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志: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及其方法

胡适( 1891 — 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是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 1917 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以提倡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而成为与陈独秀齐名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1919 年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以后又有《章实斋年谱》及大量历史考证文字发表,在学术界的影响逐渐扩大。 1928 年至 1930 年任中国公学校长。 1930 年重回北大任教,不久担任北大文学院长。 1938 年出任驻美大使, 1942 年卸任,仍留居美国,始用力于“《水经注》案”考证。 1946 年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8 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49 年旅居美国。 1958 年回到台湾任中研院院长。 1962 年病逝于台湾。

胡适从其再造中国新文明的立场出发而治中国史学。他认为创造中国的新文化要从四个环节下手:(一) 研究问题,即认识国情,认识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二)输入学理,即借鉴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知识、经验及其理论、方法。(三)整理国故,即批判地总结我国过去的文化历史。(四)再造文明,就是在前几个环节的工作基础上,创造中国的新文化,这是根本目标。胡适一生的学术工作,基本上都可以说是整理国故的工作,因而也都可以归入历史研究的范围。他在学术界的主要影响,也是在历史学领域。兹选其几种代表作,略为介绍。

(一)《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于 1919 年 2 月出版,此书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

胡适在该书《导言》中指出,中国哲学是世界哲学中的东方一支,与西方哲学处于对等的位置。从而打破了西方学者一向宣扬“中国哲学不属于哲学史”的谬见,确立了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位置。胡适还在《导言》中提出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系列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为后学者指了门径。

此书之所以大受欢迎,以至于一班再版,实由于它方法上的创新。蔡元培为此书写的序言所讲四大特点 [ (一)证明的方法;(二)扼要的手段;(三)平等的眼光;(四)系统的主张 ] ,皆是从方法上立论。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揭示它的方法: (一)证明的方法,书中对哲学家的身世、著述,皆加一番考信的功夫,尽量不用未经考信的材料。(二)剪裁的方法,作者抛弃以往学者讲古代哲学,必从三皇五帝那些半神话半传说的时代讲起的做法,而是毅然“截断众流“,径从老子、孔子讲起。(三)分析的方法。哲学贵在分析。书中于各家各派的区别,每一家每一派的自身发展,皆取分析的方法,以厘清其脉络。(四)系统的方法,对每家每派的内部思想系统,及对各家各派间的传承、演化,相互影响,皆作系统的贯穿的论述,充分显示出哲学之“史”的发展轨迹。

其次,从内容上说,此书也有突出的成就。作者集中抓住各家各派的哲学方法为中心线索,从古代哲学中发掘出许多认识论、知识论、逻辑思想的精华。这一点在有关墨家、“别默”、惠施、公孙龙以及旬子等章节中显示最为突出。故梁启超说胡适此书“凡关于知识论方面,到处发现石破天惊的伟论”。相比之下,该书于中国古代哲人特别重视之天人关系、人生哲学等等方面论述嫌少,不免失去中国哲学的一部分特色。

(二)《章实斋年谱》, 1922 年 1 月出版。章实斋是清代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然而他死后 120 年却没有人为其作传,第一个为他作传的人却是一位日本人,其传(《年谱》)极简略。故胡适发愤作此年谱。年谱本为中国传记史学的一重要体裁。宋以来相当发达。而胡适此书却颇有创例:( 1 )他将章氏的著作,凡可以表现其思想见解的变迁的,都摘要分年编入。以此年谱不但表现其一生事迹,而且还能“写出他的学问思想的历史”。( 2 )把章氏对其同时代的学者的评论皆编在该学者去世的一年之下,保存了思想史、学术史上重要资料。( 3 )从前的年谱或传记,因多半是家人戚友或学生门人所作,只有颂扬而绝无批评,胡适此谱加入作者对谱主的批评,此实一大突破。为此一史学体裁的发展,开出新的门径。

(三)《〈水浒传〉考证》和《〈红楼梦〉考证》

这两篇小说考证之所以具有史学上的价值和影响,全在于其精密的考证方法。特别是《〈水浒传〉考证》,此文清楚地揭示出水浒故事由简单的历史记载到口传故事的渲染,由简陋的《宣和遗事》到元曲中性格各异的水浒人物的出现,再到较有系统的水浒故事定本的产生这种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由片断碎歧出到连贯成系统的过程,使这一文学作品在历史上的产生过程,层次清楚,脉络轨迹如现,真堪称是考证学的杰作。它直接启发了顾颉刚氏参照此法去研究古史传说的演变,提出“层垒地造成的古史说”,创建了著名的古史辨学派。

(四)《菏泽大师神会传》,写于 1930 年,收入《神会和尚遗集》,当年出版。通过对历史上有争议的禅宗大和尚――神会的事迹考订,写出中国佛教史上一段革命性的大变革,顿悟派取代渐修派的垄断地位的历史。

(五)《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起稿于 1919 年,完成于 1921 年,收入《胡适文存》于当年出版。作者通过总结清代学者的治学经验,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其主要点即是在占有一定证据材料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假设,然后再细心搜求事实,以证实假设是否可以成立。其间证据是关键,胡适此说在史学界影响甚为深远。

文章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耿云志
耿云志
文章: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