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26年)
中华民国十五年丙寅
1.1(一一,一七)
甲、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汪兆铭主席,并举行阅兵典礼,国民政府举行欢迎代表燕会。
乙、冯玉祥通电下野,国事由吴佩孚、孙传芳、阎锡山、岳维峻等主持,并声明国民军名义早已取消,不再沿用(冯因对国民党及段祺瑞之态度不克即作决定,所部不能团结,及吴佩孚、张作霖之合作,藉去职以缓和情势)。
丙、天津市民大会,反对日本出兵东北,要求国民军与人民结合。
丁、湖南反日大同盟召集国民大会,议决对日绝交,拥护广州政府。
戊、上海国民党市党部成立,要求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惩处参加西山会议之林森、邹鲁、谢持等。
己、天津大公报暂时停刊。
1.2(一一,一八)
甲、林森、居正等电覆汪兆铭等述共产党把持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及不得不在北京开会之原因。
乙、蒋中正对少校以上军官讲话,指责青年军人联合会及孙文主义学会。
丙、开封各界举行反对日本出兵大会。
丁、上海学生联合会电请国民军将领召集国民会议。
1.3(一一,一九)
甲、山海关郭松龄残部由魏益三统率,通电继续反奉,自称国民军第四军军长。
乙、严重代理黄埔军官学校教育长,王柏龄任教导师长。
丙、湖北农民协会成立,到有黄安、黄陂、汉川、黄冈、黄梅等县代表。
1.4(一一,二○)
甲、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会,出席代表一百八十九人,秘书长吴玉章(一)推汪兆铭、谭延闿、邓泽如、丁惟汾、谭平山、恩克巴图、经亨颐七人为主席团,(二)接受总理遗嘱努力履行,(三)电苏俄表示诚意合作,(四)电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一致奋斗,(五)抗议日本出兵满洲,(六)勖勉国民军将领始终为国民利益而奋斗。
乙、李景林、张宗昌合组直鲁联军,编为十路(李景林、李爽恺、马瑞云、张宪、张宗昌、褚玉璞、毕庶澄、方振武、许琨、程国瑞),李即赴德州督师。
丙、北京西山会议派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第二十二次会议,议决发「为取消共产派在本党党籍告同志书」,即闭幕。
丁、蒋中正在国民政府讲演亲爱团结,国民党必可统一中国。
戊、孙传芳电吴佩孚,响应结束对奉战争。
己、冯玉祥电段祺瑞辞职,以职权交张之江,即离张家口赴平地泉,准备经蒙古赴俄,并以鹿钟麟、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刘郁芬分任京畿察哈尔绥远热河甘肃司令。
庚、上海交涉员许沅奉命退还工部局沪案(五卅惨案)恤款七万五千元。
辛、全国学生总会否认沪案重查结果。
1.5(一一,二一)
甲、张作霖电吴佩孚表示谅解,并通电主恢复约法(英日促成)。
乙、奉天省长王永江反对奉军入关,向张作霖辞职。
丙、安徽总司令陈调元派兵驱逐占据亳州之豫匪孙殿英,枪毙勾通孙匪之旅长华●章,团长张政德。
丁、潮汕善后督办何应钦发表告国民党同志书,勉与共产党共同努力。
1.6(一一,二二)
甲、广州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一)汪兆铭报告政治及廖案,(二)蒋中正报告军事,(三)致谢俄顾问鲍罗廷,推汪兆铭、邵力子、高语罕起草宣言。
乙、国民党政治委员会议(一)派汪兆铭、谭延闿、蒋中正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二)决定各军编组(第一军为第一、三、十四师;第二军为第四、五、六师;第三军为第七、八、九师;第四军为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师;第五军为第十五、十六师;第六军为第十七、十八、十九师;第二、第二十师为独立师),以何应钦为第一军军长,程潜为第六军军长(第六军由攻鄂军、鄂豫军、潮梅军、独立第一师编成)。
1.7(一一,二三)
甲、北京许世英内阁成立(外长王正廷,内长于右任未就),要求段祺瑞自十六日起辞职,将政权交内阁执行,与段之左右汤漪等冲突(昨日段已允通电下野)。
乙、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一)谭平山报告党务,(二)组织提案审查委员会,(三)推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代经亨颐为主席团主席(经未到,宋甫抵粤),(四)张国焘、高语罕、许卓然讲述国民党共产党合作之必要,(五)刘尔崧报告工人运动。
丙、浙江各公团联合会及武汉各界代表会分别宣言反对日本出兵东北。
丁、全国海员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
戊、日本名古屋中国留学生追悼郭松龄,被日警拘捕三人(翌日又捕三人)。
己、蒋中正对美国记者谈话,痛诋美国外交政策之错误及基督教之虚伪。
庚、汉口旧国会议员宣言主恢复十三年摄政内阁,恢复旧国会,选举新总统。
1.8(一一,二四)
甲、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一)陈公博报告农民运动及青年运动,(二)甘乃光报告商民运动,(三)何香凝报告妇女运动,(四)毛泽东报告宣传部两年经过。
乙、孙传芳、陈调元电北京请宣布一年来一万三千余万收入之账目。
丙、邓演达任黄埔军官学校教育长。
1.9(一一,二五)
甲、国民党代表大会(一)推定各种报告审查委员,(二)否认上海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发命令。
乙、上海总工会宣言否认沪案重查结果。
丙、孙科、吴铁城相继回广州,调停国民党左右派之争。
丁、陈立夫(祖燕)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秘书,开始其党政工作。
戊、段祺瑞通电表示随时可以下野。
1.10(一一,二六)
甲、段祺瑞准冯玉祥辞职,派往欧美考察实业,以张之江兼西北边防督办,李鸣钟为甘肃督办,刘郁芬为绥远都统,李云龙为陕西督办。
乙、上海各团体联合会成立,反对日本出兵东北,贯澈对沪案主张。
丙、张家口举行反日示威运动。
丁、张景惠到汉口,接洽张作霖与吴佩孚之联合。
戊、蒋中正对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讲演解决国民党员与共产份子纠纷意见。
1.11(一一,二七)
甲、张作霖宣言与北京政府断绝关系,以镇威上将军名义主持东三省军务并通电讨山海关之魏益三。
乙、国民党代表大会否决「代表向总理遗像宣誓案」(以共产派反对)。
丙、全国学生总会及上海总工会分别发布时局主张:促国民军与人民结合继续反奉战争,促段祺瑞下野,组织临时中央国民政府。
丁、蒋中正与孙科商团结国民党办法,主西山会议案不提出此次代表大会(孙于本日自上海到广州)。
1.12(一一,二八)
甲、国民党代表大会(一)处决廖仲恺案要犯,(二)保护海外华侨,(三)通过第二届中央执行监察委员候补中央执行监察委员名额及选举方法。
乙、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电请广州全国代表大会速行北伐。
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议决改黄埔军官学校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19任蒋中正为校长)。
丁、调查法权会议在北京开幕,到英美法义比荷日等十一国代表,美代表SilasStrawn为主席,王宠惠为名誉会长。
戊、段祺瑞令交通部声明前总长叶恭绰与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密订之吉敦铁路合同无效。
1.13(一一,二九)
甲、国民党代表大会通过(一)大会宣言,首述世界现状,次及中国现状,再次本党努力经过,结以中国革命万岁,世界革命万岁。(二)处分西山会议派:甲、谢持、邹鲁永远开除党籍,乙、居正、石青阳、石瑛、茅祖权、覃振、傅汝霖、沉定一、张继、林森、邵元冲、叶楚伧、张知本用书面警告,丙、戴传贤由大会训令促其猛醒,不可再误。(三)通过对外政策进行案:甲、与苏联切实联合,乙、扶助弱小民族,丙、联络世界上的革命民众。
乙、刘镇华奉吴佩孚命,号召所部柴云升、张治公等起于陕西安康(寻刘率憨玉琨之弟柴云升取道山阳商县合同其朝邑同州旧部何梦庚、阮勋、麻振武进攻潼关)(时柴部驻安康,张部驻白河郧西。二月中旬,刘率柴部,命张部取道南阳进向洛阳)。
丙、日本公使芳泽谦吉照会北京外交部,要求制止反日运动。
1.14(一二,一)
甲、国民政府明令统一财政。
乙、北京举行反日国民大会,徐谦主席,议决:通电全国组织反日敢死军准备对日宣战,惩办段祺瑞、龚心湛、曾毓隽、章士钊、陈宧、李思浩、梁鸿志、汤漪、屈映光、段宏业、姚震、朱深,召集国民会议组织国民政府,制定工会条例,取消治安警察法。
丙、国民党代表大会通过(一)政治报告决议案,(二)工人运动决议案。
丁、国民二军将领邓瑜(宝珊)通电反对恢复法统,主去段祺瑞,依孙中山主张召集国民会议。
1.15(一二,二)
甲、国民党代表大会修改国民党总章。
乙、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派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监。
丙、北京国民反日出兵南满大会代表会议决向日本帝国主义抗议,筹备追悼郭松龄,促开国民会议预备会。
丁、成都刘文辉部围缴杨春芳师枪械,死伤学生多人。
1.16(一二,三)
甲、国民党代表大会通过(一)妇女运动决议案,(二)青年运动决议案,(三)弹劾西山会议派修正决议案,(四)慰勉罢工工友及海外华侨案,(五)嘉勉国民政府,(六)选举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三十六人,为汪兆铭、胡汉民、蒋中正、谭延闿、谭平山*、宋庆龄、陈公博、恩克巴图、于右任、程潜、朱培德、徐谦、顾孟余、经亨颐、宋子文、柏文蔚、何香凝、伍朝枢、丁惟汾、戴传贤、李济琛、林祖涵*、李大钊*、于树德*、甘乃光、吴玉章*、陈友仁、李烈钧、王法勤、杨匏安*、恽代英*、彭泽民、朱季洵*、刘守中、萧佛成、孙科。候补委员二十四人,为白云梯、毛泽东*、许苏魂*、周启刚、夏曦*、邓演达、韩麟符*、路友于、黄实、董用威(必武)*、屈武、邓颖超*、王乐平、陈嘉佑、陈其瑗、朱霁青、丁超五、何应钦、陈树人、褚民谊、缪斌、吴铁城、詹大悲、陈肇英。中央监察委员十二人,吴稚晖、张静江、蔡元培、古应芬、王宠惠、李石曾、柳亚子、邵力子*、高语罕*、陈果夫、陈璧君、邓泽如。候补八人为黄绍竑、李宗仁、江浩*、郭春涛、李福林、潘云超、邓懋修、谢晋(*为共产党员,约居三分之一,亲共之左派居三分之一)。
乙、上海妇女联合会宣言,主人民乘机夺取政权,并请广州国民政府北伐。
丙、汕头各界举行反日示威,周恩来演说一致打倒帝国主义。
丁、陈炯明赴汉口,求援于吴佩孚。
1.17(一二,四)
甲、中东铁路俄局长伊万诺夫因不允免费运兵,与奉天当局发生争执,令长春哈尔滨间停止通车,护路司令张焕相提出抗议。
乙、江苏江阴周水平因组织佃户合作自救会,被县署处死刑。
丙、张作霖电吴佩孚,关内事请其主持。
丁、广州南征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张发奎部渡海抵琼州击败邓本殷军。
戊、中央军官学校第三期学生毕业(共一千二百二十四人)。
己、奉军张学良部进攻山海关之魏益三军,李烈钧赴张家口,力劝国民军援魏。
1.18(一二,五)
甲、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一)国民党总章修改案,(二)续聘鲍罗廷为中央政治委员会高等顾问,(三)通电否认上海中央执行委员会,(四)商民运动决议案,(五)宣传决议案,(六)改良士兵经济生活案,(七)中央党务报告决议案(关于根本解决国共纠纷方法,由两中央执行委员会联席会议解决)。
乙、广西善后处督会办李宗仁、黄绍竑自南宁到梧州,电请汪兆铭、蒋中正等前往会商。
丙、广东各界组织反对日本出兵满洲行动委员会。
丁、河南岳维峻在郑州召开会议,决以李云龙为豫南前敌总指挥,拒吴佩孚军,并令李纪才防守豫东。
戊、张宗昌部第二十师师长方振武在肥城通电与国民军合作,改组所部为国民军第五军,集合于直鲁豫交界。
1.19(一二,六)
甲、国民党代表大会通过(一)目下时局宣传大纲,(二)财政决议案,(三)农民运动决议案,(四)开除居正、石青阳党籍,令邵元冲、叶楚伧、沉定一停止反动行为,并令叶交出上海民国日报,限覃振、石瑛、茅祖权于两月内声明脱离北京国民党同志俱乐部,否则除名,开除马君武、彭养光、杨庶堪党籍,(五)警告任职上海中央党部之桂崇基、袁世斌、刘芦隐、周佛海、马超俊、郎醒石、刘哲明、沉仪彬、黄季陆等。
乙、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发表宣言,指出中国革命为世界革命之一部份。
丙、蒋中正对俄顾问主任季山嘉、参谋团主任罗茄觉夫不满,认为难与共事。
丁、中东路护路司令张焕相下令通车,俄局长伊万诺夫密令各站不准开行,俄大使加拉罕因军队强迫开车,向北京外交部抗议。
戊、奉军占领山海关,魏益三退滦州,国民军派唐之道师往援并推鹿钟麟为前敌总司令,郑金声为副司令。
己、孙传芳以卢香亭为浙江总司令。
庚、段祺瑞以许世英兼署财政总长(原任陈锦涛辞不就)。
辛、英使马克瑞建议英国外交部,解除对华禁运军火令(3.3再建议修改禁运令,意在支持吴佩孚)。
1.20(一二,七)
甲、苏俄大使加拉罕致书张作霖谓中东路向未拒绝运兵,惟须承认纳费,盼速制止军队横行。
乙、北京关税会议停顿多日,现又决定继续举行。
丙、河南省内豫卫军自治军纷起驱逐岳维峻陕军(国民二军),豫西尤为活动,吴佩孚决乘机出兵攻豫。
丁、香港政府声明,如广州政府确有诚意,随时愿恢复省港罢工谈判。
1.21(一二,八)
甲、奉军穆春占昌黎,国民军开往滦州抵御,孙岳电请冯玉祥复职主持大局,段祺瑞电劝奉军勿入关,并下令停止军事行动。
乙、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张发奎部占琼州,邓本殷败走(二月琼州定)。
丙、重庆举行反对日本出兵南满大会。
丁、段祺瑞电劝张作霖撤退入关奉军,勿争一旦。
1.22(一二,九)
甲、中东路护路司令张焕相因俄局长伊万诺夫阻止通车即将伊氏拘捕。苏俄大使加拉罕向外交部抗议要求立即释放;苏俄外长翟趣林亦要求于三日内完全恢复中东路秩序,履行中俄协定并释放伊万诺夫,否则自行设法。
乙、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推汪兆铭、谭延闿、谭平山*、蒋中正、林祖涵*、胡汉民、陈公博、甘乃光、吴玉章*为常务委员(*为共产党员)。
丙、国民政府准蒋中正辞第一军军长职,仍任广州卫戍司令,以何应钦继任第一军军长,程潜任第六军军长(又作1.20?)。
丁、孙传芳令郑俊彦解散清江浦第三师马玉仁部。
1.23(一二,一○)
甲、苏俄大使加拉罕分向北京外交部张作霖抗议中东路事件并附翟趣林来电(红军已准备向满洲动员,张亦令吉黑军队出动)。
乙、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一)推谭平山*、林祖涵*、甘乃光为秘书处秘书,刘芬*为书记长,(二)推汪兆铭为宣传部长(2.5改由毛泽东*代),秘书沉雁冰*,胡汉民工人部长,秘书冯菊坡*,谭平山*组织部长,秘书杨匏安*,林祖涵*农民部长,秘书罗绮园*,宋子文商民部长,甘乃光青年部长,秘书黄日葵*,彭泽民海外部长,秘书许苏魂,宋庆龄妇女部长,秘书邓颖超*,林祖涵*为财务审查委员会主席,丁惟汾、董用威*、韩麟符*、恽代英*为委员,(三)决定中央政治委员及北京政治分会委员(李大钊*任北京政治分会主席,有*号者为共产党员)。
丙、国民政府发改造经济兴办实业公债五百万元。
丁、东三省制定联治规约,张作霖任保安总司令。
戊、靳云鹗代表吴佩孚在泰安与张宗昌、李景林订立和约,张助靳军回豫军饷。
己、国民二军李纪才田玉洁部退出济宁。
1.24(一二,一一)
甲、加拉罕照会北京外交部及张作霖,限三日内释放伊万诺夫,恢复中东路秩序。
乙、奉军入关因中东路事件及热河国民军之出动暂时停止。
丙、天津国民大会通电讨伐张作霖,警告日本政府。
丁、广州国民政府公布省县政府组织法。
1.25(一二,一二)
甲、中东路事件由张作霖与奉天俄领事商定通车及军队乘车办法,释伊万诺夫(俄原拟与张一战,因日本表示助张,结果由日调停和平解决)。
乙、任命方振武为直鲁豫边防剿匪司令。
丙、段祺瑞批准中奥通商条约。
1.26(一二,一三)
甲、国民政府主席汪兆铭与谭延闿、宋子文、甘乃光,由白崇禧陪同到梧州与李宗仁黄绍竑及湘军唐生智、黔军彭汉章之代表商两广统一及北伐问题(唐之代表为叶琪)。
乙、鄂军第一路司令寇英杰(师长)奉吴佩孚令,率五混成旅入豫,驻信阳之陕军(国民二军)第二师长蒋世杰拒之。
丙、吴佩孚电广州赞成召开国民大会,取消不平等条约,派潘赞为代表赴粤,请逐苏俄顾问。
丁、美国政府请德、瑞、秘、巴四国加入华盛顿九国公约,事先未得中国同意,北京外交部令施肇基向美政府声明不能承认。
1.27(一二,一四)
甲、伍朝枢向广州商民报告港粤罢工调解无效之经过,政府对此事不能与港政府正式交涉。
乙、张之江、李鸣钟、鹿钟麟、宋哲元、刘郁芬等通电否认国民军赤化(1.25?)。
丙、北京各界追悼郭松龄,徐谦主席,演说联络苏俄,贯澈反奉反日。
丁、北京关税会议中国代表,赞同日本代表所提商订中日关税互惠条约之要求。
戊、国民党政治委员会通过汪兆铭之进行北伐案。
1.28(一二,一五)
甲、鄂军寇英杰攻入信阳,复为陕军夹击,损失极大。
乙、张作霖令奉天交涉员向俄总领事声明不承认加拉罕为驻华大使。
1.29(一二,一六)北京政府废止民国三年十二月五日公布之出版法。
1.30(一二,一七)
甲、两广宣言合作,集中革命势力,设统一委员会,汪兆铭等人即自梧州回广州,白崇禧随行。
乙、中东铁路通车,张作霖免护路军司令张焕相职,改任特区长官,以丁超继任。
丙、张宗昌军潘鸿钧占曹州,国民二军完全退出山东。
丁、全国学生总会通电讨伐吴佩孚。
戊、段祺瑞批准协约及参战各国与匈国间和平条约。
己、日本若槻礼次郎内阁成立,币原喜重郎任外务大臣。
1.31(一二,一八)奉系军舰在大沽口出现,国民军于海口安置炮位,防御袭击,天津领事团认为违背辛丑条约向直督孙岳抗议。
<!--nextpage-->
2.1(一二,一九)
甲、国民军第二军将领通电讨吴佩孚。
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监。
丙、国民党政治委员会议(1)续推汪兆铭为政治委员会主席(
委员为汪兆铭、谭延闿、胡汉民、蒋中正、伍朝枢、孙科、谭平山、朱培德、宋子文。候补委员为陈公博、甘乃光、林祖涵、邵力子。北京分会委员为徐谦、于右任、李大钊、丁惟汾、于树德、王法勤、顾孟余、陈友仁、刘守中、吴敬恒、李煜瀛)。(2)推李宗仁、黄绍竑为国民政府委员。(3)派周恩来、李富春、朱克靖为第一、第二、第三军副党代表(均共产党员)。
丁、中日两方举行吉敦铁路开幕式。
戊、北京外交总长王正廷覆俄外长翟趣林,已由段祺瑞电张作霖疏解,盼此后双方能持公平态度,和衷共济。
2.2(一二,二○)
甲、吴佩孚、萧耀南、齐燮元通电,谓冯玉祥狡称下野,伏处平地泉,密筹饷械,特集师讨伐。
乙、蒋中正、汪兆铭召开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及孙文主义学会干部联席会议,订定处理双方争执办法。
丙、蒋中正接见孙传芳代表周承菼。
丁、教育部宣布私立学校及外人所设学校,均须按部章办理。
2.3(一二,二一)
