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是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共黨史上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現在對於他的研究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他的歷史地位逐漸得到了恢復。但是,對他的評價仍然分歧很大,他的歷史地位還遠遠沒有得到應有的肯定。在2004年11月1日於安徽省懷寧縣召開的「《新青年》與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中,我曾說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陳獨秀至少有六大歷史貢獻,兩大傑出成就,並為後人做出了一個傑出的表率。事實上,陳獨秀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至少有七大歷史貢獻,五大傑出成就。現在,對此做一些補充說明。因為大家對很多情況都很熟悉,所以下邊就不全面地展開,對大家熟悉的就儘量少說,對大家以前說的不多的則多說幾句,即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一 陳獨秀的歷史貢獻、傑出成就和表率作用
(一)陳獨秀的七大歷史貢獻
第一,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二十世紀中國第-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舉起了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對於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全今還在影響著中國歷史的進程,而且仍然是中國在努力實現的目標。有的學者說20世紀中國有三次思想解放運動,即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40年代的延安整風運動,70至80年代的真理標準大討論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這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中,影響最早而且時間最長的當然是第一次,即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如果沒有這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也就沒有後兩次思想解放運動。後兩次思想解放運動,都是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揚,與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除了民主、科學兩面大旗之外,這個時期陳獨秀還有一個極其重要而沒有引起重視的思想,即人權思想。他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第一條主張,即「自主的而非奴隸的」,其根據就是「人權平等之說」。他說近世歐洲的「解放歷史」,就是人權解放的歷史。因此,人權是人人應該享受的基本權利,國家由個人集成,理應保障人民之權利,謀益人民之幸福。正如有的學者所說:陳獨秀是「現代中國人權主義第一人」,他的人權思想「以其直接了當、旗幟鮮明、通俗明白、富於鼓動的特點在現代中國人權思想史上樹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1。在中國,人權問題長期得不到重視,現在終於寫入憲法,開始重視起來。因此,陳獨秀的人權思想,也理應受到重視,給予應有的歷史地位。
第二,他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五四運動能夠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發生那麼大的影響,與他的活動、指導、影響是分不開的。最早肯定他這個功勞的是毛澤東。他在1942年3月就指出:「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現在還不是我們宣傳陳獨秀歷史的時候,將來我們修中國歷史,要講一講他的功勞。」2但是直到1981年毛澤東的這個講話公布之前,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中並沒有講陳獨秀的這個功勞,在有的教科書中,陳獨秀幾乎就根本不存在。當時為甚麼不是「宣傳陳獨秀的時候」,我到現在也不理解。既是事實,為甚麼不能講呢?也許就因為從那時不能講,所以才有後來幾十年的不能講。現在,我們在高度評價五四運動歷史功績的同時,決不能像以前那樣,忘記陳獨秀在其中的巨大歷史功勞。
第三,他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他創辦的《新青年》雜誌是當時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最主要的陣地。他本人傳播馬克思主義,當然沒有李大釗早,但是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許多文章,就是在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雜誌上發表的。例如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影響最大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就是發表在1919年10月、11月的《新青年》雜誌上的。李大釗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專號」,也是刊登在《新青年》雜誌上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新青年》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導了整整一代人,其作用是任何別的報刊不能替代的,至今沒有一份刊物能與之相比。
在過去很長一個歷史時期,一直說陳獨秀「不是一個好的馬克思主義者」。有的人之所以這樣給陳獨秀定性,我想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陳獨秀宣傳馬克思主義不如李大釗等人那樣全面、系統、明確;二是因為後來陳獨秀犯了錯誤,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但不管甚麼原因,馬克思主義者就是馬克思主義者,難道馬克思主義者還有好的、不好的甚至壞的之分嗎?後來也有很多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袖犯了嚴重錯誤,為甚麼仍然說他們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而不說他們「不是一個好的馬克思主義者」呢?所以,「不是一個好的馬克思主義者」的定性本身就是不科學的。至於有的人說陳獨秀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更是不顧事實,睜著眼睛說瞎話,難道陳獨秀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都是別人寫的嗎?他根據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做出的指導都是別人做的嗎?中國共產黨竟然那麼沒有水平,選了一個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人當了自己最主要的領導人嗎?說這種話的人看起來很「革命」,但他們並不知道,這樣做的結果恰恰是貶低了中國共產黨。
