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高校历史专业教材已为数甚多,在此情况下再编写一部新教材,具有不小的难度。如果在体例和内容等方面缺乏新意,就不会有什么价值。而由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及朱英教授共同主编,汇聚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近现代史专家集体撰写的《中国近现代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当今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科研最新进展,适用于高等学校本科历史专业的一部新教材。
目 录
第一章 前近代时期的中国社会: 1500——1840 1
第一节 社会结构的基本状况 2
一、君权与官僚政治 2
二、社会经济结构 10
三、宗族与社会组织 27
四、士绅与儒家文化 31
第二节 16至19世纪前半期的中外关系 35
一、朝贡体制和对外贸易 36
二、明清政府对外贸易体制的调整 40
三、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早期接触 45
本章小结 53
学术综述 55
参考书目 60
思考题 62
第二章 近代中国社会的开始 63
第一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 63
一、中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与鸦片输入 63
二、禁烟运动 71
三、战争的起因与进程 77
第二节 太平天国运动 89
一、社会危机 89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93
三、太平天国的政权与制度 103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 111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121
一、“修约”交涉 121
二、英法联合发动侵略战争 125
第四节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 133
一、经世思潮 133
二、通商口岸与租界 137
三、半殖民地型经济的端倪 141
四、传统经济的缓慢变化 145
本章小结 153
学术综述
参考书目 156
思考题 159
第三章 新社会结构的发生 161
第一节 清政府政治体制与政策的局部调整 161
一、辛酉政变与对内政策的调整 161
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67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展开 171
一、洋务派官僚的兴起与洋务思潮 171
二、军事工业 181
三、民用工业 189
四、练兵和近代海军 198
第三节 私营资本企业的产生 200
一、私营资本企业的产生 200
二、私营资本企业的经营与困境 203
第四节 城乡社会的变化 207
一、新的社会阶层 207
二、变法维新思想的出现 212
三、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始 220
本章小结 232
学术综述
参考书目 242
思考题 243
第四章 民族危机的加深 244
第一节 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 244
一、边疆危机 244
二、70至80年代的清政府及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248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 255
四、中法战争 259
第二节 中日甲午战争 268
一、战前的国际关系 268
二、战争的进程 272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与反割台斗争 280
四、资本输出与瓜分狂潮 287
本章小结 294
学术综述 296
参考书目 303
思考题 303
第五章 民族运动的递进 305
第一节 戊戌维新运动 305
一、甲午战后清政府挽救危机的举措 305
二、维新运动的兴起 309
三、维新运动的高涨与百日维新 322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 331
一、义和团的兴起 331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337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42
第三节 列强侵华的新形势与爱国运动的高涨 349
一、列强在华权益的扩张与收回利权运动 349
二、拒俄运动与日俄对东北的争夺 353
三、华工问题与抵制美货运动 356
第四节 共和革命的兴起 360
一、孙中山的早期思想与活动 360
二、兴中会的成立和反清斗争的开始 363
本章小结 367
学术综述
参考书目 370
思考题 371
第六章 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372
第一节 清政府谋求政治改革 372
一、1901年——1905年的新政 372
二、“预备仿行宪政” 377
第二节 民主革命运动与立宪运动 384
一、民主共和思想的发展 384
二、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389
二、立宪运动的勃兴 410
第三节 清政府的覆亡与中华民国建立 418
一、保路运动与武昌起义 418
二、民主共和制度的创立 427
三、政权北移 431
本章小结 435
学术综述
参考书目 439
思考题 439
第七章 社会与文化的新变化 440
第一节 社会阶层的新变动 440
一、资产阶级队伍的形成 440
二、士的消亡和新知识阶层的崛起 450
第二节 城市化和社会风俗的变化 461
一、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趋势 461
二、社会风俗的变化 471
第三节 文化变革 483
一、文学革命与新文学 483
二、史学变革与新史学观 503
三、近代科学与技术 510
本章小结 524
学术综述
参考书目 531
思考题 533
第八章 民初的政治与社会 535
第一节 袁世凯柄政下的民初政局 535
一、民初的党派林立局面与政党竞争态势 535
二、民初共和民主制度的实践及其失败 543
三、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与洪宪帝制的败亡 560
第二节 军阀派系政争与护法运动 575
一、北洋集团之分化与南北军阀割据 575
二、军阀派系政争与北京政府之更迭 579
三、孙中山护卫民国共和制的努力 592
第三节 社会动荡中的经济与教育发展 602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602
二、农村经济的嬗变及其凋敝 613
三、新式教育在转型中艰难地发展 621
本章小结 630
学术综述
参考书目 633
思考题 634
第九章 社会转折的新取向 635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635
一、各种新思潮 635
二、新文化运动 645
三、东西文化论争 653
四、五四爱国运动 66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66
一、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666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74
第三节 国民革命 680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680
二、国民革命的勃兴 692
三、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 704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717
