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玉:论文开题报告刍议——以历史学为例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同学顺利完成博士论文有重要作用。对此,同学应该有所认识,认真对待;指导教师也应该重视,把督促同学做好开题报告作为指导博士论文的一项有力措施。

博士生的学习期限是3年,由于各种原因来不及完成论文可以延期毕业。一般来说,其学习过程分为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课程学习阶段,大致第一年完成。在目前的体制下,多数同学这个阶段基本上是要到校的,同学要利用这一年时间修完专业课程和外语、政治类公共课程。同学的学习渠道包括这样几条:一是听学校的公共课,二是听老师的专业课,三是听校园里的一些讲座,四是同学之间的交流,五是利用图书馆、网络阅读自修,六是和导师之间的课外交流。大致上是这样6个方面。

第二个阶段是开题报告阶段。基本上是根据课程学习阶段积累的知识,以及自己的兴趣和导师的安排来选择和论证博士论文课题,主要成果就是开题报告。

第三个阶段是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完成之后进入论文的写作阶段,可以在学校写,也可以回原单位、原地在家里写。

第四个阶段是初稿修改阶段。初稿完成之后要根据导师的意见和预答辩的结果进行修改。每年的正式答辩时间是五月下旬,一般做法是正式答辩前一个礼拜左右,或者稍多一些时候,请专家组成预答辩小组举行预答辩,也有的不进行预答辩。我这里规定三月初交稿,之后马上组织预答辩。预答辩是全体同学参加,大家来提问题,提修改意见。然后,作者根据导师的意见和预答辩的结果进行修改。这样,到五月下旬正式答辩,其中留出来大约两个半月。我们的规定是对的,时间上有一个比较充裕的缓冲。预答辩距离正式答辩时间过短的话,如果发现问题比较多,修改量比较大,就有可能来不及。

第五个阶段是答辩阶段。主要是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及答辩通过之后办理有关申请学位的手续。办完申请学位的手续就可以办理离校手续,然后回家等待批准学位。这个阶段是最为刚性的,无论谁读博士都必须经过这个程序,否则拿不到学位。我们学校以每年5月25日为上半年的答辩截止时间,当然,个别答辩或延期答辩的则时间不限。

以上所说是一般规律,多数学校、多数同学是这样的,但也有它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导师的要求,不同同学的学习情况,有的同学可能不需要5个阶段,只要4个阶段甚至3个阶段。有位年轻的同志告诉我,某省一位省级机关干部,拿了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实际学习和做论文时间只用了一年半,这恐怕是特例。也有的同学业务基础比较好,初稿比较成熟,修改时间很短,所以修改不能算作一个阶段。也有的同学研究能力比较强,条件比较好,没有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不成为一个阶段。我们这儿开题报告是一个阶段,目前己经毕业的17位同学每人都做过开题报告。所以,根据各个学校、各个专业方向、各个同学的情况,学习阶段有多有少,各个阶段有长有短。

上述5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是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写作阶段。课程学习阶段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所谓学习环境包括显性的环境因素和隐性的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显性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学校的图书馆、网络、其他学习设施和生活设施是否齐全、先进。现在许多新的、刚刚升格不久的大学硬件设备说不定比一些老的学校还要好,教室很漂亮,学生住宿条件也不错。隐性环境主要是指软环境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质量、同学整体素养、校园风气、专业水平、导师水平等条件所构成的校园氛围,集中体现为校园的整体文化气氛。比如,师资队伍的水平高不高,报刊书籍的收藏丰富不丰富,学术名流的报告多不多,职能部门和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强不强,同学的学习空气浓不浓,等等。校园整体文化环境的差异很大,比如,教学质量很不一样。有的地方甚至专业课程也不开,导师不给博士生上课。也有的地方博士生入学之后和本科生、硕士生混在一起上课。如公共政治理论课,在一些学校里是作为知识来讲的,同学很欢迎;在一些地方老师把它当政治框框来讲,同学不仅不欢迎,而且很厌恶。同样一门课,教学水平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它们不是一个概念。在一个名牌的学校里,考进来的学生素养不同,他们在一起讨论的问题也有意思得多。导师的水平和专业特色很重要,有的学校有很强的专业特色,甚至是国内外知名的特色,有的学校或者有的专业能招博士可是没有什么专业特色,导师的学术素养也不一定很出色。学术传统也不一样。有的地方有严格的学术规范性,有自由讨论的习惯,有和谐的人事关系,有比较厚重的学术积累;有的地方则缺少甚至没有这些。所以,课程的学术含量、导师的是隐性资源。这个资源越丰富,对同学的影响越好。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同学的优良素质是靠学校的软环境熏陶出来的。

