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抑斋自述》是一部类似自叙年谱性质的著述,系根据王锡彤本人日记排比 整理而成。《抑斋自述》按时间顺序分为七大部分,即《浮生梦影》、《河朔前尘》、《 燕豫萍踪》、《民国闲人》、《工商实历》、《药饵余生》、《病中岁月》。其中前三部分 ,王氏生前已刊印流布,第四、五、六部分及第七部分《病中岁月》中的甲编,也经王锡彤 生前手订。而《病中岁月》中的乙、丙、丁、戊诸编,则系王锡彤去世后由其次子王泽〖FJ F〗窸〖FJJ〗根据王氏日记照录刊印。《抑斋自述》仅有少量私家印本,且分散流存于各地 图书馆和私人手中,本人历时数载,多方搜讨,才得齐全。《抑斋自述》全文长约53万字, 此次点注时作了部分删节,其中《病中岁月》部分因内容芜杂而删节较多,并将该部分中的 甲、乙、丙、丁、戊诸编合而为一,以和全书体例一致。《抑斋自述》以时间为顺序,逐年记述王锡彤一生言行、见闻、经历以及家庭琐事,记事详明,内容充实,为我们研究当时的 社会历史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
王锡彤(1866-1938),字筱汀,号悔斋,晚号抑斋行一,河南省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其父王宝卿(字鹤汀),县学附生,曾在汲县、延津、修武等地执事盐业。王锡彤16岁时丧 父,辍学赴修武盐店习业,18岁时返回汲县。19岁时以县试第一、府试第二、院试第三中秀 才,入邑庠,曾赴开封大梁书院肄业。王多次参加乡试,但均落选。32岁时被选为拔贡,次年赴京朝考,注直隶州州判。
王锡彤一生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09年以前,主要在河南从事教育事业。
光绪九年(1883),18岁的王锡彤毅然结束了修武盐店的学徒生活,返回乡里,与李时灿(字 敏修)共斋读书。后王锡彤文卷深得淇泉书院山长浙江人章子如的赏识,成了淇泉书院的高 才生。次年考中秀才,授徒乡里。光绪十三年(1887),王赴开封大梁书院肄业,次年参加 乡试落第,在老家设帐授徒。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京朝考,时值戊戌维新运动高涨,王锡彤在京“预闻时局变化,开拓心胸”。他受李时灿等人之托,购回一大批书籍,经、史、子、集之外,亦有一些西洋书译本,为成立经正书舍打下了基础。 光绪二十八年(1902),王锡彤受聘任孟县〖FJF〗蔒〖FJJ〗西精舍山长,学生住斋者十余 人。讲授四书时,王加进去一些发展近代工矿业、纺织业的知识。光绪三十一年(1905),王锡彤回到汲县后,曾与李时灿等人主持卫辉商立初等小学堂招生考试,该学校实为汲县兴办新式学堂之始。当年,王锡彤应禹州知州曹广权(字东寅)之聘,主讲禹州三峰实业学堂,任山长(实际任禹州三峰煤矿公司经理)。其次子王泽〖FJF〗窸〖FJJ〗考取官派赴日留学生, 长子王泽敷赴保定师范学堂肄业。时卫辉府、汲县当局凡涉及教育事,均邀请王锡彤参与, 其弟王锡龄任汲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堂长,并兼科学教习。其间,王锡彤还借赴天津购买抽水 机器设备之机,参观考察了天津、保定等地的各种新式学堂。返回禹州后,被河南提学司任 命为河南高等学堂教务长,王辞而未就。这一时期,王锡彤亦参与地方政事,如赈灾、主持 “车马局”、创办“筹防局”等。除主持禹州三峰煤矿公司外,王锡彤还曾参与洛潼铁路、 河南铁矿等实业的策划,成为在河南有一定影响的人物。1909年以后,王锡彤应袁世凯之邀,充当袁的幕僚,并与周学熙在京、津、唐、豫等地办实 业。在京师自来水公司、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天津华新纺织公司三个大企业中,周学熙任总 理,王锡彤任协理。在周两度出任财政总长期间,王代理总理。王锡彤还是华新公司唐山厂专务董事、兴华资本团主任董事、卫辉纱厂董事、棉业公会董事、开滦煤矿股东,地位显赫 。
在从事工商实业活动中,王锡彤显示出杰出的才能与实干精神。禹州三峰煤矿公司20世纪初 开办,土法开采,虽出煤但无利润可言。且当地土矿林立,之间争斗甚多,无法正常生产。 王锡彤到任后,大力整顿矿务,并到天津考察、购买机器设备,经数年努力,煤矿渐有起色 ,股东逐年分到少许红利。王任京师自来水公司协理后,为扭转连年亏损的被动局面,一方 面加强管理,裁员减薪,自己带头不拿薪水,以节约开支;另一方面吸收天津银号为最大股 东,使局面有所改观。
在与外商谈判和建厂的过程中,王锡彤注重调查研究,决策比较精明果断。筹建唐山和卫辉 两纱厂与英商会谈进口机器事宜,王锡彤仔细研究设备中主、辅件的英文资料,做到心中 有数。签订合同时字斟句酌,尽量压低价格,以至谈判几乎破裂,但终于以较低价格签订了 合同。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商又以欧洲战事未已,运输不畅为借口,力图毁约,想支付 些许赔款后废除合同,王锡彤严驳不允。选择卫辉纱厂厂址时,王锡彤认真勘察、论证,否 定了通泰洋行外国专家的错误意见,选择了最佳方案。1921年后,英镑大幅度升值。王锡彤 以中方已预付过半数机器款额及英方交货误期应予以罚款为理由,维护了中方利益。