第四,他是中國共產黨的最主要的創始人。現在很多地方僅僅說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這是很不夠的,應該說他是中國共產黨的最主要的創始人。在創立中國共產黨的最主要的「南陳北李」兩個人中,李大釗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面勝過陳獨秀,但在實際組織中國共產黨的活動中,陳獨秀的功勞遠遠大於李大釗,這也是陳獨秀雖然沒有參加第一次代表大會,仍然被選為中央局書記,即最主要的領導人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陳獨秀,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的成立。僅僅這一條功勞,陳獨秀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當然,我也不同意有的人關於沒有陳獨秀,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說法,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歷史的必然,沒有陳獨秀,其他人仍然會在以後創建中國共產黨。但說如果沒有陳獨秀,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的成立,是完全站得住的。這就如同說如果沒有毛澤東,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的成立一樣。
第五,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一至五屆中央委員會的最主要的領導人。現在我們說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這是不科學的,因為毛澤東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而不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如果沿用這種說法,而從中國共產黨成立算起,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從中共一大到五大的領導集體,才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陳獨秀才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這一代領導集體,對於中國革命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例如黨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綱領,黨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總路線的基本思想,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使黨的隊伍從五十多人迅速發展到六萬多人,為後來的革命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其功勞是不容抹殺的。新出版的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不僅對陳獨秀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的早期活動作了增補,在大革命時期這一編中,對他在推動國共合作、領導五卅運動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反對戴季陶主義和西山會議派,以及探索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等方面所作出的貢獻,也都作了敘述,3即肯定了他在這些方面的功勞。
當然,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分成幾代,這種說法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因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有連續性,很難分成幾代,對有的人來說更難把他說成第幾代。例如鄧小平,現在習慣上說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但他事實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關於「核心」的提法,也是值得研究的。從中國共產黨的章程來說,黨的主席、總書記也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一員,他的地位和其他的常委應該是平等的,不過負有主持工作之責而已,在領導工作中起的作用更為重要而已。只有這樣認識,才能不把某個人放在領導集體之上,真正堅持集體領導。如果像以前那樣把某個人說成核心,那就很容易把他放到集體領導之上,造成個人獨斷專行的局面。因此,不如把「核心」改為「代表」更為恰當和科學。按照這種認識,應該說陳獨秀是中國共產黨第一至五屆中央委員會的代表,他在這個領導集體中是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的。
第六,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在1940年7月至11月間寫的〈給連根的信〉、〈給西流的信〉、〈我的根本意見〉等信件和文章中,陳獨秀闡述了民主政治的真實內容,尖銳地指出史達林的罪惡完全是由蘇聯的獨裁制產生出來的,應該從根本制度上來解決民主政治的問題,並認為社會主義和民主政治不可分,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無產階級民主』不是一個空洞名詞,其具體內容也和資產階級民主同樣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罷工之自由。特別重要的是反對黨派之自由」4;應該努力實現大眾民主,沒有大眾民主便沒有社會主義;應堅持從民主國情出發,從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三個方面推進大眾民主建設,用大眾民主來監督無產階級政權等等。想一想當鄧小平於1980年提出制度問題的重要性的時候,我們還覺得石破天驚,陳獨秀早在鄧小平四十年之前就提出了這些光輝的思想,是何等的敏銳、深刻和具有遠見卓識!正如有的學者所說,這是「何等睿智的思想,何等卓越的預見」5,它「開啟了中國自由民主運動的新方向,構成『五四』以後中國民主政治思想發展的又一座高峰」6;他晚年提出的大眾民主的思想,是「獨具特點、飽含真知灼見的」一顆「閃亮奪目的明珠」 7;他「從民主與社會主義關係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還在某種程度上提出了甚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8,是「對馬克思主義民主自由思想的充實與發展」9。可以說,陳獨秀晚年的民主思想,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對民主政治的最深刻的思索,至今還很少有人能夠超越,仍閃耀著真理的光輝,仍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它不但在中國現代思想史上,而且在世界社會主義思想史上,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有的人說陳獨秀晚年又變成了一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否認資產階級民主和無產階級民主有根本的區別,主張的是資產階級民主。其根據就是陳獨秀說「民主不僅僅是一個抽象名詞,有它的具體內容,資產階級的民主和無產階級的民主,其內容大致相同,只是實施的範圍有廣狹而已」10。我認為陳獨秀說的並沒有錯。資產階級民主和無產階級民主的不同,就在於「實施的範圍有廣狹而已」,資產階級民主實質上是少數人的民主,而無產階級應該是多數人的民主,並不是說無產階級民主和資產階級民主有根本的不同,就像過去一個很長的時期所說的那樣,只有打碎資產階級民主,才能建立無產階級民主。所謂資產階級的民主,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並不是資產階級所專有的,並不僅僅是為資產階級一個階級服務的(當然為資產階級的服務是主要的)。如果把資產階級民主全部推翻了,再來建立所謂的無產階級民主,只能像陳獨秀所說的,會導致名為無產階級實為少數人的獨裁制。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就是因為把資產階級民主推翻了,至今廣大的公民連「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罷工之自由」等等最基本的民主權利都沒有。因此,不能因為陳獨秀說資產階級民主和無產階級民主的內容大致相同,就認為他是主張資產階級民主。更不能因為陳獨秀肯定資產階級民主,就說他變成了一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直到晚年,陳獨秀仍然是主張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難道世界上還有主張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嗎?
