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庸:《河南历代名人辞典》序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英才辈出,绳绳相继,数量为各省之冠。明、清以后由于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已久,河南人才的数量较之东南沿海始见逊色。可见人才的形成绝非仅靠个人的禀赋,而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种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尽管如此,黄、淮、伊、洛哺育的中原儿女,依然为祖国奉献了大批英杰之士。据孙夏峰《中州人物考》这部专门研究明代河南人物的书,得立传者360余人。李敏修《中州先哲传》则专写清代河南人物,除去无谓的列女传之外,犹有1189人之多。辛亥革命至解放前,河南备受军阀混战、外寇蹂躏之苦,闹得民穷财尽,而中原大地却涌现了更多的革命家、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以及各方面的文武英才。他们的业绩,值得载入典籍,进行研究。

王天兴、王兴亚、王宗虞等同志主编的《河南历代名人辞典》,在河南历史人物的研究上下了功夫。它不是断代之作,而是从古至今贯通下来,著录3700余人之多,搜罗之富,前所未有,这是大有功于学林的工作。出版之前命我作序,我想趁此机会,说几句不算题外的话。

近年学术界关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关于个人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有许多争论。一些同志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完全错误的教条,应该批判;个人的作用才是主要的。

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梁启超在《新史学》一文中已经指出:中国的封建旧史学有四大弊端,其中头两条弊端就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梁启超不懂得马克思主义,脑子里没有“教条”,而他力图突破帝王将相个人活动的圈子,放大眼光,用国家和群体的进化观点来观察历史,描述历史,我认为这不是保守,而是一种进步。

可惜梁启超没有能够将他的这一观点贯彻到底,就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又指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这就又回到了英雄史观,同他所大声指责的“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的旧史学恰好如出一辙,使他在英雄与群众、个人与群体的连环扣中转了一个圈,找不到突破口,陷入自相矛盾的悖论。

诚然,翻开中外史籍或名人辞典,触目皆是英雄或名人的活动,看来好像“舍英雄几无历史”,其实这纯粹是一种错觉。历史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存在;历史之所以进化,是由于人民群众的进化。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历史。每一个社会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或名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没有张三、李四涌现出来代替他,或者好一点或者坏一点,总会有人代替的。魏晋之际的阮籍到广武,参观楚汉战场时,曾经发出感叹:“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这是很发人深思的话。英雄是可以被创造的,可以代替的,而人民群众是永存的。没有人民群众,所谓的历史只能是一片虚空,哪里还有英雄?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主要力量。

但这绝不是要抹煞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更不是以“群体”去吞没“个体”、轻视个人的价值及其能动性。相反地,历史的进步正在于越来越趋向实现人民群众的个人价值,张扬其自觉创造历史的能动力量。杰出的个人即英雄无疑具有较高的才能、较坚毅的品格。他们从一定的阶级、阶层、群体、集团中涌现出来,有较大的代表性,较高的权威,能够集中较多人的智慧和意志去从事历史活动,因而在历史上产生较大的或很大的影响,甚至使一定历史时代打上自己的烙印。因此,研究个人的活动是学史的一个方便之门。

但是反过来说,任何个人、任何英雄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摆布历史,他们必然地要受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受阶级的和人民群众的制约。他们的成败荣辱取决于历史条件和人心的向背。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就会在理论上违背历史的真相,在实践上造成事业的挫败。善读史者,要透过个人的活动看到历史的规律性和人民群众的力量。

历史的规律是无声无息的,人民群众也仿佛是无声无息的。鲁迅的诗句有云:“于无声处听惊雷。”书此愿与诸君共同吟味和思考。

1988年9月

本網編輯
本網編輯
文章: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