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琴

刘志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江苏镇江人,1935年11月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74年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研究室调到近代史所,从事明史、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

著作

1.《中国文化史概论》,200千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4月。

2.《晚明史论》, 260千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3.《张居正评传》,290千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 月一印,2007年8 月再印。

4.《改革家是怎样炼成的》,160千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5.《悠悠古今》,216千字,历史学家随笔丛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6.《思想者不老》,261千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

7.《中国文化史精要》(合著),50千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

8.《中国文化史概要》(第五章),20千字。

9.《中国服饰简史》(民国卷),100千字,宁波出版社,2002年10月。

10.《中国饮食通史》(明清卷),50 千字,华夏出版社,1999年。

11.《中国社会史论》(第一编),30千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12.《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与中国社会·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50千字,南开大学,馨园文教基金会印行。

论文

(一)明史部分

1.〈论东林党的兴亡〉,18千字,《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 期

2.〈试论万历民变〉,12千字,《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士大夫与城市民变〉,15千字,《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第四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4.〈商人资本与晚明社会〉,20千字,《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 期。

5.〈晚明城市风尚初探〉,16千字,《中国文化研究辑刊》第1 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4年。

6.〈晚明文化与社会〉,25千字,《走向世界的中国》近代史所集刊,成都出版社,1992年。

7.〈论张居正改革〉,18千字,《明史研究》第3 辑,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8.〈明代的饮食思想与文化思潮〉,15千字,《史学集刊》,1999年第4 期。

9.〈俞大猷与泉州精神〉,8千字,《俞大猷诞生490年学术讨论集》,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年。

10.〈晚明士风与徐霞客游记〉,8千字 《徐霞客研究》第3 辑,学苑出版社,1998年。

11.〈晚明文化与社会〉,13千字 《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成都出版社,1992年。

12.〈晚明世风漫议〉,10千字,《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2 期。

13.〈救世宰相张居正〉,30千字,《中国古代改革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4.〈明代的饮食思想与文化思潮〉,20千字,《史学集刊》,1999年第4 期。

15.〈晚明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危机〉,15千字,《青岛大学学报》,1998年第1 期。

16.〈中国文化近代的开启〉,《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 期。

17.〈近代启蒙的先导–评王艮〉,12千字,《泰州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18.〈重新认识末世衰变〉,6千字,《博览群书》,2004年6 月号。

19.〈早熟而不成熟的思想启蒙〉,12千字,《开放时代》,2004年12月号。

20.〈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300千字,《中国文化》,2007年秋季号。

21.〈明清之际传统文化内部的异动〉,25千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导论. 第一章》,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 社会文化史部分

22.〈中国歌舞探源〉,《学术月刊》,1980年第10期。

23.〈兼容与开放–中国文化纳新的传统〉,《江汉论坛》,1992年第10期。

24.〈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选择〉,《社会科学》,1993年第7 期。

25.〈衣冠之治的解体与思想启蒙〉,香港《二十一世纪》,1993年2月号。

26.〈中国文化乡土性解析〉,《炎黄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礼俗文化的社会研究〉,《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

28.〈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学术月刊》,1995年第11期。

29.〈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东方文化》 1998年第4 期

30.〈人文启蒙与章太炎的伦理价值观〉,《章太炎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善同永城基金会印行 ,1999年。

31.〈礼—-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探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并《20 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1998年

32.〈公私观念与人文启蒙〉,《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3年。

33.〈近代中国反陋习的坎坷—-反缠足的历史行程〉,《炎黄文化研究》第10期,2003年。

34.〈二十五史为什么没有《风俗志》〉,《光明日报》,2004年9 月14日。

35.〈从民俗考察社会思潮〉,《北京日报》,2004年9 月20日。

36.〈张居正的性格悲剧〉,《天津师范大学学》,2005年第5 期。

37.〈乡土中国》中国的现代意义〉,《河北学刊》,2006年第1 期。

38.〈民国初年时装潮〉,《炎黄文化研究》第7 辑 ,2008年。

39.〈人文初祖的现代意义〉,《民主与科学》,2009年1 期。

编纂

1.《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思想文化卷),500千字,海南出版社,1987年。

2.《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774千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

3.《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1000千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

4.《中华智慧集萃》,1500千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

5.《都市潮丛书》,800千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年。

6.《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1200千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7.《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330千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学术评论及书评

1.〈关于文化史研究的初步设想〉,《光明日报》,1983年9 月28日。

2.〈文化史热的时代精神与学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1983年第3 期。

3.〈建设文化史,为历史学的繁荣增辉添彩〉,《中国近代文化史专辑》1983年,北京史学会印行。

4.〈史学功能的变迁〉,《光明日报》,1985年9 月18日。

5.〈略论史学工作者的智力结构〉,《哲学研究》,1985年第1 期。

6.〈文化反思–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序幕〉,《走向未来》,1986年第1 卷第2期。

7.〈复兴社会史三议〉,《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1 期。

8.〈怎样认识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问题》,中华书局 1989年。

9.〈从社会史领域考察中国文化的历史个性〉,《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5期。

10.〈论历史智慧〉,《光明日报》,1994年12月12日。

11.〈文化热与中国文化史研究〉,日本《中国社会科学》第7卷,1997年。

12.〈走出妇女理论研究的误区〉,《妇女理论研究》,1997年第3 期。

13.〈文化研究跨世纪〉,《东方文化》,1998年第4 期。

14.〈贴近社会下层看历史〉,《读书》,1998年第8 期。

15.〈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 期。

16.〈社会文化史的崛起〉,《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1 期。

17.〈思想史研究当以求解为本〉,《深圳特区报》,2000年4 月16日。

18.〈理性地思考生活–论人文科学要贴近生活〉,《深圳特区报》,2001年 8 月5日。

19.〈史学功能的社会化〉,《光明日报》,2002年11月15日。

20.〈不拘一格求真知〉,《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 期。

21.〈从生活领域拓展中国思想史的新资源〉,《江海学刊》,2003年第2 期。

22.〈建立富有中国气派的历史学〉,《光明日报》,2003年5 月20日。

23.〈当代史学的前沿是思想史研究〉,《新哲学》,2003年第2 期。

24.〈礼俗文化的再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 期。

25.〈从《东方大帝》说黄帝情结〉,《炎黄文化研究》第2 辑, 2005年

26.〈民间文化与思想史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2 辑,2007年。

27.〈讲史路向何方〉,《学习时报》,2007年12月31日。

28.〈礼俗互动是中国思想史的本土特色〉,《东方论坛》,2008年第3 期。

29.〈历史普及读物出版的三次浪潮〉,《中华读书报》,2008年2 月27日。

30.〈从明史到社会文化史再到明史—–访刘志琴研究员〉,15千字,《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4期。

31.〈请为“封建理论研究松绑”! 〉,《读书》,2009年第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