第七,他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中最早認識到要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人。現在,很多人都充分肯定毛澤東在中共七大的書面報告〈論聯合政府〉及口頭政治報告中關於中國要反對民粹主義、充分發展資本主義的論述,認為正確「認識和對待資本主義的問題」,是新民主主義社會論的「絕妙之筆」11和「點睛之筆」12。正因為毛澤東提出要保護和發展資本主義,才找到了一條不經過資本主義而又充分吸收資本主義發展成果,到達社會主義的新路子。但是,陳獨秀關於這一方面的論述遠比毛澤東要早得多。他在1938年8月24日寫的〈我們不要害怕資本主義〉等文章中,雖然也承認資本主義的工業造成了「滔天罪惡」,但認為它「同時卻創造了較高的生產力,較高的武力,較高的道德與文化,掃蕩了整個舊社會各方面的落後性,奠定了將來新的社會主義社會之物質的基礎,是人類進化途中一次大飛躍」13。他認為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所必經的過程,即資本主義作為一個經濟發展階段是不能逾越的,如果沒有發達的資本主義,那麼「社會主義在中國之經濟的成熟,自然是無稽之談」14。因此,他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不要學唯名主義者,一聽到社會主義便肅然起敬,一聽到資本主義便畏之如蛇蠍,厭之如糞蛆。如果人們不敢斷言中國此時可以採用社會主義制發展工業,這就必須毅然決然地採用資本主義制發展工業,只有工業發展,才能夠消除舊社會的落後性,才能開闢新社會的道路」15。也就說,不要害怕資本主義,要把資本主義大膽地利用起來。陳獨秀的這個思想,與後來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的論述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我們肯定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的論述,就更應該重視陳獨秀在1938年提出的這個思想。
(二)陳獨秀的五大傑出成就
除了上述六大歷史貢獻以外,陳獨秀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還做出了五大傑出成就。
第一,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傑出的政論家。他的政論文章汪洋恣肆、尖銳犀利,〈敬告青年〉等篇章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少有的、傑出的代表作,至今仍給人很多啟發。他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像的」等要求,說的是多麼地好呵!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解放思想被大力提倡,並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的前進,其實陳獨秀的〈敬告青年〉一文,整篇講的就是要解放思想。例如他在關於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一條中說:「解放雲者,脫離夫奴隸之羈絆,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謂也。我有手足,自謀溫飽;我有口舌,自陳好惡;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絕不認他人之越俎,亦不應主我而奴他人。蓋自認為獨立自主之人格之上,一切操行,一切權利,一切信仰,唯有聽命各自固有之智慧,斷無盲從隸屬他人之理。」16這不是主張從一切思想的羈絆中解放出來嗎?他在將近一百年前提出的這些要求,不足以振聾發聵嗎?可惜地是,我們不僅在一個很長的時期中沒有做到,反而經常與之違背。現在再重新看看這篇文章,真是感慨萬端!我認為,這篇文章與李大釗1916年寫的〈青春〉一文,應該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永遠的座右銘和為之奮鬥的目標。
第二,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傑出的語言文字學家。他的一生雖然主要從事政治鬥爭,但音韻學、文字學方面的著作很多。他關於音韻學方面的論著就有七種,其中〈中國古代有複聲母說〉一文,有的論著認為「是一篇有獨特見解的音韻學論文」17。他關於文字學的論著更多,特別是他晚年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寫的《小學識字課本》,是極其重要的學術成果。大文學家梁實秋1971年在為台灣影印的這部著作所寫的序言中就說:「這本書,實在寫得好!……論證精詳,見解通達,是其平生傑作」,「對中國文字有獨到之研究,有很多新的詮釋,發前人之所未發」,認為雖然事隔多年,仍有價值出版。嚴學窘在為巴蜀書社1995年出版的《小學識字課本》寫的前言中也說:陳獨秀無愧「是我國近代語言學史上傑出的語言學家」。18 王森然在《近代二十家評傳》中曾稱讚說:陳獨秀「其學,求無不精;其文,理無不透;……無論任何問題,研究之,均能深入;解決之,計劃周詳;苟能專門致力於理論及學術,當代名家,實無其匹」。他深為陳獨秀「指揮行動之時多,精心研究學術之時少」而惋惜。19確實,陳獨秀如果不是後來轉向政治鬥爭,無疑會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傑出的大專家、大學者之一。 第三,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傑出的詩人。關於陳獨秀的詩,李大釗早就讚揚其「意境本高」20。王森然在20世紀30年代寫的《近代二十家評傳》中,也盛讚陳獨秀的詩「雅潔豪放」,說他「二十年前,亦中國最有名之詩人也」21。他後來在獄中和晚年在江津寫的詩歌,更達到了一個新的藝術高峰。葉尚志在〈陳詩漫話──《陳獨秀詩存》代序〉中也說:「其詩風格既有詩經之純樸、自然,也有樂府之古風、遺韻,更有魏晉之恢宏、恣肆;既有李白之奔放、豪邁,亦有杜甫之深沈、練達,更有韓柳之犀利、峻峭。……他的詩作形式多樣,不拘一格,豐富多彩,率性而作,揮灑自如,毫不掩飾,雅俗共賞,讀來使人頭腦清新,精神振奮,從不令人生厭」,「說他是歷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詩宗,也不為過」22。因此,說陳獨秀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名傑出的詩人,他是當之無愧的。
