

丙、冯玉祥发表谈话,谓不能再有内战。

丁、齐燮元、陆宗舆在天津与日军司令田代等有所接洽。

戊、淮南铁路通车。

6.6(四,一七)

甲、中央党部、国民政府电覆西南执行部政务委员会劝告息兵,勿自由行动。

乙、军事参议院长陈调元到北平,代表蒋委员长向各军授旗。

丙、北平学生扩大抗日宣传。

丁、红军林彪、彭德怀部分向豫旺及固原三岔河前进。

戊、英经济特使李滋罗斯(6.3到日)访日藏相马场英一。

6.7(四,一八)

甲、蒋委员长电劝陈济棠息兵,部队勿进入邻省,救亡图存,必以整个国力,一致步骤。

乙、白崇禧电冯玉祥,请建议中央,明令动员,出师北指。

丙、粤桂军(张达、廖磊部)分别到达湖南郴州、零陵,谋会师衡阳。

丁、桂军总参谋长李品仙到长沙,晤何键。

戊、上海律师公会举行冤狱赔偿运动。

6.8(四,一九)

甲、蒋委员长在中央纪念周报告两粤问题,谓即召开中央委员第二次全体会议,共决大计。

乙、陈诚到长沙,力劝何键拥护中央(时何之态度颇暧昧)。

丙、广西第十五军夏威、廖磊占领湖南零陵,广东第二军张达占领郴州。

丁、西南执行部开扩大会议。

戊、陈济棠代表杨德昭谒蒋委员长。

己、广州日领事河相警告陈济棠,勿以抗日为政争工具。

庚、冀察外交委员会主席陈中孚到广州。

辛、日本参谋次长杉山元自上海赴济南。

壬、郑州海关稽查分处成立。

癸、英特使李滋罗斯与日军务局长矶谷廉介商讨对华经济援助问题(矶谷谓须考虑政治影响)。

6.9(四,二0)

甲、广西军第十五军廖磊部进至湖南祁阳。

乙、中央军第七十七师、第七十九师之一部到衡阳。桂军总参谋长李品仙离长沙回广西。

丙、冯玉祥、李烈钧电劝李宗仁、白崇禧及西南执行部息争(6.10复电劝白入京商谈)。

丁、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电劝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息兵。

戊、李济琛到南宁。

己、李宗仁之第四集团军秘书长潘宜之赴大连。

庚、行政院决议聘宋哲元为故宫博物院理事,秦德纯为常务理事。

辛、英经济特使李滋罗斯与日外相有田八郎交换对华意见(改革币制,经济援助,华北走私等问题),有田拒绝共同援助中国铁路财政之建议。

壬、上海复旦等八校为反对日本增兵华北及走私,今日起罢课二日。

癸、冀察政务会取消汉奸白坚武等之通缉令。

子、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进至宁夏豫旺。

6.10(四,二一)

甲、蒋委员长再电陈济棠劝两粤北上部队停止前进,勿启内争,为民族留一线生机。

乙、中央执行委员会电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速派员来京,会商大计。

丙、中央常务会议决议定于七月十日举行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丁、北平各大学校长教授呼吁和平,一致对外。

戊、日本武官喜多诚一到南京,晤军政部长何应钦、外交部长张群。

己、天津「大公报」慰勉宋哲元部将士。

庚、西北剿匪副司令张学良自西安到南京。

辛、英经济特使李滋罗斯晤日藏相马场英一,谈中国经济问题。

6.11(四,二二)

甲、中央军开抵衡州,广西军退祁阳。

乙、冯玉祥、程潜、何应钦、张学良、唐生智、朱培德电陈济棠等令前队停止待命。

丙、陈济棠电京,入湘部队停止前进。

丁、广州日领事河相再向陈济棠警告。

戊、重庆行营参谋长贺国光到成都,晤刘湘(传刘与两粤勾通)。

己、天津日军干部举行会议。

庚、日本外务省东亚局长桑岛主计及参谋次长杉山元中将到天津。

辛、日本外务省决定对华政策:(一)停止排日运动,(二)华北特殊化,(三)减低关税方能遏止走私,(四)确认日本特殊地位,方能中日经济提携。

壬、困守陕北清涧年余之高健白旅长到绥德。

6.12(四,二三)

甲、李宗仁电覆冯玉祥等,请中央中止进逼西南之部队。

乙、粤军退出湖南耒阳,中央军即行进占。

丙、王宠惠到南京,商洽粤事(明日电劝陈、李停兵)。

丁、四川主席刘湘电劝粤桂退兵。

戊、北平、天津、上海各大学电请息兵。

己、因日领事抗议,广州当局制止反日行动。

庚、日本参谋次长杉山元到北平,晤宋哲元。

辛、红军徐海东部自宁夏豫旺进抵同心城。

6.13(四,二四)

甲、桂军退至零陵,粤军集中郴州。

乙、陈济棠电京并覆冯玉祥,盼中央领导。

丙、广州当局策动各界举行示威运动,学生抗不参加,被捕四十五人。

丁、北平学生游行,抗议日本增兵,要求一致团结,与军警冲突,被捕二十八人。

戊、日使馆武官喜多、今井、雨宫谒蒋委员长。

己、日本东亚局长桑岛主计到北平。

6.14(四,二五)

甲、章炳麟(太炎)卒于苏州,年六十八岁。

乙、李宗仁谈,出兵抗日,既未得谅解,即撤出湘境。

丙、中央军第六、第十等师相继开入湖南。

丁、班禅喇嘛抵甘肃拉卜楞,准备回藏。

6.15(四,二六)

甲、陈济棠下令将入湘部队撤回粤边。

乙、白崇禧电冯玉祥等,湘桂边境部队已撤回广西。

丙、广州日领事河相达夫抗议前日之示威运动。

丁、日外务省东亚局长桑岛主计晤宋哲元。

戊、日外相有田予新任驻华大使川越茂以最后训令。

己、蒙古政务委员会委员长锡林郭勒盟盟长索王病故。

6.16(四,二七)

甲、西南政务会决议将入湘部队撤回粤桂边界,以免内战。

乙、天津学生游行,被军警制止,逮捕数十人。

丙、新任日本驻华大使川越离东京来华,发表谈话,主先实现对华北之经济援助。

丁、英经济特使李滋罗斯自日本回抵上海。

戊、行政院通过农本局组织章程。

6.17(四,二八)

甲、桂军复行前进,逼近祁阳。

乙、陈济棠代表冯锐谒蒋委员长。

丙、宋哲元以所部师长张自忠代萧振瀛为天津市长,刘汝明继任察哈尔省府主席(萧应允日本要求事项,不能实行,为日本所不喜,张自忠对萧亦甚不满)。

丁、宋哲元自北平到天津。

戊、日参谋次长杉山元到张家口(寻取道承德东返)。

己、日外务省东亚局长桑岛自北平赴济南,晤韩复。

庚、走私之日鲜浪人在济南殴伤官警,强搬私货。

辛、故宫古物又发现被盗。

壬、东北军(第六十七军)王以哲军收复陕北安塞(红军已先退)。

6.18(四,二九)

甲、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电蒋委员长,出师纯为对外,反对任何方式内争。

乙、蒋委员长对外报记者谈,不作总统候选人。

丙、中央军第九师集闽南龙岩(6.15)。

丁、天津市长张自忠就职。

戊、华北日本驻屯军与关东军干部及北平、济南、太原、张家口、绥远之武官在天津会议,商促成冀察政权「明朗化」事。

6.19(五,一)

甲、南京日本总领事须磨分访张群、何应钦、孔祥熙、吴鼎昌、张嘉璈、蒋作宾各部长(须磨甫自日本返任)。

乙、英经济特使李滋罗斯谒蒋委员长辞行。

丙、广州日领事河相二次向陈济棠抗议,谓抗日行动乃党政领袖领导。

丁、西南代表潘宜之等自北平到天津。

戊、广西白崇禧仍积极布置军事,起用前第十九路军将领翁照垣、区寿年等。

己、蒋委员长调追剿贺龙萧克之刘建绪部(李觉、樊崧甫、郭汝栋)自云南开黔桂边境,万耀煌军(二师)自贵阳开湘桂边境。

6.20(五,二)

甲、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致全国将士书,请奋起对外。

乙、陈济棠召高级将领会议,军事调动又急。

丙、宋哲元与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矩会于泊头,商冀鲁联防及时局。

丁、张学良自南京回西安。

戊、中国共产党致书国民党中央全体委员(时中共代表邓发已到西安)。

己、红军徐海东占宁夏盐池。

庚、天津海关巡船检查私货,武力扣留日轮大荣丸、茂益丸。

辛、着匪刘桂堂在天津被刺(未死)。

6.21(五,三)

甲、宋哲元、韩复矩联名电国民政府及西南政务委员会,请克日停止军事行动,开诚相济(第三种势力,日方策动宋、韩保安)。

乙、日兵一千二百余人到北平。

丙、上海学生群集京沪车站,拟进京请愿,未果(京沪火车被阻数小时)。

6.22(五,四)

甲、广州执行部会议,决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

乙、张学良在西安对干部连学员讲演「中国出路唯有抗日」。

丙、宋哲元谈,对时局除通电外暂不作任何表示(时传有华北五省保安组织之说)。

丁、日大使川越茂自东京到上海,谓从经济上求两国国交之促进。

戊、续到日军千二百余人自天津北开。

己、天津日领事向海关抗议大荣丸事件。

6.23(五,五)

甲、蒋委员长电覆宋哲元、韩复矩,决力避内战。

乙、陈济棠就「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职。

丙、西南执行部及政务委员会联席会议议决:(一)电请中央将湘黔闽赣之中央军向北撤退,(二)派五委员出席南京二中全会。

丁、西南政务委员会电覆宋哲元、韩复矩,声明决无异图。

戊、华北日本驻屯军司令田代向北平日军举行授旗礼。

己、行政院决议(一)甄用专科以上毕业生,设就业训导班,(

二)任命张自忠为天津市长,刘汝明为察省主席。

庚、英经济专使李滋罗斯离上海回国,并发表声明。

辛、东北军第一0五师刘多荃收复陕北红军根据地安定瓦窑堡,中共中央退往保安。

6.24(五,六)

甲、陈济棠、李宗仁通电,请中央速决抗日大计,立撤南来重兵。

乙、西南执行部政务会联席会议,将抗敌救国大纲作二次决定(

凡七事)。

丙、日本驻津海军武官向海关严重质问大荣丸案。

丁、日外务省东亚局长桑岛主计昨自青岛到京,今日晤张群、何应钦、张嘉璈各部长。

6.25(五,七)

甲、蒋委员长声明和平统一政策,贯彻到底,各省宜循正轨,拥护中央,中央对各省政事,极愿开诚洽商,军纪军令,必须整饬统一。

乙、陈济棠扩编两军,以黄任寰任第四军长,缪培南任第五军长。

丙、北平被捕学生释放。

丁、天津日鲜人之私货压坏津浦铁路客车。

戊、上海市政府与工部局发表租界工厂检查实施办法协定草案。

己、中腊(腊特维亚)友好条约在伦敦签字。

庚、公布农本局组织条例。

6.26(五,八)

甲、何应钦、程潜、朱培德、唐生智、陈调元电劝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退兵。

乙、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六校长罗家伦、王星拱、任鸿隽等,通电请息兵。

丙、日东亚局长桑岛自京到汉口。

丁、出席世界运动会代表团离上海赴德。

6.27(五,九)

甲、蒋委员长托梁建章向宋哲元、韩复矩代达中央之和平主张。

乙、冯玉祥、居正、孙科、李烈钧等电劝两广,忍一时之愤,顺四海之望。

丙、日大使馆向外部抗议青岛缉私冲突。日军舰开抵塘沽青岛。

丁、日外务省东亚局长桑岛主计自汉口到上海,与大使川越茂晤谈。

戊、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到成都,晤刘湘。

6.28(五,一0)

