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新教育的精神——在武昌高师的演讲词

陈独秀:新教育的精神——在武昌高师的演讲词

教育怎么会有新旧的分呢?怎么样算是新教育呢?怎么样算是旧教育呢?

我晓得,大家必定说:外国文、算学、博物、理化,这些科目要算是新教育,读经史、读四书、读古文、学美术,要算是旧教育,我说并不是这个样。无论什么教育,要研究他的时候,只要方法新,精神新,并不在科目的新,就是研究现在大家所公认的旧教育,只要他方法新,精神新,还是有用的。就是外国文、算学、博物、理化,研究他的时候,要是方法不新,精神不新,还是白说的。但我所说的新,要把他来分做三点:(一)教育要趋重社会;(二)要注重启发的教育;(三)要讲究实际应用。

(甲)

教育怎么要趋重社会呢?

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是很大的。

社会要是离了教育,那人类的知识必定不能发展,人类知识一不发展,那国的文化就不堪问了。

现在单说那研究经济学的,不晓得详察现在社会的状况和财政的盈虚,就是多读些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学又怎么样呢?那于社会是一点益处没有的。可见得教育要趋重社会不能趋重个人。

(乙)

启发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位。

怎么说要以学生为本位呢?这个毛病不独中国有,连外国也是难免的。是个什么毛病呢?

就是当教授的人,往往将自己所得的来发挥个人的意见,不问能不能供学生的研究和理会,只要将他所晓得的都说与学生,那就算是尽职了。要是这样一生没有用处,总是教员将所晓得的说与学生,学生晓得了又是这样的教与他将来的学生,这个文化思想力怎么会发展呢?所以我觉得教育是训练的,非口说的,是发展的,非流传的。道德的进步要有行为的教育,学问的进步要有知识的教育,象这样训练学生,就易于感觉了。

再说小学生的教育,更不能叫其读没有作用的书,做没得作用的事。只要就儿童心理所能领会的,审慎加以训练,使他好发展想象力,那就够了,并不在要他记得许多的故典和古人的姓名。我们要晓得儿童的想象力有限,他脑筋中既耗了许多的记忆力,他的想象力是必定不能发展的,学问怎会有进步呢?

所以我主张小学生并不要教他的历史,教他一些好故事比教他的历史还要强些。

这是什么讲究呢?

就是因为儿童想象力薄弱,你要是教他一些那朝的古人和兴败,他一定是不能了解的,到不如教他一些故事,他到觉得与现在的社会什么事相象与他的学问就有进步了。再说地理教育更不是这个教法,并不在一刻要晓得外国、中国的地名和要塞就算晓得地理,那是无用的。

要教学生晓得现在住的地方有多大,出产有几多,再由城而及省,由省而及全国,由本国而及外国,那天下的地理就自然明瞭了。

(丙)

实际的应用不在形式,我们中国人的心理,每研究形式好看,不讲究内里结不结实。我现在单说北京清华学校办的图书馆,外面说他去了三十万块钱,那应该办得几好呢?其实不然,我过细一调查,他的图书大约去了两三万块钱,剩下的拿来做了什么事呢?都是拿来做了房子。你看那房子为什么要做得那样好呢?

再说现在的教育部,依我说顶好是废除不用。你看在教育部办事的人几多晓得各地的情形和经济的状况?他只要就他们几个人所想的要各省的学校都来照他的整齐划一,所以各地的学校要兴的弄得不能兴,要废的弄得不能废,都是为他们限制了,要他有什么益处呢?到反为各地教育的障碍了。

再说现在的农、商各学校更是好笑,你看有几多农业的学生下过田,几多商业的学生做过买卖,我说现在的农业学生还有赶不到老农夫的,商业的学生还有赶不到老朝奉的,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讲究外表、不讲实际应用的病。我很希望后来办教育的人不要讲究形式,有几多钱办几大的学堂,科目不在多,只在其能不能适用,教员不在多,只在其有没有教授的方法和精神。一有新方法新精神,就一定可以得到新教育,造就新人材矣!

原载1920年2月9日《国民新报》

本網編輯
本網編輯
文章: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