论文写作阶段是博士论文的直接形成阶段,论文初稿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初稿比较成熟,修改任务就相对轻松一点,反之,修改难度就大一些,以至于不能按期答辩,甚至直接影响论文的最终水平。开题报告阶段介于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写作阶段之间,课程学习阶段为开题报告奠定基础,开题报告为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所以,我们要把开题报告作为一个学习阶段。

谈到开题报告,目前一般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不开题。有些同学在学校、研究机关待的时间比较长,学习经历长一点,教学和科研的经验丰富一点,因此就不用开题。他自己带着选题入学,或者入学之后自己选择一个课题,和导师打个招呼:老师,我想做一个什么题,导师同意就行了。第二种情况是简单开题。导师说,你做一个什么题吧,于是同学写个简单的课题设想或者说明,导师看过就行了。也有的是同学主动写两页纸,简单说明一下,交给导师,导师大致看看,认可了,就通过了。第三种情况是复杂的开题,经过认真准备,有详细的开题报告,还专门召开会议,请大家一起讨论。我们从头一批同学起就认真开题。记得赵入坤和叶扬兵第一次搞开题报告,请了历史、法律、中文等系的几个教授来论证,当场就对叶扬兵的开题报告提了许多问题。后来,我们做了改革,不再专门邀请专家来审查开题报告,而是组织本方向的全体同学来讨论。曾经还有其他方向甚至其他学校的同学自愿参与进来加入讨论。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

既然可以简单开题,甚至不用开题,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开题报告,并且要认真做开题报告呢?总结起来,不外3个原因。一是博士生教育是一种高学历教育,博士论文是一种高规格的学术产品,规范化的训练是必要的,开题报告就是一种制度性的训练。二是通过做开题报告,同学们一起论证选题,可以达到集思广益、互相启发的效果,能提高大家的整体水平。尤其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形成一种学术氛围,或者说一种学术传统。三是同学中个别人有教学和研究经历,比较成熟,但是多数同学年龄相对小一些,研究经历相对短一些,博士论文的要求与过去相比不一样,跨度比较大,不经过一定训练做起来有难度。对做开题报告的同学来讲,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的前期训练。通过做开题报告收集资讯,打开思路,练习写作,培养讨论的风气,是一个实际锻炼的过程。

做博士论文为什么要先做开题报告,基本上就是这些理由。

今天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如何才能做好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那么,首先就要研究什么叫开题报告。昨天晚上,我专门查了手头的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其中没有“开题报告”这个词,也没有“开题”这个词,因此只好自己来下一个定义。“开题”的“开”字就是着手准备、开始进行的意思,“题”就是课题的意思,连起来,“开题”的含义就是着手某项课题研究。所以,“开题报告”就是关于着手某项课题研究的报告。根据这个解释,所谓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不一定准确地说,就是说明博士论文课题计划的研究性论文,或者,是关于博士论文选题可行性计划的研究报告。

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和博士论文之间的关系,可以从3个方面理解:第一,开题报告明确了博士论文的目标,把博士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了。第二,开题报告的有关内容将来就是博士论文的有关内容。大家不要认为开题报告写了许多,与论文关系不大,好像白做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一般说来,开题报告包括选题说明、学术史回顾、研究思路与提纲、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其中选题说明、学术史回顾、参考文献列举将来就是博士论文的组成部分。第三,开题报告的观念、方法和提纲是决定博士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它们将直接决定未来博士论文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关系就体现在这3点。

