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7日2021年1月17日评论 李良玉:正确的历史观念与完整的历史书写——关于抗战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如果80—100岁的人算一代,60—80算一代,40—60算一代,20—40算一代,1—20算一代,那么,现在在世的人,应该有五代人受到这场战争的影响。其中,只有第一代人是 […]
2019年3月17日2021年1月17日对话 李良玉:论文开题报告刍议——以历史学为例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同学顺利完成博士论文有重要作用。对此,同学应该有所认识,认真对待;指导教师也应该重视,把督促同学做好开题报告作为指导博士论文的一项有力措施。 博士生的学习 […]
2019年3月17日2021年1月17日探讨 李良玉:“五四”伦理革新的国家意义——兼论当代社会的伦理重建 一 今天讲的问题有两个关键概念,即“最后的觉悟”和“最先的洞察”。“最后的觉悟”是陈独秀当年提出来的号召,“最先的洞察”是现在我对陈独秀当年思想的评价。陈独秀说,中国人要实现精神的解放,要建立一个民主 […]
2019年3月17日2021年1月17日探讨 李良玉:中共江苏省委急电《关于粮食问题的请示报告》疏证——兼谈“大跃进”期间的政务信息流通问题 1961年8月22日,中共江苏省委发出了一封致中共中央、国务院并报华东局的特急电报,题名《关于粮食问题的请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此处省略该电报文字,读者有兴趣可读江苏大学学报所刊原文)。这是一份 […]
2019年3月17日2021年1月17日评论 李良玉:当代史研究的价值与四种历史判断的方法 摘要:1949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史,由于和当代人事乃至政治的纠葛,具有敏感性高、下笔难、是非多的特点。关于“张凯帆事件”,《曾希圣传》的三个文本和《张凯帆回忆录》,在互文的角度上更能看出立传的不易。判断 […]
2019年3月17日2021年1月17日评论 李良玉: 制度文化、 激进改革与政治合法性 制度文化、 激进改革与政治合法性——纪念戊戌变法 120 周年 戊戌变法是一场科举知识分子激进派掀起的激进政治改革,在改良主义的理论框架内讨论这一历史事件,具有不太准确的性质。导致变法运动失败 […]
2019年3月17日2021年1月17日探讨 李良玉:关于运河文化的历史定位问题 我的研究领域是中国近现代史,近十多年来转到中国当代史,让我谈大运河,有点班门弄斧的嫌疑。首先有两点声明。一是刚才叶扬兵教授介绍说我是名家,这是误导,请大家不要受他的影响。二是我看了你们上次会议的材 […]
2019年2月28日2021年1月18日评论 蔡少卿、李良玉: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一) 重视社会史研究是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1949年以前学者们就程度不同地有过相当不错的理念和著作。吕思勉、顾颉刚等人曾在自己的研究中涉及社会史的内容。1948年,吴晗、费孝通等人组织过一个关于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