甲、英使因塘沽国民军不准外轮夜间通过,认为违反辛丑条约,向北京外交部抗议。
乙、国民党政治委员会(1)准陈融、林云陔辞职。(2)取消林森国民政府委员会常务委员。(3)鲍罗廷请假一月(回俄)。
2.4(一二,二二)
甲、香港总督宣言决认定广州政府为罢工案当事人。
乙、北京外交部通知法使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及商务专条附件到期(八月七日)失效。
丙、北京外交部与英美法义日公使商收回上海会审公廨及改组工部局董事会办法。
丁、鲁南靳云鹗军动员回河南,攻岳维峻军。
戊、蒋中正晤广西代表白崇禧、夏威及湖南代表叶琪。
2.5(一二,二三)
甲、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致电全国民众,援助粤省香港罢工运动,认清此次罢工在中国民族解放过程中之重要,勿使功亏一篑。
乙、国民政府任蒋中正为革命军总监,准备整军北伐(2.1 已由军事委员会通过)。
丙、四川邓锡侯及黔军袁祖铭联合杨森进攻刘湘。
2.6(一二,二四)
甲、国民军第一军将领张之江等通电讨吴佩孚。
乙、接济国民军之俄舰奥利格在大沽口为奉天军舰所阻,折返海参崴。
2.7(一二,二五)
甲、蒋中正与俄顾问主任季山嘉会谈不协(季氏语多讽刺)。
乙、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天津开幕(2.15闭幕)。
丙、魏益三归国民军,所部由滦州移驻保定。
丁、中国共产党为吴佩孚联奉进攻国民军,告全国民众,号召打倒吴张联合,打倒英日等帝国主义,要求广州国民政府出兵北伐。
2.8(一二,二六)
甲、法公使抗议中国各地反基督教运动。
乙、俄轮船奥利格自海参崴载军械到大沽,接济国民第三军(2.6?)。
丙、蒋中正表示不就国民革命军总监职。
2.9(一二,二七)
甲、国民军第三军将领孙岳等通电讨吴佩孚,并请起用冯玉祥为讨逆总司令。
乙、蒋中正请辞军事委员会委员及广州卫戍司令。
2.10(一二,二八)
甲、吴佩孚因寇英杰久攻信阳不下,调第八师刘玉春围攻,令寇英杰军越信阳北进。
乙、北京政府批准劳工大会修正欧战和约关于劳动部份议定书。
2.11(一二,二九)
甲、香港酝酿二次大罢工,为港政府所制止。
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蒋中正为陆军上将。
丙、岳维峻改以邓宝珊为豫南总司令,田玉洁为豫东总司令,李纪才为省防总司令,改调李云龙为豫西总司令以应付刘镇华部及陕西吴新田部。
2.12(一二,三○)
甲、大沽国民军炮击日本驱逐舰。
乙、由鲁攻豫之靳云鹗设司令部于徐州。
2.13(一,一)
甲、日本关税会议代表佐分利贞男携新方案七条回北京。
乙、日本公使芳泽谦吉抗议昨日大沽炮击事件。
2.14(一,二)萧耀南卒,吴佩孚以陈嘉谟继任鄂军总司令,杜锡钧继任湖北省长(湖北省议会反对)。
2.15(一,三)
甲、吴佩孚以李景林为讨贼联军直军总司令,张宗昌为鲁军总司令(李张均就职并声讨冯玉祥)。
乙、奉军汤玉麟攻占朝阳。
丙、国务总理许世英辞职,段祺瑞令贾德耀代理,另以严璩代理财政总长。
2.16(一,四)
甲、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言国民军已陷于奉直夹击中,本党应造成全国反吴佩孚空气。
乙、蒋中正拟改组参谋团,撤换任政务官之苏俄人员。
2.17(一,五)
甲、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派汪兆铭、蒋中正、谭延闿、宋子文、李济琛、白崇禧为特务委员,筹议两广政治财政军事统一事宜,以季山嘉为顾问。
乙、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开幕,胡汉民列席,表示国民党愿与第三国际联络(胡与第三国际主席齐诺维夫及托洛斯基派接近)。
丙、靳云鹗军王为蔚师占领归德,镇守使郭振才附之。
丁、曹卒于汉口。
2.18(一,六)
甲、英公使告北京外交总长王正廷谓广州孙科演讲英,粤政府煽动香港工潮,如中国政府不能制止,英当代加重大教训,即将派兵来华,其军费即由关余补偿(先此英使曾藉口广州英领事被软禁表示下旗回国,时英国武力对华空气颇盛,上海字林西报谓二年可克服中国)。
乙、湖南师长唐生智之代表到广州。
2.19(一,七)
甲、国民党政治会议通过政治训练部组织大纲及党代表条例。
乙、白崇禧自广州电李宗仁、黄绍竑,报告统一两广方案。
丙、前在湖南被捕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长刘少奇获释,回抵广州。
2.20(一,八)
甲、第三国际主席齐诺维夫演说指出中国革命希望无穷(胡汉民出席演说)。
乙、广州税务司奉北京总税务司令通知广州政府,要求罢工纠察队交还取去尚未检验之货物,否则封锁粤海关。
丙、上海字林西报发表征服中国计划(伦敦通讯)。
丁、贾德耀因国民军系之敦促,就代理总理职,即由内阁通过讨伐吴佩孚及张宗昌免职查办令。
戊、李景林、张宗昌之直鲁联军攻占沧州进迫马厂。
2.21(一,九)
甲、广州税务司实行封锁港口,任何国轮进口不准卸货起岸并指罢工委员会之举动违反条约,广州政府如不禁阻,即视为同谋。
乙、段祺瑞下令讨伐吴佩孚,并任第十八师长卢金山为湖北督办,湖北第四师长刘佐龙为湖北省长(段拒下查办张宗昌令)。
丙、吴佩孚令袁祖铭、赖心辉进攻成都,助杨森回川。
丁、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逮捕大同晚报社长龚德柏(2.28 释放)。
2.22(一,一○)
甲、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准俄人罗茄觉夫(罗嘎乔夫)辞参谋团主任,改参谋团为参谋部,以李济琛为部长,罗茄觉夫为顾问,改军需局为军需部,以朱培德为部长。
乙、蒋中正与俄顾问谈北伐事,多主从缓。
丙、蒋中正呈请解除东征总指挥职。
丁、上海西山会议派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言,谓广州之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为非法,根本无效。
戊、贾德耀因段祺瑞不允下张宗昌免职令,即辞职。
己、寇英杰军占京汉路之驻马店。
庚、苏俄中国视察团伊万诺夫斯基(俄工农红军政治行政署长)、库比下克(远东局党书记)等在北京会议(甫自包头晤冯玉祥回北京)。
2.23(一,一一)
甲、国民政府通电声讨奉直军阀,援国民军。
乙、广州军事委员会任李济琛为参谋总长。
2.24(一,一二)
甲、国民政府成立两广统一委员会(将政治军事财政统一办法交白崇禧带回照办),蒋中正提议早定北伐大计,应援国民军案。
乙、广州令当局罢工委员会将未纳税之货物交回税关。
2.25(一,一三)
甲、四川刘湘与袁祖铭冲突,杨森受吴佩孚命由汉口回万县,其旧部郭汝栋、白驹、吴行光、杨汉域、范绍增、包晓南来归。
乙、豫东靳云鹗部田维勤军占兰封,豫南寇英杰军占郾城。
丙、北京晚报及大同晚报被封,经理主笔被捕。
丁、江苏高邮兵变。
2.26(一,一四)
甲、蒋中正免第二师王懋功职,并予扣留,以刘峙代理(俄顾问季山嘉等谋利用王部及第二十师图谋不轨,次日押王赴沪)。
乙、粤海关事件解决,重复启关验货。
丙、岳维峻离开封赴郑州,米振标电迎靳云鹗。
丁、卢金山电北京,辞湖北军务督办职。
2.27(一,一五)
甲、蒋中正与汪兆铭商处置俄顾问季山嘉事,主令其回俄(汪即泄于季)。
乙、段祺瑞从岳维峻请,派江西督办方本仁带队赴湖北查办事情(方即以蒋作宾为援鄂总司令,邓如琢为总指挥)。
丙、靳云鹗部高汝桐旅占领开封。
2.28(一,一六)
甲、段祺瑞因外使抗议,下令制止反基督教运动。
乙、英国来华调查退还庚子赔款用途委员会领袖威灵顿到上海。
丙、鹿钟麟代孙岳指挥津浦路军事,设司令部于静海,李鸣钟代鹿主持北京警备。
<!--nextpage-->
3.1(一,一七)
甲、寇英杰在郾城宣布就豫军总司令职(开封推靳云鹗为河南全省保安总司令)。
乙、国民二军退豫西,红枪会沿途截击。
丙、中国国民党北京政治分会选徐谦为主席。
丁、广州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成立,陈公博、许崇清、甘乃光、经亨颐等任委员。
3.2(一,一八)靳云鹗军占郑州。
3.3(一,一九)
甲、外交部因苏俄与外蒙订立正式条约,向俄大使抗议。
乙、岳维峻之国民二军在洛阳遭红枪会截击,向西溃退。
3.4(一,二○)
甲、段祺瑞准许世英辞职,以贾德耀署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外交颜惠庆(不就,以次长代),内务屈映光,财政贺德霖,陆军贾德耀,海军杜锡珪,农商杨文恺(不就),司法卢信,教育马君武,交通龚心湛,秘书长邓汉祥。
乙、段祺瑞以冯玉祥为直豫陕宣抚使。
丙、吴佩孚、齐燮元、张宗昌等通电讨段祺瑞、冯玉祥。
丁、康有为通电攻击冯玉祥。
戊、寇英杰率队到郑州。
己、四川刘湘与杨森联合,败黔军袁祖铭。
庚、旅俄华侨总商会会长金石声被害失踪,向俄政府交涉。
3.5(一,二一)
甲、山西阎锡山部商震占领石家庄,与自豫北退之国民一军接触,复北进与国民三军四军(魏益三部)冲突。
乙、靳云鹗军占洛阳、新乡。
3.6(一,二二)
甲、退往豫西之岳维峻、李云龙等部为红枪会及刘镇华部梅发魁、王振等于灵宝陕州截击缴械,完全溃散,岳等只身逃走(岳后在山西被拘禁),刘镇华部会同阎锡山军攻占潼关。
乙、奉军代表到北京与国民军商和议(张之江、李鸣钟赞同,鹿钟麟反对)。
丙、北京高等检查厅宣告金佛郎案不予起诉。
丁、广州军事委员会令准蒋中正辞广州卫戍司令职。
3.7(一,二三)
甲、广州发现反蒋(中正)传单。
乙、冯玉祥派马伯援等自平地泉赴广州,商合作。
丙、国民军鹿钟麟占马厂,直鲁联军后退。
丁、直系军靳云鹗占领豫北彰德,向直隶进展。
戊、北京另设中俄大学,以徐谦为校长(以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学生拒徐)。
3.8(一,二四)
甲、蒋中正与汪兆铭决定革命方针,力言革命实权不可落于外人之手,即与第三国际联络,亦应定一限度,不失自主地位(汪即泄于季山嘉)。
乙、张宗昌、毕庶澄率青岛及奉天军舰进攻大沽,并有陆军千余人在北塘登岸,被国民军俘获。
3.9(一,二五)
甲、国民军以水雷封锁大沽港口,中外船只均不得入港,天津领事团向鹿钟麟抗议。
乙、俄德新约规定德侨在蒙古享最惠国待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外交部令向两国抗议。
丙、长沙市民大会,反对赵恒惕,讨伐吴佩孚,拥护国民政府。
3.10(一,二六)
甲、广州俄顾问、共产党对国民党之斗争益烈,谣言颇盛。
乙、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对于胡汉民所提国民党加入第三国际案,决定予以保留(以史达林反对)。
丙、公使团向北京外交部抗议国民军封锁大沽海口及阻断海道铁路交通(英、美、法、日、义五使即通知大沽海军司令,如不获满意答覆,即采必要行动)。
丁、阎锡山之京汉路军队向正定保定进展。并于晋北大同集重兵威胁国民军后路,国民军将领电劝阎保境安民。
3.11(一,二七)
甲、湖南省长赵恒惕为第四师师长唐生智所迫,不安于位,即任唐为内务兼军务司长,代理省长,调第三师叶开鑫部赴岳州(唐联两广,谋进兵湖北,赵持不可)。
乙、奉军张学良在昌黎下令对国民军总攻击(同时段祺瑞运动国奉和议)。
丙、鹿钟麟开放大沽海道之一部份。
丁、中俄会议赔偿委员会开会。
3.12(一,二八)
甲、孙中山逝世周年纪念各地均有盛大之纪念典礼,南京紫金山举行孙陵奠基典礼(南京湖南国民党反共派与共产派冲突,发生斗殴)。
乙、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日告中国国民党党员书」,声明并无破坏国民党及变国民党为共产党之企图,并辩护苏俄无侵略中国之意(时2.5?嘉伦、鲍罗廷甫离广州)。
丙、史达林复约晤胡汉民,力言国民党加入第三国际应待至半年以后。
丁、季山嘉向蒋中正极陈北伐之不利,蒋力辟其谬。
戊、日本驱逐舰两艘(藤号、吹雪号),强行驶经大沽炮台不听制止,反开炮向岸上轰击,国民军(鹿钟麟部)亦还击,日舰退去,伤日官兵三人(一说司令蒲田中佐亦伤)。
己、鹿钟麟电复国务院,要求外交团担保外轮入口不得再为敌军运兵运械,并不得使敌船尾随混入。
庚、汉口英租界纳税西人会通过华人参与英界市政案。
3.13(一,二九)
甲、外交部为日舰炮击大沽事件,向日使抗议,日使芳泽谦吉亦向中国抗议,谓国民军首先开炮。
乙、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通过「中国革命问题决议」,命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共同从事于国家民主化工作。
丙、苏俄中国视察团伊万诺夫斯基(俄工农红军政治行政署长)、共产党远东局书记库比下克等到广州。
丁、胡汉民离莫斯科东归。
戊、赵恒惕离长沙北去,转往上海。
3.14(二,一)
甲、汪兆铭讽蒋中正离粤。
乙、坚守信阳之陕军师长蒋世杰降于吴佩孚。
丙、吴佩孚任命靳云鹗为讨贼联军副司令兼河南省长,寇英杰为河南督理(调和靳寇冲突)。
3.15(二,二)
甲、中国国民党政治委员会通过两广统一案,(1)广西政府接受国民政府令处理全省政务(黄绍竑为主席),(2)广西军全部改为国民革命军,(3)两广财政受国民政府指挥监督。又通过准周恩来辞东江行政委员,甘乃光辞南路行政委员。
乙、张之江电张作霖商和平。
丙、王士珍自北平通电主张和平,主国民军退西北,奉军退关外,直鲁军退山东,鲁豫维持现状。
3.16(二,三)
甲、领袖荷使欧登科代表辛丑条约英美法义荷西比日八国向北京外交部致四十四小时之最后通牒,谓因本月十日之抗议无效,所有代表有海军军队驻天津之各国公使,已议有办法,即由各海军司令官于十六日下午四时通告驻守大沽炮台之华军当局及青岛舰队之海军军官,要求(一)所有大沽口至天津一带之战事必须停止。(二)所有地雷水雷及其他障碍物必须撤去。(三)所有航行之标号亟须恢复,不得再有蔑视。(四)所有作战船只必须驻泊大沽口外,不准干涉外国航船。(五)除海关当局外所有对于外国船只之搜检一律停止。倘于三月十八日正午,关于以上各点不能得一满意之答覆、保障,则关系国海军当局决采必要之手段。
乙、日政府训令日使对大沽冲突事件令向中国提最后通牒,要求谢罪,严惩守大沽军官,赔偿五万元。
丙、晋军师长商震占直隶顺德,败国民二军骑兵旅郑庠部。
丁、唐生智自衡阳到长沙。
戊、北京阁议通过发行二千万元新公债。
3.17(二,四)
甲、青岛舰队司令毕庶澄向外舰司令承认五项要求,国民军司令鹿钟麟声明遵守辛丑条约,如奉舰不袭击,愿撤戒备,并向日领事承认十二日大沽事件责任。
乙、北京外交部覆八国最后通牒谓正在竭力设法恢复由京通海之自由交通,认该通牒超越辛丑条约范围,所开条款,可由地方军事长官与驻津各国海军司令妥商,勿取急切措置。
丙、北京各界人士请愿驳覆八国通牒,被段祺瑞卫队刺伤十余人,李鸣钟命唐悦良向徐谦、李泰棻向学生联合会分别表示歉意,并谓明日示威可无意外,卫队已撤,国民军当予保护。
丁、张作霖告渖阳英美领事,决与吴佩孚联合驱逐国民军。
3.18(二,五)
甲、日使芳泽谦吉为大沽日舰被击事件再向北京外交部抗议。
乙、北京天安门开反抗列强最后通牒国民大会,由徐谦、顾孟余、丁惟汾、陈启修等主席。议决反对八国通牒,督促政府严重驳覆,驱逐八国公使出境,宣布辛丑条约无效,勉国民军为反帝国主义而战等八款,旋赴国务院请愿,被段祺瑞卫兵开枪扫射,击毙男女学生市民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五人(三一八惨案)。
丙、段祺瑞及北京国务院通电谓本日惨案乃徐谦等鼓动所致,令通缉徐及李大钊、李煜瀛(石曾)、易培基、顾兆熊(孟余)五人(
徐等避俄使馆)。
丁、靳云鹗军前锋田维勤部抵石家庄。
戊、广州「中山」、「宝璧」二舰开往黄埔,共产党及反蒋派密谋劫持蒋中正赴俄(蒋常住黄埔军校)。
3.19(二,六)
甲、国务院前之大屠杀激起全国公愤。
乙、北京司法总长卢信请撤销检举贿选案(示好直系)。
丙、王士珍等再发和平通电。
丁、「中山」舰开回广州(蒋一度准备退往潮汕,寻又变计,决予制裁)。
3.20(二,七)
甲、蒋中正宣布临时戒严,捕海军局政治部主任兼代理局长李之龙等,扣留中山舰,收缴省港罢工委员会枪械(该会主席苏兆征逃),及东山俄顾问卫队枪械(寻撤去),军官学校兼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亦一度被拘(寻释),是为中山舰事件(时汪兆铭称病)。
乙、谭延闿、朱培德、李济琛、邓演达等为中山舰事件往晤俄顾问季山嘉等,不以此举为然(汪兆铭亦晤季山嘉)。
丙、冯玉祥由平地泉赴库伦,团长魏凤楼及俄顾问HenryA.Lin等同行。
丁、国民一军将领张之江、李鸣钟等通电赞成王士珍之和平主张,罢战退回原防(接济国民军之俄舰『Oley』号在大沽为奉军截留)。
戊、北京贾德耀内阁对三一八惨案引咎辞职,段祺瑞亦下令抚恤。
己、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段祺瑞屠杀人民告全国民众书」。
庚、奉军攻占滦州。
3.21(二,八)
甲、京奉津浦两路国民一军下总退却令,向北京附近集中,孙岳亦声明主和,卸直隶督办职(孙即偕李烈钧离津赴北京)。
乙、刘镇华部张治公占洛阳,靳云鹗由郑州北进。
3.22(二,九)
甲、俄使馆参议索洛维也夫晤蒋中正,蒋告以3.20事为对人问题。
乙、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会议,索洛维也夫列席,议决(1)与苏俄同志继续合作,其工作意见不同者暂行离去,另聘其他顾问(俄国顾问主任季山嘉,参谋部顾问罗茄觉夫等回国)。(2)汪兆铭因病请假由谭延闿代理国民政府主席。(3)派伍朝枢、宋子文、陈公博为省港罢工中国方面交涉委员(香港总督已派杜应坤来广州)。(4)第二师各党代表撤回,并查办不轨军官。(5)查办李之龙。
丙、张人杰(静江)自上海到广州,调解党内纠纷。
丁、蒋中正与谭延闿、李济琛等谈制裁俄顾问及共产党。
戊、鹿钟麟告段祺瑞不再制止任何示威运动,并要求将执政府卫队缴械。
己、李景林部李书城袭击天津国民军,即占有天津(次日荣臻旅至)。
庚、王士珍等电吴佩孚、张作霖等请停止军事行动。
辛、张作霖电覆张之江,如交还直隶热河即可言和。
壬、冯玉祥到库伦,晤丹巴(3.23?)。
癸、中英庚款委员会代表团在上海开会。
3.23(二,一○)
甲、广州国民政府主席、政治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各军总党代表汪兆铭因中山舰事件离职。
乙、蒋中正为中山舰事向军事委员会自请处分。
3.24(二,一一)
甲、张作霖再声明否认加拉罕为驻华俄大使。
乙、蒋中正晤来粤考察之俄国共产党代表团伊万诺夫斯基,俄顾问团主任季山嘉等十余人开始离广州,另有俄员及各军党代表多人解职。
丙、上海学生联合会为 3.18 北京惨案议决罢课四日。
丁、广州军事委员会任命李宗仁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时广西共九旅,黄绍竑到粤,要求编为两军,广州当局不许)。
戊、吴佩孚、孙传芳联合解决方本仁,以邓如琢为江西总司令。
己、冯玉祥晤俄国驻库伦大使(3.25至26 再晤)。
3.25(二,一二)
甲、国民政府代表陈铭枢、白崇禧到长沙(4.4 离长沙返粤),唐生智宣布就湖南省长职,即派兵进攻岳州之叶开鑫部,扣留第二师长刘铏,旅长唐希忭、刘重威,及第三师参谋长张雄舆,下令免叶职,以第一师长贺耀组为湘西督办。
乙、段祺瑞以胡惟德继颜惠庆任外交总长。
丙、胡汉民自莫斯科抵海参崴(俄人多方留难)。
3.26(二,一三)
甲、天津李景林、张宗昌等准备向国民军继续进攻,鹿钟麟决守北京抵抗。
乙、蒋中正避居虎门,拟离粤(因各方挽留中止)。
丙、日本内阁通过「安定满蒙政局及解决悬案办法」。
3.27(二,一四)