第四,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關於他的書法,一般不為人所知,但不管篆、隸、行、草,他都有很高的造詣,受到很多人的高度讚賞。書畫大師劉海粟就對陳獨秀在獄中當場給他書寫的「行無愧怍心常坦,身處艱難氣若虹」的對聯,愛不釋手,說再貴重的物件也無法與之相比,是無價之寶。這副對聯在劉海粟一百歲華誕首次展出時,也曾引起轟動23。葛康素說她父親藏有曾國藩先賢手劄、蘇曼殊短箋等書法作品,但特別欣賞陳獨秀的書信,認為這些書信「文筆跌宕痛快,字跡亦揮灑生姿,每於深夜,置濃茶一壺,挑燈閱之,趣味無既也」24。有的學者也說陳獨秀的書法因其堅實的學識根基,加之過人的才情,在民國時期的眾多學人中,是風幟獨標、名重南北。從他晚年的書法作品及大量的信劄手跡中,可以看到他在駕馭筆墨的天分能力上表現出的極盡變化、精彩紛呈的藝術創造。其中既有卓爾不群、貫穿一線的性格表現,同時也在形式的多樣嘗試探索中,給我們以種種變幻莫測的面貌,賦予我們多方面的啟迪25。
第五,他對中國現代近現代的文學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1917年發表的〈文學革命論〉,和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一起,為當時的文學革命樹起了兩面鮮明的旗幟。對於他在這方面的功勞,連胡適也推崇備至,認為他有三大貢獻,即提出了「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通俗的社會文學」的「三大主義」;把倫理道德政治的革命與文學合成一個大運動;使得文學革命有了很大的收穫。26陳獨秀雖然很少寫嚴格意義上的文學作品,但他的很多政論文章,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就是水平很高的文學作品,例如〈敬告青年〉等文章,完全可以和魯迅的文章相比美。因此,對於陳獨秀在中國近現代文學發展史上所起的重要推動作用,也應該加以重視。
(三)陳獨秀在人格上為後人做出了傑出的表率
所謂一個傑出的表率,是說陳獨秀在很多方面堪稱楷模:
首先,他志存高遠,堅強不屈,百折不撓,視死如歸,為主義和信仰奮鬥終生。從青年時代起,他即投身於謀求中華民族自由與解放的革命事業,此後不管如何艱難曲折,義無反顧。他一生五次被捕入獄,甚至險遭殺害,但曆盡艱辛而百折不撓。為了自己的主義和信仰,他毫不屈服,永往直前。一位網友在紀念陳獨秀的網上即留言說:「陳獨秀的品格值得敬佩。窮困潦倒時能堅持理想、堅持操守,也很了不起。」27
其次,他一心為公,從不以權謀私。從參加革命活動那天起,他就拋棄了自己本來可以擁有的富裕、舒適的生活,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家庭和兩個傑出的兒子。他生活雖然非常艱苦,但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至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的主要領導人,從不以權謀私,因此常使自己過著難以為繼的生活。他不僅這樣要求自己,也要求中國共產黨保持清廉的作風。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反腐敗的文件,即中共中央?1926年8月4日「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中央擴大會議通告〉,就是由陳獨秀簽署發出的。這個〈通告〉指出了貪污腐化行為的嚴重危害和反對貪污腐化的必要性,認為貪污腐化分子「不僅喪失革命者的道德,且亦為普遍社會道德所不容」,「一個革命的黨若是容留這些分子在內,必定會使他的黨陷於腐化,不特不能進行革命的工作,且將為群眾所厭棄」。因此,中央特別訓令各級黨部,「迅速審查所屬同志,如有此類行為者,務須不容情地洗刷出黨,不可留存黨中,使黨腐化」28。腐敗問題現在已經嚴重地威脅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更加顯示出陳獨秀簽署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反腐敗文件的極端重要的意義。
其三,他光明磊落,不搞陰謀詭計。包惠僧在解釋為甚麼陳獨秀沒有出席中共一大,反而被選為黨的主要領導人的時候,就說是因為他「有學問,光明正大,喜形於色,不說假話。當時我們都是他的學生,沒有哪個能比得上他」29。除了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巨大影響,建黨中的顯著功勞之外,包惠僧說的陳獨秀「光明正大,喜形於色,不說假話」的人格魅力,無疑也是他當選的一個重要原因。魯迅更這樣形容陳獨秀:「假如將韜略比做一問倉庫罷,獨秀先生的是外豎一面大旗,大書道:『內皆武器,來者小心!』但那門卻開著的,裏面幾支槍,幾把刀,一目了然,用不著提防。」30後來李維漢也曾稱讚說,陳獨秀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犯錯誤的領導人中少數幾個不搞陰謀的人。31陳獨秀的一生,完全證明了他正是這樣一位「用不著提防」的、不搞陰謀的光明磊落的人。
其四,他思想解放,從不迷信,敢於懷疑那些「最高指示」。從參加革命活動那天起,他就衝破了一切舊的思想羈絆。到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時期,他更加旗幟鮮明地倡導思想解放,把矛頭對準禁錮了中國人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和道德。為了中國的解放,他最早倡導成立中國共產黨。當中國共產黨成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以後,對於頤指氣使的共產國際和史達林發給中國的命令和指示,他仍然敢於懷疑和抵制。鄭超麟在他的《懷舊集》裏即說,他認為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敢於懷疑國際路線,抵制國際路線,而實行自己路線的首推毛澤東,「除了毛澤東以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敢於懷疑和抵制國際路線的,就是陳獨秀」32。