什么样的开题报告才算是一份好的开题报告呢?我认为应该以4条标准来衡量。第一,有卓越的学术眼光。作者的学术眼光一定要非常优越,你所看到的问题是别人没有看到的,你给出的答案是别人考虑不到的。第二,选题正确。选题不能错误,否则将来博士论文就做不好。所谓选题不正确,是指课题陈旧,缺乏新意;或者选题很好,但是缺少资料;或者与别人的选题重复,条件又明显不如别人;或者难度太大,肯定无法完成;等等。第三,熟悉课题的学术史。对课题的学术史,要非常了解,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它,达到新论文的全部研究计划,都要落实到思路和提纲上,所以,讨论开题报告,最重要的内容是讨论研究思路和提纲。具备这4条的开题报告就是一个好的开题报告,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打好博士论文的基础。

怎样才能写出一份好的开题报告呢?我认为必须拥有这样几个条件:

第一,具备研究型思维的能力。如果没有研究型思维的能力,开题报告就做不出来。什么叫研究型思维的能力呢?它有3个要素:一是多思考。思考是研究的前提,假如读材料感觉不出它们可以解释的对象,了解某个研究领域不知道可以开发的问题,读某个课题的学术史找不出其中的薄弱环节,运用别人的理论不明白此种理论的精髓是什么,收集了许多资料不晓得必须朝哪个方向发展,好的开题报告就写不出来。所以要善于怀疑,勤于思考。二是善于积累。积累是研究的基础,不能今天考虑一个问题,想了许久,查了很多书,有不少想法,但没过几天就忘了。学问是积累出来的,知识储备多了,就容易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不善于积累,经常前面读后面忘,等于白读,浪费时间,就不适合做研究工作。三是有一定分析能力。分析是研究的手段之一,与思考有联系,但是又有区别。有的人也经常在思考问题,但是他的分析能力不够,分析不正确,因此思考的结论就不正确,就是一种低水平的思考。我们经常夸奖人说,谁很有水平。所谓有水平就是有分析能力,通过他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看法比别人高明。分析能力在思想方法上可以概括为一些具体的技术性要点,即善于归纳,善于对比,善于辨别,善于判断,善于定义,善于推理,等等。这些都是现成的方法,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才会分析。

比如定义。什么叫“定义”?定义是对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所做的简要而确切的说明。定义是非常简短的,不可能是一篇论文。比如,今天开会用了许多纸杯给大家喝水,假如要给纸杯下一个定义,就不能把它写成一篇3000字甚至更长的文章。定义不仅要简短,而且要内容正确。因此,必须达到以下几条要求:第一条就是非常简明,不啰嗦;第二条就是概念性强;第三条是对被定义事物的内容和本质概括准确;第四条是具有不可证伪性。一般来说,定义必须符合以上标准。

比如,关于电影的定义 。我们大家经常看电影,那么,电影是什么?《辞海》里有关于电影的解释,开头一句就带有定义的性质:“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这一句话就概括性地把什么是电影说清楚了。再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怎么对眼睛下定义?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会有不同的定义。可以从医学的角度,也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做解释。刚才有同学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文学化的定义。不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某人的眼睛生了病,医生怎么治呢?窗户脏了要擦,是不是应该拿块布去擦眼睛?当然不行。所以,我们要采取另外的办法,按照医学的要求来下定义。比如,眼睛是由眼睑、眼球、视网膜以及其他视觉神经组成的人体视觉器官。这是指人的眼睛,如果要包括动物的眼睛,那么,上述定义中“人体”两个字还要去掉。我不懂医,可能说得不准确,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对事物下定义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在学习中间怎么去归纳,怎么去对比,怎么去辨别,怎么去判断,怎么去推理,这是一系列的思考方法。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分析水平,当然,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

