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城:美国人眼中的近代中国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美]张文献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第一版,168.00元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这是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些年来,不少学者都开始深挖关于这一题材的史料。像《天朝的镜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帝国即将崩溃: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等书,提供给读者看国史的另一个阅读方式。而《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则截取了西方视角中的一个方面,即美国人眼中的中国,通过五彩缤纷、观点不一的画报插图,让我们知道在那个年代,美国的媒体知识界是如何呈现中国的。

用画报合集来呈现近代中国,这是近年来出报界的新鲜尝试,2014年,沈弘先生出过一本《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他收集了500张罕见西方版画和50万字西方记者第一手关于晚清1842——1873年间的现场报道,向中国读者呈现出最直观的“西方视角”。与那本书相映成趣,《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可与其互为观照。在这本书中,作者张文献将视角立足于自己熟悉的中美两国,而他希望观照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晚清”,更涵盖了在美华人很少被人提及的历史。

前者是英国的视角,后者是美国,前者实际上代表了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而后者,是冉冉升起的资本主义新锐,由于它们位置与“对中关系”的不同,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也有微妙的区分。同时,如沈先生所言,从西方人的视角来看中国历史的图片和文字,又具有几个共性:“它们大多是关于现场的目击报道,属于第一手的原始历史资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中的观点和看法相左,这就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它们所报道的一些事件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是别处难以找到的珍贵史料;由于前后延续一百多年,其对中国报道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许多其他西文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那么,《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展现了美国人怎样的看法呢?不妨先从宏观的角度说起。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曾出版《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他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尊敬阶段(18世纪)、轻视阶段(1840——1905)、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赞赏阶段(1937——1944)、清醒阶段(1944——1949)和敌对时期(1949——1972)。在1840——1911,美国对中国总体上是轻视的,这一点不必避讳,彼时,隔岸观火的“山姆大叔”眼见满清被一个又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殖民蹂躏,中国的政权看上去不堪一击,它们对这样的政权和这一片土地,自然难以建立起真正的尊重。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分为“大清军政”“泱泱中华”“市井人文”“大洋彼岸”和“亚美利坚”五章。

主要呈现近代美国对华人的轻视与误解的插图在第一章“大清军政”。这一章里,《马蜂杂志》《哈泼斯周报》等的插画首先告诉读者:与自居天朝上国的清朝统治者不同,直到十九世纪中期,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还一片朦胧,在美国人认知的世界里,占主要位置的是美国和欧洲,中国只是边缘一角,神秘而遥不可及。

但随着列强对华殖民浪潮升温,清政府被迫打破闭关自守,以及近代以来的华人移民潮,中美的联系开始逐渐深入,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从单一转向多元、简单转向复杂,不过轻视仍是主要基调。

在十九世纪的美国画报中,美国各大报刊的漫画总体在以“美国本位”的角度,来呈现世界政局或新闻。山姆大叔将自己的国家看作世界中心,崛起中的自由灯塔,《马蜂杂志》1881年的漫画《山姆大叔危险了》,就流露出这种心态。漫画中,山姆大叔坐在画中心的船上一手持舵,一手举着望远镜瞭望,海面上欧洲帆船都在礁石挡住航线,边缘的亚洲游轮更是触礁,华人纷纷跳海求生,美国的救生艇人满为患。有趣的是,它的风帆上就写着自由、和平与繁荣。

而在《哈泼斯周报》《顽童杂志》《法官杂志》《宝楼氏画报》等画报周刊中,“满大人”是一个经常出现的人物,它其实象征了美国对近代中国社会层面的总体认知,这个认知充满成见。如沈弘先生所说:“当时美国人心目中主要的中国人形象是凭借妖魔化想象而塑造出来的所谓‘满大人’,即一个丑陋、猥琐、保守和愚钝的漫画式东方人形象。”

但美国人有时候又对“满大人”流露出同情。也许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美国在开国之初也没少受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气,所以,美国的报刊在一些时刻也会声援中国,借以讽刺英国等其他国家。美国人毒舌起来,刻薄又令人捧腹。当英国在世界上大张旗鼓、横行无忌,美国《哈泼斯周报》用一句“约翰牛:我们永远的朋友和世界文明的守护者”,来讽刺英国一边纵容美国南方势力在英吉利海峡焚烧北方商船“哈维号”,一边在鸦片战争屠杀中国军民。

和第一章“大清军政”不同,第二章“泱泱中华”与第三章“市井人文”少了一些讽刺性的漫画,多出许多中正平和的风景素描,它们呈现出近代中国的多样风光。河畔磨坊、水乡古镇、单人快船、贞洁牌坊、寒山寺北之枫桥、大运河里的水草船等,中国的水文化在这些素描中绵延展开。而外国记者对瞿塘峡、西陵峡、高壁岭、灵石窖洞等,则勾勒出泱泱中华的大陆山色。

这些插图也直观地描绘出近代中国社会的生活风貌。这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阶层分化明显的社会。一边是夜夜笙歌的夜上海、新香港,一边是浑浑噩噩的大片乡村;一边是悠闲地静听吴音婀娜的江南士绅,一边是无家可归的西北农民。在第三章,作者特地选取了描摹华人众生相的插图,算命先生、算卦先生、江湖相士、修鞋匠、码头苦力、剃头匠、中医大夫、水上胥家等,它们让读者感受到近代中国方方面面的“人”。

这本书最珍贵的部分是对华人在美境况的反映。关于清末大变局的作品俯拾皆是,但呈现华人移民生存境况的书却不多。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是被冷落的群体,是历史放逐的子民,但他们流落异乡的历史,却真真切切充满了“呐喊与彷徨”,浇灌了血与泪的斗争。还原他们的发展境况,也能最直观的呈现中美民众观念与认知的冲突。

华人移民身处他乡,他们面对一个充满误解的社会背景。那是一个存在《排华法案》的美国社会,反华示威、种族冲突屡屡发生,华人移民起初只能充当廉价劳动力,甚至他们给子女选学校,有一些学校也会拒绝他们,因为“不对华人开放”。

没有粉饰,也不只是展现偏见,在第五章“亚美利坚:美国政治中的华人问题”,作者选取了代表不同立场和角度的画报,勾勒出当时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多样观念。这其中,既有调侃嘲弄华人移民的《天佑中华》,也有反映《美华新报》创办的《华裔美国人》;既有保持种族主义立场,暗讽华人种族低贱的《太平洋铁路完工》,也有客观反映唐人街景象的《周日的洛杉矶唐人街》。

总而论之,《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呈现了1840——1911年间美国社会对中国以及生活在美利坚的华人的普遍认知。编者张文献是荣林斯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奥林图书馆档案特藏部主任,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得以凭借职位接触美国各大图书馆的善本特藏部和档案特藏部,这本书的诸多版画,如《格立森画报》《宝楼氏画报》《哈泼斯周报》的作品,都得益于此。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是一部画报史。和文字相比,图画,尤其是这种出自画报的插图,它的风格更加漫画、更有幽默意味,它可以于诙谐中揭示事件主题与真相,也可以直观呈现作者的立场与观点。张教授的正本书,可以让中国读者了解近代美国人对中国的真实看法,填补这个研究领域的空白。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2017年11月01日第9版

本網編輯
本網編輯

近代中國網編輯

文章: 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