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张海鹏、邹兆辰:追求历史的真谛:我的史学之路
张海鹏,学部委员、1939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 … 阅读更多
胡思庸:关于康有为“通三统”、“张三世”的浅释——答西安余培英、长沙史政同志问
康有为在其名著《孔子改制考》里,提出了“通三统”“张三世”的主张,以后在其他著作(如《礼运注》,《春秋笔削大义 … 阅读更多
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蔡鸿生教授著《俄罗斯馆纪事》讨论课发言
蔡鸿生先生(1933-2021)去世的消息,是我的学生梁敏玲转告的。我平时不太关心外面的事情,知道消息已是第二 … 阅读更多
杨念群:“心灵史”的意义
一、新著:心中的“江南” 记者:您的新书《何处是“江南”?》描绘了清初士人与皇权的博弈关系及其被改造、收编的过 … 阅读更多
黄道炫:心灵和情感缘何入史
1、历史研究中的情感和心灵 近年,史学界一个明显变化是研究开始向内挖掘,人的内心世界、个体情感成为历史书写的一 … 阅读更多
刘巍:风起了,能否吹散刺耳的高音?——有感于王汎森《执拗的低音》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国人深陷“中国文化的哈姆雷特式困境”,《执拗的低音》一书作了颇有史学方法论意义的回应。其中 … 阅读更多
沈志华:历史研究犹如审理旧案
刘文楠:您在学术机构之外其实也能做研究,但为何后来又回到了大学教书?您对历史教学有什么心得?你觉得培养学生的时 … 阅读更多
周黎安 :如何认识中国?——对话黄宗智先生
【内容提要】 本文是笔者与黄宗智先生的一次理论对话。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切入中国的国家治理与中国经济,但揭示 … 阅读更多
杨奎松:关于解放战争中的苏联军事援助问题——兼谈治学态度并答刘统先生
解放战争期间苏联是否向中共提供了军事援助,提供了多少援助,这个问题历来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引人注目,却又长期得不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