甲、内蒙德王宣布成立军政府于德化(?)。

乙、宋哲元电邀王克敏赴北平(拟请任冀察经济委员会主席)。

丙、上海着作人协会成立。

6.29(五,一一)

甲、丰台日军藉口走失马匹,与我军冲突。

乙、宋哲元自天津回北平(在津屡与日方晤谈)。

丙、防止路运走私总稽查处在京成立。

丁、日人自绥远百灵庙到阿拉善旗,设特务机关。

戊、红军徐海东攻占宁夏豫旺颖城。

己、李宗仁就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6.30(五,一二)

甲、宋哲元谈话,否认华北五省保安之说。

乙、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电覆何应钦等,有所申辩。

丙、立法院通过二十五年度总预算。

丁、宁夏马鸿逵军败红军林彪于甘肃固原西北之黑城镇。

6.红军朱德、张国焘、徐向前率第四方面军与第二方面军贺龙、萧克、任弼时、关向应会于西康甘孜(七月决定北入陕甘)。

<!--nextpage-->

7.1(五,一三)

甲、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国葬章炳麟。

乙、广州举行接受胡汉民遗嘱礼。

丙、唐绍仪反对广州当局行动,离香港赴上海。

丁、中央医院院长刘瑞恒因案辞职。

戊、平民教育会主办之衡山实验县开幕,该会总会自河北定县移设长沙。

7.2(五,一四)

甲、广东飞机九架归附中央。

乙、何应钦、程潜等电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请来京出席二中全会。

丙、冀东玉田民变。

丁、湖北襄河遥堤二次决口。

7.3(五,一五)

甲、新任日大使川越茂呈递国书。

乙、中日军丰台冲突事件解决。

丙、冀察外交委员会主席陈中孚自广州经日本到北平销假。

丁、陈维周(济棠之兄)任广东警卫军司令。

戊、宁夏马鸿逵部解韦州围,败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毙其师长赵子山。

7.4(五,一六)

甲、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会举行成立大会。

乙、广东第一军长余汉谋自广州回抵江西大庾。

丙、陕西孙蔚如军收复延长(红军已退)。

丁、红军林彪攻甘肃固原,为王以哲军所拒退。

7.5(五,一七)

甲、天津日军司令田代及武官喜多诚一到北平,召开日武官会议(7.7回津)。

乙、宁夏马鸿逵骑兵收复固原西北之红城子。

7.6(五,一八)

甲、广东东区绥靖委员第二军副军长兼师长李汉魂通电离职,劝陈济棠悬崖勒马。另电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请对西南此次行动因势利导,纳诸正轨。

乙、广东空军黄志刚等通电反对内争,攻击陈济棠等。

丙、张学良、杨虎城、朱绍良等电劝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

丁、唐绍仪到南京,商粤事。

戊、日军司令田代在丰台阅兵。

7.7(五,一九)

甲、广东第二军副军长兼师长李汉魂通电拥护中央。

乙、广东军用机九架由黄志刚等驾驶飞抵南京。

丙、行政院决议任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为锡林郭勒盟盟长。

7.8(五,二0)

甲、广东第一军军长余汉谋不满陈济棠行为,自赣南大庾飞抵南京。

乙、广东第二军副军长李汉魂电军长张达,请对陈济棠实行兵谏。

丙、日本飞机到绥远集宁侦察。

丁、宁夏马鸿逵军收复固原黑城镇、官堡,肃清弋营以南之红军。

7.9(五,二一)

甲、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贺龙、萧克,经川边丹巴趋绥靖。

乙、余汉谋电劝广东将领拥护中央。

丙、王克敏到北平,与宋哲元商冀察中日经济合作问题。

丁、日本飞机又到绥远侦察。

戊、南京举行北伐誓师十周年纪念典礼。

己、立法院通过所得税条例(8.1实行)。

7.10(五,二二)

甲、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幕(推蒋中正、孙科、冯玉祥、于右任、丁惟汾、居正、王法勤、孔祥熙为主席团)。

乙、大沽日军与我第二十九军兵士冲突。

丙、日坦克车队在北平及天津游行示威,丰台日军百余在卢沟桥演习。

丁、日商萱生e作在上海被击毙命,市政府即下令缉凶。

戊、上海法院检察官论告中山秀雄案嫌疑犯证据不足。

己、日本飞机续到绥远侦察。

庚、冀察政务委员会聘石友三为委员。

辛、广东兵器制造厂长黄涛、虎门要塞司令李洁芝、军医学校校长张建离职,并劝陈济棠悔悟。

7.11(五,二三)

甲、外交部长张群在二中全会报告外交方针,谓中日关系应即调整。

乙、广东将领通电挽留陈济棠。

丙、广西省府主席黄旭初到广州,晤陈济棠、李宗仁。

丁、唐绍仪、孙科、王宠惠、许崇智电慰李汉魂。

戊、日本驻华陆军武官在上海会议。

己、赴美经济专使陈光甫、郭秉文回至上海。

庚、卫生署长刘瑞恒贪污案在京开庭,刘未到。

7.12(五,二四)

甲、陈济棠、李宗仁决定抵抗到底,即在北江东江布防,并调桂军东下。

乙、李汉魂电请余汉谋收拾粤局,第一军师长莫希德、叶肇、张瑞贵请陈济棠释兵入京。

丙、广东海军鱼雷艇两艘脱离陈济棠。

丁、何应钦电白崇禧切商时局。

戊、王克敏自北平到天津,王揖唐、曹汝霖同行,访日军司令田代。

己、无锡丝厂工人罢工。

7.13(五,二五)

甲、二中全会决议:(一)撤销西南执行部及西南政务委员会,(二)陈济棠免职,改任余汉谋为广东绥靖主任兼第四路军总司令,以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为副主任,(三)任林云陔为广东省政府主席,(四)组织国防会议,以各省军事领袖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刘峙、张学良、宋哲元、韩复矩、刘湘、何成浚、顾祝同、龙云、何键、杨虎城、蒋鼎文、徐永昌、朱绍良、傅作义、余汉谋为委员。

乙、蒋委员长在二中全会报告对外交所抱最低限度为保持领土主权之完整,至不能容忍之时,即作最后牺牲。

丙、新任广东绥靖主任余汉谋自南京返赣南大庾,所部进向粤北。

丁、军事委员会派李扬敬为第四路军副总司令,张达、李汉魂等为军师长。

戊、唐绍仪、王宠惠、许崇智、孙科电劝陈济棠去粤。

己、冀察政务委员会以王克敏代萧振瀛为冀察经济委员会主席(

王于今日自津南下)。

庚、浙江定海岱山渔民暴动,死伤五十余人。

辛、「全国救国联合会」代表沉钧儒、章乃器、沙千里、史良、彭文应及学生救国会代表在南京向二中全会请愿对日抗战,停止内战。

7.14(五,二六)

甲、二中全会闭幕,发表宣言,述明外交内政方针,充实自卫能力,完成近代国家。

乙、特派蒋中正为国防会议议长。

丙、广东绥靖主任余汉谋在大庾就职,并电促陈济棠入京。第二军团长三人通电脱离陈济棠。

丁、宁夏马鸿逵军收复同心城,红军徐海东西去。

戊、日本飞机到绥远集宁侦察。

7.15(五,二七)

甲、西南政务委员会任陈济棠、李宗仁为抗日救国军第一、第四集团军联军总副司令,蒋光鼐为参谋长,蔡廷锴为第十九路军总指挥。

乙、西南执行部宣布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广州举行特别委员会。

丙、萧佛成不满陈济棠、李宗仁,离广州赴香港。

丁、广东第九师师长邓龙光致函忠告陈济棠。

戊、广西代表潘宜之自北平到天津,晤日领事田尻。

己、山东韩复矩代表携蒋委员长函自南京回济南。

庚、王克敏自津到京,谒蒋委员长。

辛、救国联合会沉钧儒等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主「一致对外」。

壬、北平各大学毕业生服务运动同盟代表向教育部请愿。

癸、苏嘉铁路通车。

子、国防会议成立,蒋委员长兼议长。

7.16(五,二八)

甲、,余汉谋军巫剑雄、黄质文两师占领韶关。

乙、陈济棠、李宗仁就任抗日救国联军总副司令。

丙、西南执行部议决于八月一日召开非常会议。

丁、广东省府主席林云陔离粤。

戊、冯玉祥电李宗仁、白崇禧,说明中央抗敌决心。

己、日外相有田对中国记者谈,中日关系必须调整,惟须经长期忍耐,并希望华北与日「满」生密切联系。

庚、宋哲元谈中日经济提携,决自沧石铁路、龙烟铁矿着手。

辛、朝鲜日军捕我清津领事馆职员。

壬、中共主席毛泽东与美记者史诺在陕西保安畅谈对日战争(史诺于上月自北平经西安延安进入苏区)。

7.17(五,二九)

甲、余汉谋电陈济棠限于二十四小时内离粤,陈即派师长陈汉光往南雄与余商条件。

乙、粤军第四师巫剑雄宣布脱离陈济棠。

丙、蒋委员长电劝陈济棠急流勇退。

丁、陈济棠电蒋委员长,决定下野,粤事应另派大员主持,勿交余汉谋。

戊、总税务司梅乐和与孔祥熙商北宁路缉私办法。

己、华北日军特务机关长松室谈话,希望中日经济合作。

庚、日军百余人在北平东郊演习。

7.18(六,一)

甲、陈济棠离广州赴香港,携出公款四千余万元;李宗仁回广西。

乙、蒋委员长自南京到庐山,并再电陈济棠恳劝慰勉。

丙、广东空军司令黄光锐等通电听候中央命令。

丁、陈济棠派陈汉光谒蒋委员长,遵命下野。

戊、川边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贺龙、萧克、任弼时沿大金川北趋,经绰斯甲、松冈进抵阿坝。

己、西班牙摩洛哥戍军叛变(二日后京城亦骚动)。

7.19(六,二)

甲、粤军纷开西江,防桂军东下,广州将领欢迎余汉谋前来。

乙、陈济棠到香港。

丙、日军千余人在山海关演习。

7.20(六,三)

甲、广东空军相继飞抵南昌。

乙、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飞庐山谒蒋委员长。

丙、林主席自南京赴庐山。

丁、湘黔铁路工程局在长沙成立。

7.21(六,四)

甲、行政院决议:(一)派汤尔和、曹汝霖、戈定远、刘汝明为冀察政务会委员,(二)改设察境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以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为委员长,(三)任命王靖国、孙楚、杨效欧为军长(晋军)。

乙、余汉谋部到广州。

7.22(六,五)

甲、李宗仁、白崇禧电冯玉祥,愿听命中央。

乙、财政部次长邹琳、新任广东财政特派员宋子文到广州。

丙、日本外、陆、海三相宣称,中国政府不能忽视日本特殊地位,否则对华北政策将益强硬。

丁、丰台日军连日在卢沟桥长辛店演习。

戊、天津日领事馆华探误被市政府卫士击毙。

己、各省市县商会联席会议闭幕(7.19在上海开幕),决设立检查私货总会。

7.23(六,六)

甲、日本飞机到太原。

乙、天津日领事馆华探被击毙案解决,市府完全接受日条件。

丙、余汉谋到广州。

丁、商务印书馆领导人高梦旦(凤谦)卒,年六十八。

7.24(六,七)

甲、李宗仁电冯玉祥,定八月一日就绥靖主任职,并派参谋长李品仙赴庐山谒蒋请示。

乙、余汉谋召开军事会议,并以徐景唐为第四路军总参谋长。

丙、广东空军司令黄光锐等到庐山谒蒋委员长。

丁、冀察政务委员会讨论沧石路修筑问题。

7.25(六,八)

甲、国民政府调任李宗仁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白崇禧为浙江省政府主席;改派黄绍竑为广西绥靖主任,李品仙为副主任(此为杨永泰之主张,李、白拒命)。

乙、李品仙自广西到广州(7.27回广西)。

丙、财政部废除广东苛捐杂税,统一币制。

丁、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矩函复蒋委员长,表示始终服从拥护。

戊、外交部拒日本在成都设领事馆。

7.26(六,九)

