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国网
  • 首页
  • 通讯
  • 评论
  • 探讨
  • 对话
  • 纪实
  • 文献
  • 札记
  • 史界

对话

杨奎松:国民党代表谁?——由胡绳生前对国民党的评论所想到的

2021年1月17日2019年5月29日 作者 EDITOR

一 读《胡绳关于撰写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谈话》[1],能够深切体会到胡绳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几年, … 阅读更多

分类 对话 标签 杨奎松

杨奎松: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比较研究

2021年1月17日2019年5月29日 作者 EDITOR

上个礼拜,我应北大博士生联谊会的邀请做了一次讲座,讲的是新中国的革命外交。那天有同学问我,从我讲述的内容中,如 … 阅读更多

分类 对话 标签 杨奎松

杨奎松:历史研究与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问题

2021年1月17日2019年5月29日 作者 EDITOR

请问您是怎么想起要就这个问题特别是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问题作演讲呢?这个演讲所面向的对象是谁?眼下,包括历史学在 … 阅读更多

分类 对话 标签 杨奎松

马勇:“五四”文化思潮下的波折和坦然

2021年1月17日2019年5月15日 作者 EDITOR

五四运动百年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请他从学术意义上谈谈五四运动的沿 … 阅读更多

分类 对话 标签 马勇

江中孝:中国现代化的先驱,抑或社会进步的绊脚石?——陈兰彬现象探析

2021年1月18日2019年4月8日 作者 EDITOR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由于史料记载不足和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们对陈兰彬知之甚少。中国近代史教科书仅在讲洋务运动派遣 … 阅读更多

分类 对话 标签 江中孝、 陈兰彬

邓小南:力度·厚度·深度——学术研究如何兼顾原创性与时代性

2021年1月18日2019年3月31日 作者 EDITOR

编者按 原创与积累: 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学术创新是学术发展之灵魂,是中国学术获得自我主张之必需,更是建构中 … 阅读更多

分类 对话 标签 邓小南

姜红:英国思想史学家彼得·沃森:思想是社会进步之基石

2021年1月18日2019年3月31日 作者 EDITOR

2018年,英国思想史学家彼得·沃森所著《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一书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后,在中国国内引起 … 阅读更多

分类 对话 标签 姜红

许纪霖、周濂、刘擎等: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2021年1月17日2019年3月20日 作者 EDITOR

【编者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在2006——2010年间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 … 阅读更多

分类 对话 标签 许纪霖

许纪霖: 世代、阶级和惯习:知识分子研究的新路径

2021年1月17日2019年3月20日 作者 EDITOR

摘要:知识分子世代交替、阶级出身和文化惯习,再加上其他的地域背景等因素,只是为了开拓知识分子研究的视野。构成知 … 阅读更多

分类 对话 标签 许纪霖

李良玉:论文开题报告刍议——以历史学为例

2021年1月17日2019年3月17日 作者 EDITOR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同学顺利完成博士论文有重要作用。对此,同学应该有所认识,认真对待 … 阅读更多

分类 对话 标签 李良玉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页面2 页面3 … 页面6 下一页 →

订阅「近代中国研究通讯」

为了保护您的邮箱的安全,您会收到一份确认函,需要您再次确认订阅。

© 2023 近代中国网 • Built with Generate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