20世纪初,中国有两家大水泥厂,即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和湖北大冶水泥厂。前者经营得法, 年年盈利。后者却连年亏损,欠日本商人白银70万两。这样,湖北水泥厂就很有可能落入日 本人手中。王锡彤与周学熙等决定出资140万元,一部分用来偿还日本人的债务,一部分用 于启动湖北水泥厂。这种维护民族利益的举措,也是值得称道的。
参与办实业的数十年中,王锡彤非常勤奋。他常常要不停地参加各公司和厂矿的办公会、董 事会、股东会,还要深入实际,调查、了解各厂矿的运营或基建情况,此外还要参加许多社 会活动。20年代后期,当他体弱多病感到难以履行职责后,便毅然辞去一切职务,隐居天津 ,休养之余,读书写作。1938年在津病逝。
王锡彤著述多种,印行者有《抑斋自述》、《清鉴》、《大学演》、《抑斋诗文集》等。其 中,《抑斋自述》一书价值最高。王锡彤一生,正值中国处于大变化、大动荡的时代。王锡彤《抑斋自述》一书,就这一历史时期作者所见所闻,特别是亲身经历的主要事件,按月、 日一一排比记述,为我们研究河南乃至中国近代史,提供了相当丰富且比较可靠的资料。
《抑斋自述》中对河南近代的农民斗争、农民运动的记述十分重要。自述中对白莲教、捻军 、太平军、义和团等在河南的活动多有披露。其中,有关豫北地区官绅如何对待义和团的记 载尤为具体、详细。以那拉氏为首的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到“抚”后,各地官绅 对义和团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呢?《抑斋自述》中刊录的一纸“晓谕”,为我们提供了不可 多得的史料。这纸由王锡彤起草、以河北道道员岑春荣(岑春煊之兄)名义签发的告示中云: “照得前因中外失和,民教仇杀。近畿一带,有义和团民练习拳勇,不取民间一草一木,曾 经奉旨嘉奖,此等义民至为难得。”几句冠冕堂皇的话之后便说,近来河北三府“竟有无知 愚民”,“名曰学习义和拳,而良莠不齐,地方痞棍夹杂其中”,“殊堪痛恨”。“现已禀请抚宪批准”,“如有匪徒煽诱情事……即行照章就地正法,以遏乱萌”。“自示之后,如 有匪徒藉义和拳之名,烧香聚众、设立坛场……即系假义和拳,即当照章就地正法”。此布 告印行五百张,于黄河以北三府二十四县广为张贴,为地方官绅以“假团”之名镇压农民运 动提供了依据。此后,一些拳民被官府捉拿,有的当场被枪杀。书中披露的这些情况,与 那拉氏之流在“招抚”的旗号下镇压所谓“假团”,可谓不谋而合,暴露了他们从骨子里仇 恨农民运动的本质。
《抑斋自述》中,对清代末年河南人民抗捐抗税斗争及民国初年的白朗起义,也有论及。其 中谈到王锡彤主持禹州三峰煤矿时,白朗曾是矿上的“散工小目”(即临时工头头),此事为 他书所未载,为研究白朗的出身、经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909年后,王锡彤成为袁世凯的亲信幕僚,为袁氏奔走于京津燕豫,对清末民初政界情况了 解颇多,《抑斋自述》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引人注目,史料价值极高。
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大多数省份通电宣告独立,纷纷脱离清廷,拥护共和。可地处中原的 河南省,连形式上的独立也未曾出现,其原因何在?一般学者的论著仅仅推论系袁世凯之辈 所为,语焉不详,缺乏根据。《抑斋自述》中,对袁世凯等人如何导演河南“请愿共和不独 立”这出丑剧做了详细记录,使真相大白。原来,武昌起义后,要求河南独立的呼声甚高。 旅沪河南革命党人组织的河南北伐军支部(发起人中有王锡彤的儿子王泽窸 ,系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发布《河南北伐军宣言》,号召人民起来光复河南。河南北 伐队成立后,也致电河南省咨议局“急速独立”。豫籍京官和一些河南士绅齐集京师豫学堂 开会,开始也提出速谋河南独立。但商谈的结果,却提出了一个大合袁世凯心愿的“请愿共 和不独立”的方案。于是,在袁世凯策划、指挥下,河南演出了“请愿共和不独立”的闹剧 。不独立 ,是为了稳住河南的局势,可使已任清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保住对北方一些省的指挥权, 不至于出现“号令不出都门”的局面,也加重了和南方谈判的筹码;请愿共和,可进一步向 清廷施加压力,迫使清帝及早退位,使袁氏早日登上民国大总统的宝座。事实上,后来袁世 凯的这两个目的均如愿以偿。由于王锡彤亲历其间,且是主角之一,《抑斋自述》中逐日 记载了这出丑剧是如何一步步策划和实施的,解开了一个历史谜团。
王锡彤结交广泛,清末民初一些政界人物如徐世昌、冯国璋等,《抑斋自述》中间有述及。 加之王锡彤之次子系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王锡彤和革命党中的一些人也有联系。如袁世 凯军队南下镇压武昌起义时,曾拘留同盟会书记、著名革命党人曾昭文。曾系河南人,又是 王泽窸的留日同学。在王锡彤的建议下,袁令人将曾昭文送到彰德(安阳), 与其会面后放回南方。在南北议和时,袁曾通过王锡彤向时为南方代表的曾昭文施加影响。 又袁世凯策划帝制复辟时,王锡彤和革命党人胡瑛站在一起,王亲耳听到是胡瑛第一个喊“ 大皇帝万岁”的。这些记载,均有重要价值,且多为他书所未见。