甲、国民政府因三一八惨杀案通电讨段祺瑞,上海及各地市民均开会追悼被害者。
乙、靳云鹗军自保定向北京进展,国民四军魏益三(郭松龄残部)归靳。
丙、外交部向俄大使加拉罕抗议俄人在北京大学滋事。
3.28(二,一五)
甲、张之江通电继冯玉祥统率国民军第一军,如对方进攻,决一战。
乙、外蒙国民党举行欢迎冯玉祥大会。
丙、清光绪实录成(本日陈宝琛等向宣统表进)。
3.29(二,一六)
甲、西山会议派之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张继、谢持、居正、林森、邹鲁、覃振等在上海另行召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各省区代表到九十八人(一○七?),张继主席,议决(一)为三月二十日事发电训勉广州蒋中正等,(二)为三月十八日北京惨案通电声讨军阀。
乙、张作霖入关到秦皇岛,召开会议商战事及分配地盘。以张宗昌、李景林、张学良、韩麟春分任军团长。
丙、奉军穆春逼通州,唐之道师不战西退。
丁、汉口俄领事见吴佩孚,面交加拉罕函,劝吴与冯玉祥合作(
吴要求冯军先缴械,再商与苏俄和好)。
3.30(二,一七)
甲、蒋中正声明挽留汪兆铭,中央党部议决汪未回任前由谭延闿代理国民政府主席,孙科代理政治会议主席,陈公博代理国民革命军党代表。
乙、上海西山会议派之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上海代表大会)议决(一)接受总理遗嘱,(二)接纳西山会议所决议各案。
丙、中国国民党为三一八惨案宣言讨段祺瑞,打倒帝国主义。
丁、唐生智军已入岳州,叶开鑫退湖北境,吴佩孚派重兵警戒鄂南。
戊、哈尔滨特别区长官张焕相向俄人收回市政,解散俄人所占之市议会,驻哈领事团认为破坏英俄协定,提出抗议。
3.31(二,一八)
甲、国民一军向吴佩孚乞和,派师长门致中赴保定与田维勤接洽(张之江主张放弃北京,鹿钟麟不允,但均愿与吴言和,先由张廷谔向吴疏通,并派兴和道尹丁春膏往湖北说吴合力讨奉)。
乙、冯玉祥之代表马伯援在广州谒谭延闿,商北伐(4.2 谒蒋中正)。
丙、上海代表大会开预备会,讨论三月二十日广州事变。
<!--nextpage-->
4.1(二,一九)
甲、国民党上海代表大会正式议决移往广州开会,先遣特派员前往布置,并发表宣言。
乙、蒋中正自虎门回黄埔,与谭延闿、朱培德、宋子文等会商。
丙、方本仁离南昌赴上海,邓如琢在九江宣布就赣军总司令(邓受吴佩孚孙传芳主使,方曾乞援于广州)。
4.2(二,二○)
甲、北京检查厅侦查三月十八日惨杀案之结果,认执政府卫队为故意杀人,函请陆军部交付军法审判。
乙、广东民众大会,请国民政府出兵讨伐段祺瑞。
丙、直鲁联军飞机向北京城内拋掷炸弹(4.4至5续掷)。
丁、吴佩孚委刘镇华为陕甘讨贼军总司令。
戊、唐生智军因吴佩孚之压迫,自岳州退回长沙。
己、上海代表大会加派沉定一谢持为赴粤特派员。
4.3(二,二一)
甲、蒋中正建议中央,请整军肃党,准备北伐(决于三个月内出兵,加入国民党之共产党员须遵守纪律,事事公开,苏俄顾问应辞去行政官职权)。
乙、古应芬、伍朝枢、谭延闿、朱培德、宋子文、周恩来与俄顾问分别晤蒋中正,谈粤局党事。
丙、蒋中正因西山会议派拟到广州活动,通电谓中山舰案乃局部问题,由本人负责,视上海大会为帝国主义之工具,誓扫除之。国民政府亦下令拿办来粤之上海大会代表。
丁、鲍罗廷、顾孟余、陈友仁、谭平山、邵力子、陈启修、李鸣钟到库伦。
戊、美使马慕瑞建议美国务院考虑对华禁运军火事(一因禁运无效,二因苏俄军火运入。 4.13 国务院不同意)。
4.4(二,二二)
甲、直鲁联军占丰台,继续由飞机向北京城内拋掷炸弹。
乙、苏俄派交通次长谢列布略阔夫及叶米沙诺夫东来,处理中东路问题。
丙、国民党政治会议命胡汉民暂缓返国。
4.5(二,二三)
甲、西山会议派谢持等电张人杰、谭延闿拟来粤开第二次全国大会。
乙、吴佩孚电覆张之江,令先将国民军交阎锡山接收为和平先决条件。
丙、鲍罗廷、于右任在库伦与冯玉祥商国民军与国民党合作,劝冯加入国民党(翌日鲍冯续谈)。
4.6(二,二四)
甲、法权会议代表赴各省视察法庭监狱(旋又中止)。
乙、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议决依蒋中正提议,定于5.15召开中央执行委员第二次全体会议。
丙、北京外交团因奉军及直鲁军向北京拋掷炸弹,向外交部及奉方抗议。
丁、奉军汤玉麟占领热河,国民军宋哲元退察哈尔。
戊、直系代表到北京与鹿钟麟接洽和议(此事系靳云鹗主之,颇引起张作霖之嫉视)。
4.7(二,二五)
甲、直鲁联军对北京国民军施总攻击。
乙、张宗昌部褚玉璞就任直隶保安司令(李景林失势)。
丙、奉天省长王永江前因反对进兵关内去职,张作霖以莫德惠继之。
丁、上海反赤救国大联合会成立,章炳麟、徐绍桢、邓家彦为理事长。
戊、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授蒋中正以任免各级党代表之权。
己、中共要人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高语罕离粤赴上海。
庚、鲍罗廷、顾孟余、陈友仁、谭平山、邵力子离库伦赴海参崴。
4.8(二,二六)
甲、蒋中正与张人杰、谭延闿、朱培德、宋子文商大局及请汪兆铭复出视事。
乙、上海西山会议派之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大会宣言。
丙、伍朝枢、宋子文、陈公博与香港总督代表J.H.Kenan及代理广州英总领事JohnBrenan商解决罢工办法。
4.9(二,二七)
甲、北京政变,鹿钟麟派兵包围执政府,将卫队缴械,段祺瑞及安福系要人逃入东交民巷法使馆,曹锟恢复自由(段祺瑞谋响应奉军)。
乙、国民政府命令:政府职责在奉行先帅遗嘱,最先着手在废除不平等条约,领事裁判权当然收回,无须外人调查,此次调查法权委员来粤,决定不予接待。
丙、山东南部红枪会势极盛,连占重要城邑。
4.10(二,二八)
甲、蒋中正与谭延闿、朱培德、李济琛、蒋作宾等会商北伐,决定出兵湘赣。
乙、革命军第一军及军校之共产分子撤离。
丙、国民政府函覆冯玉祥决积极准备北伐,期会师中原,共定国难,打倒帝国主义,完成国民革命。
丁、上海西山会议派代表大会选举林森、邹鲁、居正、覃振、沉定一、傅汝霖、许崇智、胡汉民、张继、谢持、邵元冲、桂崇基、茅祖权、何世桢、李烈钧、石瑛、张知本、田桐、黄复生、焦易堂、张星舟(厉生)、刘积学、管鹏、黄季陆、孙镜亚等二十五人为执行委员,陈个民等三十九人为候补,石青阳、陈去病、李鹤(敬斋)、樊钟秀、马叙伦、于洪起、谢英伯等七人为监察委员,张秋白等五人为候补,党部仍设法租界环龙路四十四号,即闭会。
戊、鹿钟麟宣布段祺瑞罪状,并通电推崇吴佩孚,恢复法统,一切由吴主持。曹锟亦电吴为鹿进言。
己、贾德耀用国务院名义声明不能行使职权,本日起不负责任,阻段祺瑞辞职。
庚、国民军与直鲁联军激战于北京东南。
4.11(二,二九)
甲、吴佩孚对北京政变不表示谅解,命鹿钟麟、张之江,下野交出部队,惟靳云鹗则已同意(或云英国反对吴与国民军联合)。
乙、国民军第一军将领鹿钟麟、韩复矩,第三军何遂、徐永昌,第五军方振武等电吴佩孚及孙传芳、阎锡山请主持大计。
丙、曹锟电吴佩孚谓鹿钟麟愿隶麾下,即派师长韩复矩赴汉口报告。
丁、李云龙(虎臣)抵西安与井岳秀、杨虎城共御刘镇华,刘即率军围攻。
戊、李济琛兼中央军校副校长,何应钦兼教育长(方鼎英代理),邓演达任军校潮州分校教育长并代周恩来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己、JohnBrenan任代理广州英总领事。
4.12(三,一)
甲、北京外交总长胡惟德等通电暂维现状。
乙、靳云鹗部前锋田维勤抵长辛店与国民军未有冲突(王士珍、赵尔巽等是日电靳迅入北京以作缓冲)。
丙、奉军及直鲁军因北京政变,国民军谋与直系议和,向京东、京南猛烈攻击。
丁、前广州参谋团主任罗茄觉夫到海参崴,晤胡汉民。
4.13(三,二)
甲、张作霖续催苏俄撤回其大使加拉罕。
乙、贾德耀通告公使团段祺瑞并未辞职。
丙、靳云鹗部师长田维勤到北京晤鹿钟麟及曹锟(曹嘱田劝吴佩孚接受国民军投诚,田在京留一宿即去)。
丁、上海总商会对五卅交涉发表宣言主张四事。
戊、上海西山会议派之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谢持、居正、沉定一为常务委员,居正、桂崇基、黄季陆等为各部部长。
4.14(三,三)
甲、蒋中正释放三月二十日事变被捕之中山舰舰长李之龙,通缉前次捕李出力之欧阳格。
乙、蒋中正发告中央军校同学书,述北伐之主张与共产党员退出军队后之痛感。
丙、国民政府解俄员伊文诺夫等十余人聘约,遣送归国。
丁、上海公共租界纳税西人会议,通过工部局增加华董三人之议案,纳税华人以为数太少,反对。
4.15(三,四)国民军因驱段事件不得吴佩孚之谅解,奉鲁军又极力进攻,鹿钟麟即下令整队退出北京,扼守南口,王士珍、赵尔巽、颜惠庆、熊希龄、王宠惠、江瀚、孙宝琦、汪大燮、王家襄、周作民、张嘉璈、吴炳湘等组织北京临时治安会。
4.16(三,五)
甲、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开联席会议,推选谭延闿为政治委员会主席,蒋中正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并由蒋中正、朱培德、李济琛、宋子文筹备北伐。
乙、广州青年军人联合会宣言取消。
丙、北京外交总长胡惟德照会比使,请修改本年十月二十七日期满之一八六五年十一月二日所订之中比和好通商行船条约。
丁、张作霖电张宗昌、李景林、张学良等,已与吴佩孚商定,各军不入北京。
戊、唐之道师自通州入北京,自称警备总司令,拥段祺瑞复职(
唐原为段系吴光新部)。
己、孙传芳以高世读继王普为安徽省长。
4.17(三,六)
甲、段祺瑞出东交民巷,宣告复执政职,并电询张作霖、吴佩孚对时局意见。
乙、贾德耀辞国务总理职。
丙、张宗昌部师长王翰鸣部入北京(奉军继之)。
4.18(三,七)
甲、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共产派之「青年军人联合会」及反共之「
孙文主义学会」因蒋中正之劝告,均宣告解散,并举行联欢会。
乙、吴佩孚委王怀庆为北京卫戍总司令,唐之道副之,令唐拘捕安福系,监视段祺瑞。
丙、奉鲁军入北京,张宗昌等委李寿金为警察总监。
丁、北京外交团决议,不论段祺瑞下野与否,关税会议仍将续开。
4.19(三,八)
甲、段祺瑞为结束金佛郎案诉讼及三月十八日惨杀案之法律问题,下令以其亲信司法次长王文豹代理部务。
乙、段祺瑞派人迎张学良等入北京(图联奉制吴佩孚)不成,再入使馆区。
丙、张作霖电覆段祺瑞,声称不问政局。
丁、吴佩孚委叶开鑫为讨贼联军湘军总司令,彭寿莘为湘鄂边防督办,由湘鄂边境向岳州进攻(张其锽、蒋方震劝吴勿对湘用兵,不听)。
戊、苏俄交通次长谢列布略阔夫,与张作霖洽妥以叶米沙诺夫代伊万诺夫任中东路局长。
己、胡汉民离海参崴赴广州,鲍罗廷、顾孟余、陈友仁、邵力子、谭平山、黄昌谷同行。
4.20(三,九)
甲、段祺瑞因联奉不成,走天津,临行以胡惟德代贾德耀署国务总理,由国务院摄行临时执政职权。
乙、国民政府对内宣言,谓张吴终难合作,北方事实上已陷于无政府状态,民众当积极与军阀及帝国主义者抗争,自动召集国民会议夺取政权(一作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言)。
丙、孙文主义学会正式解散。
4.21(三,一○)
甲、张作霖与苏俄交通次长谢列布略阔夫续谈中东铁路问题。
乙、张作霖对俄要求加拉罕自动离北京。
丙、北京城内唐之道军因直鲁军之压迫退往南苑,为褚玉璞收编,唐避匿,张宗昌等以王翰鸣为京畿警备总司令。
4.22(三,一一)
甲、国民政府对外宣言主废不平等条约,并劝勿承认盘据北京之军阀政府。
乙、张宗昌、张学良、李景林等入北京,军纪败坏,并强迫使用奉票及军用票。
4.23(三,一二)
甲、叶开鑫入岳州,唐生智南退。
乙、王怀庆因吴佩孚之力,率毅军三旅入北京。
丙、吴佩孚电请曹锟即日发布下野宣言。
丁、鲁南张宗昌部许琨率队攻击红枪会,屠村庄五十余处。
4.24(三,一三)
甲、张宗昌逮捕北京京报社长邵振青(飘萍)。
乙、蒋中正免广州公安局长吴铁城职,以李章达继(吴仍任师长)。
4.25(三,一四)
甲、齐燮元代吴佩孚向张学良、张宗昌、李景林提出护宪、颜惠庆内阁摄政、王怀庆维持北京治安等主张(奉鲁军不同意前二事)。
乙、徐谦到库伦(一说徐于4.3随同鲍罗廷等到库伦)。
丙、白崇禧自广州回广西。
4.26(三,一五)
甲、北京军警搜捕北京大学及报馆(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蒋梦麟教授朱家骅等遁入六国饭店再秘密离京)。
乙、北京京报社长邵振青以「勾结赤贼」,「宣传赤化」罪被枪决(邵颇有才,惟生活糜烂,曾受张作霖资助,复为郭松龄所用而诋张)。
4.27(三,一六)
甲、齐燮元劝颜惠庆组阁,张学良回奉天与张作霖商吴佩孚所提主张。
乙、日本外务大臣币原训令日使芳泽,决定承认北京新政府,续开关税会议。
丙、比使答覆十六日胡惟德照会,须俟中国政局稳定,关税及法权会议有结果,中比双方同意,再议新约。
丁、冯玉祥、徐谦自库伦赴莫斯科(4.30抵上乌丁斯克)。
4.28(三,一七)
甲、公使团领袖荷使请外交部定期与英美法日义五国委员开议上海会审公廨问题(时上海各法团代表已与孙传芳商定由省交涉收回办法)。
乙、调查法权会议复在北京开会。
4.29(三,一八)
甲、胡汉民由俄回广州,鲍罗廷、谭平山、顾孟余、陈友仁等同行,蒋中正即邀胡晤谈(胡抵广州,曾受盛大欢迎,据北京苏俄军事武官谢福林报告,胡与古应芬、孙科、伍朝枢、吴铁城等联络,反对俄顾问及共产党,并主监视鲍罗廷)。
乙、张作霖不赞成吴佩孚之护宪主张。
4.30(三,一九)
甲、英美法义日五国委员与中国委员在北京开议收回上海会审公廨及改组上海租界内之司法机关。
乙、四川袁祖铭部黔军(王天培、李燊等)因与刘湘妥协,决定离川回黔,刘湘每月接济军饷四十万元(先付一百二十万元)。
丙、蒋中正与中央执行监察委员会商北伐计划,主联合冯玉祥、阎锡山以牵制奉军,争取川黔部队以防止唐继尧,争取湖南唐生智及江西部队,使参加革命军,并中立孙传芳,即可望于三个月内占领武汉,消灭吴佩孚势力。
丁、蒋中正与鲍罗廷讨论党争。
<!--nextpage-->
5.1(三,二○)
甲、劳动纪念节广州共产派与右派工人互相仇视,蒋中正向双方警告,并派兵戒备。
乙、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及第二次全省农民大会(一作第一次全国农民大会)在广州开会,到工人代表四百余人,农民代表二百五十余人,邓中夏为主席,刘少奇为秘书长,蒋中正及政治会议代表林祖涵,国民党代表詹大悲,共产党代表彭述之演说(5.12闭会)。
丙、蒋中正与鲍罗廷谈时局,争论北伐问题。
丁、曹锟通电下野,由颜惠庆内阁复政,摄行大总统职务(明日颜请辞)。
戊、张作霖通电谓中央之事宜公开讨论,不当专断独裁。
己、唐生智军自长沙退往衡山。
庚、总税务司升任海关华员数人为税务司、副税务司(向例均以外人充任)。
5.2(三,二一)
甲、吴佩孚所委之第三军司令杨清臣在保定被靳云鹗迫走。
乙、四川边防军司令赖心辉因助刘湘等驱袁祖铭,为邓锡侯等将其成都部队缴械。
丙、广州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谭延闿、蒋中正、谭平山分别报告政治、军事、社会状况。
丁、叶开鑫军占领长沙。
5.3(三,二二)
甲、国民党政治会议推胡汉民、蒋中正、顾孟余、陈友仁、鲍罗廷拟具与国民军合作办法。
乙、广州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李立三报告出席赤色职工国际大会经过,并致书共产党表示敬信。
丙、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毛泽东主之(学生三百余人,9.11毕业)。
丁、冯玉祥、徐谦自俄国上乌金斯克赴莫斯科(4.30曾电张之江、李鸣钟、鹿钟麟告以已聘俄人Korpenkv为国民军顾问)。
戊、吴佩孚电颜惠庆,请依法摄行总统职务。
己、孙传芳等通电,主恢复颜惠庆摄政内阁,并声明五省实行保境息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5.4(三,二三)
甲、王士珍、赵尔巽等与齐燮元、张学良、张宗昌会商,调停吴佩孚、张作霖两派之意见(张学良昨日回北京)。
乙、孙传芳自兼淞沪商埠督办,以丁文江为总办。
5.5(三,二四)设中央军官学校南宁分校,由俞作柏主持。
5.6(三,二五)
甲、张作霖电覆吴佩孚,谓对恢复颜内阁事不便过问。
乙、张作霖在东三省发行公债五千万元。
丙、吴佩孚部李鸿翥旅进攻河南杞县之红枪会,肆行烧杀。
丁、南口军事无发展(张作霖、吴佩孚两派均不肯出兵),国民军改编七军(鹿钟麟、宋哲元、李鸣钟、刘郁芬、郑金声、门致中、石友三),张之江任总司令,对南口多伦主守,对晋北大同主攻(晋军分三路抵御,中路商震,东路张培梅,西路孔繁蔚)。
戊、广州全国劳动代表大会,胡汉民报告游俄经过。
己、俄轮船续运军火到粤。
5.7(三,二六)
甲、广州举行五七国耻纪念大会,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员攒殴孙文主义学会会员,潘佑强、杨引之重伤。
乙、广州全国劳动代表大会,鲍罗廷报告世界革命状况。
丙、蒋中正与鲍罗廷长谈。
5.8(三,二七)蒋中正拒晤胡汉民。
5.9(三,二八)
甲、胡汉民被迫离广州赴上海,汪兆铭亦秘密离广州赴法(二人不期相遇于省港船中,一说事在5.11)。
乙、颜惠庆通电表示准备组摄政内阁。
丙、冯玉祥、徐谦到莫斯科,晤俄外长翟趣林(5.14晤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5.10(三,二九)
甲、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及湖南唐生智代表刘文岛均到广州,商北伐(翌日李晤蒋中正)。
乙、冯玉祥决定加入中国国民党(谋得俄援)。
丙、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丁、蒋中正欢迎全国劳动大会、广东全省农民协会、教育大会代表,讲革命基础为工农学兵之联合,革命军队应受工农学民众之指挥。
戊、张作霖电吴佩孚对中央事主慎重将事。
己、张宗昌、褚玉璞任直鲁联防总副司令。
庚、法权调查委员会各国代表自北京赴各地调查司法情形。
5.11(三,三○)
甲、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议决出师北伐。
乙、四川杨森军占领涪陵,袁祖铭黔军撤退。
丙、中国委员通电报告关税会议情形希望继续开会。
丁、北京临时治安会解散(时四郊难民颠沛流离,状极凄惨)。
5.12(四,一)
甲、张学良出北京(示不赞成颜阁,时并有孙传芳、靳云鹗、田维勤、李景林联合反奉说)。
乙、广州全国劳动代表大会致书国民党,盼维护劳苦人民利益,保持农工政策真义(即闭会)。
丙、蒋中正与张人杰(静江)、鲍罗廷商定整理党务办法。又与李宗仁等商北伐及援湘事。
丁、国民党政治会议请蒙古国民党派代表来商合作(蒙古之请)。
戊、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胡宗铎旅(团长尹承纲)自桂林抵衡阳,援唐生智,击退进攻衡山之叶开鑫。
5.13(四,二)
甲、颜惠庆内阁实行复职,财政顾维钧,外交施肇基(颜暂兼),内务郑谦,陆军张景惠,海军杜锡珪,教育王宠惠,农商杨文恺,交通张志潭,宣布曹锟于五月一日辞职,依法由国务院摄行大总统职权(内、陆属张作霖系,未就。农商属孙传芳系)。
乙、湘西第一二师合组护湘军,举赵恒惕为总司令,叶开鑫为副司令,贺耀组为总指挥,讨伐唐生智。
丙、蒋中正拟国共妥协条件,并与鲍罗廷、张人杰谈共党事。
5.14(四,三)
甲、颜惠庆内阁因张作霖反对,阁员多走避。
乙、广州各界代表向蒋中正请愿制止共产党活动。
丙、蒋中正与鲍罗廷、谭平山、张国焘,商国共协定,鲍等多持异议。
