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田: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野下条约体系的演进
怎样认识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是曾经论述较多而近年相对淡出的议题,过去的研究明显侧重于实施侵略一方, 而相对 … 阅读更多
四川大学教授
怎样认识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是曾经论述较多而近年相对淡出的议题,过去的研究明显侧重于实施侵略一方, 而相对 … 阅读更多
作者: 罗志田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谭徐锋工作室 副标题: 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 出版年: … 阅读更多
〔摘要〕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出现一个具有诡论意味的现象:一方面很多人因为对政府甚至政治的整体失望,转而探索 … 阅读更多
1922年15日,燕京大学神学和史学教授王克私(Phlip de Vargas)在以来华西 人为主的「文友会」 … 阅读更多
内容摘要:民国新派学者在最初论证整理国故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时,基本不存“打倒旧文化”之意,但到北伐前后几年间却转 … 阅读更多
史学是一门寻求理解的学问。由于史料都有时空间隔,史家对史事的了解和认识,永远都是有距离的和间接的。类似时代风气 … 阅读更多
《探索与争鸣》拟就瞿骏新著《天下为学说裂: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运动》提出的相关话题组织讨论并集为专辑。编辑 … 阅读更多
中国的近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动荡时代,也是一个在很多方面与过去和外国都“不一样”的时代,产生了不少此前此外都不易 … 阅读更多
“五四”运动后,梁漱溟因演讲并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而“暴得大名”,引起广泛关注,包括不少批评。 梁漱溟 … 阅读更多
梁漱溟曾借助孔子说的“过犹不及”,强调中国和印度文化都是“早熟”的文化,因为拿出太早,所以“停滞不动”,各方面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