甲、行营参谋长陈诚到广州(中央军约十余师分向广东西江开动,贵州境内各军向桂边集中)。

乙、宁夏马鸿逵军总攻红军,克李旺堡。

丙、日方否认7.22外、陆、海三相之声明。

7.27(六,一0)

甲、李宗仁、白崇禧电冯玉祥,谓政府更调职务,违法失信,其中必有重大原因。

乙、王宠惠、孙科到庐山,与蒋委员长商两广善后。

丙、何柱国军克复七营,恢复固原中宁间交通。

7.28(六,一一)

甲、行政院决议(在庐山开会):(一)任黄慕松为广东省政府主席,(二)以林云陔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三)任曾养甫为广州市市长。

乙、蒋委员长电劝李宗仁等接受命令。

丙、李宗仁、白崇禧抗命,余汉谋增防西江。

丁、西北剿匪副司令张学良自京回西安。

7.29(六,一二)

甲、李宗仁、白崇禧召开军事会议,征调民团。

乙、上海各团体忠告李宗仁、白崇禧。

丙、宋哲元及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联合欢宴中日将校。

丁、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抵松潘毛儿盖。

7.30(六,一三)

甲、传李宗仁、白崇禧等拟在广西组织自治军政府,李济琛为主席,刘芦隐自香港密赴广西。

乙、蒋委员长嘱黄慕松禁绝广东烟赌。

丙、察北匪伪军李守信攻绥远陶林、土木尔台,被击退,日机飞晋绥视察。

7.31(六,一四)

甲、桂军分路进向广东封川、信宜。

乙、李宗仁等电覆蒋委员长电,对中央表示谅解,并询抗战救亡大计(二日到)。

<!--nextpage-->

8.1(六,一五)

甲、蒋委员长电李宗仁、白崇禧说明中央意旨,恳劝接受新命,拟赴粤面商。

乙、冯玉祥自南京赴庐山。

丙、粤汉路管理局成立,凌鸿勋任局长。

丁、西安天水地震。

戊、世界运动会在柏林开幕。

8.2(六,一六)

甲、国民政府令:(一)特派龙云为滇黔绥靖主任,薛岳为副主任,撤销滇黔剿匪总司令部,(二)任命顾祝同为贵州省政府主席。

乙、第四路军总参议邓世增到南宁(7.30),疏通桂事,今日回广州。

丙、蒋委员长覆李宗仁等电,仍劝接受命令,在粤晤商。

丁、察北匪伪军李守信又进扰绥东陶林、红根尔图,复被击退。

8.3(六,一七)

甲、程潜、何应钦、朱培德、唐生智电劝李宗仁、白崇禧离桂北上就职。

乙、李宗仁、白崇禧任廖磊、李品仙、夏威为第一、二、三路指挥。

丙、王克敏自上海到南京,商华北对日经济问题。

丁、教育部补助各省市收音机补助费。

8.4(六,一八)

甲、川边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贺龙、萧克、董振堂、罗炳辉,抵松潘西北之包座。

乙、稽查处副处长李桐华到天津,接洽缉私计划。

丙、日军在天津六里台大兴工程。

8.5(六,一九)

甲、桂军增防梧州,禁止船只开行。

乙、韩复矩电劝李宗仁、白崇禧接受新命。

丙、红军徐海东集宁夏豫旺。

丁、四川大雨,长江水涨成灾。

8.6(六,二0)

甲、新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黄慕松,广州市长曾养甫到广州。

乙、伪军李守信部又向绥东滋扰。

8.7(六,二一)

甲、国民政府派香翰屏为第四路军副总司令,张达、黄任寰、缪培南、黄延桢、李振球为五军区司令官,莫希德、叶肇、巫剑雄、李汉魂、邓龙光等十人为师长。

乙、香翰屏、邓世增自广州到南宁。

丙、张学良、刘湘等分别劝李宗仁、白崇禧北上就职。

丁、天津日军司令部召集张家口、绥远、太原等处特务机关长及武官会议。

戊、日本五相会议,决使日本成为远东安定力,加强日、满、华合作(所谓「国策基准」)。

8.8(六,二二)

甲、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萧克、贺龙、董振堂前队进抵甘肃岷县境。

乙、国民政府任吴忠信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调林云陔为审计部长。

8.9(六,二三)香翰屏、邓世增自南宁回广州,李宗仁、白崇禧不允接受新职。

8.10(六,二四)

甲、日本飞机到绥远包头侦察。

乙、甘军鲁大昌师与红军第五军团董振堂战于岷县。

丙、毛泽东致书全国救国联合会沉钧儒等,欢迎参加苏维埃政府,希望斡旋各党派进行合作谈判。

8.11(六,二五)

甲、蒋委员长自庐山飞抵广州,处理广西问题。

乙、司法院长居正、中央常务委员陈立夫到广州。

丙、行政院决议派陈振先为农本局总经理,钱永铭、邹秉文为副经理。

丁、天津华新纱厂售与日商,改名为公大第七厂。

戊、西班牙叛军围攻首都马德里。

己、日本内阁决定第二次「华北处理要纲」,并确定分治地区以华北五省为目标。

8.12(六,二六)

甲、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四川建设公债三千万元。

乙、李宗仁、白崇禧派参谋长刘斐(为章)到广州谒蒋委员长(

明日回桂)。

丙、参谋总长程潜到广州。

丁、西公旗石王被伊大喇嘛攻击,逃包头。

8.13(六,二七)

甲、桂军总参谋长李品仙到广州。

乙、冯玉祥再劝李、白赴粤见蒋委员长,并电蒋对李、白爱护成全。

丙、红军贺龙、萧克攻甘肃岷县不下,东走(寻占漳县)。

8.14(六,二八)

甲、广西空军第三队长邓梓湘率飞机三架到广州,归附中央。

乙、黄绍竑自上海到香港,晤广西代表张任民。

丙、丰台日军到卢沟桥演习。

丁、英舰在梧州被桂军炮击。

8.15(六,二九)

甲、红军第四军团徐向前占甘肃临潭(旋占渭源)。

乙、前粤军第三军长李扬敬到广西调解。

丙、植物油料厂在庐山开创立会。

8.16(六,三0)

甲、广西空军司令员林伟成、队长宁明阶飞抵广州,归附中央。

乙、冯玉祥电蒋委员长,主留李宗仁维持桂局,调白崇禧来中央赞襄。

丙、黄绍竑到广州。

丁、蔡廷锴、区寿年到南宁。

戊、世界运动会闭幕。

8.17(七,一)

甲、余汉谋、黄慕松宣誓就职,蒋委员长训话,谓广东与中央不能分,不可分。

乙、李宗仁、白崇禧、李济琛、蔡廷锴、刘芦隐会议,拟成立「

中国人民救国军政府」。

丙、桂军翁照垣师自陆川、博白进向广东钦廉。

丁、中国科学社等七科学团体在北平举行年会(8.20闭会)。

8.18(七,二)

甲、行政院通过所得税施行细则,定10.1开始。

乙、日大使川越茂经天津到北平。

丙、德王由察北嘉卜寺到百灵庙。

8.19(七,三)

甲、日大使川越茂访宋哲元,谈中日协力防共,华北经济开发,中日外交调整问题(明日回津)。

乙、日外、海、陆三省特派员及关东军在长春会议对华谈判程序(自8.17开始)。

8.20(七,四)

甲、邓世增再自广州到南宁,转达蒋委员长意见(白崇禧出洋,中央军不入广西)。

乙、中日合办天津电业公司成立。

8.21(七,五)

甲、日本驻华北驻屯军司令田代、参谋长桥本召集天津、北平、榆关、通州、太原、绥远、张家口武官在津开会,陆军省特派员影佐、关东军参谋大桥亦自长春来参加(明日闭幕)。

乙、李宗仁、白崇禧通电指责中央背信,违二中全会决议,调动广西人员。

丙、蒋委员长颁发定桂军战斗序列。

8.22(七,六)

甲、日大使川越茂在天津召集北平、济南、天津、青岛、张家口领事会议,外务省事务官(特派员)太田亦参加(明日闭幕)。

乙、日人森川太部在丰台与第二十九军士兵冲突。

丙、邓世增自广西回广州,桂军代表刘斐同行。

8.23(七,七)

甲、日海军省特派员中村在天津召开驻华北海军武官会议(明日闭幕)。

乙、宋哲元再电促王克敏北来。

丙、西公旗石王得绥远军之助,击平乱党。

8.24(七,八)

甲、成都发生反日暴动,殴毙日人渡边洸三郎、深川经二,另二人受伤,为军警救出(此四日人甫自重庆来)。

乙、日外、陆、海三省高级干部在天津举行会议。

丙、湖南省府主席何键、江西省府主席熊式辉到广州,蒋委员长即召开会议,商桂事。

丁、滇黔绥靖主任龙云就职。

戊、蒋委员长令广西边境之中央军略向后移。

己、撤销李济琛、陈铭枢通缉令。

庚、黄绍竑、邓世增再与广西代表张任民、麦焕章会于香港。

8.25(七,九)

甲、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书中国国民党,认蒋委员长在二中全会报告中所作政策解释非常需要,有了若干进步,表示诚恳欢迎,中共愿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拥护抗日救国代表大会,及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苏区可成为一个组成部份,结成一个革命的统一战线,国共两党重新合作。

乙、行政院决议:以王正廷代施肇基为驻美大使,蒋廷黻代颜惠庆为驻俄大使,何廉为行政院政务处长。

丙、日大使川越自天津到济南,晤韩复矩。

丁、日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到绥远调查。

戊、桂军翁照垣、丘兆琛占领广东廉江。

己、苏俄共产党要人齐诺维夫等十六人被处死刑。

庚、蒋委员长在广州黄埔召见何键、余汉谋、熊式辉、陈诚,对广西决采和平方针。

8.26(七,一0)

甲、程潜电李宗仁、白崇禧说明中央态度。

乙、李宗仁、白崇禧电余汉谋等,责中央失信,要求解放民众运动及抗日救国言论,并撤兵北上抗日。

丙、行政院电令四川省府主席刘湘,查办成都事件负责人员。

丁、外交部长张群自庐山回南京,与日领事须磨弥吉郎谈成都事件。

戊、成都暴动凶犯二人枪决。

己、日本陆军武官在上海会议。

庚、厦门走私台人殴打海关职员。

辛、北平日使馆对8.22丰台事件提出要求。

8.27(七,一一)

甲、桂军翁照垣师占广东遂溪北海。

乙、日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到天津,与日军司令田代商察绥军事。

丙、日本驻华中、华南领事在上海开会(8.29闭幕)。

丁、各地举行孔子诞辰纪念会。

8.28(七,一二)

甲、外交部派杨开甲、邵毓麟到成都调查,日使馆书记官松村等亦到。

乙、天津日军部会议,长城内外事宜由驻屯军、关东军分任。

丙、绥东五县宣布戒严。

丁、蔡廷锴宣布第十九路军在南宁恢复建制。

戊、王宠惠自上海到广州。

己、红军朱德攻甘肃巩昌陇西(本月中旬,国军约三千人叛变,投入共军)。

8.29(七,一三)

甲、国民政府为成都事件,重申睦邻命令。

乙、日大使川越自华北到上海,即召各武官会议。

丙、红军张国焘、徐向前自甘肃渭源攻临洮,不克。

丁、美记者史诺自宁夏豫旺堡到红水域(韦州)。

戊、蒋委员长在广州召集陈诚、何键、军长胡宗南、罗卓英、谭道源、万耀煌及师团长一百四十五人讲话,谓恢复广东在恢复革命精神,国防建设在心理建设(时已发表顾祝同、卫立煌、陈诚、余汉谋、何键、龙云为定桂军六路司令)。

8.30(七,一四)