5.15(四,四)
甲、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二次全体大会在广州开会,蒋中正、谭延闿、谭平山为主席团,蒋等九人提出整理党务案,蒋又提出国共协定事件。
乙、奉天会议,张宗昌、张学良均参加,对北京颜阁持消极反对态度,军事仍与吴佩孚合作。
5.16(四,五)
甲、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动员入湘北伐。
乙、国民军韩复矩、石友三等六路攻晋北大同一带,晋军商震、孔繁蔚等御之(靳云鹗在保定按兵不动,传将与国民军及孙传芳结合,造成新直系,先与国民军合取山西,孙传芳进攻山东,再驱逐奉鲁军出关,张宗昌调京津一带鲁军一部回鲁南防孙。并有国民军拟假道山西,侧击吴佩孚之说。时宋哲元任国民军西路总司令,主晋北军事,鹿钟麟任东路总司令,主南口军事)。
5.17(四,六)
甲、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第二次全体大会通过整理党务案(
一)由国民党代表五名,共产党代表三名,组织联席会议,聘第三国际代表为顾问,审查两党党员言论行动,以保障国民党党纲党章的统一威权,及确定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地位。(二)共产党员在国民党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时,其数额不得超过各该党部执行委员三分之一,不得充任中央机关之部长,不得在党部以外以国民党名义召集党务会议,非得最高党部许可,不得别有政治关系之组织及行动,共产党对于加入国民党之共产党员之训令,应先交联席会议通过。(三)中央执行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主席一人,由执监委员中选出。(四)全部党员重行登记。
乙、国民军将领宣言开发西北。
5.18(四,七)公使团议决对颜惠庆内阁以取得段祺瑞时代对外所订一切条约协定契约合同等完全继续有效之声明,为承认之交换条件。
5.19(四,八)
甲、张人杰(静江)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
乙、张作霖电吴佩孚不赞成护宪及颜阁,约于北京会商。
丙、湖南唐生智军败叶开鑫军于湘潭附近。
5.20(四,九)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党员重行登记案(蒋中正提),统一各省党部案,并选举张人杰、谭延闿、蒋中正、吴稚晖、顾孟余为出席国共两党(共产党代表三人)联席会议代表。李济琛、何香凝、经亨颐为候补代表。
5.21(四,一○)
甲、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接受海内外请愿北伐案。
乙、阎锡山告急,请奉鲁军及直军速攻南口以牵制国民军。
丙、奉俄正式会议,苏俄代表谢列布略阔夫向张作霖提出中东铁路之具体案,被拒。
丁、孙传芳、陈陶遗令丁文江、许沅与美英日领事交涉收回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
5.22(四,一一)
甲、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闭幕,谭延闿、蒋中正演说,均盼团结革命势力(蒋提议敦请汪兆铭、胡汉民回粤主持党政)。
乙、湖南叶开鑫军得贺耀组之护湘军及北军之助,下令反攻。
丙、甘肃陇东镇守使张兆钾通电进攻国民军,刘郁芬败之于会宁定西等处(5.28国民军旅长孙良诚克定西)。
丁、北京外交部电驻比公使,令向比外部声明比约至十月二十七日期满失效。
戊、张作霖以中东铁路局擅自经营航业,破坏条约,电令该路理事会将航务设备交还中国政府。
5.23(四,一二)
甲、四川杨森军入重庆,黔军袁祖铭退綦江,进向贵州。
乙、湖南护湘军占湘乡,唐生智军南退。
5.24(四,一三)湘西贺龙在辰州宣布参加北伐。
5.25(四,一四)
甲、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发表整理党务宣言,此次议决在团结革命份子与世界帝国主义军阀反动派作更有力之战斗。
乙、国民党中央秘书处书记长刘芬,组织部长谭平山,宣传部长毛泽东,农民部长林祖涵辞职。
丙、中共要人高语罕自上海致书蒋中正自辩,否认诋毁中伤之语。
5.26(四,一五)吴佩孚自汉口北上,临行以邓锡侯为四川督理,田颂尧帮办,杨森为四川省长,袁祖铭为川黔边防督办。
5.27(四,一六)
甲、国民军攻占大同,石友三、弓富魁、徐永昌、方振武、韩复矩等南攻雁门。
乙、蒋中正与鲍罗廷商肃清反动派。
5.28(四,一七)
甲、中国国民党通告全国人民,一致团结参加革命运动。
乙、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以蒋中正任组织部长(代谭平山,陈果夫任秘书),顾孟余代理宣传部长(代汪兆铭、毛泽东),胡汉民任工人部长,王法勤任商人部长,甘乃光任农民部长(代林祖涵),邵元冲任青年部长,何香凝任妇女部长,叶楚伧任秘书长(代吴玉章)。
丙、英政府致美政府节略,如中国保证关税新收入之用途,各国应允许附加税之立即施行。
丁、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桂军)钟祖培旅抵湖南衡阳。
5.29(四,一八)
甲、叶开鑫军占衡山。
乙、广州军事委员会决定先拨广西军费二十万元,命出发援湘。
5.30(四,一九)
甲、蒋中正逮捕第十七师师长吴铁城(以欧阳驹继任第十七师师长),张人杰、伍朝枢、孙科等为吴缓颊无效(此系鲍罗廷之要求。共党谓吴运动黄埔军校学生,煽动金融风潮,破坏省港罢工,谋不利于政府)。
乙、中国共产党发表「五卅周年纪念告全国民众书」。
丙、北京国会议员宣言,决继续开会。
丁、上海五卅周年纪念,工人停工,学生停课,商人休业,并举行纪念会(广州、杭州、南京、九江等地亦均开会演说)。
5.31(四,二○)
甲、吴佩孚抵石家庄与阎锡山会。
乙、吴佩孚因靳云鹗别有企图,免靳之讨贼联军副司令、第一军总司令、河南省长各职,调为陕西督理(吴即晚到保定)。
丙、蒋中正、张人杰、谭延闿、朱培德商设总司令部事。
丁、国民政府明令引咎,负责察明人民需要,决定取消煤油专卖,解决省港罢工,组织劳资仲裁,禁止人民互斗,查拿乱党,整饬教育八端。
戊、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派戴传贤为广东大学校长。
<!--nextpage-->
6.1(四,二一)
甲、伍朝枢因吴铁城被捕事辞职离粤。陈友仁代理外交部长交涉员,6.2 傅秉常亦离去(伍与胡汉民近,为鲍罗廷不喜,复因向英人进行大借款为蒋中正反对),国民政府以孙科继任广州市政委员长。
乙、广西省政府改组,黄绍竑任主席。
丙、袁祖铭任王天培为贵州省长,改任彭汉章为军务帮办,率部赴湘西。
丁、英国庚款委员威灵顿来华调查用途(6.19去)。
戊、吉(吉林)敦(敦化)铁路开工。
6.2(四,二二)
甲、国民党政治会议通过北伐宣传大纲,并以张人杰、宋子文为常务委员(时常务委员汪兆铭、胡汉民、伍朝枢、古应芬均告假,仅余谭延闿一人)。
乙、唐生智得第七军(桂军)钟祖培旅之助,败叶开鑫、贺耀组军于湘乡,湘军旅长叶琪来归(唐即在衡州就国民革命军第八军长兼前敌总指挥职)。
6.3(四,二三)
甲、蒋中正电邀冯玉祥来粤共筹大计。
乙、吴佩孚对国民军决三路进攻(东路田维勤,中路王为蔚,西路魏益三),请奉鲁军分攻多伦南口。
6.4(四,二四)
甲、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速行出师北伐,任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案。
乙、中国共产党致书国民党,盼于「整理党务」后肃清反动,巩固内部及革命联合战线。
丙、陈独秀致书蒋介石(中正),否认中共阴谋倒蒋及破坏国民党。
丁、国民政府代理外交部长陈友仁照会各国领事,撤消交涉员公署,以后交涉事宜均由外交部办理(6.16美领事复称收到)。
戊、唐生智电国民政府已在衡州设湖南临时省政府。
己、冯玉祥晤托洛斯基及齐诺维夫。
6.5(四,二五)
甲、国民政府特任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专命北伐,并以李济琛为总参谋长。
乙、国民政府派宋子文、陈公博、陈友仁为全权代表与香港当局商解决省港罢工,即由陈友仁通知广州英总领事。
丙、吴佩孚编魏益三部为讨贼联军第四军,以齐燮元任总司令,魏副之(一军吴自兼,二军彭寿莘,三军阎治堂)。
丁、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败北军谢文炳部(粤军)、唐福山(赣军)于湖南渌田,克复攸县(叶团于6.2抵安仁)。
6.6(四,二六)
甲、张作霖由奉天到天津。
乙、冯玉祥对莫斯科孙文大学中国学生讲演。
6.7(四,二七)
甲、蒋中正在黄埔军校讲演,说明中国革命势力,须统一于第三国际,劝在国民党内之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勿作跨党份子,使国民党内部一致,使中国革命以一党为中心。
乙、莫斯科苏俄重要人物会议接济冯玉祥部军火。
丙、奉俄会议冲突停止。
丁、贵州彭汉章电广州国民政府表示服从。
戊、吴佩孚派张其锽、张志潭为代表,与张作霖之代表郑谦、张景惠在天津开预备会议。
6.9(四,二九)
甲、吉林间岛日本领事与延吉道尹成立图们江铁桥架设协定。
乙、杨宇霆到天津,即与吴佩孚之代表张其锽、张志潭会商。
丙、阎锡山电张作霖请从速一致进击国民军。
6.10(五,一)杨宇霆、郑谦、张景惠与张其锽、张志潭会议。
6.11(五,二)
甲、天津之吴(佩孚)、张(作霖)预备会结束,决定军事仍合作,政治意见仍不一致(宪法与颜惠庆内阁问题)。
乙、蒋中正以陈果夫为中央党部组织部秘书。
6.12(五,三)
甲、直鲁联军在北京所收编之唐之道部王梦弼、李乐滨两旅自动开向大名,归吴佩孚,张宗昌派兵追击。
乙、吴佩孚之代表张其锽自天津返保定。
6.13(五,四)
甲、青年党领袖陈启天在武昌中华大学演讲,共产党与国家主义派发生冲突,军警制止,受伤多人。
乙、英轮「滇光」号在四川万县撞沉木船,淹毙五人。
6.14(五,五)
甲、吴佩孚向所统各军下总攻击令,田维勤、魏益三各军即向前进展。
乙、孙传芳在南京召开五省会议,决保持现局,不加入战争漩涡。
丙、广州英领事覆国民政府外交部,允商谈省港罢工问题。
6.15(五,六)
甲、中国国民党发告全国人民书,要求全国人民援助国民党积极参加国民革命,勿借款与北方军阀,拒绝纳税,拒绝运输,拒绝售与军需,拒绝供给粮秣,时时集会,揭破军阀与帝国主义勾结卖国真相。
乙、阎锡山电告进攻雁门关之国民军被击退。
6.16(五,七)广州代理英总领事代表香港总督覆国民政府外交部代理部长陈友仁,谓罢工已成过去之事,惟愿派代表谈判排斥英货问题。
6.17(五,八)日本对关税会议表示反对英国之停会主张。
6.18(五,九)
甲、吴佩孚因湖南战事不利,派宋大霈(中路)、王都庆(右翼)、唐福山(左翼赣军)、董政国(预备)为援湘四路司令。
乙、李宗仁离广州回广西。
丙、张其锽到北京,约颜惠庆、顾维钧、张国淦、张志潭商内阁问题。
6.19(五,一○)吴佩孚、张作霖之代表张其锽、郑谦在北京开二次预备会议(颜惠庆内阁问题)。
6.21(五,一二)
甲、赵恒惕自南京到汉口,调停湖南战事,电劝蒋中正勿派兵入湘(6.26孙传芳电蒋主南北两方对湘战中立)。
乙、蒋中正定北伐作战计划。
丙、香港派人到广州,谋对蒋中正行刺。
6.22(五,一三)
甲、颜惠庆内阁开第一次会议(因以前阁员多未就职),奉系阁员未到,决定以田应璜署内务总长,任可澄署教育总长,颜惠庆即辞职,以海军总长杜锡珪兼代国务总理。
乙、调查法权会议各国代表调查完毕回北京。
丙、冯玉祥之夫人李德全自库伦到莫斯科。
6.23(五,一四)
甲、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李宗仁自梧州赴桂林,往湖南督师(
第七军政治部主任为共产党黄日葵,至是另以麦焕章为前方部队政治部主任,黄为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
乙、颜惠庆内阁通电辞职。
6.25(五,一六)
甲、国民党政治会议派李煜瀛、张继、李大钊、柏文蔚、易培基与国民军接洽。
乙、黔军彭汉章在铜仁宣布就吴佩孚所委湘黔边防督办职。
丙、张宗昌、张学良自天津到北京。
丁、孙传芳要求蒋中正停止进兵湖南,否则即助吴佩孚攻粤。
6.26(五,一七)张作霖到北京,警戒森严,黄沙铺道。 6.27(五,一八)
甲、李景林被张作霖逼迫去职。
乙、上海总工会再度被封。
6.28(五,一九)
甲、蒋中正令第四军陈铭枢、张发奎两个师自韶关出发援湘。
乙、吴佩孚到北京晤张作霖,杜锡珪内阁宴双方要人,吴即出京赴前敌。
丙、熊希龄在上海一度被会审公廨拘捕(熊曾任湖南华昌矿务公司董事,该公司欠美国工程师怀特薪金)。
6.29(五,二○)
甲、张作霖出北京赴天津。
乙、李景林军在津被缴械改编,以荣臻为军长。
丙、吴佩孚在门头沟指挥田维勤军向怀来进攻(翌日起回易州检阅魏益三军)。
丁、国民党政治委员会通过任蒋中正为国民政府委员。
6.30(五,二一)
甲、吴佩孚委李济臣为湘鄂边防督办。
乙、国民革命军兵站总监部成立,俞飞鹏为总监。
丙、广州美总领事照覆陈友仁,谓愿与直接文移往来,但不含承认之意。
<!--nextpage-->
7.1(五,二二)
甲、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中正下北伐部队动员令(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等军即出动)。
乙、上海西山会议派之中央党部令国民政府出师北伐。
丙、法权会议各国代表起草报告书认中国收回领事裁判权尚非其时。
7.2(五,二三)
甲、奉俄会议重开,俄交通次长谢列布略阔夫出席,奉方要求加拉罕离华(十四日又停)。
乙、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开幕。
丙、河南樊钟秀势颇张,占据南阳方城鲁山叶县等十余城,督理寇英杰军屡战不利。
7.3(五,二四)关税会议各国代表决定暂时停会,俟中国代表能正式出席时再继续开会。
7.4(五,二五)
甲、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开临时全体会议,将前后方之军政各机关划一组织,如交通宣传民众团体均属之军政领袖(总司令)统一指导之下。重要议决为(一)誓师典礼,(二)总司令就职典礼,(三)发布北伐宣言及对全体党员训令,(四)改选蒋中正为军事部长(有任免革命军及军事机关党代表权),(五)加选候补常务委员七人,(六)政治委员会于中央与常务委员会开一政治会议,以代政治委员会之会议。
乙、蒋中正覆赵恒惕电,吴佩孚复起必继孙中山之志讨之,劝赵幡然改图(时北伐战略为打倒吴佩孚,妥协孙传芳,不理张作霖)(
一说7.5)。
7.5(五,二六)
甲、奉鲁军对南口总攻击(吴佩孚部久攻南口不下,改由奉鲁军任之)。
乙、湖南江西均大水。
7.6(五,二七)
甲、国民党中央委员临时全体会议推选蒋中正为常务委员会主席(仍由张人杰代理)。
乙、革命军开始向长沙攻击,渡过涟水,左路第八军刘兴师克娄底(次日何键师克濲水)。
丙、俄舰运械抵粤。
丁、北京杜锡珪之代阁开第一次会议,以蔡廷干任外交,张国淦任内务,罗文干任司法总长。
7.7(五,二八)
甲、吴佩孚军田维勤部屡向怀来进攻,均无进展。
乙、于右任电劝冯玉祥归国(张之江、鹿钟麟、宋哲元亦请冯回国组织西北总制府)。
丙、陈独秀于「向导」周刊发表「论国民政府之北伐」,认时机尚未成熟(6.30该周刊曾刊登张国焘文,亦不赞成北伐)。
7.8(五,二九)
甲、革命军中路第八军李品仙、周斓、夏斗寅师渡过涟水易俗河,进攻湘乡湘潭。
乙、鲍罗廷与蒋中正谈外交及土地问题。
丙、英轮「万流」号在四川酆都撞沉划子一只,淹毙营长田雨亭等三人。
7.9(五,三○)
甲、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就职,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吴敬恒、谭延闿、孙科行授旗授印授像(孙中山)礼,极为隆重,蒋即誓师北伐,并发告将士及全国民众及广东人民海外侨胞书。
乙、革命军中路夏斗寅师克湘乡。
丙、上海西山会议派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开会(二十二日闭会)。
丁、收回上海会审公廨交涉已讨论完毕。
戊、洮昂铁路(洮南至昂昂溪)通车。
7.10(六,一)
甲、革命军中路第八军李品仙第七军胡宗铎旅败叶开鑫军及鄂军余荫森旅,克服湘潭。右路第四军陈铭枢张发奎师败赣军唐福山师及粤军谢文炳克复醴陵。
乙、张作霖自天津回奉天。
丙、袁祖铭、贺龙占常德。
7.11(六,二)
甲、革命军中路李品仙师克复长沙,左路刘兴师钟祖培旅克复宁乡。
乙、叶开鑫自长沙退岳州,赵恒惕、李济臣自汉口率军往岳州布防。
丙、吴佩孚斥苏俄为赤色帝国主义。
7.12(六,三)
甲、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开幕(时共产党员已达三万人),发表时局宣言,主召开国民会议,巩固国民联合阵线,推翻军阀及帝国主义。
乙、田维勤部陈鼎甲贾自温马宗融旅(国民三军旧部)叛变,占据北京西妙峰山。
7.13(六,四)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推汪兆铭、胡汉民等二十一人为政治会议委员(蒋中正任主席,谭延闿代理),陈果夫为组织部长,丁惟汾为青年部长。
7.14(六,五)
甲、蒋中正以长沙克复,电令各军固守汨罗河南岸,掩护后续部队之集中,并令第四、第二两军集中醴陵、茶陵,监视江西。
乙、蒋中正呈请任李济琛为总参谋长,钮永建为总参议,陈果夫代理组织部长。
丙、中国国民党发布北伐宣言。
丁、国民政府外交部代理部长陈友仁照会美国领事DouglasJenkins抗议北京关税会议重开。
戊、北京国务院重派关税会议委员会蔡廷干、顾维钧、杨文恺、张志潭、张英华、梁士诒、颜惠庆、王宠惠、王荫泰、潘复、马素、夏仁虎为委员,蔡、顾、颜、王(宠惠)、张(英华)、王(荫泰)为代表,以谋重开关税会议。
己、清室运动恢复民国十三年所取消之优待条件。
庚、奉俄会议张作霖要求加拉罕先行离华,谈判不协,俄代表回国,谈判停顿。
7.15(六,六)
甲、广州代表陈友仁、宋子文、顾孟余与香港英代表开始解决省港罢工及抵制英货之谈判,陈友仁劝英国谅解现在变化之中国,重新乐观中国之局势。
乙、蒋中正电令黔军王天培兼程前进湘西常澧。
丙、第七军军长李宗仁自桂林抵衡州。
丁、徐谦离莫斯科,取道欧洲赴广州。
7.16(六,七)
甲、广州中英会议,粤方代表说明对英抵制,由于沙基及五卅惨案,请英方表示对于民族主义之谅解。
乙、上海西山会议派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议决成立政治委员会。
丙、革命军第八军周斓师克湖南益阳。
7.17(六,八)
甲、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推张人杰为代理主席,谭延闿为政治会议代理主席。
乙、长沙实行党治,取消省宪省议会。
丙、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到长沙。
7.18(六,九)
甲、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中央扩大会议闭幕,议决扩大国民党左派(即汪兆铭、甘乃光等)与左派的密切联合,共同应付中派(即新右派蒋中正、戴传贤等)而公开的反攻右派(即冯自由、马素、孙科、古应芬等)(此外尚有关于组织问题、宣传部工作、职工、农民、红枪会、商民、妇女、学生济难军事等运动议决案,及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议决案)。