其五,他不食「嗟來之食」。即使在年老多病、窮困潦倒的晚年,有時「破屋雨漏缸無米」,不得不靠典當度日,他仍然潔身自愛,堅決拒絕國民黨要員們的捐贈,寧死不與「官僚」和「畜孽」為伍,甚至拒不接受 「素無知交者」的饋贈,堅持「無功不受祿」,連未出版的著作的稿費也不動用。在臨終前,他還囑咐夫人潘蘭珍,要一切自主,生活自立。陳獨秀的一生,表現出一個革命者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剛強骨氣和高尚人格。
其六,他作為一個知識份子,一生毫不妥協,堅決地揭露和批判舊制度、舊思想、舊文化和社會的種種弊病,代表了社會的良心。現在,一般把專門從事文化教育事業的有知識的人稱為知識份子。其實,這部分人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專心於自己的文化教育事業,不太關注政治和社會現實;另外一種是不僅努力做好自己從事的文化教育工作,還非常關注政治和社會現實,勇於揭露社會的黑暗面,為民眾的疾苦而大聲呼喊。前一種知識份子固然可貴,其中出現了很多大學問家、大學者、大專家或著名的文學藝術家,為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但後一種知識份子,即所謂的公共知識份子,不僅為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還為整個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要成為後一種知識份子,就必須面對種種壓力和危險,需要具有一般人所沒有的膽量和勇氣,不怕任何艱難和打擊,敢於作出犧牲。因此,我認為這一類知識份子更為可貴,更令人敬佩。而陳獨秀,正是這樣一個傑出的、令人敬佩的知識份子。
以上這六個方面,使陳獨秀具有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一直為陳獨秀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所感動所啟發。從他的人格中,我們既能看到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更能感受到時代精神的脈搏。他的人格影響、吸引了無數的青年人,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因此而投身於革命事業」。這種人格魅力的來源,就是「濃烈的愛國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33。有的學者還提出,應該學習和弘揚陳獨秀精神。我認為,這些分析和主張都是正確的。
以上這七大歷史貢獻、五大傑出成就和一個傑出表率,要做到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是很不容易的,但陳獨秀兼而有之。毫無疑問,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理論家、革命家、政治家和傑出的編輯出版家、政論家、語言文字學家、詩人、書法家,是二十世紀與孫中山、毛澤東等具有同等重要歷史地位的中國最傑出的偉大人物之一,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位「絕代巨人」34。如果說孫中山是二十世紀中國的第一位傑出人物,那麼陳獨秀就是二十世紀中國的第二位傑出人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我相信他的歷史地位會愈來愈高,最終會成為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上能夠千古留名的少數人之一。
當然,陳獨秀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缺陷和不足,犯過錯誤。他之所以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他犯過嚴重錯誤。但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袖有幾個沒有犯過嚴重錯誤呢?就拿功勞最大的毛澤東來說,同樣犯過嚴重的錯誤,他的錯誤甚至比陳獨秀的錯誤更為嚴重:第一,陳獨秀的錯誤僅有半年左右的時問,而毛澤東的錯誤則長達二十年。第二,陳獨秀的錯誤只是導致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敗,而毛澤東的錯誤導致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兩次失敗,不僅造成三年嚴重經濟困難和「十年內亂」,造成兩千多萬人的非正常死亡,幾千萬人受到殘酷的迫害,還造成了二十年的停滯局面,使中國遠遠落後於原來同一發展水平的國家。第三,陳獨秀的錯誤造成的後果很快被糾正,其影響很快被清除,而毛澤東的錯誤如「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一些破壞永遠無法恢復,其影響至今仍然存在,甚至還會影響到今後一個很長的時期。第四,陳獨秀的錯誤是被迫的,毛澤東的錯誤則是主動的,是自己犯的。其五,陳獨秀並沒有一個甚麼系統的「右傾機會主義」的理論,而毛澤東則形成了系統的「無產階級專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更有理論色彩。因此,毛澤東的錯誤的性質、程度和後果,都是和陳獨秀的錯誤不同的。但是,我們並不因為毛澤東犯了嚴重錯誤就否定他的歷史地位。同樣,我們也不能因為陳獨秀犯了嚴重錯誤,就否定他的歷史地位。