甲、日军在北平西南之卢沟桥、长辛店、五里台、门头沟、八宝山实弹演习。

乙、陈济棠离香港赴欧洲。

丙、余汉谋电劝李宗仁、白崇禧撤退入粤桂军。

8.31(七,一五)

甲、李宗仁、白崇禧电迎居正、程潜往南宁。

乙、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自宁夏豫旺堡进向西兰公路,迎接北来之朱德部。

<!--nextpage-->

9.1(七,一六)

甲、粤汉铁路全线通车(韶关至湖南株洲段,长四百五十余公里,三年完成)。

乙、蒋委员长行营迁设广州。

丙、冀察政会设立冀察稽查处,对私货征税(各方均反对)。

丁、日大使馆书记官松村堂树、重庆领事糟谷廉二、陆军中佐渡左近、海军中佐中津成基晤四川主席刘湘,谈成都事件。

戊、行政院通过整理广东金融公债一万二千万元。

己、本日起广州实行禁赌。

庚、红军第一军团林彪部自宁夏豫旺堡西进(谋接应张国焘等)。

9.2(七,一七)

甲、程潜、朱培德、居正携蒋委员长亲笔函到南宁。

乙、驻日大使许世英访有田外相,对成都事件表示歉意。

丙、前驻华之日大使有吉明论中日关系,谓彼此不应敌视。

丁、天津日军在大梢直日演习,古北口日军在南天门演习。

戊、德王在百灵庙召集李守信、王英等会议,谋犯绥远。

己、中政会决议,申令国民恪守官民大会代表选举法令。

庚、空军炸宁夏豫旺堡之红军。

9.3(七,一八)

甲、程潜、朱培德、居正与李宗仁、白崇禧会商和平方案。

乙、日人中野顺三在广东北海为桂军翁照垣部所杀。

丙、中日调查成都事件专员回南京上海。

丁、红军朱德再攻甘肃岷县,徐向前攻临洮,被击退。

戊、红军彭德怀以联合阵线说宁夏马鸿逵部某团。

9.4(七,一九)

甲、广西代表刘斐携李宗仁、白崇禧函随同程潜等到广州,谒蒋委员长。

乙、桂军翁照垣占广东化县。

丙、日本阁议通过成都事件交涉方针,即对川越大使发出训令。

丁、王克敏自上海到大连,晤满铁总裁松冈洋右。

9.5(七,二0)蒋委员长召余汉谋、程潜、陈诚等会商李宗仁、白崇禧所提条件,并再函李、白劝告(陈诚即飞南宁,恳切说明中央抗日决心)。

9.6(七,二一)

甲、国民政府令:(一)特派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二)特任白崇禧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并指派为常务委员,(三)命黄绍竑回浙江省府任主席(广西问题解决)。

乙、王克敏到旅顺晤关东军参谋长板垣。

丙、空军炸甘宁交界之李旺堡(红军彭德怀时在TiaoPaoTzw)。

9.7(七,二二)

甲、华北日本驻屯军司令部推荐建川、桥本为冀察政务委员会顾问。

乙、冀察当局公布设立冀察稽察处真相。

丙、红军萧克、贺龙攻甘肃西和、礼县不下。

丁、红军徐海东突破甘宁边境之封锁线西走。

9.8(七,二三)

甲、中央军开始自广西边境撤退,分别开往江浙鄂豫陕甘。

乙、日领事须磨访外交部长张群,作中日谈判之初步接洽。

丙、新任驻华英大使许阁森过东京,访日外务省。

丁、王克敏到天津。

戊、林主席自庐山回京。

己、国民政府令人民踊跃应服兵役。

9.9(七,二四)

甲、李宗仁、白崇禧电程潜、居正,声明接受新命(广西军开始复员)。

乙、蒋委员长令蔡廷锴部自广东撤回广西。

丙、冀察稽察处开征私货消费税。

丁、新任冀察经济委员会主席王克敏访天津日军司令田代,商华北中日经济提携事。

戊、前广东农林局长冯锐博士以贪污被鎗决。

9.10(七,二五)

甲、日军舰自青岛等地开往广东北海,翁照垣宣布北海戒严,南京日领事须磨弥吉郎向外交部有所表示。

乙、财政部电宋哲元,不同意设立冀察稽查处。

丙、宋哲元自北平到天津,晤王克敏。

丁、李宗仁电中央定9.16就广西绥靖主任职。

9.11(七,二六)

甲、行政院通令各省市维持秩序,保护外国旅华侨民。

乙、曾任张作霖时代之国务总理潘复卒于北平。

9.12(七,二七)

甲、王克敏以不得日方谅解,辞冀察经济委员会主席,杜门谢客。

乙、蒋委员长在广州召开军事会议,并再劝翁照垣部退出北海。

丙、北海事件调查专员凌士芬到北海。

9.13(七,二八)

甲、程潜、黄绍竑自广州到南宁,商广西善后。

乙、日大使川越茂自上海到南京。

丙、新任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到上海。

丁、粤汉路车与长途汽车在易家湾互撞,死伤二十余人。

戊、国府委员徐绍桢卒于上海,年七十四岁。

9.14(七,二九)

甲、李宗仁、白崇禧发表和平通电。

乙、日大使川越谈中日国交调整,由大处高处进行。

丙、红军在甘肃临洮会议,设苏维埃政府。

9.15(七,三0)

甲、日大使川越茂与外交部长张群开始交涉成都事件及中日间之一般问题,凡三小时。川越提出四项要求:(一)长江驻兵,(二)修改教科书,(三)华北五省自治,(四)中日经济合作。

乙、日关东军参谋田中隆吉到天津(绥匪王英来晤,取得接济后即乘日飞机返绥东)。

丙、淞沪警备司令部宣布临时局部戒严。

丁、中央军自广东北开复员。

戊、蔡廷锴离南宁东去。

9.16(八,一)

甲、张群与川越茂二次会谈,仅二十分钟。

乙、天津日军司令田代召集各地武官会议,商加强对华政策。

丙、桂军翁照垣开始自北海等地撤回广西。

丁、广西绥靖主任李宗仁、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白崇禧、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在南宁就职。

戊、中央政治会议选任汪兆铭、黄郛为国民政府委员。

9.17(八,二)

甲、李宗仁、黄旭初及程潜、黄绍竑到广州,谒蒋委员长(原邀白崇禧来粤,白夫人不许)。

乙、香港总督郝德杰到广州,蒋委员长设宴招待。

丙、英大使许阁森自上海到南京,晤外交部长张群。

丁、驻日大使许世英访日外相有田八郎,谈北海事件。

戊、蒋委员长派高级参谋唐星赴北海调查。

己、汕头日商广志洋行附近发现失效炸弹。

庚、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决议」,推动国民党及其军队参加抗日战争,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口号,建立民主共和国,以为共产党将来自由活动之舞台。

辛、甘肃临洮解围,红军徐向前北趋。

壬、红军第六军团萧克、第九军团罗炳辉占甘肃成县、徽县。

9.18(八,三)

甲、丰台日军演习(下午六时),与我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冲突,掳去连长孙香亭,双方增援,相持竟夜,北平戒严。

乙、各地纪念「九一八」五周年。

丙、国府明令嘉奖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

丁、香港总督郝德杰宴蒋委员长于沙面英领事馆。

9.19(八,四)

甲、宋哲元与天津日军司令田代商妥丰台事件,上午九时双方停止冲突,我军撤退。

乙、汉口租界警察吉冈廷二郎被暗杀。

丙、蒋委员长与李宗仁详商广西善后。

丁、香港总督郝德杰自广州回香港。

9.20(八,五)

甲、宋哲元发表告冀察同胞书,郑重声明,决不丧权辱国。

乙、北平日军在广渠门外及通州演习。

丙、驻丰台之我军完全撤退。

丁、日外务省会商对华具体政策。

戊、李宗仁、黄旭初自广州回广西。

己、红军张国焘、徐向前自甘肃临洮进占肃州定西间之称沟驿,断西兰公路(旋被国军毛秉文军击退)。

庚、红军贺龙、萧克围攻陕西凤县。

9.21(八,六)

甲、日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决定向中国提出要求:(一)创立缓冲区域,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自治(特殊化),(

二)中日通航,(三)减低关税,(四)尽量聘用日本顾问,(五)澈底取缔排日,并决定增派海军来华。

乙、桂军翁照垣部退出广东北海。

丙、第一军胡宗南部开抵甘肃剿匪。

9.22(八,七)

甲、日本驻汉口总领事三浦义秋访湖北省府主席杨永泰谈吉冈案,日军舰二艘及陆战队到汉口。

乙、丰台日军到卢沟桥演习,天津日军在西车站演习。

丙、日飞机十四架自多伦到宁夏额济纳旗红沙沟,满载军火。

丁、居正、程潜、陈立夫自广州回南京。

戊、行政院决议:(一)任谭绍华为驻墨西哥公使,(二)张治中、鹿钟麟、陈诚、钱大钧等加上将衔。

己、毛泽东致书蔡元培,请劝南京当局停止内战,赞助中共建立民主共和国之主张,并致候宋庆龄、汪精卫、胡适等。

9.23(八,八)

甲、张群与川越茂第三次会谈,我方提出要求五项:(一)取消塘沽及上海协定及「九一八」以来被胁迫订立之文字,(二)取消冀东伪组织,(三)取缔走私,(四)华北日军及日机不得任意行动飞行,(五)绥东剿匪。双方情态僵持,交涉停顿。

乙、华北日军司令田代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华北五省自治,各机关聘用日本顾问。

丙、日本水兵田港朝光在上海虹口被狙杀,日海军陆战队即出动布防于闸北。

丁、英大使许阁森呈递国书。

戊、西康建省委员会迁至康定。

9.24(八,九)

甲、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告英大使克利甫,将不致对华诉诸武力。

乙、实业部长吴鼎昌,教育部长王世杰到广州,向蒋委员长报告中日外交近情。

丙、北海事件调查完毕,日舰八艘开去。

丁、冀察稽查处开始执行职务。

9.25(八,一0)

甲、日外务省决定令川越留南京,继续外交折冲,并与蒋委员长直接谈判。

乙、蒋委员长电冯玉祥、程潜、何应钦、朱培德,日已决心与我一战,速商一具体方案。

丙、日总领事须磨弥吉郎访外交部次长陈介。

丁、许世英与日外相有田八郎晤谈。

戊、汉口日侨电请日首相广田对华采取断然态度。

己、上海越界布防之日军大部撤退。

庚、财政部参事李青选在天津与冀察当局商缉私问题。

辛、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占通渭。

9.26(八,一一)

甲、特派何应钦为广州行营主任。

乙、吴鼎昌、王世杰自广州回南京。

丙、英大使许阁森到北平。

丁、日外、陆、海三省会商对华交涉。

戊、红军朱德、罗炳辉占甘肃成县。

9.27(八,一二)

甲、宋哲元电达蒋委员长,日本提出经济提携与开发事项(航空、铁路、炭矿、铁矿、筑港、电力、棉花、盐、水利、渔业、通信)。

乙、甘肃剿匪军克渭源。张国焘、朱德、徐向前东占会宁、华家岭、太平店。

丙、贺龙、萧克撤陕西凤县围,西走。

丁、新任驻俄之日大使重光葵到天津,晤日司令田代(9.29到平)。

戊、四川江安、资中、富顺等处地震。

9.28(八,一三)

甲、蒋委员长自广州到南昌。

乙、外交部亚洲司长高宗武晤日大使川越茂,交换意见。

丙、日外相有田向外国记者说明对华态度,以取缔排日、合力防共为中心,并谓此次交涉结果,中日关系实不出非常良好或非常险恶二途。

丁、天津日军在中国地界及杨村演习。

9.29(八,一四)

甲、天津日本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在长春与关东军会商,对华北拟取强硬行动。

乙、日军约二千名,集结北平。

丙、南京日总领事须磨与实业部长吴鼎昌晤二小时,并晤铁道部长张嘉璈。

丁、蒋委员长严令各省市维持秩序,防止奸徒滋事。

戊、冯玉祥、孙科主公开加入法俄协定。

己、行政院决议,任命广西省政府委员。

9.30(八,一五)