第二,有相当资料基础。做开题报告的时候,必须掌握一定资料,否则,纸上谈兵,空口说白话,没有什么用。老师给你定一个选题,你还没有看什么资料,一点感觉也没有,开题报告是无法做的。比如吴渊,2006年8月我们就开始讨论课题。一次闲聊中,他谈到家乡那个村小学的事,我听了,让他立即赶回去搞材料。如果吴渊不回去弄来那么多材料,开题报告能写得出来吗?当然,也不是要把所有材料都搞到手,只要把基本资料收集到了,就可以考虑开题。做了开题报告还缺材料,再去搞,但是开题的时候必须有相当的资料。

第三,反复推敲和修改。开题报告必须认真对待,尤其要根据课题的总体目标,反复推敲,不断改善,直到成为比较成熟的博士论文计划。

在以上所说的3个方面努力,多下一点工夫,就可以做好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有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论文思路。我和同学谈论文的时候,经常肯定同学,你的思路不错,将来论文会很好;或者告诉同学,你的思路不明确,所以论文有缺陷。那么,什么是论文的思路呢?我认为,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在构思论作者为了实现写作意图而建立起来的分析问题的顺序和要点。所谓讨论问题的顺序,是指为了贯彻论文的主题思想,先讨论什么,后讨论什么,这个次序要预先确定下来。所谓要点就是按照论文的主题思想,沿着这些次序所安排的大小不同的问题,或者叫做论题、叫做议题都可以。沿着一定的先后次序逐步讨论某些问题所串联起来的线索就是思路。所以,论文思路也可以解释为按照一定次序把大小不等的议题串联起来,逐步深入展开讨论以解释主题的计划。一般说来,思路是在思想上所做的思考,具有文章腹案的性质。当然,思考的时候,也会随时把一些临时产生的新鲜想法记录下来,甚至形成阶段性的完整的书面文字。一份完整思路的形成,常常有一个过程。对于博士论文来说,往往会随着资料收集的不断丰富,对课题理解的不断加深而不断明朗,不断全面,不断深入起来。

对一份课题计划来说,完整的思路有4个要点:第一,有基本内容的预设。要有论文的总体框架,解决什么问题,文章规模有多大,要心中有数。第二,有中心观点的确立。作者把问题提出来之后,要有答案,让读者了解你的看法。只提问题,不给结论,不能算一篇完整意义上的论文。第三,有讨论问题的顺序。作者先讨论什么,后讨论什么,不可以随意决定,而要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展开。这不仅是作者清晰表述的需要,也是便于读者理解的需要。第四,有关键环节的安排。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有重点,在关键的地方把疙瘩解开,使读者如同隔岸观火,豁然开朗。如果符合这4个标准,就是一份周密的思路,否则就不完善。

第二个难点是论文提纲。提纲是开题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什么是提纲?提纲就是作者为了安排论文内容而遵循自己的思路所拟定的章节体的写作方案。一份完备的提纲必须达到5个要求:一是扣题性强。提纲必须紧扣主题,不能偏离主题。偏离了主题,按照提纲写出来的初稿就要报废,叫做无效写作。二是层次性强。要一层一层地把问题说清楚,最好有节奏感,结构紧密,区分又很明显。三是与资料完全匹配。拟出来的提纲不能与材料脱节,两者不吻合,拿这样的提纲说那样的事,完全不靠谱,这样的提纲就没有可行性。四是文字明了而且优美。纲目清晰,文字简洁是提纲的基本要求之一。五是根据选题、体裁的不同,文字风格多样化。选题、体裁不同提纲就不同,不能千篇一律。比如,通史著作的提纲要注意历史分期、知识板块和整体布局;专题著作的提纲要注意专题内容、深度和相关技术指标;人物研究著作的提纲要注意人物的社会背景、线索、生平业绩和对他的评价;研究历史事件著作的提纲要注意事件的起因、过程及其影响,它们的风格不完全一样。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修改提纲的重要,我们的会议材料里收录了钟霞、陈肖静和陈国庆3位同学的博士论文提纲,钟霞先后有7份提纲,陈肖静也是7份,陈国庆有4份。现在,通过对它们的简单分析,能看出他们的提纲是如何完善起来的。我们己经毕业的17位同学,每人都做过开题报告。修改开题报告的重点,是在修改思路和提纲方面下工夫。有些同学反复修改的那些提纲我手边己经没有了,为了开这个会,只把他们3个人的材料印了出来。