拿陳獨秀和毛澤東相比,他們的功勞同樣偉大:一個創立了中國共產黨,一個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舉起了民主、科學兩面大旗,一個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在有些方面超過了陳獨秀,如新民主主義理論、軍事思想和指揮藝術、哲學思想等,有的方面則遠遠不如陳獨秀,如對民主、科學等遠遠不如陳獨秀那樣重視。因此,如果拿同一個標準來衡量陳獨秀、毛澤東兩個人,就可以看出他們同樣都是偉大的歷史人物,都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應該給予同等的歷史地位,不能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二 關於陳獨秀的錯誤
對於陳獨秀在國民革命即第一次大革命中犯的錯誤,應該怎麼看呢?很多學者已經指出,他的錯誤主要來自共產國際,他不過是一個替罪羊而已。陳修良就曾說:「真正導致中國大革命失敗的,不是別人,正是以史達林為首的共產國際──也即是蘇聯共產黨中央的頭頭兒史達林。陳獨秀不過是一個替罪羊而已。」35在中國共產黨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必須執行共產國際指示,而中國共產黨又處在幼年,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誰都不能不犯像陳獨秀這樣的錯誤。況且,陳獨秀在當時的條件下,對共產國際和史達林的一些主張還進行了抵制。例如他從一開始就反對進行黨內合作,因為黨內合作會束縛自己的活動,使自己失去獨立性。當國共兩黨發生磨擦後,他又主張退出國民黨,改為黨外合作。後來他在辭職書中還提到這個問題,說「國際一面要我們執行自己的政策,一面又不許我們退出國民黨,實在沒有出路,我實在不能繼續工作」36。如果中國共產黨當時按照他的主張退出國民黨,改為黨外合作,就不會有後來的「清黨」和慘敗。又例如被看作陳獨秀嚴重右傾錯誤標誌的對國民黨二大、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等問題上的讓步,即所謂「三次大退讓」,有的學者已經指出,在上述幾個關鍵問題上,陳獨秀開始並不主張妥協,提出過不同意見,結果都被共產國際否定了,主要責任並不在陳獨秀。37
現在,戴在陳獨秀頭上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的帽子已經被摘掉,中共中央批准的權威黨史改成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陳獨秀錯誤的性質好像比原來減輕了一點。但我認為,所謂「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帽子,也不符合歷史實際,因為這是史達林和共產國際為推卸責任而硬扣到陳獨秀頭上的。很多學者已經指出了這一點38。說陳獨秀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就給人造成陳獨秀搞機會主義、搞投機的印象。其實,陳獨秀是一個毫無心計、光明磊落的人,根本沒有搞甚麼機會主義,沒有進行投機。他的錯誤,不過是執行了史達林和共產國際的錯誤指示,其實質是教條主義。而且對於他的有些所謂錯誤,還應該進行深入的分析,做出正確的評價。
例如現在仍然指責的陳獨秀對當時工農運動過火行為的批評,我認為就是正確的。因為在統一戰線的條件下,不能不照顧到聯合者的利益。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也是反對過火行為,極力維護統一戰線的。為甚麼對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的政策充分肯定,高度評價,對陳獨秀則橫加指責,徹底否定呢? 對於歷史的評價應該堅持一個標準,而不應該是兩個標準。
又例如被指責為 「三次大退讓」理論根據的「二次革命論」和放棄無產階級領導權的錯誤,有的學者已經指出,陳獨秀那篇〈資產階級的革命與革命的資產階級〉一文中所說的「統率革命的資產階級。聯合革命的無產階級,實現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39的話,本來說的是「中國國民黨目前的使命及進行的正規」,而不是說整個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說中國國民黨應該那樣做,實質上是為國共合作做理論準備。可是,長期以來很多人恰恰忘記了陳獨秀說的「中國國民黨目前的使命及進行的正規」這個前提,認為他否定無產階級的領導權,由此導致了面目全非的結論。40有的學者還指出,陳獨秀對資產階級力量與作用的誇大,不等於承認資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領導者;承認國民黨的領袖地位,並不等於承認資產階級是國民革命的領導者;陳獨秀沒有認定資本主義是民主革命的必然前途,他提出革命後資產階級擁有政權,也不等同於承認民主革命中資產階級的領導地位。所以,那種斷言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將資產階級規定為民主革命的領導階級的觀點,是缺乏事實根據的。陳獨秀的設想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聯合統一於中國國民黨的旗幟之下,以資產階級為主體及階級基礎,以無產階級為革命先鋒及政治向導,在它們之間的階級利益衝突尚未不可調和之時,共同努力成功一個資產階級的國民革命。41
即使陳獨秀當時有由資產階級領導民主革命的想法,據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的劉仁靜說,這個思想也是從史達林和共產國際那裏來的,而且從1924年12月起,陳獨秀就堅定地主張無產階級領導國民革命了,並且以實踐表明了他的主張。1925年,他領導了轟轟烈烈的上海五卅群眾運動;1927年,他領導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暴動。在這兩次大鬥爭中,他絕不依賴於資產階級的領導。這兩個群眾運動,正是在同資產階級鬥爭中進行的42。不僅如此,明確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問題的中共四大,也是由陳獨秀主持召開的。如果陳獨秀這時仍然主張由資產階級掌握中國革命的領導權,四大怎麼會做出這樣的決議呢?