甲、北平天津日军大演习,谣言愈炽。

乙、第三十五军董英斌(东北军),第十二师唐淮源克甘肃成县,红军朱德、罗炳辉东走。

丙、开封西安长途电话通话。

<!--nextpage-->

10.1(八,一六)

甲、宋哲元与日军司令田代订立「中日经济开发协定」(包括建津石铁路、塘沽筑港、白河水利、龙烟铁矿、井陉煤矿、种植棉花)。

乙、上海日人向工部局要求多用日人为侦探,并任为虹口一带之警察署长。

丙、剿匪军孙蔚如部克甘肃康县。

丁、所得税开始实行征收。

戊、广西省政府移设桂林。

己、我国当选为国际联盟非常任理事。

庚、平浦客车与货车在柳泉互撞。

10.2(八,一七)

甲、日首相广田召集外相有田、海相有野、陆军次官梅津会议,决派外务省东亚局长桑岛主计来华,向川越茂传达新训令。

乙、上海南京报界为中日问题发表「共同意见与信念」。

丙、班禅喇嘛自青海拉卜楞寺赴玉树。

10.3(八,一八)

甲、张学良对英记者谈话,否认西北四省独立联俄,希望共军投诚,至中日问题关键全在日本。

乙、甘肃军马步芳师复临潭,岷县红军亦全部撤围北去。

丙、外交部亚洲司长高宗武访日大使川越及书记官清水,述我方意见,并探询日本意向。

丁、许世英晤日外相有田,有田希望蒋委员长回京谈判。

戊、日军在长辛店实弹演习。

己、绥远省府主席傅作义到绥东视察。

10.4(八,一九)

甲、宋哲元自天津回北平,关于华北经济问题及改组冀察政务委员会事已与日方商妥。

乙、上海虹口日军撤退,谣诼渐息。

10.5(八,二0)

甲、宋哲元发表谈话,否认与日军司令田代作政治事件之谈判,仅商及华北中日通航、开采龙烟铁矿、沧石铁路等问题。

乙、日本表示中日交涉不受英美干涉。

丙、日东亚局长桑岛主计抵上海。

丁、蒋委员长自南昌返抵南京。

戊、甘肃剿匪军第八师陶峙岳克漳县。

10.6(八,二一)

甲、日东亚局长桑岛主计到南京,向川越茂传达训令。

乙、日军圈占塘芦盐滩。

丙、第十二师唐淮源克甘肃徽县,红军贺龙、萧克西北走。

丁、宜昌大火。

10.7(八,二二)

甲、桑岛以任务完毕,离京返沪。

乙、上海谣诼繁兴,闸北居民纷迁。

丙、华北日军参谋长桥本群在天津召开武官会议,商开发华北经济入手办法。

丁、陈诚到香港晤蔡廷锴。

10.8(八,二三)

甲、蒋委员长接见日大使川越茂,泛谈中日两国前途与东亚大局关系,中日间一切问题应以绝对平等及互尊领土主权与行政完整之原则,由外交途径,从容协商(中日紧张局势转趋松动缓和)。

乙、宋哲元部将领坚决反对设立自治政府。

丙、上海日军仍越界布防,市政府提出抗议。

丁、日军连日在卢沟桥、八宝山演习。

戊、日本飞机飞太原、包头。

己、汉口日商思明堂药房发现无帽无簧之炸弹。

庚、陈诚到南宁,晤李宗仁、白崇禧。

辛、郑天锡当选为国际常设法庭法官。

壬、前清恭亲王溥伟卒于大连,年五十六。

10.9(八,二四)

甲、蒋委员长向国内外发表「中国之统一与建设」之国庆纪念文,呼吁不受干涉,不遭阻碍之自卫之发展机会。

乙、红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与彭德怀、林彪、徐海东部会于甘肃会宁(朱等于数日后到达。张命第四方面军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路军)。

丙、上海日本陆战队越界演习。

10.10(八,二五)

甲、全国热烈庆祝国庆。

乙、蒋委员长自南京到杭州。

丙、日外务省东亚局长桑岛主计离上海返国。

丁、全国童子军在京大检阅大露营。

10.11(八,二六)

甲、日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到天津,晤田代。

乙、陈诚自南宁经广州飞返汉口。

丙、蒙旗宣化使章嘉呼图克图到京。

10.12(八,二七)

甲、北平教育学术界徐炳昶、顾颉刚、黎锦熙等发表时局宣言,要求在不丧国土,不辱主权之原则下,对日交涉,反对特殊行政组织,反对日本在华北有任何特殊地位,反对以外力开发华北,武力制止走私,剿伐绥东土匪。

乙、平津新闻界响应京沪报界宣言。

丙、宋哲元在北平南苑阅兵。

丁、冀察政务会令将龙烟铁矿收归国营。

戊、外交部及财政部分别电冀察政务会交涉日本在丰台设警及圈用塘沽滩案。

己、日领事须磨访外次徐谟、陈介,日使馆书记官清水访亚洲司长高宗武。

10.13(八,二八)

甲、高宗武访须磨弥吉郎,作预备交涉,双方意见相差颇远。

乙、冀察政务会以李思浩任冀察经济委员会主席(李已于10.10到平)。

丙、日飞机到太原。

丁、中英信用借款成立。

10.14(八,二九)

甲、日外务省对川越发出新训令。

乙、天津日军参谋和知南下,向日使川越转达驻屯军及关东军对中日交涉之态度。

丙、冀察政务会派陈觉生督办津石铁路。

丁、宁夏马鸿逵之第三十五师自韦州败红军于干沟。

戊、国府特赦刺孙传芳之施剑翘。

10.15(九,一)

甲、中央常务会议决议国民代表大会延期举行。

乙、冀察经济委员会主席李思浩就职。

丙、上海日军又越界演习。

丁、专科以上毕业生就业训导班开学。

10.16(九,二)

甲、山东省府主席韩复矩、山西清乡督办徐永昌到杭州,谒蒋委员长,商华北问题。

乙、日建川美次中将到北平(10.15),晤宋哲元。

丙、宋哲元以齐燮元及秦德纯、贾德耀为冀察政务委员会驻会办事委员(齐系日方所推)。

丁、东北军何柱国部败红军于甘宁边境之李旺堡围。

10.17(九,三)

甲、外交部长张群、冀察政务会秘书长戈定远、第二十九军参谋长张樾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到杭州谒蒋委员长,与韩复矩、徐永昌共商华北问题。

乙、宋哲元与天津日总领事崛内干城在北平签订中日华北通航协定。

丙、天津日军又有会议,研讨南京交涉及绥东近况。

丁、秦德纯与北平各大学校长交换时局意见。

戊、傅作义再到绥东平地泉视察。

10.18(九,四)

甲、蒋委员长接见驻美大使王正廷、驻俄大使蒋廷黻等。

乙、山西组织牺牲救国同盟。

10.19(九,五)

甲、张群与川越茂第四次会谈,凡三时半,意见仍不一致(日要求华北自治、共同防共、取缔排日思想等)。

乙、冀察经济会主席李思浩与天津日军司令田代,商津石铁路、龙烟铁矿、河北植棉、设立银行问题。

丙、冀察绥靖公署派石友三为冀北边区保安司令。

丁、蒋委员长自杭州回抵南京,韩复矩、徐永昌等亦离杭。

戊、甘肃剿共军克通渭(时红军大队集于通渭、会宁、固原、海原、靖远之间;贺龙萧克部亦到)。

己、文艺学家鲁迅(周树人)病卒于上海,年五十六岁(1881至1936)(是月,鲁迅曾与郭沫若、茅盾、林语堂、巴金、洪深、叶绍钧、郑振铎、夏丏尊等发表「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10.20(九,六)

甲、行政院决议任章士钊、邓哲熙、齐燮元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

乙、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自京回陕。

丙、美国记者史诺出陕北共区(10.22到西安)。

10.21(九,七)

甲、张群、川越茂第五次会谈,意见仍不一致(焦点仍为华北自治与协同防共两事。川越即派总领事须磨弥吉郎回国请训)。

乙、派李思浩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

丙、第二十九军炮队在北平南苑演习。

丁、广东军事考察团香翰屏、缪培南等到南京。

10.22(九,八)

甲、蒋委员长自南京到西安,指示剿匪机宜,并安抚张学良部。

乙、传张学良曾秘密到太原晤阎锡山(确有其事)。

丙、章士钊任冀察法制委员会主席。

丁、四川水泥公司成立。

戊、红军贺龙、萧克部在甘肃海原将台堡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10.23(九,九)

甲、许世英访日外相有田八郎,主缓谈华北自治与共同防共二事。

乙、主办华北中日通航之惠通公司在天津成立。

丙、韩复矩、徐永昌自京分别北返济南、太原。

丁、中央军第八师陶峙岳收复甘肃会宁(一作11.4)。

戊、粤汉路又撞车,死三十余人。

己、中美航空全线试航完成。

10.24(九,一0)

甲、蒋委员长在西安召见张学良等,询西北剿匪(共)情形。

乙、南京日总领事须磨到东京,外务省即召开会议,研讨对华交涉。

丙、新任驻俄大使蒋廷黻离上海,取道海参崴赴任。

丁、本日起,西班牙在华无正式外交代表。

10.25(九,一一)

甲、湖北省政府主席杨永泰被刺死,年五十九岁(杨为政学系首要)。

乙、宋哲元令撤销冀察稽查处。

丙、胡汉民国葬(在广州)。

丁、红军第四军团(即第四方面军)徐向前部(第五、九、三十军)自甘肃靖远西渡黄河(剿匪战史作11.12),走景泰(一条山),谋入河西(张国焘被追击军遮阻,未及西渡)。

戊、空军第四大队成立,高志航任大队长。

10.26(九,一二)

甲、张群、川越茂第六次会谈,仍无结果。

乙、北平天津日军开始在北平市、卢沟桥、长辛店、军粮城、大直沽、通州等地大演习,武装日兵在北平市内游行,我方戒备甚严。

丙、日本飞机十三架到察北商都。

丁、红军将领致书蒋委员长,盼立即停止进攻红军,一致抗日。

10.27(九,一三)

甲、日本阁议通过对川越茂之新训令,对华北自治及共同防共须中国先为原则的承认。

乙、宋哲元召秦德纯、齐燮元、贾德耀、章士钊、陈觉生、陈中孚等会商华北各问题,并向中央报告。

丙、日浪人武田末雄、田中芳太郎在太原强租民房,贩毒酗酒滋事。

丁、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自上海赴麦加朝圣(主席由其侄马步芳代,马麟之去,乃不得已)。

戊、陈诚飞抵西安。

10.28(九,一四)

甲、蒋委员长谈对日交涉守必要限度,即恢复河北行政完整,取缔察北匪军,至于戡乱(剿共)方针,决定贯彻。

乙、日大使川越谈,中国提案与日本要求距离甚远,交涉不易进展。

丙、外交部亚洲司长高宗武与日使川越茂晤谈。

丁、冀察政务会秘书长戈定远自南京回北平。

戊、东北军某部致书红军第二方面军,赞同团结抗日。

10.29(九,一五)

甲、蒋委员长自西安到洛阳,部署派兵往援绥远。

乙、平津日军连续演习三日,今日休息。

丙、红军北退,西安兰州公路恢复通车(红军于10.27北退,宣传统一战线)。

10.30(九,一六)

甲、外交部向日使馆抗议平津日军演习。

乙、阎锡山命无护照之外人(日人)即日离去山西。

丙、阎锡山、徐永昌、傅作义自太原经西安赴洛阳。

丁、绥境蒙古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阿勒坦鄂齐尔亲王到南京。

戊、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到成都晤刘湘(时川谣甚盛)。

己、日水兵在汕头摄取影片。

10.31(九,一七)

