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

刘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巍,浙江省嵊泗县人,1969年10月生于大洋。1977年9月——1982年7月就读于大洋中心小学、运河小学、菜园中心小学。1982年9月——1988年7月,就读于嵊泗中学。1988年9月起,就读于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1992年7月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2年9月——1995年7月,任教于中共嵊泗县委党校。1 9 9 5年9月起,就读于北京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1998年7月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工作至今,2005年8月聘为副研究员,2013年7月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学术思想史、经典文史之学。

著作:

1、《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35万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

2、《〈孔子家语〉公案探源》(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系列),28万8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3月版。

论文:

1、《从新亚书院看钱穆先生的教育思想》,15千字,载《中国书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二三十年代清学史整理中钱穆与梁启超、胡适的学术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为例》,20千字,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此文以《钱穆与梁启超、胡适的学术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为例》为名转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办:《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3期。

3、《<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30千字,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1——2002年优秀成果一等奖。

4、《试从科玄论战看二十年代梁启超、胡适的戴震研究之异同离合》,15千字,载廖名春主编《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5、《抗战期间钱穆所致力的“新史学”——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探讨》,20千字,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6、《“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范式创新一例》,50千字,载《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2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

7、《从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到铸古文经学为史学——对章太炎早期经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讨》,30千字,载《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8、《<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兼及康有为与廖平的学术纠葛》,30千字,载《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4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9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

9、《康有为、章太炎与晚清经今古文之争》,8千字,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0、《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40千字,载《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6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

11、《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30千字,载《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7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

本文获近代史所2012年度优秀论文奖。

12、《读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汉代经学“古文”争议缘起及相关经学史论题探》,37千字,载《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

此文很快以《汉代经学“古文”争议缘起及经学史论题》为名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1期。

13、《近代中国学术变迁大势略论——〈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序》,17千字,载《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此文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3年第3期。

14、《积疑成伪:〈孔子家语〉伪书之定谳与伪〈古文尚书〉案之关系》,35千字,载《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2期。

15、《唐宋学者有关〈孔子家语〉伪书理论之演成》,60千字,载《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2期。

16、《从群经注疏看〈孔子家语〉伪书公案之缘起》,25千字,载《人文杂志》2014年第3期。

17、《风起了,能否吹散刺耳的高音?——有感于王汎森《执拗的低音》,37千字,载(《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

联系方式:

100006 北京 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 刘巍

邮箱:liuwei 196910@126.com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