乙、张作霖赴旅顺访儿玉关东长官及白川司令,答谢日本助平郭松龄之变,并商所许日本之条件。
丙、张宗昌、张学良、吴佩孚悬赏攻南口难儿谷。
丁、蒋中正允湘军师长贺耀组加入革命军。
戊、长芦盐运使韩德凝为直隶保安总司令褚玉璞枪毙。
7.19(六,一○)
甲、广州中英会议英代表谓对英抵制非出人民自愿,英人愿见中国之兴盛。
乙、北京外交部电驻外各使以新派关税会议名单(蔡廷干、顾维钧、颜惠庆、王宠惠、张英华、王荫泰)通知各国政府希望关税会议重开(7.17已通知各国驻使)。
丙、蒋中正电奖袁祖铭、王天培、彭汉章兴师北伐,令进攻鄂西(即委彭、王为第九、第十军长)。
丁、国民政府派蒋作宾为湖北宣抚使。
7.21(六,一二)
甲、广州中英会议粤方代表提议委托第三者组织审查法庭,判决双方争点,并以巨款办理罢工善后。
乙、田维勤部二次叛变两团(均旧国民二军),攻击怀来之战事停顿。
丙、奉军第十军副军长戢翼翘占多伦(国民军宋哲元回援,晋北战事缓和)。
7.22(六,一三)
甲、北京外交部要求加拉罕阻止俄军官助国民军攻晋(加请中国自行遏止)。
乙、于右任到莫斯科,劝冯玉祥回国。
丙、广州中央政治会议加推李济琛、陈果夫为委员。
丁、上海西山会议派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闭幕。
7.23(六,一四)
甲、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言反对重开关税会议,谓列强利用海关为操纵中国政治延长中国内乱之工具,以税款援助军阀为祸中国。
乙、关税会议中外代表茶会,各国代表表示可以继续开会,其日期须视中国政情再定。
7.24(六,一五)
甲、英国代表团离广州回香港,省港罢工及抵制英货谈判停顿(
共谈判五次)。广州对沙基惨案作国际调查,英要求由香港贷款开发黄埔港口。
乙、广州印务工人罢工要求报馆加薪及充分登载国民党国民政府文件等条件。
丙、全国商会联合会电各军首领请息兵。
丁、蒋中正复张继书,表明护党苦衷及信心。
戊、蒋中正划广东为七警备区,各设司令,以第一军长何应钦(
潮梅)、第十八师长胡谦(惠属)、第二十师长钱大钧(广属)、第二军教导师长陈嘉佑(韶属)、第十一师长陈济棠(钦属)、第十三师长徐景棠(肇属)、第十二师团长许志锐(琼崖)分任之。
7.26(六,一七)
甲、广州美领事DouglasJenkins奉北京美公使马慕瑞7.24训令,答覆国民政府外交部,谓对十四日抗议甚为注意。美国对于中国人民无一致意见与统一之中央政府颇感失望,但确信美国政府目的在有益于整个中国而非为某一军事或政治派系(7.27Jenkins晤陈友仁)。
乙、北京外交部照会比使一八六五年之中比通商条约本年十月二十七日满期即宣告废止,另订新约,在新约未成立前,两国政府可另定通商暂行草章。
丙、蒋中正电告唐生智等,朱培德之第三军改道衡阳株洲,集中醴陵。
7.27(六,一八)
甲、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偕俄顾问嘉伦自广州出发北伐,以总参谋长李济琛留守,白崇禧为行营参谋长,随军出发,并布告讨伐吴佩孚,当日抵韶关。
乙、孙传芳因湘战紧急电吴佩孚速平西北,回师坐镇长江。
7.28(六,一九)
甲、南阳一带樊钟秀军连败寇英杰军并截断西平京汉路。
乙、国民政府外交部代部长陈友仁驳覆广州美领事7.26之答覆,认关税会议复开为美国及有关系国有意将中国海关变为筹战费及外人干涉中国革命事业之举动,国民政府被迫采取防卫办法。
7.29(六,二○)
甲、国民政府公布战时戒严条例(防共产党煽惑农工,扰乱后方阻挠北伐)。
乙、蒋中正抵乐昌。
7.30(六,二一)
甲、北京外交部电驻英代办公使令通告英外部,香港与广州所订任何合同,除解决罢工及对英抵制者外,中国政府概不承认。
乙、湖南省政府成立,唐生智为主席,分设军事、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各厅。
丙、赵恒惕在岳州下令免唐生智本兼各职,任唐部何键、刘兴、吴尚等为师旅长。吴佩孚令坚守防地,暂不进攻。
7.31(六,二二)
甲、北京外交部电驻俄代办郑延禧,向俄外部提出撤回加拉罕之要求。
乙、国民政府宣言反对重开关税会议,抨击英日援助军阀。
<!--nextpage-->
8.1(六,二三)
甲、奉鲁军及吴佩孚军对南口怀来总攻击,张学良亲自督战攻南口正面并以重炮轰击。
乙、广东大学改为国立中山大学,戴传贤任校长。
丙、广州邮局员差罢工,要求加薪。
丁、日本召开之亚细亚民族大会在长崎举行,中国代表要求取消不平等条约,与日本代表争辩(8.3闭会,通过组织亚细亚国际联盟案)。
8.2(六,二四)
甲、英轮「嘉利」号在四川涪滩撞沉木船,淹毙士兵五人,沉没公款四千余元。
乙、北京政府决定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等件于期满时停止效力。
丙、北京政府通缉鲍罗廷。
丁、田维勤部第三次叛变两营,张学良所收李景林旧部亦叛变一旅。
8.3(六,二五)
甲、上海日轮「万里」丸水手惨杀小贩陈阿堂。
乙、革命军第四军克湖南浏阳。
丙、蒋中正抵湖南郴州。
丁、英内阁商讨对华新政策。
8.4(六,二六)
甲、孙传芳通电保境安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吴佩孚已派孙部王普、孟昭月等入赣援湘,孙亦积极准备军事)。
乙、蒋中正在郴州与嘉伦等会议作战方略,决先攻武汉,监视江西,相机进围(此系胡宗铎建议,唐生智、李宗仁原主同时进攻鄂赣)。
丙、苏俄外交部长、陆军部长、中央执行委员及北京使馆人员在莫斯科会议支援国民军冯玉祥于右任问题,并反对广东北伐(是日俄方交冯铁甲机车八辆,汽油三千七百五十普特,飞机油七百五十普特)。
丁、比使答覆七月二十四日北京外交部照会,依一八六五年条约第四十六条仅比国有提议条约权,拟提交海牙国际常设公断法庭解决。
8.5(六,二七)参加北伐之国民革命军均到达集中地点。
8.6(六,二八)黔军彭汉章宣布就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职。
8.7(六,二九)
甲、张宗昌枪毙北京社会日报社长林万里(白水)(林为名士,生活腐化,喜揭人阴私,勒索金钱,因丑诋潘复为张所杀)。
乙、孙传芳封禁江苏浙江国民党省党部,并照会上海各国领事查封租界党部。
丙、国民军各路与奉鲁军激战于南口昌平。
丁、国民政府公布调停劳工条例,并禁止工会使用武器。
戊、蒋中正抵湖南耒阳。
8.8(七,一)
甲、调查法权报告书各国委员已起草完毕,因林万里被杀案,临时又有改动。
乙、张宗昌逮捕北京世界晚报兼日报社长成舍我(因孙宝琦营救,四日后获释)。
丙、赵恒惕率北军自岳州赴前方,亲自指挥。
8.9(七,二)
甲、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到衡州。
乙、苏俄表示撤换加拉罕事须俟中国正式政府成立后方可交涉,鲍罗廷在华为私人行为,中国可自行处置。
丙、广州邮局员差复工。
丁、孙传芳封禁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一作8.8)。
8.10(七,三)
甲、国民政府派方本仁为江西宣抚使兼第十一军军长,王天培为第十军军长。
乙、福建周荫人军向闽南粤边出动,进窥潮梅。
丙、甘肃国民军张维玺旅攻占天水,击败吴佩孚系之孔繁锦。
8.11(七,四)南口国民军因奉军(邹作华部)炮兵猛烈之轰击,损失颇重,同时复受多伦汤玉麟、戢翼翘,怀来田维勤之威胁,渐不能支持。
8.12(七,五)
甲、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抵长沙(8.11),召集第四军代军长陈可钰、第七军长李宗仁、第八军长唐生智、参谋长白崇禧会议,决提早进攻武汉,使北军无整顿增援之余暇,以第二、三、六各军监视江西。
乙、蒋中正电复孙传芳,劝毋受吴佩孚伪命,顺应革命潮流,承认其为五省之总司令。
丙、北京外交部再催俄政府速撤换加拉罕,否则即与断绝往来。
丁、北京政府以蒋雁行署陆军总长。
戊、广州印务工人罢工解决。
8.13(七,六)
甲、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本年十月二十日第三次期满,北京外交部令驻日公使汪荣宝向日外部声明届时无效,并请依互相平等原则订立新约。
乙、四川刘湘、刘文辉、赖心辉、刘成勋因吴佩孚更动四川督理省长,通电反吴,出师北伐。
丙、张人杰(静江)致书陈独秀,驳斥其「论国民政府之北伐」一文,劝以后明辨事理,郑重立言。
丁、教育界反对日本将中日文化委员会改为东方文化委员总会。
8.14(七,七)
甲、经四日夜之血战,国民军刘汝明师向西北撤退,旅长王书箴被俘,奉军即占南口(国民军死伤一万余人,奉鲁军二万余人)。
乙、直隶献县等处狂风溃堤,被灾二十余县。
丙、蒋中正在长沙检阅第七、第八军,并予勖勉。
丁、蒋中正呈请国民政府准由总司令部政务局发行中央银行兑换券五百万元。
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颁发第二期作战计划及总攻击令,以第四(由副军长陈可钰率领)、第七、第八军为中央军,直趋武汉,封锁武胜关,唐生智任总指挥(第八军为左纵队,唐兼指挥官,第四、第七军为右纵队,李宗仁为指挥官),以第二、第三军及赣南独立第一师(即赖世璜之江西第四师)为右翼军,监视江西,朱培德任总指挥。以第九、第十军及贺龙师为左翼军集中常德,进向荆沙,肃清鄂西,袁祖铭任指挥。以第一、第六军为总预备队,程潜任总指挥,随中央推进。
己、奉票大跌,张作霖维持无效,大捕奉天钱商。
8.15(七,八)
甲、冯玉祥在莫斯科与苏俄订立借款合同共一千零九十万卢布,以军械作价计算(时已交冯步枪三万一千五百枝,子弹五千一百万发,机枪二百七十二挺,炮六十尊,炮弹五万八千发,飞机十架)。
乙、杜锡珪内阁因张宗昌之攻击,请吴佩孚速与各方洽商继任人选。
丙、吴佩孚遣散旧国会议员四百余人,每人百元。
丁、晋北阎锡山军分向浑源、天镇、偏关之国民军反攻。
8.16(七,九)
甲、蒋中正总司令再发出师宣言,历述吴佩孚罪恶及不得不出师讨伐之原因,国民革命军为三民主义而战,全国军人凡同情革命者均视为同志。
乙、孙传芳复上海总商会长江战事归咎于粤军入湘,对南五省声明保境安民,但同时已决定向江西进兵。
丙、直军田维勤军占怀来,奉军韩麟春向宣化追击。
丁、上海租界纳税华人电孙传芳、陈陶遗,请将工部局投票权优待工人,越界筑路案速向领事团交涉解决。
8.17(七,一○)
甲、奉军高维岳、戢翼翘等占领张家口,张之江、鹿钟麟退向绥远。
乙、国民政府派蒋作宾到奉天报聘。
丙、上海各团体因日政府藉口商约与关税会议有密切关系,对已届期之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意图延搁,请政府废旧约,另订平等新约。
8.18(七,一一)
甲、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通电攻击革命军称为「赤孽」,决派兵入赣增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乙、冯玉祥与莫斯科订立密约,俄允继续助冯,承认外蒙共和国,将来并聘俄人为政府顾问,与俄国以各项优先权利。
丙、冯玉祥离莫斯科取道西伯利亚返国,刘伯坚及新任俄顾问乌斯马诺夫(真名为Sangursky)同行(李德全留俄)。
丁、陇东镇守使张兆钾进迫兰州,败国民军。
戊、平绥线吴佩孚部王为蔚师占宣化。
8.19(七,一二)
甲、湘北革命军开始总攻击,中路李宗仁指挥之中路右纵队占领平江,北军第二十五师旅长兼平通镇守使陆澐自杀,全军覆没,唐生智指挥之左纵队亦渡过汨罗江,占领长乐街。
乙、孙传芳通电如有侵其所辖五省中之一省者,则五省共以全力御之。
丙、张作霖枪毙因奉票跌价而被捕之钱商五人并没收其财产,拘者尚有三十余人,日人因日商与钱商有关及张在南满铁路附属地捕人提出交涉。
8.20(七,一三)
甲、蒋中正得粤电,知后方共产党有迎汪(兆铭)倒蒋之谋。
乙、蒋中正发表对外宣言,申明北伐不止统一中国,实为世界和平,各国人士凡不妨碍国民革命者,一切生命财产负责保护,否则惟有攘之辟之。
丙、晋军入大同,国民军退向平地泉。
丁、孙传芳军谢鸿勋师杨震东旅到九江向修水一带出动。
戊、方本仁在萍乡就江西宣抚使兼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长职。
己、上海日纱厂工人因8.3陈阿堂案及日纱厂一再虐迫工人愤而罢工。
8.21(七,一四)
甲、革命军左纵队败赵恒惕、李济臣所统之援湘军董政国、孙建业等于新墙,岳州震动。
乙、吴佩孚因湘战不利,即率刘玉春、陈德麟两师自长辛店南下赴汉口,留齐燮元代理总司令。
丙、晋军占绥远丰镇,国民军退平地泉。
丁、杜锡珪通电辞代总理职(张宗昌不满杜阁)。
8.22(七,一五)
甲、革命军中央军左纵队第八军何键师克岳州,叶开鑫、宋大霈等分退华容城陵矶。右纵队第四军陈铭枢师克通城。
乙、冯玉祥代表徐谦、李鸣钟自欧洲到广州,报告冯率国民军加入国民党。
丙、王天培就革命军第十军军长。
8.23(七,一六)
甲、蒋中正总司令令中央军右纵队沿武长路追击攻武昌,以左纵队于武昌上游,沿江取汉阳。
乙、国民政府任冯玉祥为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党部委冯为国民军党代表兼国民政府委员。
丙、于右任自莫斯科抵库伦,遇李烈钧,冯玉祥抵上乌丁斯克(
8.30李烈钧石敬亭自库伦来迎)。
丁、孙传芳致蒋中正书劝去俄人及过激党,否则将以讨赤御外相周旋。
戊、收回上海会审公廨已由公使团批准,英日领事亦签字。
8.24(七,一七)
甲、蒋中正以共产党领袖陈独秀在「向导周报」发表「论国民政府北伐」,加以诽议,电请国民党中央党部向共产党质问,令负责答覆。
乙、革命军右纵队第四第七军(陈铭枢师)占崇阳,左纵队第八军(李品仙师)占羊楼峒。
丙、南通张謇卒,年七十四岁。
8.25(七,一八)
甲、蒋中正决定对江西作战计划。
乙、革命军右纵队第七军(胡宗铎旅)、第八军(李品仙师)占蒲圻。
丙、吴佩孚率刘玉春师陈德麟师到汉口,并续调田维勤、魏益三军南下(靳云鹗部高汝桐师占据交通线,阻挠各军前进)。
丁、孙传芳召卢香亭等会议续派大兵入赣。
8.26(七,一九)
甲、革命军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师长陈铭枢、张发奎部(约万余人)与吴佩孚军宋大霈(师)、董政国(师)、余荫森(旅)、孙建业(旅)等部(约二万人)血战于汀泗桥。
乙、蒋中正电催左翼军总指挥袁祖铭、党代表吕超、第九军军长彭汉章、第十军军长王天培急占荆沙。
丙、蒋中正任命赣南之赣军第四师长赖世璜为第十四军军长(熊式辉为党代表),又任湘西常德之贺耀组为独立第二师长(谷正伦为副师长)。
丁、阎锡山电告晋军占领平地泉,请奉鲁军勿再进,由晋军自了西北军事(时国民一军韩复矩、石友三及三军徐永昌等归晋军商震收编)。
8.27(七,二○)
甲、革命军第四军占领汀泗桥(北伐之第一次大战)并合第七军进攻咸宁。
乙、吴佩孚率刘玉春、陈德麟部赴咸宁,设司令部于贺胜桥,亲自督战,派执法总司令赵荣华,率大刀队阻官兵退却,并电孙传芳邓如琢由赣边进攻。
丙、蒋中正自长沙进驻岳州。
丁、福建第三师旅长曹万顺、杜起云以周荫人犯粤计划通知何应钦。
戊、国民党中央党部欢迎国民军入党。
己、甘肃国民军刘郁芬、孙良诚等击破吴佩孚系之张兆钾、孔繁锦进占平凉。
8.28(七,二一)
甲、革命军第四、第七两军分路进逼咸宁贺胜桥。
乙、革命军第八军何键师自临湘渡江,过江北。
丙、淞沪商埠总办丁文江奉孙传芳命,解散上海保卫团(该团受前总商会会长虞和德即虞洽卿控制,虞倾向革命军)。
丁、法国政府对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希望延期一年修改。
8.29(七,二二)
甲、革命军第四军张发奎、陈铭枢,第七军夏威、胡宗铎,与吴佩孚部陈嘉谟、刘玉春、陈德麟、马济等剧战于贺胜桥,猛烈冲锋,吴手刃后退之旅团营长多人无效(是日蒋中正到咸宁)。
乙、英轮「万流」号在四川云阳撞沉杨森军队之木船二只,淹毙连排长各一,士兵五十六人,损失现款八万五千元。
丙、比国反对中国宣布期满之中比商约无效,须待中国有统一政府及关税法权两会议结束,如中国坚持废约,比即向海牙国际公断会提出。
丁、冯玉祥抵库伦(一说 9.3)。
戊、上海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西山会议派)临时会议议决致书警告蒋中正四事,又选举中央政治委员九人。
8.30(七,二三)
甲、在四川云阳肇事之英轮到万县,杨森派兵往查,被英兵舰水兵缴械,枪伤二人并架炮对万县示威,杨森即令将英商轮二只(万通及万县号)扣留。
乙、吴佩孚军大败,向武昌溃退,革命军占领贺胜桥,另以生力军第一军第二师及第四军追击。
8.31(七,二四)
甲、孙传芳颁发援赣令及对湘鄂作战计划。
乙、吴佩孚任靳云鹗为武阳夏警备总司令,刘佐龙为湖北省长,守汉阳,以陈嘉谟、刘玉春守武昌(吴驻汉口)。
丙、收回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协定正式签字。
<!--nextpage-->
9.1(七,二五)
甲、蒋中正电令第三军长朱培德、第六军长程潜、第一军副军长王柏龄、第二军副军长鲁涤平,准备对赣军事。
乙、浙江总司令卢香亭奉孙传芳命赴九江指挥军事,谢鸿勋师抵修水,杨震东旅抵铜鼓,大队自九江续进,邓如琢军于吉安萍乡布防。
丙、晋军商震入归绥,国民军一部份改编,余西退。
丁、张炽章(季鸾)胡霖(政之)吴鼎昌(达铨)接办天津大公报,本日复刊(该报发刊于 1902.6.17,创办人为英敛之,1925 年休刊)。
9.2(七,二六)
甲、蒋总司令到武昌城外南湖,李宗仁为攻城军司令,陈可钰为副司令。
乙、北京外交部宣布10.26 中比条约期满后之临时办法五条,以六个月为限。
9.3(七,二七)
甲、革命军左纵队第八军(江左先遣队)何键、夏斗寅师自嘉鱼渡江占大军山及蔡甸,鄂军刘佐龙部不战东退。第七军夏威旅占鄂城。
乙、革命军第四军(陈铭枢师)、第一军(刘峙师)猛攻武昌不下(第一次攻击,守军约一万余人)。
丙、蒋总司令派何应钦为东路军总指挥。
丁、冯玉祥自莫斯科抵库伦(9.11离库伦,于右任先行)。
戊、东北江防司令沉鸿烈强制接收松花江、黑龙江之中东路附属船只,苏俄外长向驻俄代办郑延禧抗议。
9.4(七,二八)
甲、张宗昌等赴奉天,商奉鲁军援吴佩孚办法,临行宣布北京戒严,以李寿金为司令(王怀庆失势)。
乙、驻江西瑞金第四师长赖世璜因熊式辉策动,响应革命军,袭据江西信丰。
丙、广州罢工纠察队巡轮因干涉英商轮行驶,被英兵舰扣留,拘留纠察队,并驶入省河,架炮示威,派水手占据长堤码头。
丁、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派吴敬恒、钮永建、张人杰、何成浚、叶楚伧、侯绍裘、朱季恂为江苏特务委员(驻上海。实际主持者为吴、钮、侯、朱)。
戊、章炳麟电孙传芳,痛诋革命军,促孙传芳进攻。
己、北京军警接收女子师范大学,与女子大学合并为女子学院。
9.5(七,二九)
甲、英国炮舰二只,武装商船二只,在四川万县击毙监视被扣英轮之宪兵三百余人,复以大炮轰城,焚毁民房商店一千余家,死伤军民约五千余,杨森部士兵还击,英舰被迫下驶,死四人伤十余人(万县惨案)(朱德于七月自德国回抵上海,此时在杨森军中为其策划)。
乙、吴佩孚以英轮在长江上游逞凶肆虐,电请外交部向英方严重交涉。
丙、革命军第七军(胡宗铎之第二路),会同第四、第一军,以奋勇队挟手枪炸弹,缘梯登城,二次猛攻武昌,卒被守军击退,牺牲极大,乃改用封锁政策,以第四军及第八军叶琪师困之。
丁、革命军江左先遣队何键师进攻汉阳,鄂军第二师刘佐龙应之。
戊、第七军(第一路夏威)克湖北鄂城,大破鄂军宋大霈、孙建业。
9.6(七,三○)
甲、蒋中正总司令对江西下攻击令,第二、第三两军由醴陵出萍乡(当日占领,败唐福山之江西第一师)进攻袁州万载,第六军自咸宁折向通城出修水,第一军第一师(王柏龄)自岳州趋浏阳出铜鼓,第十四军与第二军第五师及第五军之一团攻赣南。
