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剑,一朝生辉。郑大华教授洋洋百万言的力作《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以抗战时期知识界为中心》,最近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捧读再三,深为其坚实的学术开创力和浓厚的现实关怀所折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鉴于“长期以来学术界缺乏对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研究,迄今为止不仅没有一部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专著,就是公开发表的专题论文数量也非常有限”,作者设定此课题,用意便在于“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该书第2页)。这一宏大研究之意义,除了服务时代主题,也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种学术价值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该书可视为抗战史的重要拓展研究。近年抗战史越来越成为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显学,无论内容还是方法都展现了值得注意的学术创新。本书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书写抗战思想史,不仅考察了“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与民族复兴思潮的高涨情形,包括考订“民族复兴节”的原委和影响;也详细考察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七七”事变之前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包括“九一八”事变引发的民族危机感,费希特民族复兴思想的系统传入,国民党人的推动,进步人士关于民族复兴问题的讨论等。相较以往将两个时期分开处理的研究方式,该书不仅全面连续梳理了近代民族复兴思想的脉络,也拓展了抗日战争史的研究。
其二,该书将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推向了新高度。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历来重视重要专题的深入探讨,对于洋务自强思潮、维新变法思潮、新文化思潮、民族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科学主义思潮等都有多部甚至数十部专著探讨,但民族复兴思潮却鲜有问津。究其原因,其一是多数学者将相关议题纳入民族主义思潮或者救亡强国思潮中加以讨论,没有将其独立看待;其二是有些学者把重心放到文化复兴思潮、经济复兴思潮等比较细分的思潮上,而没有将其作为整体看待。郑大华将近代民族复兴思潮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来考察,相继发表了《“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抗战时期钱穆的文化复兴思想及评价》《“九一八”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及影响》《论毛泽东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近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等文章。这些文章与黄兴涛、俞祖华等学者的同一主题研究一起,成为近代思想史研究界值得关注的相关学术成果。此次推出研究民族复兴思潮的专著,将这一专题研究又进一步推向了新高度。
这一著作在多方面展现了显著的学术创新。
首先是民族复兴思潮内容上的界定。该书最大的特色,是分别呈现了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民族复兴的政治、经济、学术、文化主张,使这一时期民族复兴观念除了原则上的规定性,更有了十分明确的内容规定性。作者展示了抗战时期知识界对民主政治必要性的论述,包括他们如何看待民主政治对于救亡图存、国家统一、国家认同和民族复兴的关系;呈现了知识界对于经济复兴与民族复兴关系的论述,重点梳理了他们为经济复兴提出的政策、道路、制度层面种种对策和设想;论述了知识界所揭示的学术振兴对于民族复兴之意义,还对这一思潮下知识界所取得学术成就,特别是对史学界的“国故整理”成果、哲学界的“儒家思想新开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学术中国化”探索和对“文艺的民族形式”的追求等,做了浓墨重彩的描述;完整叙述了知识界对于民族复兴思潮的认识以及在复兴民族文化途径、方式和原则上的一些见解与复兴民族文化的实际贡献。
其次是研究方式上的点线结合。民族复兴思潮虽然盛行于抗战时期,但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清末民初,该书着力于考镜源流,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有说服力的梳理。作者指出,晚清时期从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口号,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想,再到国粹派的“古学复兴”主张,实际上都包含着民族复兴的思想内容。而到了“五四”时期,民族复兴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李大钊提出了“大民族主义”的国族主义和“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要首先恢复民族的精神”的思想,梁漱溟、梁启超等提出了复兴东方文化的思想,王光祁在《少年中国运动》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思想。这些尚属隐微不彰的民族复兴思想,经过作者的阐释发覆,分别从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社会各个层面与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建立起逻辑上和思想资源上的联系。
再次是研究宗旨上的史论结合。作者给出的基本结论有四个:其一,民族复兴不是个别民族的复兴,而是包括汉族和所有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复兴。其二,民族复兴不是复古,而是中华民族的浴火新生或再生,是朝向现代化的凤凰涅槃。其三,民族复兴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复兴,而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整体复兴,需要加以系统推进。其四,民族复兴的实现有赖于全体国民的团结和联合,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些结论在各章的论述中都有自始至终的贯彻,作者述史鉴今,读来颇能给人以启迪。
(作者:何卓恩,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