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9日笔记 胡思庸:《晚清货币比价研究》序 在中国近代史的科研和教学中,开宗明义第一章,总要讲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白银外流造成银贵钱贱,从而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粗略翻一下鸦片战争前夕的史料,银贵钱贱问题是当时朝野上下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
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9日笔记 胡思庸:《河南历代名人辞典》序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英才辈出,绳绳相继,数量为各省之冠。明、清以后由于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已久,河南人才的数量较之东南沿海始见逊色。可见人才的形成绝非仅靠个人的禀赋,而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种客观条件密切 […]
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9日评论 胡思庸:“五四”的反传统与当代的文化热 五四运动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又是一个思想解放运动,今天我们纪念五四七十周年,对先驱者的丰功伟绩深表崇敬和感激。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的新时代,在新的解放思想的潮流中,兴起一 […]
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9日纪实 胡思庸:五十年前的白朗起义 距今五十年以前,辛亥革命的怒潮席卷全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的王朝——卖国的清朝政府。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无疑是伟大的,但是由于这次革命的领导者是软弱的资产阶级,“大敌当前,他 […]
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9日笔记 胡思庸:古代经学的发展与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康有为这个人,中学历史课本上讲,大学的中国近代史也讲。在中学和大学课本里,主要讲他的变法思想。他的世界观是变易进化的世界观,他说:“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 […]
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9日探讨 胡思庸:西方传教士与晚清的格致学 一 在封建社会里,中国的学术文化长期被儒家经学所笼罩。实用的科学技术被视为“形而下”的末艺,不受重视。明清以来的八股取士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至于在学术思想上,到了乾嘉以后,“汉学”和“宋学”并 […]
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9日纪实 胡思庸:义和团运动时期河南人民的反帝斗争 60年前,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掀起了震撼世界的义和团运动。河南人民在全国革命高潮的影响下,也发动了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斗争。 为了发扬河南人民的革命传统,也为了给深入研 […]
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9日对话 胡思庸:关于康有为“通三统”、“张三世”的浅释——答西安余培英、长沙史政同志问 康有为在其名著《孔子改制考》里,提出了“通三统”“张三世”的主张,以后在其他著作(如《礼运注》,《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等)里面也屡次发挥这种主张。不少同志来信询问它的意义,但这个问题牵连甚广,兹尽量简 […]
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9日探讨 胡思庸:汪士铎思想剖析 一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革命不但对于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了伟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思想界也激起了空前的波澜,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就像人们无法摆脱万有引力一样,当时思想界的人物 […]
2021年5月27日2021年5月29日纪实 胡思庸: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贵州的苗教大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的熊熊大火照亮了19世纪的中国,对于200年血腥统治的清朝——照马克思的说法:“这块活的顽石”——它给予了一个最有分量的、最致命的打击”,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各阶层、各民族人民的革命之火都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