乙、孙传芳通电粤军攻赣,已令所部后退百里,如粤军不撤,将与周旋。
丙、革命军第七军自武昌调赴鄂东,迎击陈调元部(9.7 陈可钰改任武昌攻城司令)。
丁、革命军左纵队何键、刘兴、夏斗寅师攻克汉阳,破守军高汝桐师(靳云鹗部),吴佩孚、靳云鹗离汉口北退孝感(靳旋退鸡公山)。
戊、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向广州英领事JohnBrenan抗议英水兵驱逐罢工纠察船舰占据长堤码头(此为英国对广州之强硬表示)。
己、国民政府发北伐告民众书。
庚、北京政府派王荫泰为中俄会议委员会委员长。
9.7(八,一)
甲、革命军左纵队占汉口。
乙、革命军第六军程潜破孙传芳部第四师谢鸿勋部于江西修水马坳。
丙、赣军第四师赖世璜袭据赣州,解决杨池生、杨如轩两师,迎接革命军第二军谭道源师。
丁、孙传芳电蒋中正,限革命军二十四小时内退回广东,湘政还诸湘人。
9.8(八,二)
甲、孙传芳以邓如琢为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统赣军,任樟树袁州之线,郑俊彦为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卢香亭为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担任南昌赣北之线(孙军主力),陈调元为第五方面军总司令,王普为副司令统皖军向武穴集中,周荫人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统闽军窥潮梅,周凤岐为总预备队,守九江(时周或已与革命军接洽)。
乙、蒋中正总司令限刘玉春、陈嘉谟二十四小时内开城,否则炮轰。
丙、阎锡山以商震为绥远都统。
9.9(八,三)
甲、革命军第八军刘兴师占黄陂。
乙、蒋中正电广州中央常务委员会代主席张静江及国民政府代主席谭延闿等,请北来武汉。
丙、英军舰续行炮轰万县。
9.10(八,四)
甲、北京外交部向英使抗议炮击万县事件,同时英使向外部要求制止中国军队行动。
乙、俄大使加拉罕离北京回国。
丙、革命军第二军鲁涤平占江西袁州,第三军朱培德占万载。
丁、革命军第八军刘兴师占孝感,吴佩孚退向信阳,第七军奉调武昌入江西攻九江。
戊、蒋总司令任刘佐龙为第十五军军长。
己、靳云鹗请冯玉祥速发宣言,响应革命军(?)。
庚、商震占包头,国民军韩复矩、石友三等部降。
辛、胡汉民自上海函蒋中正贺捷。
9.11(八,五)
甲、革命军第六军程潜克江西修水,大破孙军谢鸿勋部。
乙、退集鄂东之粤桂湘鄂残军将刘志陆、马济、叶开鑫、方殿甲,电孙传芳请允加入五省联军,推孙为九省联军总司令,并推赵恒惕为粤桂湘鄂联军总司令。
丙、张作霖电吴佩孚声明愿出兵援助,吴请先接济饷械。
9.12(八,六)
甲、蒋总司令电令右翼军总指挥朱培德督军猛进南昌。
乙、蒋总司令任命河南之任应岐为第十二军军长,樊钟秀为第十三军军长。
丙、北京外交部通知比使转比政府,容纳中国修改中比商约要求,从速准备一切。
9.13(八,七)
甲、蒋总司令驳孙传芳电,谓只知主义之异同,无分南北之界域,并令速撤驻赣各军,另通电各报馆宣布其罪状。
乙、革命军第一师王俊部克江西铜鼓,击破孙军杨震东旅。
丙、革命军第七军自武昌抵阳新,进向江西。
丁、围攻武昌之革命军以飞机大炮进攻,刘玉春仍固守。
戊、革命军第八军刘兴师克湖北广水。
己、靳云鹏王占元运动张作霖孙传芳合作,援吴佩孚讨「赤」。张宗昌自奉回鲁,声明对孙取合作态度。
庚、冯玉祥偕自绥远来迎之石敬亭离库伦赴五原。
9.14(八,八)
甲、张继致书俄大使加拉罕,请其劝告共产党员退出国民党,并促鲍罗廷离华。
乙、英国运动日美协同对华压迫未成,英舰续向万县集中。
丙、在广州长堤登岸之英水兵撤归军舰。
丁、北京外交部再向英使抗议万县惨案(同时杨森派员与英领事在宜昌谈判)。
戊、美炮舰Piglon在城陵矶与革命军冲突(翌日法舰亦在该地与革命军冲突)。
己、蒋总司令电令岳州驻军扣留运载军火赴宜昌之英商江和轮船。
庚、革命军第八军与由豫开来之田维勤军激战于广水之北。
辛、革命军第三军克江西上高,第二军克分宜。
壬、湖北工人代表在汉口举行工界恳亲会,成立武汉总工会。
9.15(八,九)
甲、冯玉祥、于右任由库伦抵五原。
乙、蒋总司令与邓演达、嘉伦商调第二师入赣作战。
丙、吴佩孚退郑州,留田维勤守信阳。
丁、五省联军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周荫人自福州赴厦门转漳州布置对粤军事。
戊、孙传芳电蒋中正商和议。
己、蒋总司令通令各将士保护农民利益,扶持农民运动。
9.16(八,一○)
甲、冯玉祥在五原发表宣言,历述其怀抱与献身革命之信心,即由于右任、孙岳、方振武、史可轩、弓富魁、张之江、鹿钟麟、宋哲元、徐永昌、邓宝珊等推为国民联军总司令(时在绥冯部约五万人,原定于右任为副总司令,不果)。
乙、革命军第二军鲁涤平克江西新喻,败邓如琢、唐福山等师。
丙、革命军第八军刘兴师克武胜关,夏斗寅师克平靖关,李品仙师克九里关。
丁、蒋中正总司令通告汉口各国领事,即日起封锁武昌江面,往来商轮须受检查,禁止驶近武昌,否则炮击。
戊、共产党人赵醒农在南昌被枪毙。
己、调查法权委员会在北京居仁堂开末次会议,报告书签字,共四章。
9.17(八,一一)
甲、冯玉祥在五原宣誓就国民联军总司令职,接受国民党之主义,聘俄人乌斯马诺夫为政治军事顾问,以刘伯坚为政治部主任。
乙、蒋总司令电复孙传芳要求先撤援赣之江浙诸军以为和平保障。
丙、蒋总司令离武昌转江西督师,鄂事交前敌总指挥唐生智负责,并代理湖北临时政治会议主席,委邓演达为武汉行营主任,兼政务委员会主席,陈公博为财务委员会主席,陈可钰为武昌攻城司令。
丁、革命军第六军占江西奉新。
戊、吴佩孚因靳云鹗部之压迫自信阳北逃郑州(吴之卫队被靳缴械)。
己、国民政府署外交部长陈友仁宣布,十月十日以前结束杯葛(
省港罢工)手续。
9.18(八,一二)
甲、革命军第六、第三军克江西高安,消灭杨云东旅残部。
乙、蒋总司令电令邓演达与孙传芳代表蒋尊簋、陈其采等接洽。
丙、湖北交涉员照会各国领事,请各国军舰即行下驶,勿在武汉战区附近停泊,并要求禁止船只自下午六时至上午六时间驶经武昌、汉口、汉阳(各国拒绝)。
丁、蒋总司令再电张人杰、谭延闿,促中央委员、政府委员北来主持武汉政务。
戊、国民三军旧部庞炳勋、梁寿恺等响应革命军,与田维勤军战于信阳。驻郾城之任应岐师(樊钟秀旧部)劫吴佩孚军火,焚其车。
己、冯玉祥发表回国宣言。
庚、河南周家口又为匪所陷,枪杀焚烧损失极大。
9.19(八,一三)
甲、革命军第六军第十九师杨源浚及第一师王柏龄部袭占南昌,学生工人应之。
乙、蒋总司令到江西萍乡,第二军克清江,邓如琢部退樟树镇。
丙、蒋总司令电覆褚辅成,如孙传芳军退出江西,党军决不进攻。
丁、美炮舰Piglon过汉阳,与革命军冲突。
戊、北京内阁总理杜锡珪、财政总长顾维钧因秋节军警索饷,被宪兵司令王琦围困两昼夜,得七十五万元始解围。
9.20(八,一四)
甲、英公使答覆北京外交部万县事件照会,谓责任全在杨森强扣英轮运兵。
乙、北京内阁总理杜锡珪电各军领袖辞职,即不到院。
丙、吴佩孚在郑州召靳云鹗、寇英杰等会议攻守,并调和靳、寇之争,无效。
丁、周荫人于龙岩设第四方面军总司令部,决定三路攻潮梅,右翼李凤翔师孙云峰旅,中路刘俊李宝珩旅,左翼张毅师。
戊、孙传芳代表门致中到广州求和。
9.21(八,一五)
甲、南浔铁路孙传芳军、卢香亭、郑俊彦及樟树镇邓如琢军向南昌反攻,革命军失利,第一师擅自撤退,邓如琢军夺回南昌,大杀学生工人(第一次南昌之役)。
乙、蒋总司令电第七军李宗仁部速自大冶进向九江,并与该处驻军斯烈旅(周凤岐部)联络。
丙、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占江西安福,第二军第五师占泰和。
丁、革命军第四军第三次攻击武昌,仍不得手。
戊、孙传芳代表杨文恺到济南与张宗昌、张学良等商援吴佩孚事。
己、上海时事新报(属研究系)社论谓国民革命不会成功,无建设能力。
庚、北京外交部总长蔡廷干因万县事件提出辞职,杨森电告所扣英轮已释放。
9.22(八,一六)
甲、孙传芳因江西战事紧急,自南京到九江指挥(孙部到赣者约六万,时蒋方震为孙策划,谋联络唐生智)。
乙、蒋总司令电令朱培德、程潜、鲁涤平乘孙传芳气馁,猛攻取胜。
丙、革命军第六军军长程潜自南昌脱险,第一师及第十七师之一部陷敌。
丁、张宗昌之直鲁军准备入豫助吴佩孚,吴拒绝。
9.23(八,一七)
甲、国民政府决定自动取消封锁港粤政策,恢复省港交通,先一日由中央党部工人部长陈树人向罢工委员会宣布,本日由外交部长陈友仁函告广州英领事声明停止排英,省港罢工解决,惟海关进出口货附加税一事及取消罢工条件仍待继续交涉。
乙、革命军第九军第十军(黔军)彭汉章、王天培及贺龙师,与鄂西吴佩孚系之卢金山、于学忠、王都庆军激战,旅长贺敦武阵亡,卒败之,卢等纷退宜昌沙市。
丙、中国国民党国民联军特别党部在五原成立。
丁、蒋总司令抵江西袁州。
9.24(八,一八)
甲、国民政府令撤消罢工委员会纠察队,恢复省港交通。
乙、中国代表在国际联盟会议席上提出万县惨案。
丙、革命军第六军程潜自南昌渡过赣江,所部向万寿宫集结。
丁、革命军第二军第五师谭道源及第十四军赖世璜占江西吉安,击破赣军蒋镇臣师。第二军第六师占峡江。
9.25(八,一九)
甲、奉军第三、第四方面军团长张学良韩麟春委第十军军长于珍接收吴佩孚系王怀庆之北京卫戍司令部(王已先期离去),奉军确实占领北京。
乙、华俄道胜银行在中国之十三分行奉巴黎总行电令,一律停业清理(内有中国资本五百万两,且与中国有存放关税款项及发行钞票关系)。
丙、北京军警搜捕各大学学生,枪决十人。
9.26(八,二○)
甲、英国劳工总会宣言反对英国干涉中国内政,英舰炮击万县。
乙、孙传芳军马登瀛旅在湖北黄石港登岸向大冶进展,其第五方面军陈调元王普部亦由武穴向黄州前进,驻阳新之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部不加抵抗,折往赣北。
丙、蒋总司令进驻江西新喻,第十四军占吉水。
9.27(八,二一)
甲、齐燮元奉吴佩孚令往北京,要求奉军勿入河南,并暂缓接收保定大名(但直鲁联军已向保、大开驻,迫吴军退出)。
乙、曹锟自保定到郑州,调停吴佩孚靳云鹗之争无效(寻赴开封暂住)。
丙、中国国民党国民联军代表大会开幕(9.29 闭幕)。
9.28(八,二二)吴佩孚以齐燮元、彭寿莘为军团长,王为蔚、王维城、田维勤、魏益三等为军长。
9.29(八,二三)
甲、比使致北京外交部备忘录不承认九月二日之临时办法。
乙、冯玉祥率国民联军自五原向宁夏出动,决定援陕西(初拟入山西)。
丙、蒋中正接汪兆铭书,辩明前事无嫌,即复之。
9.30(八,二四)
甲、北京政府派王宠惠督办中国境内道胜银行清理事宜,法顾问宝道为会办。
乙、国民党中央党部代表甘乃光与省港罢工委员会协议变更罢工政策,以全国民众新的排英运动代旧式封锁政策,实行附加税以津贴工人,罢工纠察队仍存在。
丙、革命军第七军(胡宗铎、夏威、李明瑞旅)围歼孙传芳军精锐第四师谢鸿勋于赣北武宁附近之箬溪,毙其旅长庞广荫,谢重伤(
后死于上海)。
丁、蒋中正总司令到江西清江。
戊、唐生智、邓演达电蒋总司令,孙传芳要求十月三日停战。
己、孙军第二方面军郑俊彦,进攻南昌奉新间第三军之招山白仙岭等阵地,发生激战,第一军第一师自奉新后退。
庚、冯玉祥接受国民党国民联军特别党部授予之党旗。
辛、吴佩孚在郑州召集军事会议,谋向湖北反攻(所部靳云鹗、田维勤、魏益三不受命)。
<!--nextpage-->
10.1(八,二五)
甲、蒋总司令进向高安(10.2 到达,10.3抵奉新)指挥南路,猛攻南昌,白崇禧参谋长指挥北路由武宁再袭德安,谋摧破孙军主力。
乙、孙传芳调鄂东陈调元、王普、马登瀛部向赣北出动,拟截断革命军后路。
丙、武昌刘玉春谋突围接应黄石港之孙传芳军,被击回(革命军独立团叶挺部亦颇有损失)。
丁、北京内阁改组,顾维钧继杜锡珪代理国务总理并兼外交总长。
10.2(八,二六)
甲、革命军第三军朱培德大破郑俊彦军彭德铨、杨赓和、李彦清、王良田四旅于南昌附近之万寿宫。
乙、革命军第二军第四师张辉瓒,第一军第二师刘峙占江西新淦,败唐福山(赣军)、陈修爵(粤军)、杨池生(滇军)。
丙、张宗昌部之直隶保安总司令褚玉璞赴保定,实行接收保定大名,吴佩孚系人员均被迫走。
丁、驻外十三国公使汪荣宝等通电主和。
10.3(八,二七)
甲、革命军第七军胡宗铎、夏威、李明瑞等旅与孙传芳军第三方面军卢香亭师、颜景宗、李俊义、段承泽等旅激战于德安附近,双方各死伤千余人(革命军团长陆受祺阵亡),革命军卒占德安,截断南昌九江间之交通。
乙、蒋中正到江西奉新,惩处第一师将领(第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长王柏龄撤职,团长孙某处死刑)。
丙、孙传芳因战事失利电上海全浙公会表示愿与党军停战言和。
丁、蒋中正再电汪兆铭销假回国共荷艰钜,并请张人杰、李煜瀛往劝。
戊、共产党计划联络张宗昌,使其助孙传芳抗蒋中正(李大钊派杨度与张宗昌联络)。
己、因汉口商会调停,武昌开始放难民出城。
10.4(八,二八)
甲、浙沪代表蒋尊簋等电蒋中正运动和平。
乙、孙传芳军全部自鄂东退往赣北。
丙、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刘峙占江西永泰。
丁、邓如琢以战败离职。
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四期学生毕业(共二千二百余人)。
10.5(八,二九)
甲、攻占江西德安之革命军第七军因卢香亭、颜景宗之反攻及陈调元部刘凤图毕化东两旅在瑞昌之胁迫,自德安退箬溪,孙传芳升任颜景宗为第六方面军总司令。
乙、革命军总参谋长白崇禧指挥第二军鲁涤平第一军刘峙师占领江西樟树镇(翌日进占丰城)。
丙、蒋总司令电唐生智,须孙传芳先允撤兵,方可停战。
丁、中国共产党发表「为英帝国主义屠杀万县告民众书」。
10.6(八,三○)
甲、革命军对江西孙传芳军再度总攻击,第三军(朱培德)攻牛行(孙军为郑俊彦),第六军(程潜)第一师(王俊)攻永修涂家埠(孙军为卢香亭),第七军(李宗仁)攻德安(孙军为颜景宗),第二军(鲁涤平)第二师(刘峙)围攻南昌(孙军为唐福山、岳思寅等),第十四军(赖世璜)出抚州(孙军为蒋镇臣)截击敌军东窜,蒋总司令在高安督师。
乙、孙传芳以郑俊彦继邓如琢为江西总司令。
10.7(九,一)
甲、革命军第六军程潜及第一军第一师王俊占永修。因第七军已退出德安,遂转至白槎、林马附近,谋与第七军联络。
乙、武昌陈嘉谟、刘玉春派员与革命军商开城条件(寻又中变)。
10.8(九,二)
甲、革命军第七军歼灭自瑞昌来袭之陈调元部刘凤图、毕化东两旅于王家铺,第三军败郑俊彦于牛行,第二军向南昌围攻。
乙、镇守潮梅之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因闽军周荫人之压迫,决先发制人,下令进攻,以独立第四师(张贞)在饶平守势,御闽军张毅师,何自率第三师(谭曙卿)第十四师(冯轶裴)进攻永定击周荫人之主力。驻蕉岭闽军第二师旅长曹万顺、杜起云响应革命军,受任为第十七军长、副军长。
丙、武昌城内守军河南第三师长吴俊卿部团长贺对庭与革命军商定开城投降办法。
丁、冯玉祥自五原到包头检阅石友三及韩复矩军,同时命方振武率第一路军自五原出发,会合在甘之孙良诚军援陕。并以郑金声为东路总指挥,防晋军追击。
10.9(九,三)
甲、周荫人、卢香亭、陈调元、郑俊彦、陈仪、周凤岐复汪荣宝等十三公使电,赞成停止战争,召集国民会议(一作10.7)。
乙、张宗昌在山东征「讨赤特捐」一千五百万元。
10.10(九,四)
甲、武昌守军贺对庭团内应,第四军第十师陈铭枢入城,俘刘玉春、陈嘉谟,武昌克复。
乙、革命军第一军何应钦部第三师谭曙卿攻克福建永定,俘获无算,周荫人越城遁走。第十四师冯轶裴亦破闽军刘云峰旅于芦下坝。
丙、蒋总司令发表政纲三十三条。
丁、广州香港间交通恢复,罢工委员会撤消。
戊、湖北共产党发表告党员书,现暂利用新军阀,打倒旧军阀,对新军阀应切实督责,如反抗,即予痛快解决,自图新生命。
己、湖北全省总工会在汉口成立(会员约五十万,纠察队三千人)。
10.11(九,五)
甲、国民政府实行征收海关附加税。
乙、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及第二军第二次围攻南昌,缘梯登城,死伤枕藉,孙传芳军岳思寅、唐福山、张凤岐等师(均赣军)闭城固守,并纵火烧近城房舍,革命军第三军与郑俊彦仍在南昌西南激战(
革命军计划泄漏)。
丙、革命军第十四师冯轶裴占领梅县峰市。
丁、孙传芳覆汪荣宝等十三公使电,称如南军休战即行撤兵,由国民会议解决时局。
戊、北京政客军人运动推张作霖为总统。
10.12(九,六)
甲、蒋总司令到南昌南门外,革命军继续围攻,阵亡团长三人(
第二师失利)。
乙、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及第一军王俊,败陈调元部刘凤图、毕化东旅于箬溪北之王家铺(第七军团长吕演新战殁)。
丙、革命军第十四军党代表熊式辉占江西崇仁宜黄(10.15 占南城)。
丁、北京政府以潘复为财政总长,汤尔和为内务总长。
10.13(九,七)
甲、蒋总司令下令撤南昌围,令第一军第二师转往赣江西岸奉新,第二军转往抚州,协同第十四军消灭抚州孙军(是为第二次南昌之役。时盛传蒋中正重伤殒命,革命军即利用此谣言暂行停战,急调援军补充,孙传芳亦赴武穴查防,促陈调元王普向武汉进攻)。
乙、革命军第一军何应钦指挥第三(谭曙卿)、第十四(冯轶裴)两师,大破周荫人军中路刘俊、李宝珩于梅县松口,李被擒(刘俊于10.17被击毙。因此一战而福建已大定)。
丙、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策划与张宗昌妥协,说以迅速攻取江苏安徽两省,免为奉军先占(在北京之李煜瀛、易培基等与张谈判,并由杨度说动张氏)。
丁、孙传芳覆东南和平运动联合会,电责革命军未遵议和代表张一¡、蒋尊簋在汉所订和平条件(张蒋于月前偕孙之代表葛敬恩徐培根赴汉商和平)。
戊、浙江自治会同志会沉钧儒等通电呼吁和平,主南北两军均退出江西,赣政还诸赣人。
10.14(九,八)
甲、驻南京常州一带浙军周凤岐部因受反孙传芳之全浙公会褚辅成等之运动,开回浙江(一部被孙军孟昭月旅缴械)。
乙、革命军独立第四师张贞,败闽军张毅师,占龙安平和。
丙、四川杨森受孙传芳之邀,率军入鄂西(杨持观望态度)。
10.15(九,九)
甲、国民政府发布讨孙传芳宣言。
乙、中国国民党召集中央委员及各省各特别区市、海外总支部代表在广州开联席会议,以应付时局需要(共产党所操纵),出席者八十人,谭延闿、徐谦、张人杰、宋庆龄、吴玉章为主席团。
丙、蒋中正任命何应钦为东路军总指挥(并调第四军第十师、第十二师来江西)。
丁、西山会议派之中央执行委员会致各团体书促组织国民会议预备会议,以产生国民会议。
戊、孙传芳运输军械士兵之「江永」轮在九江被人放火焚毁。
己、浙江省长夏超宣布与孙传芳脱离关系,响应革命军(李煜瀛、马叙伦等策动)。
庚、全浙公会褚辅成等分电孙传芳、蒋中正即日停战,并电浙军师长陈仪、周凤岐率部回省。
辛、吴佩孚驳汪荣宝等十三公使和平电,态度倔强,主彻底讨赤,反对国民会议。
壬、日外相币原喜重郎告英大使,不赞成干涉北伐军。
10.16(九,一○)
甲、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各特别区市、海外总支部联席会议通过国民政府暂不北迁。
乙、蒋总司令电谭延闿、张人杰,催奉天从速对南京出兵(先是广州奉天之间已屡有接洽),又电调武汉之第四军入赣。
丙、夏超之浙江保安队向松江出动,上海孙传芳军第十三团王雅之前往抵抗,并拆毁铁路。
丁、围攻南昌之革命军撤退(是日嘉伦拟订第三次进攻计划)。
戊、北京外交总长顾维钧与日本公使芳泽谦吉商谈改订1896.10.20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10.17(九,一一)
甲、夏超电国民政府报告已就第十八军军长职兼管浙江民政,并荐马叙伦、蔡元培等十三人为政务委员会委员。
乙、蒋中正电国民党联席会议,请汪兆铭复出。
丙、吴佩孚电北京政府请促各国代表早日重开关税会议否则即宣告自主。