甲、蒋委员长五十寿辰,全国热烈庆祝,南京举行各界献机典礼,约七十架。

乙、蒋委员长发表「五十生日之感言——报国与思亲」,望国人「以孤孽自居,以精诚自励,共同一致,奋勉自强」,并以「尽忠报国,复兴民族,一息尚存,此志不懈」自勉。

丙、晋绥陕豫将领阎锡山、徐永昌、傅作义、张学良、刘峙、商震等均到洛阳,为蒋委员长祝寿,并商对日及剿共问题(张、阎主停止剿匪,一致对外,蒋不听)。

丁、须磨弥吉郎携日本新训令返抵南京。

戊、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在北平设图书馆,宋哲元捐书二千册。

己、红军一部自陕北进入伊克昭盟鄂托克旗。

庚、长沙绥靖公署撤销。

<!--nextpage-->

11.1(九,一八)

甲、阎锡山、张学良等分别自洛阳经太原回西安(张不以剿共为然,欲向蒋陈述,未果,曾语阎,谓蒋委员长有救国之心,而方法错误)。

乙、北平通州日军在永定河作对抗演习。

丙、察北匪首王英、李守信到天津与日军有所接洽。

丁、萧振瀛到上海(在平津失意)。

戊、伪「冀东银行」在通州开业。

11.2(九,一九)

甲、段祺瑞病卒于上海,年七十二岁(1865至1936),段近忧心国事,夙疾转剧,日前李思浩到沪谈北方情势,尤愤恨。

乙、日使川越茂召集武官喜多、佐藤、雨宫,参事若彬、书记官须磨、吉冈等研讨外务省之新训令。

丙、日军司令田代自天津到北平,指挥日军演习。

丁、河北省公民通电坚决反对华北「特殊化」。

戊、财政部防止路运走私,总稽查处移天津办公(寻以日方阻挠,未克执行职务)。

己、长沙日人山岸贤藏受刀伤。

庚、粤汉路在湖南耒阳出事。

11.3(九,二0)

甲、须磨弥吉郎与高宗武会谈三小时半。

乙、大队日军穿行北平市内(共五千余)。

丙、北平各大学停课一小时,对日军演习表示哀痛。

丁、宋哲元自北平到天津。

戊、天津捕获扰乱治安之汉奸秦心斋。

己、日军舰二只到长沙。

庚、行政院决议:(一)筹设统一国货公司,(二)国葬段祺瑞。

辛、甘军马步青与渡河西进之红军徐向前战于一条山(景泰),左路指挥骑兵第五师长马廷祥战死。

壬、罗斯福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11.4(九,二一)

甲、天津日军大演习完毕,日司令田代在平宴我军政各军,齐燮元致词,谓对日军招待不周。

乙、北平学生代表慰劳绥远主席傅作义,察北匪伪军图绥益急(

傅云志在保民,不愿惹事,亦不怕事)。

丙、张学良自西安到兰州(明日回西安)。

丁、广东省府主席黄慕松、广州市长曾养甫到香港,答拜英总督郝德杰。

11.5(九,二二)

甲、北平学生以农民受日军演习蹂躏,发动救灾运动。

乙、德王电责绥远省府主席傅作义破坏蒙古自治。

丙、察北伪军匪部自商都犯绥东,被击退。

丁、段祺瑞大殓,全国下半旗志哀。

11.6(九,二三)

甲、第一军长胡宗南、第二十五师长关麟征破红军于甘肃海原,攻克靖远打拉池,毙其师长陈东升。

乙、天津日军部举行会议。

丙、冀察政务会准天津增加警察保安队一千五百名。

丁、冀察经济委员会主席李思浩自上海赴洛阳谒蒋委员长。

戊、黄慕松、曾养甫自香港回广州。

己、上海伦敦间航空联运开始。

11.7(九,二四)

甲、宋哲元部第二十九军演习,北平学生赠大批慰劳品。

乙、日司令田代晤宋哲元。

丙、日使馆书记官清水、须磨晤外交部亚洲司长高宗武。

丁、太原武田租屋事件解决。

戊、察北匪首王英、李守信离天津,决犯绥远(傅作义部向绥北增防,封锁匪部燃料)。

己、重庆大火,延及火药库。

11.8(九,二五)

甲、宋哲元声明未与田代谈任何问题。

乙、绥远傅作义部旅长曾延毅到天津,访宋哲元。

丙、傅作义驳德王 11.5 电,并责其受外人利用。

丁、察北德王通电,否认进犯绥远。

戊、李思浩自洛阳到南京,访外交部长张群。

11.9(九,二六)

甲、日军司令田代宴宋哲元、张自忠等,谈冀察问题。

乙、宋哲元谈话,谓谣言不可信,本人决不甘为亡国奴。

丙、察北匪伪军自百灵庙进犯,被击退。

丁、西北剿匪军第一纵队指挥官第三军长王均以飞机失事,在甘肃殒命。

戊、上海日本七大纱厂工人二万余联合罢工。

11.10(九,二七)

甲、张群川越茂第七次会谈,我立场不变,拒谈防共问题,要求规复河北完整,安定察北绥东(有若干问题已略接近)。

乙、宋哲元谈中日经济合作,须以平等互惠为原则。

丙、天津日军司令田代宴殷汝耕及其秘书长池宗墨。

丁、张学良书告即将开赴绥东之骑兵第七师门致中部,谓目前中华民族最切要之工作为抗日救亡。

戊、苏俄大使鲍格莫洛夫返国。

11.11(九,二八)

甲、许世英晤日外相有田八郎,说明中国立场。

乙、须磨访高宗武。

丙、华北日驻屯军参谋长桥本、参谋和知到济南,访韩复矩(11.13回津)。

丁、宋哲元部第二十九军冯治安、赵登禹两师举行演习,宋任总监。

戊、冀察政务会以冯治安代理河北省政府主席。

己、日人唆使德王满蒙匪伪军自察北商都向绥边出动。

庚、日水手高濑安治在上海租界被狙击死。

辛、驻俄大使蒋廷黻呈递国书。

11.12(九,二九)

甲、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到平地泉视察。日飞机七架飞绥东。

乙、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到绥远,发告将士书。

丙、宋哲元谈华北通航后,日军用机即停飞。

丁、蒋委员长自洛阳往游嵩山。

戊、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自雅安赴康定。

己、立法院长孙科自广州到桂林。

庚、革命先进尢列卒于南京,年七十二岁。

辛、全国救国联合会沉钧儒、章乃器、王造时、史良等在上海鼓动停止内战、罢工、罢课、罢市。

11.13(九,三0)

甲、匪伪军王英进犯绥边红格尔图,日机三架到平地泉投弹。

乙、各地人士纷起作援绥运动。

丙、日外、海、陆三省会商对华交涉。

丁、日使秘书清水、须磨分访外交部高宗武司长。

戊、天津日军又演习。

己、宋哲元赴平南指挥所部演习,清华大学学生前往参观慰劳。

庚、上海日本纱厂工人复工。

11.14(一0,一)

甲、许世英晤日外相有田八郎。

乙、日武官雨宫访外交部司长高宗武。

丙、宋哲元部第二十九军演习完毕。

丁、蒋委员长视察河南巩县国防工事及兵工厂。

11.15(一0,二)

甲、匪军王英猛犯绥东红格尔图。

乙、上海市商会电勉绥远主席傅作义。

丙、第五十三军万福麟部在保定演习。

11.16(一0,三)

甲、匪伪军力攻红格尔图,被我军击退。傅作义到平地泉督师。

乙、阎锡山捐款八十七万元援助绥远将士。

11.17(一0,四)

甲、蒋委员长自洛阳到太原,与阎锡山商绥远军事,第二十五军长万耀煌随行(万部奉命准备自洛入晋,陈诚之总指挥部,入晋中央军均归指挥)。

乙、宋哲元与韩复矩会于河北南宫。

丙、惠通公司在天津开幕,中日通航,共四线:(一)天津大连,(二)北平锦州,(三)天津承德,(四)天津张北。

11.18(一0,五)

甲、骑兵师长彭毓斌大破匪伪军王英及李守信、尹宝山于陶林之红格尔图,抄没其「大汉义军」(西北蒙汉防共自治军)司令部,击溃其主力。

乙、蒋委员长自太原返洛阳。

丙、外交部亚洲司长高宗武访日使川越茂。

丁、内政部长蒋作宾出巡各省。

戊、德、义正式承认佛郎哥之西班牙政府。

11.19(一0,六)

甲、蒋委员长到济南晤韩复矩,当日回洛阳。

乙、日使馆秘书清水董三与亚洲司长高宗武会谈。

11.20(一0,七)

甲、红军徐向前、陈昌浩自甘肃景泰西占古浪,前队进向凉州。第一军胡宗南部占宁夏同心城惠安堡,红军第一军团林彪等自海原北退山城堡,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瓦窑堡震动。

乙、日外务省声明中国有处置绥乱之自由。

丙、清水董三再与高宗武会谈。

丁、中国外交部声明,对于侵犯绥远之匪或任何势力,决予剿灭。

戊、派刘湘为川康绥靖主任。

己、冀东保安队叛变,掳日本少佐古田等。

11.21(一0,八)

甲、日本外务省声明谓绥乱与日本无关。

乙、外交部秘书段茂澜到绥远视察。

丙、宋子文访香港总督郝德杰。

丁、红军第一军团林彪、第十五军团徐海东败胡宗南部之第七十八师廖昂、詹忠言旅于甘肃环县、山城堡、萌城、大水坑、河连湾(

胡部损失数千)。

戊、王亚樵在广西为中央情报人员处死(王为上海职业凶手,近年屡谋暗杀中央要人)。

11.22(一0,九)

甲、阎锡山在绥远召开军事会议。

乙、匪伪军李守信犯兴和,被击退。

丙、惠通公司日方不肯停止军事航空,中国董事长张允荣不赴公司办公。

11.23(一0,一0)

甲、绥远骑兵孙长胜师、步兵孙兰峰旅于夜十时袭攻蒙伪匪军之绥北根据地百灵庙,澈夜激战。

乙、中央军第十三军长汤恩伯到绥远。

丙、各地纷起作热烈之援绥运动。

丁、上海全国救国联合会沉钧儒、邹韬奋、王造时、章乃器、沙千里、李公朴、史良(所谓「人民阵线」派)被捕。

11.24(一0,一一)

甲、绥远步兵第二百十一旅长孙兰峰,骑兵第二师长孙长胜、团长张成义、刘景新、刘应凯于上午九时克复百灵庙,得子弹面粉极多,满蒙伪匪军东退(日方策动内蒙德王,谋组「大元帝国」)。

乙、胡宗南部杨德亮旅及甘军马步青师、马呈祥团攻占甘肃古浪,红军徐向前等西去。

丙、张学良自西安连电蒋委员长,称所部不稳,陕事奇急,请准到洛阳面陈。

丁、日本使馆秘书清水董三访亚洲司长高宗武。

戊、行政院决议(一)任冯治安(宋哲元部师长)为河北省政府主席。(二)通过京赣铁路建设公债千四百万元。

11.25(一0,一二)

甲、德国日本防共协定在柏林签字。

乙、宋哲元召所部师长张自忠、刘汝明、冯治安、赵登禹协商察省防务。

丙、热河伪军自多伦向商都增开。

丁、第三路军总司令陈诚到太原。

戊、上海市代表王晓籁等到绥远劳军。

11.26(一0,一三)

甲、我政府声明防共工作纯属内政问题,无与任何第三者协商之必要。

乙、蒋委员长、阎副委员长发告匪伪军书,劝反正(原拟于绥东战后,乘机收复商都及察北六县,阎不赞同,固有此举)。

丙、敌机到百灵庙投弹。

丁、上海日华纱厂罢工。

11.27(一0,一四)

甲、日本关东军发表声明,谓此次蒙军攻绥,在防共自卫,望其成功,万一累及「满洲国」,或发生中国全土濒于赤化之危殆事态时,关东军即采取适当处置。

乙、外交部长张群告德大使陶德曼,决自力防共,不容第三者干涉。

丙、日本参谋本部第一课长石原莞尔由长春到天津,联络关东军与华北屯驻军之合作(11.29到北平,11.30返长春)。

11.28(一0,一五)