客觀地來看,陳獨秀的所謂「二次革命論」 雖然存在缺陷,即沒有像毛澤東後來那樣清楚地說明中國民主革命的前途不是資本主義,而是社會主義,但這個理論在三個方面是應該充分加以肯定的:一是把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作了明確的區分,這相對於中共一大關於直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一次革命論」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二是陳獨秀關於中國革命必須分兩個階段進行的思想,為後來毛澤東提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的理論奠定了基礎,毛澤東「兩步走」的理論正是在陳獨秀這個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三是如前所述,主張在中國要有一個資本主義充分發展的階段,以便為社會主義的建立創造必要的條件,這是一個極其寶貴的思想。後來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也提出了同樣的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所發生的很多問題,遇到的很多曲折,就是因為過早、過急、過快地結束了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了社會主義社會,沒有讓資本主義和個體經濟得到充分的發展,三十年後不得不實行改革開放,重新實行新民主主義的政策,發揮資本主義和個體經濟的有益作用。另外,正如有的學者所說,即使陳獨秀「二次革命論」的主張是錯誤的,但他做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對中國社會發展動力、途徑、方向等問題的痛苦、執著的探索,為後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是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選擇中國社會發展最佳形式的一系列努力的重要環節,對此也是應該肯定的43。
關於陳獨秀在國民革命中是不是放棄了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問題,應該首先弄清楚無產階級領導權的本意。關於無產階級必須掌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領導權的思想,我在1995年一篇論述抗日戰爭領導權問題的文章中曾指出,它最早是列寧1905年在〈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等著作中提出來的,後來史達林在指導中國革命時,把列寧的這種策略思想概括為「無產階級領導權」思想,說「中國革命的倡導者和領導者,中國農民的領袖,必然應當由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來擔任」44。他們還指出,這種領導,主要是對廣大農民的領導,為了保證和實施這種領導,無產階級政黨應當在同資產階級的聯合中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是保證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必要條件45。也就是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問題主要是指以正確主張和模範行動,影響和引導農民階級以及小資產階級和自由資產階級,使革命按照自己的主張進行到底,即主要是進行政治領導,這和組織領導、行政領導不是一回事。陳獨秀在大革命中的一些問題上,因為受共產國際指示的影響和蘇聯代表的逼迫,不得不對國民黨做了妥協退讓,但他始終是努力保持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性,堅持對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以及自由資產階級進行政治領導的,並沒有主動地放棄這種領導權。至於組織領導、行政領導,孫中山是當時國共兩黨公認的國民革命的領袖,中國共產黨怎麼去爭呢?孫中山去世以後,共產國際仍然主張國民革命由國民黨領導,中國共產黨要去爭奪領導權也很困難。因為當時還處在幼年的中國共產黨人數那麼少,怎麼能爭得過國民黨那麼一個大黨、老黨呢?國民黨、蔣介石就是因為害怕中國共產黨爭奪國民革命的領導權,才發動「中山艦事件」和通過「整理黨務案」的。如果不顧國民黨的態度而硬去爭奪領導權,必然會引起兩黨的分歧,甚至會導致統一戰線的破裂。事實上國共兩黨後來的很多爭執,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群眾運動採取了一些過火的行為,如一些地方的農民把國民革命軍將領的一些親屬當做「土豪劣紳」鬥了、打了,甚至分配了他們的土地;一些地方的工人罷工時間過長,要求工資過高,使一些資本家和中小企業主承受不了,即使國民黨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脅才引起的。有一些中國共產黨人,當時也認識到這個問題,例如關於馬日事變等發生的原因。夏曦當時便認為「就是土地問題」46。柳直荀後來也說:「湖南農民最激烈的鬥爭就是關於土地問題的鬥爭」,「這樣一來。地主大震,因此有5月21日之事變」47。要使統一戰線能夠維持,參加統一戰線的雙方必須照顧到對方的利益,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特別是在國民革命中,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力量對比那麼懸殊,採取的又是黨內合作的形式,中國共產黨更不能不考慮國民黨的利益,這和抗日戰爭時期的形勢根本不能相比。列寧早就說過,為了革命的需要,有的時候應當做出必要的妥協。在國民革命中為了維持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陳獨秀被迫做出一些妥協也是必要的,況且他對工農運動中一些過火行為的批評,對一些過左行動的糾正,本身就是正確的。因此,不能因此就說陳獨秀放棄了無產階級領導權。
陳獨秀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後來參加過「托派」。有的學者已經指出,「托派」的主張也是對中國革命的一種探索,雖然是一種錯誤的探索。俄國已經給托洛茨基平了反,我們為甚麼還要抓住這一點不放呢?
陳獨秀後來被開除出黨,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他參加了「托派」。但有的學者已經指出,他被開除出黨,主要是因為他反對李立三「畢其功於一役」的全國大暴動計劃,反對在中東路問題上提出保衛蘇聯的口號。歷史已經證明,李立三「畢其功於一役」的全國大暴動計劃是錯誤的,提出保衛蘇聯的口號也是錯誤的48。因此,開除陳獨秀的黨籍也是完全錯誤的,應該予以平反。
陳獨秀之所以會犯錯誤,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本質上是一個書生、學者,而不是一個善於搞政治的人,缺乏搞政治的經驗和手段。搞政治,甚麼手段都可以採取,甚至無所不用其極,是一點書生氣都要不得的。但正如他去世後他的老友朱蘊山詩中所說,他「僵死到頭終不變,蓋棺論定老書生」49。對於那種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像陳獨秀這樣的書生、學者是應付不了的,往往會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他和瞿秋白一樣,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都是一個悲劇。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誤會。
2004年12月4日改定
註釋
1 杜鋼建〈陳獨秀的人權思想〉,「問題與主義」網(http://www.wtyzy.net/chenduxiu.htm)。
2 《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3頁。
3 石仲泉〈用「三個代表」思想指導〈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編修〉,《百年潮》2002年第10期。
4 〈我的根本意見〉,任建樹等編《陳獨秀著作選》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0頁。