丁、戴传贤就任广州中山大学校长。
10.18(九,一二)
甲、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通过国民政府发展问题案,并请汪兆铭销假,推何香凝、彭泽民、张曙时、褚民谊等为迎汪代表,即发迎汪电。
乙、浙江事变因在徐州之浙军陈仪及在九江之周凤岐不表示参加,夏超即电孙传芳之淞沪商埠督办丁文江解释,并将松江之保安队撤退嘉兴。
丙、蒋总司令任刘骥为河南招抚使(联络豫陕)。
10.19(九,一三)
甲、蒋总司令颁肃清江西孙传芳计划(决以全力击破南浔线之敌)。
乙、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通过以发起人民团体联合会为国民会议之预备方法。
丙、北京公使团讨论向北京政府否认广东政府征受出入口税附加税及直鲁闽赣等省征收一切特捐,因意见不一致,无结果。
10.20(九,一四)
甲、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通过省县市政府及省民会议、县民会议、乡民会议各案:(一)省政府为委员制,由七人至十一人(分兼厅与不兼厅)组织之,由国民政府指定一人为主席,设民政、财政、建设、军事、司法、教育各厅,于必要时得设农工、土地、公益等厅。(二)县市政府亦委员制,委员由省政府任命并指定一人为委员长,分掌教育、公安、公路、财政各局。特别市组织另定之。(三)省民、县民、乡民会议用职业选举法选举代表,其性质及组织由省党部起草,呈中央党部决定。
乙、一八九六年十月二十日换文之中日通商行船条约,今日期满,北京外交部根据该约第二十六条照会日使要求修正全约,请速开谈判,俾于六个月内订成,如新约于六个月内不成,中国政府保留宣布对旧约表示态度之权利。
丙、革命军第十四军败赣军刘宝题等,攻克抚州,师长易简阵亡。
丁、第四军第十师(副师长蒋光鼐率领)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自武汉调江西作战(为不令唐生智控制武昌,邓演达从俄顾问铁罗尼之议第四军乙部及陈铭枢仍留武汉)。
戊、孙传芳免夏超职,以驻徐州之浙军第一师师长陈仪继任浙江省长。
10.21(九,一五)
甲、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通过省政府与国民政府之关系,省党部与省政府之关系,及从速成立湖北省政府各案。
乙、孙传芳部第八师旅长宋梅村败夏超军于嘉兴。
丙、冯玉祥部国民联军援陕前锋抵平凉。
丁、新任智利公使韦古纳向北京政府递国书。
10.22(九,一六)
甲、中国国民党联席会通过国民党最近政纲案。
乙、蒋中正再电广州联席会议,主将中央党部或国民政府移鄂。
丙、蒋总司令接见孙传芳之代表葛敬恩。
丁、夏超战败,自杭州出走,为部下所杀(一说被俘后处死),孙传芳即占领杭州。
戊、革命军第二军张辉瓒谭道源师克江西进贤(一作 10.27)。
己、奉天当局通告各领事光绪三十三年(1907)所规定之中外货物免税重征专照,现因商务发达已不通用,自十一月一日起,凡运往非商埠地方货物,概不得再用此项专照。
10.23(九,一七)
甲、蒋总司令电广州对孙传芳媾和,须使浙江加入国民政府范围或中立,允孙在江皖以为缓冲(是日蒋接见孙之代表葛敬恩提示四条件,葛并代陈仪接洽)。
乙、蒋总司令任杨森为第二十军军长。
丙、国民党联席会议续议最近政纲。
丁、比使致北京外交部备忘录对临时办法之订立,提出三项要求,外交部当即答覆,亦提出修正草案三条。
10.24(九,一八)
甲、国民党及共产党人在上海策动罢工,响应北伐军,被驻军压平。
乙、东路革命军第一军何应钦部克福建漳州,周荫人退往延平。
10.25(九,一九)
甲、奉天日领事以奉票低落,金融紊乱,日侨受损,向张作霖提出警告(一)绝对保境安民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二)撤废官定之金融价格,听自然趋势,(三)准中日商民自由交换金银票券。
乙、苏俄代理公使齐尔内赫到奉天与张作霖晤,未谈中俄交涉。
丙、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武汉行营主任邓演达自江西回武昌,宣布蒋中正并未受伤。
10.26(九,二○)
甲、张作霖因昨日日领之警告,派员向日领事解释关内用兵不得已之苦衷。
乙、布哈林在苏俄全联邦共产党大会讲演国际政策,注重中国革命。
丙、比使华洛思致外交部备忘录,对于明日期满之一八六五年十一月二日条约提出临时办法二条;外交部加以修正,定于六个月内订定新约,如六个月内新约未订,缔约各方对本协定有自由重加考量之权利。
丁、援陕国民联军孙良诚部占领咸阳。
戊、国民党联席会议通过宣言内容,最近外交政策,党员服兵役法案并修正党代表条例。
10.27(九,二一)
甲、蒋总司令以李宗仁为左翼指挥官(统第四、第七军及独立第二师)进攻德安家埠。朱培德为右翼军指挥官(统第三、第二、第十四军),以左纵队(第三军)之一部牵制牛行敌之主力,另一部由蛟桥攻其右后,以右纵队(第二、第十四军)之一部向东乡追击,另以主力向邓家埠、谢家埠之线进迫南昌。程潜为中央军指挥官(统第六军)进攻乐化,并向家埠夹击,刘峙为总预备队指挥官(统第一军第一第二师及炮兵团航空队),随中央军推进。航空队轰炸牛行家埠(第三次对江西总攻击令)。
乙、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通过全国人民团体联合会纲领案,并发表对全国人民宣言,说明军阀及帝国主义趋于崩溃,民众所受之痛苦,国民党将以全力保障人民之一切自由,及扶助民众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势力,废除不平等条约,建立统一的廉洁的政府,解除人民痛苦,使进于福利之道。
丙、一八六五年十一月二日签字,一八六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换文之中比和好通商行船条约本日期满,比京华侨举行废约示威游行,比警干涉辱我国旗,并拘捕击伤多人。又比使致外交部备忘录,不同意外交部修正之临时办法,主将过渡办法有效期限延长至新约成立为止。
丁、苏俄代办齐尔内赫到北京。
10.28(九,二二)
甲、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通过(一)增加中央党部经费及以各省原有之省议会经费拨为省党部经费。(二)民团团防或保卫团须由乡民大会产出,以剿匪为唯一责任。(三)肃清西山会议及孙文主义学会毫无觉悟表示之份子。(四)电蒋总司令表示竭诚信任与拥护。(
五)派何香凝等五人为代表迎汪兆铭出任国事。(六)召集国民会议。又议决联席会议之权仅亚于全国代表大会而高于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央监察委员王宠惠受北京政府任命,应予取消党籍。即闭会。
乙、蒋尊簋自南昌到高安,晤蒋中正,为孙传芳说和,蒋令先定撤兵日期(孙仍欲保持其五省总司令名义)。
丙、孙宝琦、徐绍桢等通电劝各捐成见,立止战争,开国民会议共定国是。
丁、北京外交总长顾维钧致比使备忘录,不承认昨日比使之要求。惟六个月期满经双方之同意,临时办法得延长之,但经任何一方面之三个月预先通知,得废止之。
10.29(九,二三)
甲、江西革命军均遵照总攻击令出动。
乙、东路革命军第十四、第十七军占福建汀州,第一军占漳浦。
丙、孙传芳等请北京政府废止中比商约。
10.30(九,二四)
甲、蒋总司令训令各军将士,此次总攻击务将孙传芳之势力迅速扑灭,时局方得转捩,革命乃可成功,并对第一军特别训诰。
乙、革命军总政治部首席顾问俄人铁罗尼电告鲍罗廷,谓唐生智极力与俄人及中共接近,谋取蒋介石而代之,且不愿对孙传芳作战,希望蒋为孙所败,进而与孙联合。现孙之败势已定,唐部昨日始沿江北岸出动。孙之代表仍留唐处。
丙、上海总商会请宣布比约失效,在新约未成立前,断绝外交关系,撤回驻比公使(全国商联会亦有相似之表示)。
丁、北京外交部因比国驱逐运动废约之华侨九人出境,向比使抗议。
戊、奉天领事团向奉天省长莫德惠抗议撤消免重征专照事件。
10.31(九,二五)
甲、孙传芳自南昌回九江,所乘专车在德安为革命军飞机所袭击。
乙、革命军总政治部俄顾问铁罗尼致书鲍罗廷,商利用唐生智事。
丙、比使对修约交涉,以等候比政府训令为词,一意延宕(法国助比)。
<!--nextpage-->
11.1(九,二六)陈仪自徐州到杭州,就浙江省长职。
11.2(九,二七)
甲、江西革命军开始第三次之总攻击,第七军二次占德安,破孙传芳之第六方面军颜景宗。第四军获胜于马回岭。
乙、北京外交部向英使提出万县事件二次抗议,驳九月二十日英使节略所述之事实。
11.3(九,二八)
甲、革命军独立第二师(贺耀组)及第四军第十二师(张发奎)占领九江南之马回岭,击溃马登瀛旅。第三军占蛟桥,第六军占芦坑(10.16 张发奎因与友军发生争执,离九江返武汉)。
乙、北京公使团领袖荷使向北京外交部抗议广州山东及其他地方官吏征收洋货附税,谓系违反条约,又训令广州济南领事团分别向各该地当局提出抗议。
11.4(九,二九)
甲、革命军第四、第七两军(白崇禧指挥)破孙传芳军于九仙岭,独立第二师贺耀组自马回岭袭攻九江,血战于赛(晒)湖桥,当将九江占领,守军周凤岐退走,孙传芳西去武穴(旋又折回东下)。第六军占乐化。
乙、蒋总司令任命李燊(黔军)为暂编第七军军长。
丙、北京外交部照会比使如不即答覆承认中国政府之最后提案(
十月二十八日)中国政府即正式宣告对于一八六五年十一月二日之中比条约之态度。
11.5(一○,一)
甲、革命军第六军占领家埠,合自德安前来之第七军(由白崇禧指挥),大破卢香亭全部,卢仅以身免。
乙、比使面向顾维钧递备忘录,不容纳中国之建议取消从前之谈判,对于一八六五年条约第四十六条解释上之法律问题,仍提出于海牙国际常设法庭审理。
丙、广州领事团奉北京领袖公使命令向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递交否认新税声明书。
11.6(一○,二)
甲、白崇禧督第七军夏威、陶钧旅歼灭卢香亭部于吴城镇,毙其旅长刘士林,第二军亦将蒋镇臣部六千余人缴械。
乙、北京政府宣布一八六五年之中比条约失效,即照会比使,比使答覆请以后与比政府直接交涉。
丙、法使通告北京外交部,中法越南边境通商条约期满,法政府准备在两个月内开始谈判,三个月内完成新约。
丁、广州罢工委员会办公处全部被焚。
11.7(一○,三)
甲、蒋中正总司令到南昌车站,第一师(王俊)攻占南昌、牛行,孙军残部自南昌东走。
乙、革命军贺耀组师占湖口。
丙、孙传芳抵南京,宣布五省戒严。
丁、蒋中正电贺苏俄革命第九周年纪念,盼共同奋斗,完成世界革命(时邵力子驻莫斯科)。
戊、济南青岛日领事与山东当局交涉货物税事,张宗昌让步。
11.8(一○,四)
甲、革命军参谋长白崇禧率第七军(陶钧旅),第二军(戴岳师),第三军(朱世贤师)之各一部,追击南昌败兵至滁槎、马口圩,擒郑俊彦部旅长李彦青、王良田、杨赓和等,俘一万五千人(后王杨被枪决),同时第一军悉缴赣军枪械,擒师长唐福山、岳思寅、张凤岐等,在江西之孙传芳军完全消灭。
乙、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退还本月五日广州领事团(领袖领事为葡萄牙之DaHorta)之声明书,否认北京领袖公使之存在,以其无法律根据且与国民政府地位有碍。各国代表如了解国民政府之地位,则愿与商谈海关新税及其他问题。
丙、革命军入南昌城。
丁、革命军第一军冯轶裴师占漳州,闽军张毅退泉州。
戊、武穴一带之皖军因孙传芳战败,向安徽撤退(王普、陈调元均先后回安庆)。
己、北京外交部发表中比修约交涉文件二十种,比使亦发出声明。
11.9(一○,五)
甲、顾维钧电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阎锡山、张宗昌表示辞职。
乙、蒋总司令进驻南昌。
丙、国民联军第十师刘汝明部自宁夏抵平凉,进援陕西。
丁、北京阁议决定修改明年五月十日期满(十年)之西班牙商约。
戊、北京政府派王宠惠为海牙公断院公断员。
己、北京教育部公布国语统一筹备会所定国音罗马字母拼音法。
11.10(一○,六)
甲、国民政府任孙科为交通部长,徐谦为司法部长(徐为冯玉祥之代表,鲍罗廷谋透过徐氏以拉拢冯玉祥)。
乙、日人藤村、池田到南昌见蒋中正,请派员往日本聘问。
丙、英国国会工党议员质问政府,可否承认国民政府。
丁、日本公使馆覆10.20 北京外交部修约照会,对1896年条约第二十六条之解释不同意,仅允改订税率及条约中之通商条款,愿以同情考量中国之希望,不承认六个月之限期。
戊、明年五月十日西班牙商约期满,北京外交部照会西使,希望在期满前重订新约,西使亦赴外交部交换修约意见。
己、张作霖自奉天到天津。
庚、张宗昌在济南召集军事会议,即令所部准备南下,援孙传芳。
11.11(一○,七)
甲、国民政府联席会议议决政府北迁武汉。
乙、蒋中正接粤电,知军校学生为人利用,欲推倒校长。
丙、蒋中正自南昌到九江,晤自武汉来之唐生智、邓演达,委朱培德、程潜分任南昌九江警备事宜。
丁、比使答覆北京外交部反对中国宣布比约失效,声明在未经海牙国际法庭审理以前,仍认旧约有效。
11.12(一○,八)
甲、广东省政府依国民政府联席会议议案改组,孙科、陈树人、李济琛、宋子文、甘乃光任常务委员,孙兼主席。
乙、蒋中正以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名义委朱培德为江西临时政治会议代理主席。
丙、美使马慕瑞与日使芳泽重商中日美无线电问题。
11.13(一○,九)比使通知北京外交部,比政府决将中比商约第四十六条提交海牙国际法庭,请中国协商提交手续,如一星期后中国不答覆,比即单独进行。
11.14(一○,一○)
甲、董康、蔡元培、褚辅成、许世英等在上海组织苏浙皖三省联合会,主张三省为民治区域,一切军政民政由人民推举委员处理,即日停止军事行动,并由人民推举代表向广州及奉鲁方面运动和平。
乙、张作霖在天津召集张宗昌、吴俊升等会议军事政治,孙传芳之代表杨文恺亦参与。
丙、张作霖再借日金五百万元(已借一千八百万)建筑吉敦铁路。
11.15(一○,一一)
甲、张作霖之天津军事会议决定:(一)对南军事先征吴佩孚、孙传芳意见,(二)奉军向河南出动,由韩麟春主持,直鲁军向苏皖出动,由褚玉璞主持,(三)对冯玉祥军由察热军队会合晋军办理,(四)北京政局暂不变动。
乙、蒋中正通电促各省人民自决,驱逐残余军阀,组织各省省政府与国民会议预备会。
丙、援陕国民联军孙良诚、方振武连败刘镇华军,占领咸阳等地,吴佩孚电刘坚守潼关,并电阎锡山往援。
丁、武长铁路工人因欠薪罢工(武汉工潮亦多)。
11.16(一○,一二)
甲、鲍罗廷偕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财政部长宋子文,交通部长孙科,司法部长徐谦(中央党部宣传部长顾孟余)及宋庆龄等由广州启程北上(10.30 总政治部俄顾问铁罗尼曾促鲍北来)。
乙、广州中央政治会议推李烈钧、戴传贤为委员,并促戴及李煜瀛、易培基即日赴日本。
丙、福建革命军占同安,张毅退泉州。
丁、北京外交部与比使备忘录,现在争点不在条文之法律解释,而在平等原则之适用于中比之关系,主提交国际联盟。
11.17(一○,一三)
甲、蒋总司令复苏浙皖三省联合会欲求和平统一独立自由,舍革命军与三民主义外无他途。
乙、蒋总司令自九江到南昌。
丙、援陕之国民联军刘汝明、马鸿逵陆续入陕西,进向西安。
丁、孙传芳委蒋方震办理军事速成学校,练新战术。
戊、北京外交部电朱兆莘令将中比条约交涉全案提出国际联盟大会。
11.18(一○,一四)孙传芳秘密到天津向张作霖、张宗昌乞援。
11.19(一○,一五)
甲、蒋总司令在南昌对自由西报记者谈话,非不平等条约完全取消,革命决不终止,所有过去约章均不承认,革命不仅以推倒中国境内之帝国主义为目的,并以获得其他国内同样结果为目的。
乙、蒋总司令电张人杰、谭延闿,请将中央党部与政府速迁武昌。
丙、蒋总司令筹定闽浙鄂西计划。
丁、第四军第十、第十二师自江西奉命调回武汉。
戊、江西农民协会筹备会成立于南昌。
己、卢香亭、陈调元、陈仪、白宝山等在南京会议,不赞成直鲁军南下。
庚、英外相张伯伦电英公使蓝浦生,准备承认革命军政府。
11.20(一○,一六)
甲、蒋总司令电询邵力子与苏俄所商事结果并促事毕速回。
乙、汪兆铭自法国到柏林(原拟回国,因病暂留)。
丙、国民联军中之苏俄代表在宁夏附近向莫斯科报告该军状况。
丁、张作霖、孙传芳等天津军事会议,孙表示完全服从张作霖,同时吴佩孚亦在郑州召集军事会议。
戊、江苏省当局委徐维震为上海临时法院筹备主任。
11.21(一○,一七)
甲、海军总司令杨树庄派方声涛到广州接洽。
乙、东路革命军第一军占泉州(晋江)。
丙、蒋中正电斥黄埔同学会代表团,开除其会籍。
丁、董康反对直鲁军南下,张宗昌、孙传芳下令通缉。
11.22(一○,一八)
甲、第三国际第七次扩大干部大会在莫斯科开会,议长布哈林表示以全共产国际之名及全世界劳工阶级之名援助中国革命并由大会发表宣言,中国共产党代表谭平山及蒋中正代表邵力子出席。
乙、蒋中正函约黄郛南来(时黄在天津)。
丙、张宗昌回济南,即下动员令南下,以第七军许琨部由津浦路南下,第八军毕庶澄由海道赴沪。
丁、张作霖拟以王士珍代顾维钧摄阁,王谢绝。
戊、招商局董事电各方,请于二十七日以前放还被扣轮船,否则即宣告全部停航。
11.23(一○,一九)
甲、上海苏浙皖联合会组织军事外交委员会,宣布孙传芳与三省无关,反对奉鲁军南下,促三省人民及团体速成立正式民治政府之组织。
乙、国民联军援陕总指挥孙良诚、方振武等占领咸阳,分三路进攻西安(孙中路,方左路,马鸿逵右路)。
丙、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与第四军师长张发奎,自武汉乘飞机回广州,促国民政府速迁。
11.24(一○,二○)
甲、蒋总司令接蒋尊簋电,为孙传芳乞和(共同反奉,周荫人退出福建,浙江不驻北兵)。
乙、驻徐州之浙军第一师陈仪部开回浙江,第三师周凤岐部亦自江西东退。
丙、冯玉祥自绥远五原率韩复矩、冯治安诸军进向宁夏。
丁、鹿钟麟率参观团自五原赴苏俄(取道库伦,1927.3.19离莫斯科回国)。
11.25(一○,二一)
甲、天津英租界工部局捕国民党人员十四人(11.23),本日引渡于奉军(内有共产党江浩之子镇寰)。
乙、北京政府公布修正无领事裁判权国人民民刑诉讼章程八条。
丙、北京财政部总长潘复拟发军用票,并进行借款,英美法日四使反对以关余指借债款(海军总长杜锡珪亦在阁议反对)。
丁、张宗昌新发军用票一千万元准备在苏皖行使。
戊、蒋总司令电广州,催筹三十五万元汇沪以坚海军来归之心(
由上海钮永建接洽)。
11.26(一○,二二)
甲、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会议议决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截至本月三十日止不再开议,停止收发文件。
乙、蒋总司令改任陈可钰为第四军副党代表,升张发奎为副军长。
丙、蒋总司令电浙江省长陈仪表示默契(时陈其采到南昌晤蒋,陈亦有电致蒋)。
丁、上海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反对张宗昌之渤海舰队南下,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率舰赴闽。
戊、中国共产党代表谭平山在第三国际第七次干部扩大会议上演说中国革命问题。
己、张宗昌之直鲁军许琨部开抵浦口。
庚、汉口英侨请英外部加派军舰前来。
11.27(一○,二三)
甲、国民军第一军孙良诚、方振武、刘汝明及国民二、三联军于右任部(苏俄顾问谢福林偕行)击破围攻西安之刘镇华军,刘军溃退潼关,西安围解(被围七月,人民饿死极多)。
乙、蒋中正总司令委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为川康绥抚委员,刘湘为主席兼第二十一军军长,赖心辉为二十二军长,刘成勋为二十三军长,刘文辉为二十四军长。又以范石生为第十六军军长。
丙、蒋总司令电蒋尊簋质询孙传芳能否拒奉?浙江淞沪中立,能否到底?如与革命军合作有何表示为证?