甲、外交部声明蒙伪匪军犯绥,不问背景与作用若何,决予痛剿,我之领土主权,不容任何第三者以任何口实加以侵犯或干涉,万一发生此种非法侵犯,必竭全力防卫。

乙、绥境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沙克都尔札布,副委员长巴宝多尔济等通电决在中央领导之下奋斗。

丙、传日义协定成立,日本承认义大利帝国(即承认义王兼阿比西尼亚皇帝),义大利在事实上承认「满洲国」。

丁、中德湘黔铁道及平汉路黄河铁桥借款四千万元成立。

11.29(一0,一六)

甲、蒋委员长在洛阳军官分校训话,对任何问题,必须坚确保持独立自主之立场,剿共为中国内政问题,不受国际任何影响或牵制。

乙、第三路军总司令陈诚到绥远,与傅作义商军事,并谓人所待我者为不战而屈,今后我决战而不屈;人如对我施战而不宣之故技,我必宣而战(蒋委员长拟进攻察哈尔商都,阎锡山持不可)。

11.30(一0,一七)

甲、第三路军总司令陈诚离绥远赴太原。

乙、义大使罗亚谷诺晤外交部长张群。

<!--nextpage-->

12.1(一0,一八)

甲、行政院决议:(一)调任黄绍竑为湖北省政府主席,以朱家骅为浙江主席。(二)任命陈诚为军政部常务次长。(三)调张发奎为苏浙边区绥靖主任,刘建绪为闽浙赣皖边区绥靖主任,以陈继承为豫鄂陕边区绥靖主任。

乙、国民政府令撤销驻鄂绥靖主任公署,特派何成浚、陈诚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正、副主任。

丙、毛泽东、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蔷、彭德怀、贺龙、任弼时、林彪、刘伯承、叶剑英、张云逸、徐向前、陈昌浩、徐海东、董振堂、罗炳辉、邵式平、郭洪涛(陕北省委书记)致书蒋中正,请当机立断,允许中共之救国要求,化敌为友,共同抗日。

丁、青岛银月纱厂罢工。

12.2(一0,一九)

甲、洛阳蒋委员长行辕秘书主任表示如匪伪军盘据不退,继续进扰,我定以全力出击,不惜任何牺牲。我军防卫中国领土,不容任何方面以何种藉口,何种威胁,横加干涉。

乙、张国焘到陕北(旋即遭受处分)。

丙、罗马发表日义协定公报,日本承认义大利兼并阿比西尼亚,义在「满洲国」设置总领事馆。日外务省亦发表声明。

丁、青岛日本纱厂全部停工,二万七千工人失业。

戊、北平「独立评论」因刊载「冀察不应以特殊自居」一文,被勒令停办。

己、甘肃绥靖主任朱绍良飞凉州,布置剿共军事。

庚、第三十二军商震、第四十军庞炳勋部在豫北演习。

12.3(一0,二0)

甲、青岛日本海军陆战队千余名突于晨四时上岸,搜查国术馆、党部、报社等机关,并滥捕职员九人(旋释放)。

乙、外交部长张群为青岛事件向日使川越抗议,当晚二人作第八次谈判,川越强留一备忘录,张不受(明日又投送,张仍璧还)。

丙、日人指挥匪伪军五千余人自锡拉木楞庙(大庙)向绥远百灵庙反攻,有飞机十余架助战,被我军击退。

丁、张学良到洛阳,力劝蒋委员长赴西安。

戊、驻波兰公使张歆海被免职。

12.4(一0,二一)

甲、蒋委员长偕张学良自洛阳到西安(蒋已知张部不稳,左右力阻其前往。又张坚邀洛潼间驻军军长万耀煌同行,是日陈诚亦到)。

乙、国府训令行政院统一外交职权,地方对外协定,中央不承认其效力。

丙、我军完全击溃反攻之匪伪军,百灵庙周围六十里内无匪踪。

丁、甘军马步青邀击西趋红军徐向前、董振堂、陈昌浩于甘肃永昌。

戊、沉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七人自上海解往苏州高等法院。

己、名妓赛金花卒于北平。

12.5(一0,二二)

甲、日大使川越离南京回上海,谓目下情势,诚极悲观,同时主张破裂之说,甚嚣尘上,但尚未到绝望之点,中国仍将继续诚意与日商讨(中日交涉仍由高宗武与须磨谈判)。

乙、行政院电宋哲元,不承认中日经济开发协定。

丙、日外、陆、海三省首脑部联席会议,协商对华问题。

丁、敌机八架又到百灵庙投弹。

戊、许世英访日外相有田,抗议日军登陆青岛。

己、日本陆战队续在青岛登岸,第三舰队司令及川亦到。

庚、上海广州无线电通话。

12.6(一0,二三)

甲、外交部发表中日交涉经过,谓正本清源,须恢复人民感情,铲除足以引起恶感之原因。我始终以平等互惠互尊领土主权完整之原则为立场。绥远事件障碍外交进行,切望早日消灭,一切问题,可由正当途径合理解决。

乙、日本陆、海、外三省会议,今后对华改取自动政策。

丙、青岛市长沉鸿烈拒绝日方之十二项无理要求。

丁、宋子文自广州飞抵桂林,整理桂币。

戊、前北平政整会委员长黄郛在上海病卒,年五十七岁(1880.3.8 生)。

己、陈诚自太原到西安。

12.7(一0,二四)

甲、张学良向蒋委员长力陈停止剿共,一致抗日之必要,为蒋委员长所拒(日前蒋曾提二方案,一为将张及杨虎城两军全部开赴前线剿共,一为分别调往福建安徽,张杨不允。是晚张杨密谋劫持蒋委员长)。

乙、青岛市长沉鸿烈与日领事西春彦会谈四次,仍无结果。

丙、陇海路西展达宝鸡。

丁、中法成渝铁路借款成立(三千七百五十万元)。

12.8(一0,二五)

甲、绥远匪军王英部师长金宪章、旅长石玉山、团长葛子厚等反正,并缴蒙军第七师械。

乙、国府任刘湘为第六路军总司令,邓锡侯为副司令(统四川各军)。

丙、新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骅及蒋鼎文飞抵西安,谒蒋委员长(12.11朱离西安返南京)。

丁、德国外交部长向中国大使程天放解释德日反共协定,非对中国。

12.9(一0,二六)

甲、蒋委员长在西安宴张学良部军师长王以哲、何柱国、缪征流等,加以安抚慰勉。

乙、张学良劝蒋委员长停止剿共,被申斥。

丙、西安学生游行请愿,立即停止剿匪,发动抗日,拟赴临潼向蒋委员长请愿,为张学良所劝阻(时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代表张语还正在西安活动)。

丁、日军司令田代访宋哲元。

12.10(一0,二七)

甲、蒋委员长在西安召开军事会议,并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宁绥四省边区总指挥。

乙、杨虎城派代表飞宁夏,邀马鸿逵(马未到)。

丙、中共代表周恩来及张冲自南京到西安,准备去陕北(周与第三国际代表潘汉年在南京与陈立夫、张冲、张道藩商谈多次,不时往来京陕之间)。

丁、绥远我军骑兵师长孙长胜、步兵团长李思温克复锡拉木楞召(大庙)。

戊、日外务省发表声明,谓我方已允聘用日顾问,减低入口税,根绝一切排日运动,成都、北海等案已容纳日本要求;及绥事发生,我有否认既往谈话态度,此后如在华日人生命财产受危害时,将采取必要措置。

己、青岛事件由沉鸿烈与日领事西春彦解决,纱厂复工后日军撤退。

庚、英王爱德华八世为与辛浦生夫人婚事,逊位。

12.11(一0,二八)

甲、外交部发表谈话,辩析日方声明,谓中日所谈各问题迄未得有结果,任何外国在中国领土内采取非法行动,断不容许,必设法排除之。

乙、蒋委员长约张学良于临潼晚餐,有所训斥(是日陈诚知张学良将有行动,劝蒋离去,未听)。

丙、张学良、杨虎城召开军事会议(昨日张、杨部队一万七千人集中西安)。

丁、张学良、杨虎城宴蒋鼎文、朱绍良、蒋方震、蒋作宾等。

12.12(一0,二九)

甲、晨五时,西北剿匪军副司令张学良及陕西绥靖主任杨虎城叛变,张部师长白凤翔、旅长唐君尧、营长孙铭九将蒋委员长自临潼劫持至西安新城(杨虎城部所在地),并扣留西安城内之中央高级官吏将领陈诚、蒋鼎文、朱绍良、钱大钧、卫立煌、蒋作宾、陈继承、陈调元、万耀煌、蒋方震等(邵元冲及委员长侍从室第三组组长蒋孝先、秘书萧乃华、宪兵团长杨震亚等遇害)。

乙、张学良、杨虎城通电,主改组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停止一切内战,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一切政治自由等八事,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声言对蒋委员长作最后谏诤。

丙、张学良电孔祥熙、蒋夫人,声称暂请蒋委员长留住西安,促其反省,决不妄加危害(孔电覆,劝格外审慎,勿为仇者所快)。

丁、晚间,中央常务会议及政治会议决议:(一)张学良褫职严办,(二)行政院由孔副院长负责,(三)加推何应钦、程潜、李烈钧、朱培德、唐生智、陈绍宽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军事委员会由冯副委员长及常务委员负责,(五)军队指挥调动归军政部长何应钦负责(会议中意见不一,戴传贤力主不可示张杨以弱,孔祥熙、宋子文主先予疏导,不可即张挞伐,结果从后说)。

戊、驻洛阳张学良部炮兵第六旅自行缴械(张令该旅旅长黄永安占领飞机场、军械库,封闭各银行,黄拒不奉命,并报告洛阳军官分校主任祝绍周,祝即命驻豫西之第四十六军樊崧甫部二师急开潼关,先张部占领)。

己、张学良约万耀煌恳谈(时万部驻咸阳)。

庚、西安「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辛、太原会谈,决先救蒋委员长出险。

壬、马相伯自上海移居南京。

癸、英王乔治六世即位。

12.13(一0,三0)

甲、张学良、杨虎城成立抗日联军军事委员会,分任正副委员长(明日改称主任委员),派孙蔚如为西安警备司令。

乙、国民政府明令褫张学良职严办,又令于必要地方宣布戒严。

丙、冯玉祥副委员长忠告张学良,请先释蒋委员长回京。

丁、孔祥熙副院长通电全国拥护中央既定国策,共济艰难,并另行分电宋哲元、韩复矩、阎锡山、商震、沉鸿烈(青岛市长)、于学忠、冯钦哉(杨虎城部师长),盼共挽危机。

戊、第一军长胡宗南及四十余师长请下讨伐张学良令。

己、张学良电阎锡山、刘湘询对事变意见,盼响应。

庚、兰州于学忠部占领该地中央机关。

辛、绥远前线将士对西安事变,极为震愤。

壬、孔祥熙召见苏俄代办,促苏俄及第三国际注意西安事变之严重性。如蒋有危险,中国或被迫与日本共同抗俄。又召见日领事须磨,请日政府约束在华浪人。

癸、孔祥熙电蒋廷黻,谓西安事变与苏俄有关,命提抗议。

子、敌机在绥远大庙投弹。

丑、中国共产党之「解放日报」西安版发行。

寅、中共中央在保安会议,毛泽东主张公审蒋中正,予以应得制裁。

卯、陈立夫约晤潘汉年,嘱电劝第三国际,蒋如不幸,中国失去领导,日本将进攻苏俄,可不必以中国为对象(12.14潘据以电第三国际)。

12.14(一一,一)

