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和平統一宣言
(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六日)
北京黎宋卿先生、張敬輿先生、馮煥章先生,天津段芝泉先生,奉天張雨亭先生,保定曹仲珊先生,洛陽吳子玉先生,南京齊撫萬先生,杭州盧子嘉先生1[以上受電人依次是: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宋卿)、署理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張紹曾(敬輿)、陸軍檢閱使馮玉祥(煥章)、前國務總理段祺瑞(芝泉)、奉天督軍張作霖(雨亭)、直隸督軍曹錕(仲珊)、兩湖巡閱使吳佩孚(於玉)、江蘇督軍齊燮元(撫萬)、浙江督軍盧永祥(子嘉)。],並各省農工商學各界及各報館轉全國國民公鑒:
文於往年八月十五日發表宣言,對於國事,主張使護法問題完全解決,以和平方法促成統一;對於粵事,主張討伐叛國禍粵之陳炯明,以申國法而靖粵難。今者,討賊諸軍已逐去陳逆而戡定粵局,則障礙既除,建設斯易。文於撫輯將士及綏靖地方外,當竭盡心力以敦促和平統一之進行,並務以求達護法事業之圓滿結束。如是,庶幾六年以來之血戰,卒得導民國於法治之途,凡諸為國犧牲者可得代價而少慰,而此分崩離析之局亦卒得歸於統一,文始獲與國人雍容討論以圖治。
惟曠觀全國,以北京政府尚未純踐合法之塗轍,故猶多獨立自主省分,北京命令不能逮遽,統一之業仍屬無期。回憶年來南北紛爭,兵災迭見,市廛騷擾,閭閻為墟,盜匪乘隙,縱橫靡忌,百業凋殘,老弱轉徙,人民顛連困苦之情狀,悚目恫心。文竊以為謀國之道,苟非變出非常,萬不獲已,不宜輕假兵戎,重為民困。前者西南起義,特因護法之故,不得已而用兵。至於今日,則各方漸有覺悟,信使往來,力求諒解,較之昔時已為進步。曩者法統之復,亦可為時局一大轉捩,誠得西南護法諸省監護匡助,以底於成,此時之中國當已入於法治之軌。徒以陳逆叛變,護法政府中斷,而北京政府所為,遂致任情而未及徹底。且以毀法之徒,謬托於恢復法統,國會糾紛,及今未解。而於人民所渴望之裁兵、廢督諸大端,反言行相違,不復稍應其求,而增兵備戰之息,乃囂然塵上。不知兵日益增,政日益弊,長此不悛,匪特求治無期,助亂速禍,實未知所止。
今之大病,固在執政柄兵者未有尊重法律之誠心,而國中實力諸派利害不同,莫相調劑,亦其致此之緣故。試舉今日國內勢力彼此不相攝屬者,辜較計之,可別為四:一曰直系,二曰奉系,三曰皖系,四曰西南護法諸省。此四派之實際利害,果以何衝突,亦自難言。然使四派互相提攜,互相瞭解,開誠佈公,使率歸一致,而皆以守法奉公引為天職,則統一之實不難立見。文今為救國危亡計,擬以和平之方法,圖統一之效果,期以〔與〕四派相周旋,以調節其利害。在統一未成以前,四派暫時劃疆自守,各不相侵,內部之事,各不干涉,先守和平之約,以企統一之成。倘蒙各派領袖諒解斯言,文當誓竭綿薄,盡其力所能及,必使和平統一期於實現。而和平之要,首在裁兵;未有張皇武力,濫行招募,而可訟言和平以#人者。誠知兵多之足以亂國禍民,則減之惟恐不速,不容借端推諉,以黷武之私衷,為強國之瞀論。各派首領不乏明達,見義勇為,當仁不讓,其間當大有其人在也。
當此〔世〕謬說,有謂須俟統一後始可議及裁兵者。此未免為怙亂之談。何者?兵不裁則無和平,無和平則難統一。蓋擁兵以言政而政紊,擁兵以言法而法#。強權盛則公理衰,武力張則文治弛。此必至之期,國人所身受而語焉能詳者也。不裁兵而言和平,猶挾刃以談揖讓;不和平而言統一,猶視鬥爭為求友好。愚者且竊然嗤之,而況並世之賢豪豈復昧此,而謂國人可欺耶!然此非徒責難之談、墮空之論,其裁兵辦法,可以坐言起行者,文籌之已審,其綱要有三:一、本化兵為工之旨,先裁全國現有兵數之半。二、各派首領贊成後,全體簽名,敦請一友邦為佐理,籌劃裁兵方法及經費。三、裁兵借款,其用途除法定監督機關外,另由債權人並全國農工商學報各團體各舉一人監督之。其詳細條目,則由專員妥訂,諸公朝贊成則夕可見諸施行。此在諸公一轉念間,而國民將鹹拜嘉賜;文亦當率西南諸將,敬從諸公之後,不敢有避。
統一成而後一切興革乃有可言,財政、實業、教育諸端始獲次第為理,國民意志方與以自由發舒,而不為強力所蔽障。其為統一,則永久而非一時,精神而非形式,國人同奮於法律範圍之內,而無特殊勢力之可虞。蓋兵者所以防國,而非私衛及假以竊權之具也。能如是,乃真民治,重符共和盛軌,以與列強共躋於平等之域,百世實利賴之。不然者,民巖可畏,不#自焚。文愛國若命,將不忍坐視淪胥,弗圖拯救。諸公之明,當不復令至此。語曰:「人之好善,孰不如我。」諸公當代人賢,謀國有素,其一聆鄙言而決然許之、毅然行之乎?此實誠悃之忠言,期代人民呼籲,而冀諸公相與為實踐,以矯虛與委蛇之失,而塞河清難俟之機〔譏〕也。敬布區區,願聞明教!
孫文民國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發於上海
注釋:
據上海《民國日報》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六日《孫中山先生和平統一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