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对于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儿女也称为“炎黄子孙”,这有历史渊源。黄帝和炎帝是中华远古传说中的人文始祖,经过文字加工,他们的事迹记载于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中。黄帝葬于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历代在这里举行祭祀黄帝陵的大典,具有重要意义。祭黄帝陵折射出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在今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就是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二者结合的科学表述。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时期,上接夏商周特别是西周时的礼乐文化,形成了“和而不同”的诸子百家之学,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之学中找到原初的基本论点,即文化基因。

诸子百家之学主要围绕着“天道”与“人道”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所谓“天道”,泛指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引起讨论,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周易》中有这样的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文明”的同义语。

《史记·太史公自序》介绍了其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这“六家”是: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即道家)。汉代文献整理大家刘向、刘歆父子以及史学家班固认为,先秦时期的思想学派有“十家”,除上述六家外,还有农家、杂家、纵横家。“十家”号称“百家”。百家争鸣形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活跃局面,构成中华文化中的原创性文化。当时不同的思想学派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相反而相成,犹如奔腾的大河,源源不断,反映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状况。这些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汉并天下后,楚文化、秦文化、齐鲁文化等大体上完成了汇合的历史过程。汉武帝接受了大儒董仲舒的建议,重用儒生、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国家的主流文化,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大局面。儒学重视文化的传承创新,这体现在孔子对《五经》的整理上,并以此教育学生,使文化得以传承。后来,因时势需要,经书从《五经》《七经》再到《九经》,宋代成为《十三经》。儒家经书里讲的道理,其影响遍及全社会。

这样,从汉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就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之所以说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少数民族都为祖国疆土的开发、建设,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会通,构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其中积淀着民族的智慧、民族的价值尺度、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今年 2 月 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他还说:“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这些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值得我们深思。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学界已有多年研究讨论。笔者以为可以这样归纳: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共同体是历史上文化共同体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其中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二者密切结合。我们还要借鉴人类的优秀文化,经过消化吸收,使其转化为我们文化中的某些因素。这些有机地统一,就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摘自:《决策探索》2014年第5期下

本網編輯
本網編輯
文章: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