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湖南长沙人,1956年8月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5年7月来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
著作
1.《萨特》,75千字,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
2.《取静集》,190千字,新华出版社,1997年。
3.《经典与人文》,150千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4.《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220千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5.《雷颐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6.《郭嵩焘:先驱者的悲剧人生》,《寻根》,2001年第1期。
论文
1.〈理性的觉醒: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7千字,《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2.〈从冯桂芬到郑观应〉,7千字,《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6期。
3.〈从“科玄之争”看五四后科学思潮与人本思潮的冲突〉,15千字,《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3期。
4.〈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15千字,《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5.〈傅斯年学术思想初探〉,10千字, 《中国文化》,1991年秋季号。
6.〈傅斯年思想矛盾试析〉,16千字,《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
7.〈同中之异:胡适与丁文江思想的异与同〉,10千字,《胡适与他的朋友》(2),纽约天外出版社1991年。
8.〈傅斯年学术思想初探〉,10千字,《中国文化》(5)1991年秋季号。
9.〈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张申府〉,10千字,《东方》,1994年第1期。
10.〈为传统与现代接榫——蔡元培思想透视〉,8千字,《东方》,1994年第2期。
11.〈殊途同归:胡适与张君励的历史命运〉,12千字,《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2.〈晚清外交“多渠道”的失败——中法“越南交涉”个案研究〉,15千字,《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
13.〈“中国农村派”对中国革命的理论贡献〉,15千字,《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4.〈“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笔谈〉,《文史哲》,1998年5月。
15.〈从新公布的一封信看胡适与虎谋皮〉,《炎黄春秋》,1998年11月。
16.〈胡适晚年政治思想述要 ——从新近公开的一封胡适致蒋介石函谈起〉,东方文化(广州),1998年5月。
17.〈义和团的悲剧〉,《炎黄春秋》,1999年10月。
18.〈中国现代思想中的科学思潮与人文思潮冲突〉,10千字, 中国学者心中的科学人文,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19.〈闻一多的两次转向〉,《炎黄春秋》,2003年1月。
20.〈闻一多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8千字,《炎黄春秋》,2003年第1期。
21.〈胡适与罗曼.罗兰对俄观比较〉,5千字,《胡适还是鲁迅》,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
22.〈“社会”的意义: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5千字, 《博览群书》,2003年第1期。
23.〈从“伦理”到“契约”——从五四看中国近代文化转型〉, 5.5千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4.〈理性的觉醒: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7千字, 《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
25.〈近代“新词”浅议〉,4.5千字, 《科技术语研究》,2003年第1期。
26.〈新中国发展模式的历史反思〉,12千字, 《广东现代化进程》,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年。
27.〈从“联为外援”到“永久大患”——李鸿章对日观演变浅论〉,《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28.〈国民党的大陆岁月〉,《炎黄春秋》,2006年第6期。
译著
1.《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150千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青年学术奖译著三等奖。
2.《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180千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3.《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合译),200千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4.《晚明儒学科举策问中的“自然之学”》,24千字,《中国文化》第13期,1996年6月。
5.《被延误的现代化》,210千字, 大象出版社。
编纂
1.《蔡元培语萃》,153千字,华夏出版社,1993年。
学术评论及书评
1.〈自然观与历史观〉,《史学理论》,1988年3月
2.〈中法战争史研究的新成果──评《中法战争论文集》〉,《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2期
3.〈大陆胡适研究十年述评〉,《文史知识》,1990年12期。
4.〈傅斯年思想矛盾试析〉,《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1期。
5.〈“他山攻错” ──介绍《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新书三种〉,《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
6.〈有益的新尝试──读《胡适与他的朋友》第一集〉,《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
7.〈文化与权力──《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读后〉,《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
8.〈超越“传统”与“现代” ──读柯文《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中国晚清改革》〉,《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
9.〈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3月。
10.〈超越“中西体用”——《中西体用之间》读后〉,《开放时代》,1997年2期。
11.〈50年来的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译介〉,《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2.〈“日常生活”与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 2000年。
13.〈对侵略理论的深刻剖析——评《东亚联盟论研究》〉,《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3期。
14.〈《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译本纠谬〉,5.5千字, 《博览群书》,2003年第10期。
15.〈日本对台殖民统治的法理剖析——评《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2期。
16.〈“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与“后殖民主义”〉,《史学理论研究》,2004 年第3 期。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