5 陳雪〈陳獨秀論〉,《中國之春》第132期,1994年9月。
6 歐陽哲生〈胡適與陳獨秀思想之比較研究〉(下篇),《中國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
7 操國勝〈試論陳獨秀晚年大眾民主思想及其歷史方位〉,《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4年第1期。
8 蔣賢斌〈試析晚年陳獨秀的民主思想〉,《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9 張同〈簡論陳獨秀晚年的民主觀〉,「陳獨秀與中國革命」網(http://www.chenstudy.com)2004年2月6日。
10 〈陳獨秀致西流〉,水如編《陳獨秀書信集》,新華出版社1989年版,第503頁。
11 晏澤厚:〈論新民主主義社會論的創制與歷史貢獻〉,《求實》2001年第11期。
12 王敦琴:〈新民主主義社會論形成發展管窺〉,《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13 〈民族野心〉,1938年7月16日,任建樹等編《陳獨秀著作選》第3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1頁。
14 〈資本主義在中國??在重慶民生公司講演〉,任建樹等編《陳獨秀著作選》第3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9頁。
15 〈我們不要害怕資本主義〉,《陳獨秀文章選編》下冊,三聯書店1984年版,第636頁。
16 胡明編選《陳獨秀選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2頁。
17 唐寶林《陳獨秀傳》(下)《從總書記到反對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頁。
18 轉引自任建樹《陳獨秀大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657頁。
19 轉引自唐寶林《陳獨秀傳》(下)《從總書記到反對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頁。
20 轉引自陳世強〈世紀話語 大匠情懷??陳獨秀與中國晚近美術〉,載沈寂主編《陳獨秀研究》第2輯,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頁。
21 轉引自鍾揚〈陳獨秀的詩歌創作散論〉,載沈寂主編《陳獨秀研究》第2輯,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頁。
22 安慶市陳獨秀學術研究會編注《陳獨秀詩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頁。
23 葉尚志〈陳詩漫話??《陳獨秀詩存》代序〉,安慶市陳獨秀學術研究會編注《陳獨秀詩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頁。
24 〈有關陳獨秀書法的一則史料〉,《檔案與史學》1997年第2期。
25 楊林〈幸有艱難能煉骨 依然白髮老書生──陳獨秀晚年書法述評〉,「陳獨秀研究」網2004年6月5日。
26 胡適〈陳獨秀與文學革命〉,王樹棣等編《陳獨秀評論選編》下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頁。
27 forestwave〈陳獨秀是超前的〉,見「Netor網同紀念」 (http://cn.netor.com)。
28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2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283頁。
29 蕭生(生)〈訪問建黨時期的知情人〉,《百年潮》2001年第5期。
30 轉引自張家康〈陳獨秀的個性和人品〉,《江淮文史》1995年第6期。
31 轉引自劉良〈龍性難改陳獨秀〉,《黨史文苑》2003年第5期。
32 轉引自劉良〈龍性難改陳獨秀〉,《黨史文苑》2003年第5期。
33 王文濤〈濃烈愛國情懷 鑄就壯美人生──淺析陳獨秀的人格魅力〉,《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增刊。
34 司馬璐〈中共『絕代巨人』陳獨秀〉,見「浴火鳳凰」網( http://sixiang.resourcez.com)。
35 〈陳獨秀不過是一個替罪羊〉,《陳獨秀研究動態》(簡報)2004年停刊號。
36 轉引自劉仁靜〈論所謂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載「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網(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index.html)。
37 蕭甡〈 誰應是大革命失敗的主要責任者?〉,《百年潮》2003年第7期。
38 楊奎松〈陳獨秀是右傾機會主義者嗎?——?從陳獨秀與共產國際的關係談起〉,「楊奎松個人空間」(http://www.yangkuisong.net);唐寶林〈分歧已經擺明 讓歷史去評判──就石仲泉先生談「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擺擺我們的觀點〉,《陳獨秀研究簡報》2003年1、2期合刊;唐寶林〈不要忘記歷史──就「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再擺我們的觀點〉,《陳獨秀研究簡報》 2003年 3、4期合刊;龍念〈「右傾機會主義」帽子亦應摘掉〉,《陳獨秀研究簡報》 2003年 5、6期合刊;高國發、欒麗榮〈「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結論是不實之詞??與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商榷〉,《陳獨秀研究簡報》 2003年 5、6期合刊;龍念〈評新黨史中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 ·「右傾機會主義」帽子亦應摘掉〉,等。
39 《陳獨秀文章選編》(中),三聯書店1984年版,第259頁。
40 郭緒印〈重評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學術月刊》1991年第7期。
41 蔡文傑〈陳獨秀二次革命論中的領導權思想辨析〉,《南開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6期。
42 劉仁靜〈論所謂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載「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網(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index.html)。
43 左繼亮〈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與中國社會發展形式的選擇〉,《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0年第2期。
44 〈中國革命問題〉,《史達林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84頁。
45 〈抗日戰爭領導權新論〉,《安徽史學》1995年第1期。
46 夏曦等三人代表湖南省党部向武漢國民黨中央的請示,見1927年4月18日武漢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速記錄。
47 柳直荀〈湖南農目革命的追述〉。載《布林塞維克》第12、14朗,1928年1月2日、16日出版。
48 王觀泉〈陳獨秀研究二題〉,《安徽史學》2002年第2期。
49 轉引自〈訪唐寶林:毛澤東和陳獨秀〉,張素華、邊彥軍、吳曉梅編《說不盡的毛澤東》下冊,遼寧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頁。
郭德宏 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中國現代史學會會長,共發表文章多篇,出版個人專著、合著十多部,主編或參與編寫著作四十餘部。
(文章来源:《二十一世紀》網絡版二○○五年二月號總第 3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