《抑斋自述》中的经济史史料的价值也很高。河南卫辉当时处水路、陆路交通要冲,是长芦 盐较大的集散地之一。王锡彤之父在盐店谋生有年,王锡彤青年时代也曾为盐肆学徒,对盐 业多有了解。《抑斋自述》中对豫北食盐的运销情况作了具体的说明。其中对修武盐肆如何 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克扣百姓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为他书所少见。
汲县地处南北官道要冲,当地人民的车马差徭异常繁重,但史志书中记载极少。王锡彤继 中州大儒李敏修之后主持汲县“车马局”,对该局之运作情况及其弊端自然非常熟悉。《抑 斋自述》中关于汲县“车马局”的叙述颇详,不仅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封建官府对人民的无止 境盘剥大有益处,也为清代驿站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王锡彤在河南时,曾经任职于禹州三峰煤矿公司,后又参与河南铁路、铁矿的创办。《抑斋 自述》中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为研究河南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在20世纪初全国收回利权斗争出现高涨的形势下,王锡彤参与了1909年河南人民收回矿权的斗 争,并被推选为四代表之一赴京与有关部门交涉、与英国福公司谈判。《抑斋自述》中的这 部分资料,使我们对河南官绅界的软弱及清政府的媚外态度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1909年后,王锡彤与北方大实业家周学熙在京、津、唐、鲁、豫等地创办实业。《抑斋自述》中对一些企业的集股过程、经营管理方式、盈亏情况等,逐年作了或详或略的记录,向人 们展示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制下,中国北方工业艰难、缓慢发展的历史轨迹。 这部分内容,是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重要的参考材料。
《抑斋自述》一书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它为我们研究河南近代文化教育的变迁提供了大量的 第一手资料。
1909年前,王锡彤曾主讲蔒西精舍,任禹州三峰书院山长、禹州实业学堂山 长(后任监督),与李敏修创办经正书舍,并参与卫辉、开封等地新式学堂的创办,一度任河 南省视学。1909年后北上京师,曾任京师豫学堂监学兼教务长。王锡彤长子为保定师范学堂 学生,次子系河南省第一批官派赴日本留学生,长媳于天津女学肄业后到北京女子师范学堂 就学。王锡彤家塾曾辟为女学堂,召数十名女童入校学习,由王锡彤之妻督理。王锡彤之弟 曾任汲县高等小学堂堂长。王锡彤一生经历了由旧式学堂向新式学校的演变,并亲身参与其 间。在这方面,《抑斋自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而书中关于袁世凯寄白银 万两促成河南省第一批赴日官派留学生成行等资料,为它书所罕见。
王锡彤和近代中州学界、思想界一些知名人士多有往来,《抑斋自述》对这些人的师承渊源 、治学方法及其对时局的认识作了记述,可供研究中州思想文化史者参考。书中对于河南特 别是豫北地区风土人情及其演变也间有述及,也为研究河南近代文化史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囿于见闻,王氏书中的记载讹误间或有之。在一些事件的叙述上,亦或有 夸大作者作用的地方,这些读者自会鉴别。就总体而言,《抑斋自述》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历 史资料。
本书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曾得到北京师范大学郑师渠教授、南开大学李喜所教授、河南省社 会科学院王天奖研究员、广州社会科学院骆宝善研究员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出版过程中 ,先后得到河南大学出版社朱绍侯教授、孙荣光教授、马小泉教授、刘小敏编审的关怀与大 力支持。汪维真副编审对此书的出版贡献尤多,特此说明。并向上述师友表示诚挚谢意。
1979年,本人从北师大历史系毕业11年后,赴河南大学历史系师从胡思庸先生研习中国近代 史。而今,先生仙逝已七年有余。回忆起先生当年对弟子耳提面命之时的音容笑貌,想起先 生生前对《抑斋自述》收集、点注、出版的关心,不禁怆然泪下!谨借此书出版之机,对恩 师胡思庸先生表示深深的感谢以及无限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