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台湾史学前辈胡春惠先生相识已经整整二十年。1996年我到广东中山参加“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骆宝善先生邀请与会的河南同乡学者小聚。胡春惠先生是河南沁阳人,也应邀参加了聚会。当时在座的还有郑永福先生、赵春晨先生、张瑛先生、刘路生先生等。在这之前,我因撰写有关晚清地方自治的博士论文,曾认真拜读过先生的专著《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及相关文章,受益颇多,敬仰已久。这次聚会,是我第一次见到先生,他那委婉的乡音和浓浓的乡情,令我倍感亲切。记得他感慨地说,河南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最大,而遭受的历史磨难也最多,流露出对中原故土的殷殷之情。为了请教学术问题,我自此与先生有了书信往来,先生曾签送大作《韩国独立运动在中国》一册,并连续数年寄送他主编的《亚洲研究》。
2000年,我参加了在广东中山召开的“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学术讨论会,会上得与先生再次相见,重叙乡谊。
2001年,先生自台湾政治大学荣休,转往香港珠海学院任教,兼任该校文学院院长及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此前先生已任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长期顾问)。先生借助这一学术平台的区位优势,开始全心致力于推进港台与内地的学术交流,主办了数十场各种类型、各种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特别是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坛的开办,为青年史学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002年,我赴台北参加“第五届孙中山与现代中国”学术讨论会,因先生在香港而未能相见。先生在电话中告知,华裔加拿大学者丘才廉先生得知河南大学正在开展犹太文化研究,愿意给予帮助,希望我能引介。我即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张倩红女士取得联系,双方合作事宜进展非常顺利。丘先生夫妇当年来到河南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设立了奖学金,捐助建立了夏隆外文图书室,对河南大学的犹太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河南大学也以此为契机,整合学术资源,成立了犹太研究所,以组织的形式开启了犹太历史与文化专题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如今十数年过去了,这支新生的学术力量,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广泛的学术交流,为中国的犹太研究和中以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张倩红女士后来转任郑州大学副校长,仍以学者身份热心推动河南大学的犹太研究。而先生对此学术功业之热诚相助,也让人铭记莫忘。
先生常年奔波于各地开展学术活动,也经常返乡省亲会友,因而我们也时有机会见面。2013年先生回乡扫墓祭祖,下榻郑州黄河饭店,我和郑永福老师、吕美颐老师还前往看望。先生极为开朗健谈,每次相见,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先生的家乡情怀和学术心愿。他曾较多地谈及对故乡和家人的记忆,谈及对青年学人的关心与期待,而且也多次开心地谈及他与我的导师章开沅先生多年的交谊,其亲善而温和的话语,至今犹在耳边。
2014年,先生再次来郑,发起组织由郑州大学、香港珠海学院、台湾政治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坛”。先生与我通电话说,想借此行到开封寻访他少年时期的寄居之地。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即驱车接先生到开封,入住开元名都大酒店。当天下午,在刘百陆老师的陪同下,先生参观了河南大学犹太文化研究中心。这时的研究机构已经拥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三层斋楼,夏隆外文图书馆藏书已达5000余册,并且有了一支素养很高的中青年学术团队,发表和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研究中心也因而成为中国犹太文化研究联盟成员单位,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以及中国·以色列学术交流促进会等国内外多所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学术成就,先生看后甚感欣慰。
次日上午,先生向历史文化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孙中山五权宪法研究”的学术报告。下午,我与陈健老师一道,陪同先生专程考察了古城开封包公湖附近的城隍庙街、观前街等街道,寻访先生少时的居所。历经数十年的变迁,当地的旧房多已改建,但街道格局未有大变,先生依然能够辨认出当年居住的旧址,并怀有深情地拍照留念。先生返港之后,我将所拍照片冲印并加标注,又依照民国年间的开封地图,手绘了旧居方位简图,一并寄与先生。
已有一年多未见先生,不意,昨天见到田海林教授、左双文教授转发先生病逝的微信,惊愕至极,再三叮问。当见到珠海学院网站张忠柟校长发布的讣闻,确知先生已于三月十九日在台北病逝。伤痛之情,难以自已。
在此,我想告慰先生,您的为学与为人,是我和所有受过先生嘉惠之后学的永远的人生激励。
先生,安息吧!
2016年3月22日于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