钟霞他们3位同学的提纲大家都看了,我希望通过对这些提纲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拟订提纲的有关规律。归纳起来,他们的提纲有3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花的时间比较长、投入的精力比较大。根据钟霞整理的谈话记录,2005年4月17日我们开始谈论文,但只是抽象地谈,没有具体谈到课题。她记载,5月26日开始考虑提纲,大致把提纲定下来是7月19日经过修改最后确定下来是8月17日。这些都记在她写的《博士论文札记》里。从4月17日到8月17日,共有4个月的时间。2005年10月20日,陈肖静把第一份提纲交给我,到2006年12月20日最后修改定稿,共一年零两个月。这之前,她走了一个弯路。原来的选题被否决掉,这个弯路有点大,我有责任,是我让她换选题的。陈国庆的提纲,从2005年11月24日写出第一份提纲,到2006年12月11日基本定稿,前后12个半月,1年出头,时间也比较长。

第二,修改的难点是思路和提纲。前面讲了,提纲是作者为了安排论文内容而遵循自己的思路所拟定的章节体的写作方案。所以,提纲实际上就是思路的书面文字化。调整思路是思想上不断修改原来的想法,调整思路的结果最终要落实到提纲的内容上来,体现为对提纲的章、节、目的调字是互动的,也是完成开题报告的重点。钟霞的提纲8月7日正式交给我,我和她谈了修改方法,提了一些意见。8月14日正式给她书面的提纲修改意见。第二天,钟霞又到我家里谈,她在《博士论文札记》里说,这次谈了之后恍然大悟,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转变。陈肖静的7份提纲里,第一稿到第三稿不太成功,这些稿子我没有仔细看,因为我不太同意她把论文内容局限在扬州旅游业发展的范围里。第三份提纲是2006年2月8日交给我的,2月10日我给她写了修改意见,其中谈了4个问题,包括要调整论文的思路。3月2日,她的第四份提纲发生了变化,第四份和第五份面貌己经变了。从4月初到5月15日一个半月时间,我们谈了四五次话,每次谈过之后她自己回去修改,形成了第六稿。这份提纲预答辩的时候大家看到了,应该说比较成功了。第七份是这次公布的稿子,是根据预答辩大家讨论的意见进行微调的,是最后的定稿。前后大约经过了4个阶段,第一稿到第三稿一个阶段,第四稿到第五稿一个阶段,第六稿一个阶段,第七稿一个阶段。所以,对思路和提纲文字进行调整是困难的。

第三,同学和老师互相交流,共同启发。这个特点非常明显。2005年5月7日我和钟霞明确地谈到论文设计,8月17日提纲定稿,这期间每次谈话实际上都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陈肖静的提纲从第四稿发生变化,到第七稿定稿,吸收了大家的意见,是集体智慧的体现。2005年11月24日到2006年12月,陈国庆先后交给我4份提纲,还有一份没有给我,所以资料里把第四份注明是第五稿。这次我给陈国庆写的信,你们都看到了。我明确地告诉他,有4个“很难”找一个好的选题很难,有好的选题找到足够的资料很难,有好的选题、丰富的资料找到能做的人很难,找到能做的人能把它圆满完成很难。这4个“很难”你都符合,所以我对你的论文寄予很大希望。陈国庆是很不错的,他的论文一定能做得很好。

以上3位同学论文提纲的3个共同特点,证明了完成博士论文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从撰写开题报告开始的,我们应该在这样的意义上理解开题报告的重要性。

附注:本文为作者2006年12月29日在南京大学历史系社会史方向第27次博士生读书会上的发言。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本網編輯
本網編輯

近代中國網編輯

文章: 1584