甲、阎锡山电覆张学良、杨虎城,质其何以善后,是否将减少抗战力量,是否将移对外战争为内战,能否不演成国内之极端残杀。孔祥熙电请阎锡山劝张学良陪蒋南来,或暂移太原。

乙、中国共产党赞同张学良之主张。

丙、前任张学良顾问端讷受蒋委员长夫人之托,自南京飞抵西安晤张,并探视蒋委员长,黄仁霖同行。

丁、汪兆铭自伦敦电告即日归国。

戊、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四川刘湘,云南龙云通电拥护中央。李济琛电南京,盼号召全国力量,一致对外。

己、胡宗南等军师旅长二百七十五人电箴张学良。

庚、刘峙、徐源泉、张发奎、薛岳、孙连仲等通电忠告张学良。

辛、程潜、唐生智、朱培德等电促张学良猛醒。

壬、绥东前线将士汤恩伯等通电讨张学良。

癸、杨虎城部师长冯钦哉声明未参与西安事变。

子、张学良等任孙蔚如、王以哲为抗日联军第一军团长,马占山为骑兵总指挥。

丑、匪军自商都攻集宁东北之九股泉,被击退。

寅、莫斯科消息报社论,谓张学良之反动,足以破坏中国反日力量之团结,实为中国人民阵线之打击。

卯、陈立夫再晤潘汉年,请告第三国际,周恩来现在西安,可请其调解(明日陈再请潘电俄,命周设法救蒋)。

辰、中共在保安接到上海宋庆龄转来史达林电(12.12发),指西安事变为日本阴谋造成,中国急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如觉悟,应为领导抗日之唯一人物,中共应争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蒋表示友善。

12.15(一一,二)

甲、端讷自西安回洛阳,电京报告蒋委员长平安(翌日再飞西安)。

乙、蒋委员长移居张学良住宅附近(原住新城,属杨虎城势力),张学良来长谈。

丙、南北各大学校长教授学生电劝张学良悔过。

丁、中共中央电南京,劝接受张学良、杨虎城主张。

戊、宋哲元通知北平各国使馆,继续反共,服从中央。

己、于学忠自西安回兰州(于不以张杨举动为然)。

庚、张学良所部刘多荃等,与驻潼关之中央军军长樊崧甫联络,请中央设法调解。

辛、敌机轰炸绥东各地。

壬、青岛日本海军陆战队开始撤退(明日纱厂复工)。

癸、莫斯科真理报社论抨击张学良之叛变在阻遏南京政府团结抗日之进行,将促成国家之分裂,沦中国为外国侵略之牺牲品,盼中国人民勿为日本挑拨者及汉奸所欺。

12.16(一一,三)

甲、西安召开市民大会,张学良、杨虎城演说,主联合各党各派在蒋委员长领导下从事救国运动。

乙、张学良、蒋方震晤蒋委员长。

丙、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一)推何应钦为讨逆总司令,(二)由国府下令讨伐张学良,(三)推于右任宣慰西北军民(国府是日即下令,以张杨无释放蒋委员长之表示,决采取强硬措置,戴传贤主之最力,宋子文、孔祥熙不以为然)。

丁、中共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东线参谋长叶剑英、西北苏维埃政府主席博古(秦邦宪)到西安(12.14离保安,先到延安)。

戊、华县附近中央军与张学良部接触,中央飞机炸渭南。

己、绥远前方将士傅作义、汤恩伯、李服膺、王靖国、赵承绶等电劝张学良早护领袖回京。

庚、北平各大学教授宣言痛责张学良。

辛、中央委员邵元冲在西安受伤殒命(一作12.13)。

壬、日本首相广田与外、陆、海三省会商,对西安事件,决密切注意其演变。日本社会大众党发表宣言,说中国由此更采容共政策,则日本受害匪浅,主改变对华方针,援助中国统一建设工作。

癸、第三国际电覆南京潘汉年,同意其解决西安事变主张。

子、驻俄大使蒋廷黻晤俄外长李维诺夫,盼对西安事变予中国政府以协助。李表示苏俄近年与张学良毫无关系,爱莫能助,惟盼事变早日解决。并指责中国政府禁止登载消息报、真理报社论(翌日蒋电告孔祥熙,并晤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

丑、成渝铁路借款合同在上海签字,总额三千四百五十万元,由中法商工银行承借。

12.17(一一,四)

甲、苏俄外长李维诺夫向蒋廷黻抗议中国政府禁止报纸登载真理报、消息报社评及塔斯社否认日本谣言之声明,表示中国政府疑虑苏俄与张学良有关,此种疑虑实不友谊。并声明苏俄唯一协助中国政府之方法,在使中国共产党知道苏俄政府之态度。

乙、张学良偕周恩来及被扣之蒋鼎文见蒋委员长,周说明中共对时局态度,蒋即致书何应钦,谓十九日前可回京,蒋鼎文携该函飞洛阳(是日起,周屡与蒋晤谈)。

丙、何应钦通电就讨逆军总司令职。

丁、国府派刘峙、顾祝同为讨逆军东路及西路集团军总司令。

戊、于右任自南京赴陕西宣慰。

己、北京大学教授宣言,国民应一致赞助讨伐张学良之命令,爱护统一大业。

庚、东北军退出延安(肤施)。

辛、内蒙德王通电停战。

壬、日本外务省声明,劝国民政府勿与张学良妥协。

癸、杨虎城电告其军长冯钦哉(驻同州),绝对负责保护蒋之安全,冯即电告孔祥熙。

子、张、杨电覆阎锡山,蒋如积极抗日,仍竭诚拥护,否则亦极力爱护,并力避内战。

12.18(一一,五)

甲、蒋鼎文到南京。

乙、大公报发表「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

丙、驻察北商都南壕堑蒙匪军三团,由旅长安华亭、王子修率领反正来归。

丁、张学良电何应钦,要求中央军撤往潼关以东。

戊、李济琛电南京,请收回讨逆命令。

12.19(一一,六)

甲、中国共产党通电建议南京西安军队以潼关为界,立即由南京召开各党派和平会议,先由各党派提出抗日救亡草案,并讨论蒋介石先生处置问题,反对一切内战。

乙、张学良电告上海泰晤士报记者Fraser,蒋委员长已同意其意见,俟南京有人前来,蒋即返首都(双方谅解:一、停止内战,国共合作,二、武力抵抗日本之进一步侵略,三、排去南京若干亲日分子,积极与英美苏联合,四、改组张杨所部,与中央军平等待遇,五、予人民以更大政治自由,六、改建南京政府组织成为民主制度)。

丙、苏俄代办向外交部长张群声明西安事变与苏俄无关。

丁、宋子文自南京飞抵洛阳,于右任到潼关。

戊、日外相有田告许世英,谓中国政府如在抗日容共之条件下与张学良妥协,日本决强硬反对。

己、刘湘电何应钦、孔祥熙、顾祝同,已电劝张学良速求政治解决,恢复蒋之自由。

12.20(一一,七)

甲、宋子文、端讷到西安,晤张学良及蒋委员长。

乙、张学良表示决亲送蒋委员长回京。

丙、中央军第四十六军长樊崧甫收复华县。

丁、盛世才声明西安事变与新疆无关。

12.21(一一,八)

甲、红军进入陕西延安(1937.1.1?)。

乙、宋子文自西安飞返南京。

丙、黄绍竑到太原,与阎锡山商救蒋委员长办法。

丁、日大使川越到京,访外交部长张群,探询西安事变情况。

戊、青岛日本陆战队全部撤退。

己、浙江昌化县城被匪攻破。

庚、张学良电阎锡山,不再派李金洲赴晋(已决定自行解决,不让阎过问)。

12.22(一一,九)

甲、蒋委员长夫人宋美龄自南京飞抵西安,宋子文、蒋鼎文、戴笠同行,即晤张学良、周恩来(是日孔祥熙致书张学良,劝于耶诞节前后,送蒋还京)。

乙、胡宗南等电张学良、杨虎城速送蒋委员长回京,政见容后再商。

丙、汪兆铭自义大利启程返国。

丁、前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卒于天津,年七十三。

12.23(一一,一0)

甲、中央政治会议责成何应钦切实执行讨伐令,兼程急进,贯彻到底,并推林森、居正分别代理中央政治会议及中央常会副主席。

乙、中央军败张学良部于陕西赤水。

丙、孔祥熙通告各省市安定人心,维持治安。

丁、宋哲元、韩复矩通电,主召开国是会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此电系出冯玉祥旧部何其巩等)。

戊、保定发生劫狱案,囚犯七十余人逃脱。

己、日首相广田在枢密院报告,倘国民政府与张学良以容共为妥协条件,日本则予断然排击。

12.24(一一,一一)

甲、国府公布讨逆总司令部组织大纲。

乙、讨逆军西路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自洛阳飞抵太原,转赴宁夏。

丙、傅作义自绥远赴太原,飞机遇雾迷途,降河北易县(明日乘车前往)。

12.25(一一,一二)

甲、蒋委员长及夫人偕宋子文于下午四时乘飞机离西安,五时半抵洛阳,张学良同行。消息传出,举国狂欢,爆竹声彻夜不绝(张与杨虎城为蒋委员长离陕问题发生歧见,几决裂,由周恩来力劝,杨始同意)。

乙、讨逆军停止前进。

12.26(一一,一三)

甲、蒋委员长于上午十二时一刻自洛阳到南京,即邀各军政要人谈话。市民欢迎者万人空巷。

乙、蒋委员长通电海内外,对此次事变,深自引咎。

丙、蒋委员长发表在西安对张学良、杨虎城之训话原文,谓人格事大,生死事小。

丁、张学良到京,上书蒋委员长请罪。

戊、各地纷纷举行庆祝蒋委员长脱险大会。

己、邹鲁自广州抵南京。

12.27(一一,一四)

甲、蒋委员长电慰绥远前线将士。

乙、李宗仁、宋哲元、韩复矩、刘湘等纷电蒋委员长慰问。

丙、南京举行盛大庆祝会。

丁、在西安被困之陈诚(军政部次长)、蒋作宾(内政部长)、钱大钧(侍从室主任)、陈调元(军事参议院长)、朱绍良、卫立煌、陈继承、万耀煌、蒋方震等均抵京。

戊、于右任自潼关回抵南京。

己、蒋委员长之胞兄锡侯在籍逝世。

12.28(一一,一五)

甲、中国共产党北方局发表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宣言,谓事变与中共无关,惟有坚固团结,方能救国,全国人民应一致要求南京政府立即停止剿共政策,实行宪政,联合各党各派一致抗日,并联合一切同情援助中国民族解放的国家和民族。

乙、孔祥熙通电解除行代理行政院长职务。

丙、宋哲元、韩复矩代表到京谒蒋委员长,徐永昌亦代表阎锡山到京。

丁、粤汉路在淦田出轨。

戊、毛泽东驳12.26蒋委员长发表之对张学良、杨虎城训词。

己、关东军声明,如中国政府与共产党及同类份子妥协,接受共产主义与抗日政策,关东军将采任何必要方法,以防卫满洲国及维持东亚和平。

12.29(一一,一六)

甲、中央常务会议决议:(一)定于二十六年二月十五日举行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二)蒋委员长中正辞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及行政院长,恳切慰留。其自请处分一节,应毋庸议。

乙、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一)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依法办理。(二)撤销讨逆军总司令部,停止军事行动(国府即明令发表)。

丙、甘军马步青师攻占永昌,毙红军第九军长孙玉清。

丁、傅作义自太原回绥远。

12.30(一一,一七)

甲、蒋委员长再请辞职,中常会再度慰留,给假一个月藉资调摄。

乙、周恩来在西安组「红中社」(红色中华通信社)。

丙、中日成都、北海两案,正式换文解决,分别惩凶抚恤(一为九万八千八百元,一为三万元)。

丁、敌机十架飞绥东侦察。

12.31(一一,一八)

甲、军事委员会审讯张学良,判徒刑十年,褫夺公权五年(由李烈钧、朱培德、鹿钟麟审判)。蒋委员长即呈请国府予以特赦。

乙、去年十一月一日刺汪兆铭案判决,凶犯处徒刑七年。

郭廷以
郭廷以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