丁、张作霖、杨宇霆因吴佩孚、阎锡山不赞同天津会议之决议案及东南将领之反对,改变积极南下政策。
戊、江西省政务委员会成立,主席陈公博,未到,由姜济寰代理。
己、苏俄代理大使齐尔内赫到北京,即向顾维钧递到任国书。
11.28(一○,二四)
甲、顾维钧内阁阁员通电辞职(翌日,张作霖、吴佩孚覆电劝留)。
乙、冯玉祥自绥远五原抵宁夏。
丙、杨森在宜昌就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职,朱德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丁、汉口英水兵上岸,断绝英租界对外交通。
11.29(一○,二五)
甲、第三国际第七次执行委员会专讨论中国问题,由邵力子、谭平山报告中国革命现状。决定打击英帝国主义为中国革命之迫切目的(12.16 闭会)。
乙、汉口工潮蔓延,英水兵登岸制止租界工人游行。
丙、上海苏浙皖三省联合会电请三省将领赞成民治,劝张作霖撤退南下鲁军并反对英日借款(丁文江代孙传芳向英借款)。
丁、蒋总司令接见奉天代表杨仲恒等,诘其背约派兵南下。
11.30(一○,二六)
甲、第三国际决议指示中共特别注意军事工作,史达林演说强调中国革命与无产阶级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及青年工作之重要。
乙、孙传芳、吴俊升、张宗昌、阎锡山、寇英杰、刘镇华等十六人推戴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统一指挥对革命军作战。
丙、广州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因北迁停止办公。
丁、蒋总司令任命陈铭枢为第十一军军长(原任方本仁以收编赣军未成辞职)。
戊、福建张毅之第一师退至福州附近为海军与留守福州之李生春军解决。
己、法权调查报告书公布。
庚、张作霖在天津宣布就任安国军总司令,以孙传芳、张宗昌为副总司令。
<!--nextpage-->
12.1(一○,二七)
甲、新任英国驻华公使蓝浦生到上海,拟先往汉口视察决定对华外交方针,日本外务省亦派条约局长佐分利贞男来国民政府统治地区视察。
乙、阎锡山之代表赵戴文到南昌见蒋中正,阎愿加入革命军。
丙、湖南全省农民代表会议及工人代表会议在长沙开幕(12.20 毛泽东在会中发表演说,12.28 闭幕)。
丁、鲍罗廷及国民政府代理外交部长陈友仁,交通部长孙科,财政部长宋子文,司法部长徐谦自广州抵南昌。
12.2(一○,二八)
甲、国民政府电英国外交部抗议天津英租界当局拘捕国民党员十四人并引渡于奉军,倘被捕诸人受害,英政府须负责任,即将来开释亦须赔偿损失。
乙、英外相张伯伦将对华政策建议案十六条电知北京英使馆。
丙、福州省防司令李生春与海军宣布服从国民政府,革命军第三军王均师入延平,周荫人退至浙边。
12.3(一○,二九)
甲、苏俄决定筑土西铁路(西伯利亚至塔什干)。
乙、汉口工潮蔓延,总商会议决向劳资仲裁委员会要求四事:加薪须逐渐,工作时间沿旧,店主有辞去员工之自由,待遇力求平允。并要求湖北省政务委员会工人加资不受第三者干涉,严禁纠察队之横暴。如12.6前无善后办法,将罢市自卫。
丙、革命军第八军及第十五军进攻鄂西卢金山、鄂北张联升,袁祖铭在辰州就革命军左翼总指挥职,出兵夹击。
12.4(一○,三○)
甲、蒋中正偕中央各委员到九江转庐山。
乙、孙传芳自天津回南京即就安国军副总司令职。
丙、吴佩孚与张作霖之代表张景惠、许兰洲会商,请奉军先驻京汉北段,必要时再入豫。
丁、刘镇华因国民联军之压迫,完全退出陕西,向阎锡山乞援。
12.5(一一,一)
甲、新任英使蓝浦生自上海往汉口考察(英国国内对国民政府分赞同及反对二派)。英外部电汉口英国总领事,为保护租界,可使用武力。
乙、革命军第一军自赣东向浙江出动,以王俊、白崇禧分任纵队指挥官,浙军周凤岐师自杭州开往衢州。
12.6(一一,二)
甲、张作霖宣言攻击蒋中正冯玉祥。
乙、吴佩孚决联奉反攻(惟豫南之靳云鹗、田维勤、魏益三仍反对奉军入豫)。
丙、招商局因船只被扣未放,实行全部停航。
丁、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处置工会纠纷办法,不许工会擅自封锁工厂,封闭商店及强取什物。
12.7(一一,三)
甲、蒋总司令与鲍罗廷、宋庆龄、孙科、宋子文、陈友仁、徐谦在庐山会议(一)对安国军决定消灭孙传芳,联络张作霖。(二)工运缓和,农运主积极进行以为解决土地之张本,蒋复提议请汪兆铭速回任。
乙、国民政府代理主席谭延闿及中央党部妇女部长何香凝等离广州北上,取道江西赴武汉。
丙、广州市党部特别委员会推李济琛为常务委员,甘乃光、陈孚木、徐天深、廖冰筠、曾养甫、黄旭升为宣传、工人、组织、妇女、青年、商民部长。
丁、鄂西卢金山因革命军之压迫,宣告解除长江上下游总司令职。
戊、北京外交部及江苏省当局承受上海工部局增设三董事案。
12.8(一一,四)
甲、英使蓝浦生、日本外务省条约局长佐分利抵汉口(是日蓝浦生电英外部,主增派军舰来上海)。
乙、张作霖任阎锡山为安国军副司令,并令奉军向平汉线出动,由韩麟春主持。
丙、东路革命军总指挥何应钦进入福州。
丁、广州汽车夫、银行员等相继罢工,政府设立罢工仲裁委员会以限制之。
12.9(一一,五)
甲、革命军第一路指挥官王俊,第一师长薛岳入浙江衢州。杭州各界联合会分电蒋中正、孙传芳,各将部队撤出浙境。
乙、鲍罗廷及宋子文、孙科、陈友仁、徐谦、宋庆龄等自江西到武汉。
丙、汉口劳资仲裁委员会规定凡劳资争议均须由该会作最后决定,厂主店东不得随意停业,工人不得随意罢工。
12.10(一一,六)
甲、北京公使团会议承认国民政府问题,决分别派员往武汉视察。
乙、英使蓝浦生晤陈友仁。
丙、福建张毅残部被海军及李生春军解决(张毅后被擒,枪决于汕头)。
12.11(一一,七)
甲、武汉民众举行欢迎中央委员及鲍罗廷大会并作反英运动。
乙、谭延闿率领国民政府中央党部第二批北上人员自广州出发。
丙、浙江第三师师长周凤岐在衢州就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军长职(
即移驻严州)。
丁、国民联军孙良诚、方振武部出潼关占阌乡,刘镇华军退守函谷关。
12.12(一一,八)
甲、中国国民党山西全省代表大会开会,国民党与共产党冲突。
乙、蒋总司令任命四川之邓锡侯为第二十八军军长,田颂尧为第二十九军军长。
12.13(一一,九)
甲、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国民政府委员在武昌议决,在政府党部未迁到前,组织中央联席会议,徐谦任主席,叶楚伧任秘书长(由孙科、宋子文、柏文蔚、吴玉章、蒋作宾、宋庆龄、陈友仁、王法勤、唐生智、叶楚伧、于树德、邓演达、詹大悲、董用威(必武)、鲍罗廷组成,实由鲍罗廷操纵)。
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特别会议在汉口举行。
丙、国民政府代理外交部长陈友仁与英使蓝浦生会晤(12.11)。
丁、蒋中正离庐山回南昌。
戊、浙江省长陈仪进行浙江自治。
己、天津北方金融实业家九十余人发起产业协会并联合南方金融实业家进行自卫。
庚、中比条约交涉,比已实行提出海牙国际法庭。
12.14(一一,一○)
甲、孙传芳决对浙用兵,陈仪部由杭州开往浙东,表示中立,各军联合会仍积极谋自治,举蒋尊簋为委员。
乙、国民联军续向东进,豫西紧急,吴佩孚以田维勤为援陕总司令前往抵御。
丙、太原国民党左右两派冲突,总工会被捣毁。
12.15(一一,一一)
甲、广州公安局因共产党之异动严厉纠正工人行动,不许工会擅自拘人,不许工人持械游行,工人不得擅自封锁工厂商店及强取什物,并拘捕苏兆征,上海总工会去电诘责。
乙、武汉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通过发行整理湖北金融公债二千万元,财政公债一千五百万元。
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代理主席张人杰由广州北上赴南昌。
丁、革命军便衣队约一千人包围杭州省长公署。
戊、孙传芳军向松江宜兴出动。
12.16(一一,一二)
甲、蒋总司令出席南昌反英大会。
乙、第三国际第七次扩大干部会议对华决议九条,主要为中国革命应形成工农等之独裁,土地国有,共产党应加入国民政府使左派与右派相战,在各军中实行政治运动等。
12.17(一一,一三)
甲、革命军第十军王天培,第九军第一师贺龙占宜昌,杨森军退往四川,于学忠退往鄂北(唐生智部叶琪、何键师亦西来,谋取宜昌,以宜昌为四川鸦片集中地)。
乙、周凤岐到杭州晤陈仪,即回富阳,形势稍缓(是日蒋总司令任陈仪为第十九军军长)。
丙、孙传芳以第八师长孟昭月继卢香亭任第三方面军司令,负对浙军事全责。
丁、北京顾维钧内阁全体发第三次辞职电。
12.18(一一,一四)
甲、英代使欧玛利将12.2英外相之「英国变更对华政策建议案」共十六条分致北京十一国公使(华盛顿条约签字国),大要为(
一)各国应同情谅解中国国民运动,并宣言俟华人成立政府,即行交涉修约及其他未决问题。(二)废弃「中国经济政策非有外人监督不能发达」之意,承认中国应享有关税自主权,中国须尊重条约,以后列强放弃因微小事端提出难望奏效之抗议办法,而于重大关系时出以协同动作。(三)对于华会附加税无条件承认,不当以在外人监督之下,而以其中大部份供偿还无担保借款为要求,应准许其在中国各处实行征收,其进款之支配储存均由中国主管官厅自行解决,并根本反对关税会议涉及无担保债款问题。(四)各条约已有不合时情之处,欲维持其尊严,莫若体贴华人之要求,同情条约之修正,至对华提出抗议,应限于华人之完全不顾条约及攻击外人在华依理应享利益之事情,各国当协同从事(该案提出时,曾引起各方之注意,至二十六日始完全发表)。
乙、张宗昌自济南到南京,以褚玉璞为前敌总司令,许琨为副司令,程国瑞、徐源泉、王栋为一、二、三路司令,许琨兼第四路司令。
丙、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到福州。
丁、俄国共产党驱逐反对派齐诺维夫、加美纳夫等七十五人。
12.19(一一,一五)
甲、杭州各界联合会通过省政府组织大纲,选蒋尊簋、陈仪、张载阳、蔡元培、周承菼、褚辅成、黄郛、周凤岐、陈其采为省务委员。
乙、江西省政务会议下令取消张天师名号,没收其财产,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自龙虎山逃往上海。
12.20(一一,一六)
甲、蒋总司令电武汉,赞成中央临时联席会议。
乙、冯玉祥自宁夏南进(12.24 到平凉)。
丙、上海教育学术团体反对东方文化委员会(因未通过中国提案)。
丁、陈友仁要求汉口英总领事HerbertGoffe拆除租界障碍物。
12.21(一一,一七)
甲、日使芳泽反对英国新提案,附加税必须由关税会议决定。
乙、大东大北公司海电合同期满,舆论反对展期。
丙、广州政治分会成立。
丁、蒋总司令电汉口宋子文接济西北冯军月饷三十万元。
戊、孙传芳、张宗昌商定孙以全力对浙江,张与陈调元对安徽。
12.22(一一,一八)
甲、英使蓝浦生到天津晤张作霖,劝以和平手段解决国事。
乙、武汉中央联席会议以天津市党部被封,党员被捕,决电张作霖不可伤害以往友谊,并对英抗议,发动反英运动,又议决扶植冯玉祥,设立军事政治学校,以冯玉祥为校长(李大钊推荐),派王法勤往河南。
丙、孙传芳军孟昭月部开入杭州,陈仪被胁赴南京,所部两营被缴械,主张自治之浙人均匿避(孙军白宝山冯绍闵两师亦自常州向宜兴出动)。
丁、上海苏浙皖三省联合会反对附加税,免资北方军阀财源,延长内乱。
戊、日本水手惨毙陈阿堂案,以三千元之恤金了结。
12.23(一一,一九)
甲、北京外交部条约研究会决定对比约不向国际法庭应诉。
乙、革命军第三军第八师及第七军闹饷(翌日蒋中正电武汉宋子文设法)。
12.24(一一,二○)
甲、北京公使团会议讨论英国对华新提案,日美法三使均持反对意见。
乙、孙传芳令通缉蔡元培、褚辅成、董康等十一人,又以徐鼎康继陈陶遗为江苏省长,何炳麟继高世读为安徽省长。
丙、武汉中央联席会议通过派鄂湘赣学生赴莫斯科孙文大学。
12.25(一一,二一)
甲、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政治部发表福建政务财政两委员会委员。
乙、蒋总司令电财政部长宋子文,催速清各款。
丙、蒋总司令电召各总指挥军长等来南昌开军务善后会议。
丁、奉军万福麟部刘震东旅占绥远包头。
戊、日本大正天皇卒,新皇即位,改元昭和。
12.26(一一,二二)
甲、英使馆发表十八日英国对华提案原文。
乙、英轮「亚细亚」号在汉口附近撞沉商轮「神电」号,淹毙搭客四百余人。
丙、武汉举行反英大会。
丁、孙传芳发表宣言,「赤祸」靖后即依孙中山所定方法召集国民大会或省民大会。
戊、浙江第一师石铎等(陈仪部)与孙传芳军段承泽旅战于萧山杭州间,夹钱塘江相持。
己、吴佩孚在郑州召集寇英杰、田维勤、王为蔚等会议,决免靳云鹗职,即令寇等解决靳军。
庚、蒋总司令以孙传芳犹思困斗,豫局复杂,奉鲁军南下,党讧日烈,财政奇窘,外交无主,不胜忧虑。
12.27(一一,二三)
甲、武汉中央联席会议议决令国民军第一军入豫,第二军留陕,免与豫人冲突,拨靳云鹗、魏益三军饷各十万元,其他各军十万元。
乙、重庆国民党左右两派冲突,刘湘下令戒严,解散右派之省市党部(西山会议派)。
丙、四川邓锡侯、田颂尧、刘文辉组织联合办事处于成都,结合一致。
丁、任应岐师在郾城附近与寇英杰军冲突(旋败退)。
戊、张作霖自天津入北京。
己、冯玉祥到西安(冯与于右任不和)。
12.28(一一,二四)
甲、法国阁议反对英国对华新提案。
乙、新任英使蓝浦生晤北京外交总长顾维钧,未递国书。
丙、北京使团会议承认上海会审公廨细目章程。
丁、吴佩孚通电免靳云鹗讨贼军副司令兼前敌总指挥职,令寇英杰、田维勤、魏益三代主一切(时靳魏田等均与革命军接洽,是日蒋总司令任魏为第三十军军长)。
戊、湖南全省农民及工人代表会议闭幕。
己、蒋中正派张群赴天津,邀黄郛南来。
12.29(一一,二五)
甲、孟昭月在杭州就浙江总司令职。
乙、武汉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联席会议,唐生智报告鄂西第九第十两军不法行为,决电请蒋中正设法制止。
12.30(一一,二六)
甲、张作霖赴东交民巷访各国公使,表示组织强固政府,打倒赤化,不否认外债,修约渐进。
乙、蒋总司令与嘉伦将军谈时局,并统计全军数为二百团,战斗兵为二十六万四千,枪枝二十二万七千(第一军有枪三万)。
丙、浙军第一师在绍兴正式改编为革命军第十九军,陈仪为军长(时陈在南京),由石铎代理。
丁、何应钦改编闽军就绪,以曹万顺、李生春分任革命军第十七军正副军长。
戊、江西赣州工人污辱第二女子师范师生。
12.31(一一,二七)
甲、国民政府代理外交部长陈友仁电美国国务卿凯洛格指出英国新提案之三弊:(一)以新税三分之二归国民政府之政敌,使得以此抵借债款,继续内争。(二)将使各通商口岸为军人争夺之新目的地。(三)上海有附税十分之四,国民政府本可以不战而得,今必成为血战之地,或使外人商业永远损害,此提案含有危害中国建设统一国家之政策,请勿赞成。
乙、北京外交部照会法使请谈判将满期之中法陆路通商条约。
丙、蒋总司令再电财政部长宋子文,发清上月及本月欠款,以维大局。
丁、国民政府代主席谭延闿,中央常会代主席张人杰及何香凝、丁惟汾委员顾孟余等自广州抵南昌。
戊、张宗昌自南京回济南,褚玉璞驻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