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深秋,烟雨江南,偕妻携女,重访芜湖。由于我的出生地益新面粉公司,业经安徽砻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修复,并将原厂房26亩地块用以保护和传承芜湖历史。据媒体报道,已正式成立大砻坊工业创意文化园,“园区建设将采用‘以旧修旧’的改造方式,将商业溶于创意,以创意带动商业,以文化主题打造项目形象,在建设过程中,设计方将对项目地块进行古建筑修缮和装饰,新建工业设计创业园,建设文化广场、道路修整、园林景观等相关配套商业措施。”
百年老厂获得新生,大砻坊终于迎来“历史的传承,荣耀的回归”,文化园即将用高科技手段展现芜湖近现代工业的诞生、成长、困惑、反思、新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在这块热土出生并走出去的浪迹游子,对这一连串大好消息能不怦然心动?于是一家4口,分别从武汉、广州和美国宾州三地出发,到芜湖会齐,共作寻根之旅。
承蒙安徽师大李琳琦、房列曙、沈世培、操伊芬诸乡亲的热情接待与周密安排,在三天之内探访了益新老厂所在的大砻坊文化创意园,顺道前往马鞍山市凭吊了维藩公创办而我曾随父母居住过的凹山铁矿遗址,并且在芜湖市区寻访了文庙与即将修复的芜湖古街。
往事并非如烟,童年回忆犹新,旅途影像留痕,愿与校内外友人分享。
老厂新生
10月24日,连绵秋雨停止,我们在师大李琳琦、房列曙诸老师的陪同下,前往益新公司旧址。下车后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工厂主楼已全部修缮完毕,并且利用原有仓库改建6座楼房,此外还另建一座红色新楼。园林与道路井然有序,已有若干文化、科技企业入住,青年企业园更显露出朝气蓬勃。电子屏幕上闪现“热烈欢迎章开沅先生重回故里,文化寻根”。创意园总经理彭丽俊女士与电视台、芜湖日报等新闻记者早已等候多时。
没有任何刻板礼仪,热情握手,略作寒暄以后,彭总亲自陪同我们走进面粉厂大楼。厂房外墙残破处全用旧存青砖修补,连厂房内的地板、楼梯,也是用原有材料,保持旧时风貌。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当年嬉戏之地啊!抚摸着一楼大厅的白松木廊柱,一遍又一遍,那感觉仿佛又回到童年。然后循着曲折的的木质楼梯逐级登上二楼、三楼、四楼,心潮汹涌,热泪盈眶,多少往事再现眼前。我们站在四楼的大阳台,看到滋润着我金色童年的青弋江,还有那袁泽桥以及我曾经多么喜爱的对岸,芜湖人旧时称为“河南”。抚栏远眺,浮想联翩,久久不忍离去。彭总再三说她最欢喜那屋顶的拱木结构,我则坦率承认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得以从容鉴赏此处吾家旧物,因为过去机器运转时严禁儿童登上顶层。
走出厂房,重新回首端详,厂房整体风貌依旧,那色彩,那质感,那风格,一切的一切,虽有修补痕迹,仍留沧桑印记。连同那欧洲中世纪的路灯,窗户护网的图案,都是我所熟悉的原来模样。这就是“以旧修旧”,增添了“修旧如旧”的视觉美感,对于苛刻的历史学家来说,亦为难得一见的成功佳作。厂房预定建成为工业博物馆,但现正忙于招商引资等迫切任务,顾不上征集历史文物。整个大楼仍然空空荡荡。
由于我们活动日程紧凑,彭总只能带我们参观已经运营的大砻坊青年创业园,在其宽敞的“创客咖啡”屋休息。她简要介绍:本园将成为芜湖新的地标,并以其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氛围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目前已入住安徽协同创新设计院、安徽省生物肽产业研究院、安徽鸿昇3D技术应用研究院、安徽再制造工程设计中心等行业知名公司,并搭建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等4大共性技术平台。现今入园注册企业有41家,已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设计大赛一、二等奖28项,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12项。最可喜的是带动青年就业563人,其中博士22人,硕士34人,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比达85%。
彭丽俊自己就是当地青年创新的领袖人物,她和精悍的团队在短短两三年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实在可喜可敬。所以我临别时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益新的厂训就是《大学》章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维藩公地下有知,必将抚髯笑云:“老夫后继有人矣”。我赠以老照片集,上面有益新公司与凹山以及维藩公照片。大家都忙,匆匆午餐后,依依惜别,相约后会有期。文化园仿佛就是我在芜湖的家,90老翁默默祝福这些前途无量的70后、80后、90后,让我们共同促进文化园迅速发展,期盼芜湖再创新的更大辉煌。
铁矿转型
10月25日虽是阴天,但能见度甚佳,房老师与刘院长陪同我们前往马鞍山市,探访维藩公于民国初年正式开采的凹山铁矿旧址。