本章小结 732
学术综述 734
参考书目 738
思考题 739
第十章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外交 740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740
一、“宁汉合流”与国民政府改组 740
二、训政体制的确立 757
三、“党国”体制与五院制政府 764
四、政治控制与内部纷争 770
第二节 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 782
一、财政金融政策调整与改革 782
二、经济建设成就 793
三、农村政策与农业改革 810
第三节 重建中外关系 823
一、外交政策及实务 824
二、改订新约运动 835
第四节 教育、科研与文化的发展 841
一、现代教育发展 841
二、学术研究体制建立 846
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成就 848
四、近代文化的多元方向 856
五、三大宗教的发展 861
本章小结 865
学术综述
参考书目 866
思考题 867
第十一章 苏维埃革命的兴起与受挫 86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868
一、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868
二、井冈山和各革命根据地的开创 874
第二节 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879
一、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879
二、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与经济建设 881
第三节 苏维埃革命的严重受挫与红军长征 888
一、“围剿”与反“围剿” 888
二、党内的路线斗争 894
三、反“围剿”失败和红军长征 901
第四节 左翼文化运动 909
本章小结 920
学术综述
参考书目 921
思考题 921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 922
第一节 日本入侵 抗日战争的准备 922
一、日本入侵的逐步扩大 922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起伏 931
三、国共两党的抗战准备 934
第二节 全国抗战的实现 941
一、国民政府宣布自卫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41
二、正面战场的全线抵抗和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 946
三、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952
第三节 抗战相持阶段的战局和政局 956
一、正面战场的持续作战和敌后战场的成长 956
二、西南大后方的奠定与营建 966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建设 972
四、国共两党的磨擦与调整 981
五、沦陷区的殖民地化 989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997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 997
二、抗日战争的反攻和胜利 1004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009
本章小结 1012
学术综述
参考书目 1014
思考题 1015
第十三章 历史的新转折 1017
第一节 战后的政治局势 1017
一、抗战胜利后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走向 1017
二、战后建立联合政府的努力和失败 1024
第二节 全面内战的演进 1035
一、内战爆发和政府军的战略进攻 1035
二、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和政府军的分区防御 1041
第三节 南京政府的败退 1045
一、国民大会的召开和国民政府区域的统治危机 1045
二、国共军事决战和国民党退守台湾 1051
三、中国共产党建立新政权的准备 1056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60
一、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的号召 1060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建立 1063
本章小结 1066
学术综述
参考书目 1067
思考题 1068
后记
迄至目前,有关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高校历史专业教材已为数甚多,在此情况下编写一部新教材确有不小的难度。如果缺乏一定的新意,就根本不会有任何价值。为了力求有所创新,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马小泉教授与本书主编多次进行商议,拟订了编写本教材的基本原则,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按时间顺序,以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纲安排章节,每一章节均兼顾这一时期的政治发展和重大事件、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的演变。与其他相关教材相比较,本教材增加了大量有关经济变迁、思想文化发展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内容。
2、既注意历史新知识的增补、传授,也注重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的介绍,史实的叙述尽量精炼,减少篇幅,学术研究的介绍则加大篇幅,不仅向学生讲授什么是近代史,同时也引导学生怎样认识近代史。这是本教材编写者希望能够达到的一个主要目标。
3、每章正文后列本章小结、学术综述、参考书目和思考题,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每章小结的内容着重从前后历史联系的角度,阐述本章内容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学术研究综述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史学界新近研究动态,尤其侧重于不同学术观点的介绍。
本教材的编写提纲最初由刘伟教授拟订,随后曾寄给桑兵教授、王笛教授、杨奎松教授、王奇生研究员等许多近代史学界同仁征求意见。感谢他们提出的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我们又反复对提纲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特别需要感谢的是,本教材的各位撰写者大多是在百忙之中积极承担此项工作,耗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令我们颇为感动。
由于作者较多,而且大多分处各地,诸事繁忙,所以各章初稿提交时间不一。加上后来由我邀请数位博士生补写部分章节的学术综述,延误了起初所定的出版时间。在此,应向各位作者和出版社表示歉意。
本教材各章作者及所在单位情况如下:
第一章:吴 琦(华中师范大学)
第二章:萧致治(武汉大学)
第三章:李英铨(华中师范大学)
第四章:苏中立(华中师范大学)
第五章:刘 伟(华中师范大学)
第六章:刘 伟(华中师范大学)
第七章:李育民(湖南师范大学)
第八章:周兴梁(中山大学)
第九章:洪振强(华中师范大学)
第十章:江 沛(南开大学)
第十一章:张皓(北京师范大学)
第十二章:黄华文(华中师范大学)
第十三章:徐有礼(郑州大学)
朱 英
2008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