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近代中国网”——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业网站
Modern China: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本网站更新日志(Update log)
2019年全新改版
近代中国网2019版改版说明
近代中国网是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为主题的公益性的专业网站。为了适应学术研究的需要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本网站创办二十周年(1999-2019)之际,特对栏目设置和技术系统进行全面更新。新版使用说明如下:
1、本网站启用新域名:modernchina.org ,原域名:china1840-1949.com 继续有效,搜索引擎优化地址以新域名为准,原域名链接地址将逐渐失效。
2、本网站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知识共享署名3.0中国大陆许可协议”的规则,为著作权人的学术作品提供网络推广服务,以提升其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3、本网站主要发布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相关的理论、方法、评论、书讯和反映史学主潮的学术研究作品,以及相关的专业信息和文献资料,供研究、交流和普及参考。
4、本网站发布的所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作品涉嫌违反法律、学术道德或网络规则,本网站保留无须事先征得著作权人同意而进行技术处置的权利。
5、本网站许可用户出于学术研究的用途,自行拷贝或下载本网站的资源;如果再次用于媒体传播,应注明:“信息转发自近代中国网(modernchina.org)”。
6、本网站部分信息系单方面选录自相关学术网站或书刊出版物,如有版权异议,请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洽商处理;如有信息不完整或文字错讹之处,也请及时反馈更正。
7、欢迎学界同仁发布学术信息。为保证学术作品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建议使用 word 文档格式,注释放在文末,图片和表格插入正文,已刊作品须注明刊发来源。
8、欢迎专业学者建立个人主页。提交的信息建议包括学术简历、著述目录、讲授课程、研究项目、学术交流、通讯方式等相关资讯,并附像素较高的个人肖像照片。
感谢学界同仁对本网站的关心和支持!
近代中国网
2019年01月01日
2013年全新改版
近代中国网——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学术交流平台。本网站因故暂停更新一段时间,近日全新改版,网站系统更换为Discuz论坛系统,欢迎注册使用。新版运行期间,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完善,您在使用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近代中国网
2013年01月20日
2002年网站更新
近代中国网(www.china1840-1949.com)2002年新版问世。
栏目设置
[学人之窗]-[东方文库]-[九州学刊]-[百年中国]-[学术评论]-[学术书架]-[学术组织]-[学术期刊]-[在线文选]-[数字文献]-[社区沙龙]
投稿方式
为了保证发表信息的及时、准确,建议将文稿录入为word格式或纯文本格式,然后通过网页上端的“投稿信箱”在线提交,未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纸介质稿件、书籍或照片等,可通过邮局寄送。
近代中国网
2002年01月03日
2001年全新改版
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利用网络进行学术信息的交流也成为学术界的普遍需求。[近代中国网]便是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为主题的学术网站。为了更好地为学术界提供信息服务,本网站近期作了全面改版,正式注册了易识易记的国际域名:www.china1840-1949.com,租用了基于电信网的虚拟服务器(位于北京),重新设置了网站栏目,增强了服务功能和特色。
网络是现实社会的数字表现,网络淘金浪潮如同现实经济活动一样日盛一日,而[近代中国网]则是一个毫无功利色彩的公益性学术网站,网站的创建、维护以及各项服务完全是站长的义务行为,所以本网站的生存与发展有赖学术界同仁和网友的理解与支持,尤为企盼各位推荐与本网站所设栏目相关的专业信息。本网站无力向发表学术作品的作者支付酬金,谨出具“网络作品发表证明”,以示尊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公安部国际互联网管理条例规定,本网站发表的所有学术作品,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在本网站首发的原创作品,仍可在其他学术期刊发表。已在其他学术期刊发表的作品,请注明原刊信息。本网站已在各大搜索引擎登录,在此发表的所有作品和信息将被海内外学术界检索、参考或引用。如需转载本站作品,请事先来信说明。本网站如有侵权内容,亦请及时指出。
谢谢您对近代中国网的支持!
近代中国网
2001年11月18日
1999年网站创建
[近代中国网]——百年中国论坛网站,是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为主题的公益性学术网站。
站点开通运行初期,需要逐步完善各项功能,欢迎大家提出改进建议。谢谢!
近代中国网
1999年07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