此矿原属当涂县,解放后由于创建大型钢铁厂,改属马鞍山市。其实离芜湖很近,车行一个多小时即已到达。在高速公路出口处,早有市府接待处人员等候,他们乘小车前导,不一会就看见我曾梦魂萦绕的幼年住处——凹山。与我的记忆完全不同,当年是一片荒凉,交通极其不便;现在却是盘山公路环绕,汽车络绎不绝,沿路都有村落人家。走进凹山,迎面可见高大彩色的《马钢南山矿业公司凹山采坑简介》。原来曾经号称“马钢粮仓”的南山(含凹山、东山等)矿区历经数十年几代人的开采,在奉献2亿吨铁矿石资源之后,已于2011年5月开始进入地质环境治理阶段。据说,明年年初,南山铁矿即将正式宣布关闭。原始矿体出露最高处为海拔+175米,向下延伸至-214米,为少有的优质富厚的露天煤矿之一。而今只留下一个巨大的深坑(俗称“天坑”),海拔+45米封锁圈已形成东西向长1200米,南北向长980米,垂深255米的巨大碗型凹陷。
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规模宏大的露天矿坑,与南山职工一起在坑边合影,缅怀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开辟之功。随后到南山公司参观矿史展览馆,朱青山经理亲自为我们讲解矿山从1917年至今的历史进程。他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曾在内蒙古生活、工作10余年,更增加了刚毅与豪爽的气度。他热爱矿区这片热土,与全体职工日以继夜地努力采掘,为马钢源源不绝地提供“粮食”,创造了极其辉煌的业绩,而今将亲手为公司划上句号。他对早期的凹山开发史历历如数家珍,对凹山的每个角落也了如指掌。他断言曾见过我幼年住过的房宅,以及我父亲当年的办公处所,他所描绘的与我带去的老照片正好相符。他和南山铁矿一样,见证过自己的辉煌,而又将诀别自己终生从事的采掘伟业。但他毫无伤感,坦然说:“这是必经之路,与人生一样。最初是从手工开采转变为机械开采,随后是开采与冶炼合为一体,现在则进入地质环境治理的尾声。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们将以这巨大的采坑为起点,转型为保护并优化环境的历史文化旅游企业。从破坏环境的采掘开始,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工作,这岂不是又一次华丽的转身。”我看见他坚毅的眼光,以洪亮的声音立下誓言,仿佛是一个带领千军万马冲向另一个战场的将军。凹山啊,凹山,你历经百年沧桑,终于又获得新生命!我向朱经理赠送新编家谱、宝兴铁矿公司创办阶段的原始档案复印件以及若干我幼时在矿山居住时老照片,借以帮助他们建立更为充实的矿史博物馆。
由于他们公务繁忙,我们不敢久留,大家共同品尝当地菜肴之后便依依惜别。车行渐远,我看见朱经理仍然伫立在公司门口,放目远眺,若有所思。别了凹山,但愿您千秋万世,青山永在,绿水常流!
市区掠影
芜湖座落于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是皖南历史名城,风景相当秀丽,如镜湖细柳、双流夕照、马仁云壁、天门云浪等等,号称“芜湖十景”。这些都是往昔家人旧游之地,而晚年常闪现于梦魂之中。由于此次行程短促,来不及从容品玩,就连我们寄宿的铁山宾馆所在地的十景之首——赭山晴岚,也来不及观赏。幸好小女雪梅游兴甚高,黎明即起登山,在顶峰处摄得美景数帧,聊补此游缺憾。
芜湖城里人历来讲究吃早茶,习惯一如武汉的“过早”。但武汉户部巷的“过早”虽然人头攒动,但毕竟过于“大众化”,且行且吃,无非充饥,犹如美国人吃“热狗”。芜湖早茶讲究点心精致与环境幽美。我们忙里偷闲,曾经在参观途中专门到老字号“耿福兴”重温早茶。一进门就是流水潺潺,小桥玲珑,俨然江南水乡缩影。进入楼上明亮包间,迎面粉墙上只有一幅大型水彩画——“镜湖细柳”,画风宛如倪瓒,别无其他繁琐装饰,朴素如美丽村姑,无需略施脂粉,而又蕴含内在的风雅。而点心的精美,如我熟悉的汤包、干丝、罗卜丝饼乃至油炸臭豆腐等等,其造型与口味,较之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长沙火宫殿等美食,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美食街到大砻坊,顺路参观了即将修复的芜湖古街,其主体建筑“文庙”(即孔庙)已经修竣完好,近大门处的墙壁前,陈列历代古老的大型石碑,实为难得之宝藏。其他已拆等待重建的旧筑材料,虽一砖一瓦、一柱一石,都分类编号妥善保存,足见“以旧修旧”、“修旧如旧”的决心与细致。我们在文庙前摄影留念,因为这是我章家将近10个孩子就读的襄垣小学旧址。小学经当地绅士们同意,借用孔庙若干空闲房屋,甚至连“明伦堂”都成为大礼堂。1937年7月,我家有4个人同时毕业,记得毕业典礼就是在明伦堂举行,教务主任程老师亲自指挥我们高唱电影《桃李劫》中的毕业歌,其中一句“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当时师生热血沸腾,现在回想犹可催人泪下。不久我就离开芜湖,浪迹四川,颠沛流离,而又终于投入革命洪流。
此次寻根之旅,得到安徽师大无微不至的关切。因此,我们作为兄弟院校的成员,参观了其花津新校区。空间宽阔,布局合理,绿化到位,建筑则多有徽式元素。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宏大的博物馆,收藏丰富,颇多珍品,有些堪称上乘。馆长亲自引导,并详细讲解,历历如数家珍,使我们获益匪浅,实足以为安徽师大更增光彩。感动之余,题词留念,“琳琅满目,国之瑰宝”,聊以铭记。
摄于安徽师大博物馆,后排右起:裘士京馆长、李琳琦副书记、房列曙教授
整个行程也得到芜湖媒体的关注与鼓励,特别是芜湖电视台的王毅萍女士与《芜湖日报》的郭青先生出力最多。电视台制作的视频,简要流畅,概括全貌。郭青的美文《近乡情怯》,图文并茂,感人至深。这两件作品均已在网上多有传播,受到读者热烈称赞。看到家乡年轻一代人才济济,奋发有为,我们非常欣慰。老爸执笔,老妈配图,两女摄影,均有贡献。全家动员,刊发此文,以示对故乡各方人士衷心的感谢与祝福。
章开沅
丙申初冬于武昌之桂子山
本文原刊:华中师范大学释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